如果您無法看到完整訊息,請點選此處查看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台灣M&A與PE要聞
中國大陸M&A與PE要聞
世界M&A與PE要聞
 
活動訊息
MAPECT活動
 
資訊中心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專欄
 
相關連結
 

網址:
www.mapect.com

聯絡我們:
service@mapect.com

訂閱/取消電子報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10/4〈2023 私募股權論壇〉掌握國內外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動態,開始報名!

受全球資金退潮及估值下調等因素影響,促使全球私募股權基金市場投、募資活動大幅降溫,間接影響交易活動熱度。相較於國際市場市況冷卻,台灣則因防疫有成及台商回流紅利,不但資金相對充裕,成本也較以美元為主的基金低廉,近期更有不少以新台幣為主的基金深獲投資人青睞,積極投入市場,未來聚焦領域及投資動向非常值得密切關注。

為了讓產業各界快速掌握國內外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動態,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特於2023104()下午在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舉辦《2023私募股權論壇》,本次論壇以「當前產經局勢下的私募股權基金角色」及「企業聯手私募股權基金加速併購轉型與重整」為兩大主軸,分別邀請私募股權基金行業代表、LP代表及企業領導人針對當前投、募資市況變化與疫後產業布局策略調整下的私募股權基金角色進行多元觀點分享,期望鼓勵更多企業善用私募股權基金所帶來的資源,加速轉型,提升自身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論壇當日還將同步發布「2023 私募股權投資白皮書」,針對過去一年來國內外私募股權基金布局趨勢、重要投資案件進行深度解析,內容精采可期,歡迎各位會員踴躍報名參加。

本次論壇因座位有限,報名以 MAPECT 會員代表本人、會員邀請貴賓(每位會員可邀請一名嘉賓同行)及贊助單位邀請貴賓為優先,依報名先後次序,額滿為止。報名受理自即日起,至 9 月 26 日(二)中午 12:00 止,如欲報名,請至線上報名系統登錄報名,或來信及來電洽詢:MAPECT 秘書處 Jamie Kao (02-2325-8186 ext.11|jamie@mapect.com)

MAPECT|2023 私募股權論壇

  • 活動時間:2023 年 10 月 4 日(三) 13:00-17:30
  • 活動地點: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 3 樓遠東廳(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 201 號)
  • 主辦單位: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 鑽石贊助: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中華開發資本股份有限公司
  • 白金贊助:理律法律事務所
  • 報名方式:請至《2023 私募股權論壇》線上報名系統完成登錄,或洽詢活動聯絡人
  • 報名截止日期9 月 26 日(二)中午 12:00 止
  • 報名洽詢Jamie Kao(02-2325-8186 ext.11|jamie@mapect.com)
  • 備註因現場座位有限,將以 MAPECT 會員代表本人、會員邀請貴賓(每位會員可邀請一名嘉賓同行)及贊助單位邀請貴賓為優先,依報名先後次序,額滿為止。
  • 暫定議程及活動嘉賓:

時間

內容

主講人

13:00-13:20(20’)

報到

13:20-13:30(10’)

開幕致辭

致辭人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 陳其宏

德勤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潘家涓

13:30-13:40(10’)

貴賓致辭

致辭人

中華民國行政院副院長 鄭文燦

13:40-14:00(20’)

專題報告

2023 台灣私募股權基金市場回顧與展望

報告人

德勤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潘家涓

14:00-14:20(20’)

主題演講()

活絡投資,共創新局

主講人

中華民國私募股權投資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翁嘉盛

14:20-15:35(75’)

圓桌論壇()

當前產經局勢下的私募股權基金角色

主持人

中華開發資本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鄒旭昇

與談人

  • 彰能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林育民
  • 福盈科技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吳忠懌
  • 鴻海集團環保長 洪榮聰
  • 緯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夏志豪

15:35-15:50(15’)

中場茶敘

 

15:50-16:10 (20’)

主題演講()

TBC

主講人

卓毅資本執行長暨創始合夥人 王勇祥

16:10-17:25(75’)

圓桌論壇()

企業聯手私募股權基金加速併購轉型與重整

主持人

理律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 李耀中

與談人

  •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長 王立善
  •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許介立
  • UBS 台灣全球投資銀行業務主管 葉書維
  • TNL Mediagene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鍾子偉

17:25-17:30(5’)

結語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 陳其宏


 

2023年度第2期〈併購專業人才培訓課程〉進階併購課程於9/9開課 ,熱烈招生

最具系統性的專業併購課程,協助企業運用併購高速成長

國際產經環境驟變,企業轉型需求迫在眉睫但有成本效益憂慮?
想要進入海外市場卻又擔心門檻太高?
沒有併購專業團隊或具經驗的併購人才,不知如何進行國內或跨國併購?
中小型企業「小魚吃大魚」風險如何評量?

由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召集國內最頂尖的併購專業人士,辦理併購專業人才培訓課程,提供給有意「擴大公司營運規模」、「推動公司轉型創新」、「提升業界競爭優勢」的有志商務人士,學會運用併購策略,加速公司邁向高速成長及永續經營之路!

本系列課程開辦迄今,已有超過900多名企業領導人、高階管理層及財務、法務、企劃等專業經理人參加,產業類別橫跨金融、光電、半導體、傳產、生技、資通訊、電商、物流、航太及新能源等多元領域,並獲得參與學員一致好評。

2023年度第2期併購課程將於8/5開課,課程熱烈招生中。其中,12/2(六)「併購大師班」特別邀請兩位產業併購界卓越成就獎得主──友嘉集團朱志洋總裁台灣產業創生平台黃日燦創辦人暨董事長親自授課,分享集團的併購策略與投後管理以及面對併購轉型時應具備的心態與思維。授課方式以實務案例為主軸,帶領學員深入了解企業領導人在面對併購投資與策略結盟前的評估,以及併後、投後管理時可能遭遇的機會或挑戰,並與學員進行面對面討論。課程內容寶貴難得,絕對值得一聽!

課程特色
課程兩大核心特色:

  • 併購實戰經驗超過二十年、經手併購案逾百件的專業講師群
  • 課程內容結合:(1)理論 (2)企業講師案例驗證 

學員將透過此課程獲得:

  • 系統性的併購專業知識建立,快速突破公司經營限制及解決公司發展關卡
  • 併購策略流程理論結合分組實戰攻防,有助於累積併購協商經驗,降低併購執行風險
  • 建立跨領域人脈網絡並拓展職涯進路

今年度特別新增:

  • 「併購人資管理課程」:美商韋萊韜悅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台灣分公司)/周淑媛總經理            
  • 「併購實例分享課程」: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立善投資長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邱素梅法務長
               復盛應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廷儀財務長         
               

 

學員訓後成果分享

 

《課程報名時間》

  • 併購課程:即日起~7/30止
  • 進階課程:即日起~9/3止
  • 併購大師班:即日起~11/26止
  • 案例演練課程:即日起~8/20止

 

《課程表》

        上課地點: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126B4F(松江南京捷運站8號出口旁)

報名方式

  1. 報名前請先來電與課程聯絡人確認名額,再E-Mail報名表,課程聯絡人收到報名表後,將以E-Mail回覆並通知繳費。敬請於報名後5日內完成繳款,如逾時匯款,將不保留上課名額。(課程聯絡人:高小姐,電話:02-2325 8186 ext.11,jamie@mapect.com)。
  2.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開課前5日止,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3. 請務必正確填寫報名表之所有表格內容,以利聯繫與發票開立。

優惠折扣說明

  1. 學員可單獨報名併購課程、進階併購課程及大師班,進階併購課程及大師班之資格限定請於報名時檢附相關文件。
  2. 各課程優惠折扣說明如下(優惠恕無法併用):
    •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會員及舊生報名單一課程享9折優惠同時報名併購課程、進階併購課程及大師班三課程享8折優惠
    •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會員推薦及舊生推薦的學員報名單一課程享95折優惠同時報名併購課程、進階併購課程及大師班三課程享85折優惠
    • 一般學員同時報名併購課程、進階併購課程及大師班三課程享9折優惠
    • 凡本期報名併購案例演練課程並符合資格,皆可享有9折優惠
    • 上述折扣優惠僅適用於一次性報名,分次報名課程則不享有優惠
    • 若符合會員推薦之優惠折扣務必於報名時確認,繳費後才通知符合優惠折扣而申請退費者,由退費內扣除行政手續費與匯款手續費200元
  3. 報名課程即贈送「企業併購的十堂必修課」或「私募股權基金剖析:從國際到台灣本土」1本(二擇一),並於課程報到當日領取,一期課程中,一位學員僅贈送一本,不重覆贈送。
  4. 上課講義內容有可能與課程當天使用不同,本會保留課程內容及講師調整之權利。
  5. 此系列課程不提供補課,如學員因喪病或其他不可抗拒之因素無法到課,最晚需於課程前一日中午12:00前聯繫課程承辦人並提供相關證明,始得以個案處理,逾時不受理。

繳費方式

  1. 協會帳戶資訊:第一銀行民權分行,帳號:147-10-122322,戶名及支票抬頭: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2. ATM轉帳,轉帳後請記得來電告知帳號後五碼,以利完成對帳。
  3. 如臨櫃匯款或無摺存款,請務必填寫學員名字,以利對帳。
  4. 即期支票(請註明學員姓名及聯絡電話),郵寄至:106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57號4樓之2,高小姐收。
  5. 課程費用不含跨行手續費及其他額外費用,請勿自行扣除,若自行扣除則需補齊差額後,始完成報名。

 

附件下載 》MAPECT 併購學苑 2023 年度第二期-課程簡章.pdf
附件下載 》MAPECT 併購學苑 2023年度第二期-報名表.doc

KPMG:應儘早建立銀行業淨零轉型生態圈

工商時報/2023-09-04/傅沁怡

KPMG 安侯建業 4 日和台灣經濟研究院、華南銀行合辦「氣候變遷風險對銀行經營中小企業客群的機會」研討會,分析國際銀行業建立淨零轉型生態圈的趨勢及輔導中小企業的挑戰,藉此機會與業者交流以協助建立生態圈。

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吳中書表示,台灣正處於因應氣候變遷的轉骨期,多數中小企業面對氣候變遷風險在營運所帶來的挑戰與機會,恐不足因應,對企業以及台灣整體產業競爭力將造成重大影響。

他強調,銀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為中小企業注入更多的活水,引領中小企業投入永續發展、落實 ESG。做為支持台灣中小企業發展重要推手的資金供應者,銀行可藉由「中小企業淨零轉型診斷」平台,透過「把脈」、「診斷」、「處方」 三步驟達成台灣監管要求的綠色金融行動方案 3.0。

KPMG 安侯建業永續長于紀隆表示,台灣中小企業數量眾多且同時是經濟體系的中堅份子,金融機構長期關注國內中小企業淨零轉型的議題,不論協助碳排改善或投融資上都有合作討論空間,希望各銀行皆可達成共識,共同輔導全台灣中小企業們朝向淨零轉型邁進。

KPMG 安侯建業金融服務產業協同主持人陳世雄建議,台灣銀行業應儘早建立淨零轉型生態圈,運用戰略和利基合作夥伴來支持銀行的永續目標,並加速解決方案和業務市場開發。

另外,銀行需要積極主動了解客戶的氣候KPI績效,強化客戶管理並緩解企業漂綠行為,在快速發展的監管環境中有效管理企業漂綠風險,以避免未來出現廣泛的補救措施和聲譽損害。

企併股份緩課稅 兩條件適用

工商時報/2023-09-05/傅沁怡

財政部「個人適用企業併購法延緩課徵所得稅辦法」9 月 1 日生效,因合併而消滅的公司、被分割公司,其個人股東取得合併後存續或新設、分割後既存或新設公司或外國公司股份,股利所得得選擇全數延緩至取得次年度的第三年起,分三年平均課徵。

企業併購法 2022 年 12 月 25 日施行,財政部表示,依法個人股東必須在公司登記後 45 天內申請緩課,為維護個人股東權利,本次也明定公司合併或分割如是於去年 12 月 15 日至本辦法發布日(2023 年 9 月 1 日)前核准變更登記,可於本辦法發布日起 45 日內依規定辦理備查。

財政部強調,企併法提供個人股東延緩繳稅,主要是為了促進友善併購新創公司環境,減緩新創事業股東併購股利所得稅負擔;但相關股東如擇定延緩繳稅,即不得變更。

例如,2022 年因合併而消滅的公司,其個人股東於當年度取得合併後存續公司的股權,股利所得新台幣 300 萬元,並選擇適用延緩繳稅規定,自 2025 年起至 2027 年應每年平均以股利所得新台幣 100 萬元計入所得額申報納稅。

財政部提醒,居住者股東亦得選擇依所得稅法第 15 條第五項規定,按 28% 稅率分開計稅,合併報繳。

至於個人股東若於延緩課徵所得稅期間死亡,未申報課徵所得稅的股利所得餘額,應全部計入死亡年度辦理申報及納稅。例如前例中的居住者股東於 2026 年死亡,其遺產稅納稅義務人應就該股東未申報課徵所得稅的全部股利所得餘額新台幣 200 萬元,計入其死亡年度所得額。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併購稅務服務會計師劉欣萍表示,以股份為對價的併購交易中,被併購新創事業公司的個人股東並未取得現金,但仍需繳納併購產生的所得稅,恐面臨資金流問題進而影響併購意願,緩徵有助解決相關困擾、提高併購意願。

但她也提醒,新創公司須符合兩大條件,包括:一、設立登記日至決議併購日未滿五年;二、未公開發行股票,始可適用相關辦法。

財政部說明,相關辦法所稱的股利所得,指消滅公司、被分割公司所取得合併後存續或新設、分割後既存或新設公司或外國公司股份對價超過其全體股東出資額時,其個人股東所獲分配該超過部分的金額。

但個人股東主張其取得成本高於出資額,並依個別辨認法提示取得消滅公司、被分割公司股份成本證明文件經該等公司認定者,得以其獲配股份對價超過取得成本部分的金額為該個人股東的股利所得。

被併購新創股東 繳稅有眉角

經濟日報/2023-09-05/記者翁至威

《企業併購法》去年修法後新增租稅優惠,被併購的新創公司個人股東取得股份對價,可選擇全數延緩繳稅。財政部近日公告子法,明定計稅規定、備查時點、證明文件等三重點。

財政部提醒,被併購公司變更登記期間若是落在企併法上路(2022 年 12 月 15 日)後、子法公告(2023 年 9 月 1 日)前,應記得在子法公告日起 45 日(也就是今年 10 月中前)向國稅局申請備查,其個人股東才能適用延緩繳稅。

為促進友善併購新創環境,經濟部去年完成企併法修法,新增租稅優惠,給予新創個人股東可選擇延緩繳稅,財政部近日公布「個人適用企業併購法延緩課徵所得稅辦法」,以利遵循。

首先在課稅規定上,被併購新創公司的個人股東,取得存續公司或新公司股份對價,依規定計算的股利所得,可選擇全數延緩至次年度第三年起,分三年平均課徵所得稅,希望藉此提升個人股東參與併購意願,一旦擇定延緩繳稅,就不得變更。

舉例來說,公司在 2023 年因合併而消滅,個人股東當年度取得新公司股份,計算股利所得為 300 萬元,選擇適用延緩繳稅,即可在次年度第三年起,分三年平均課稅,也就是 2026 年至 2028 年間,每年平均以 100 萬元股利所得課稅,可選擇合併計稅或以 28% 稅率分開計稅。

而在股利所得認定,是指個人股東獲配股份價值超過出資額部分,若要主張取得成本高於出資額,則可提出證明文件來計算。

其次,在備查時點方面,規定被併購、消滅公司應在主管機關核准變更登記 45 日內,填具申請書及股東擇定延緩繳稅情形表,及備妥相關證明文件向國稅局申請備查。

最後證明文件方面,子法規定,必須備齊個人股東擇定延緩繳稅聲明書、合併契約影本、股東會議事錄影本等證明文件;若個人股東為非居住者,則要檢附外僑綜所稅證明書影本。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公司治理原則 擬在地化調整

經濟日報/2023-09-05/記者廖珮君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4)日表示,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今年 10 月將宣布修正公司治理原則,新增永續韌性篇章,金管會也在今年推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並在 8 月宣布接軌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永續揭露準則藍圖,就是呼應 OECD 最新發展趨勢並為國際先行者。

官員表示,有別過去的公司治理是著重由公司內部推動,未來金管會將同時藉由相關外部公司治理力量,包括機構投資人議合、及數位資訊平台提升資訊品質等方式,讓資訊揭露和投資人監督更發揮效力和功能,以內、外部力量共同推動公司永續發展。

金管會最終方向也是跟 OECD 原則相符,只是就「在地化」部分會參考國內情況做調整,例如台灣散戶多,除了有獨步全球的投保中心可發揮公司治理功能外,未來投票顧問機構會加強一些研議方向來增加投資人保護。

據金管會統計,今年前七月台灣上市公司散戶占了近六成,上櫃更多、占了七成,比日本僅占 18%、泰國約占 32%、南韓股市約占 51% 還高,僅與大陸 A 股也約六成相當,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坦言,台灣散戶多,監理機關責任就會加重。

黃天牧說,在永續議題上會將更重視資訊揭露、和永續發展,例如未來永續資訊若影響財務報表,就需在財報中揭露,這時候若未依規定揭露、或有虛偽不實,就會有責任。

現行永續資訊僅揭露在年報及永續報告書,未來與國際的永續揭露準則接軌後,將在上市櫃公司的年報新增專節揭露永續相關資訊,一旦公司揭露的永續資訊影響財務報表,就需在財務報告中揭露。

依規定,年報與財務報告均受《證交法》規範,若內容未依規定揭露、或有虛偽不實,公司將負行政或相關民、刑事責任。

此外,為能獲社會共識,金管會修法規範金控大股東干政措施,僅保留罰鍰,外界認為罰鍰 5,000 萬元對大股東僅是滄海一粟,建議在不影響股市前提下,可增加「限制表決權」,黃天牧對此僅表示,現階段仍以大家有共識方向處理。

他說,做一個公共政策,修法無法一步到位,目前保留罰鍰的版本,是從大家比較有共識、單純方向去處理,希望 9 月仍送交立院。

亞洲金融風暴催生公司治理 金管會黃天牧揭示推動 3 關鍵

經濟日報/2023-09-04/記者廖珮君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說,1997 年發生亞洲金融風暴,是亞洲推動公司治理的轉捩點,至今已達 25 年,他認為,上市櫃公司推動公司治理有三大關鍵,一、需 Bottom up 由下而上發展才能落實,二、重視外資對公司治理的期待,三、金管會透過金融業投資與融資的議和,去促進上市櫃公司朝轉型和永續發展。

黃天牧今早出席第 14 屆台北公司治理論壇,話說從頭、回顧了過去 25 年亞洲推動公司治理的發展和過程。

他說,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對亞洲推動公司治理扮演催化者的角色,當年他代表財政部參加 APEC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當年各國都認為,亞洲會發生金融風暴,就是因為親族資本主義( Crony Capitalism) ,公司治理是亞洲金融風暴的病灶之一。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大家都認為強化公司治理機制是企業處理和防治危機的良方,也是亞洲推動公司治理的轉捩點,1999 年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OECD) 首次提出公司治理的五項原則,我們陸續也經過幾次修訂。

金管會以 OECD 公司治理六大原則,包括確保有效公司治理架構、強化董事會職能、公平對待股東、資訊透明及重視利害關係人等)為依循,自 2013 年起推動了三個版的公司治理藍圖,每期為期三年,都是以循序漸進方式推動。

回顧過去 25 年來,從財政部到金管會時期,他認為對上市櫃公司來說,推動公司治理並非是法規遵循,是要形塑一個 Habit of Mind(心智習性)。

公司治理推動不完全是 top-down (由上而下),不完全是金管會訂規定,要求上市櫃公司去配合,他也看到了很多 Bottom up,由下而上的發展,「 Bottom up 才是真正落實上市櫃公司文化和根基最重要的一個動作,Top down 只是一個 Trigger (觸發者)」。

其次,黃天牧強調,公司治理發展是要培養公司治理文化,過去 3~5 年,外資持有台股市值比約落在 4 成,很大比例的外資,使台灣上市櫃公司更要重視外資對一家上市櫃公司的期待,除了財務上表現,更在乎公司治理、內控到永續的「質化」表現,這才是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經營的不二法門。

隨國際趨勢的推移,台灣推動公司治理腳步上,已經不完全是以公司治理 oecd 的六項原則為主軸,我們看到得是,今年第四版公司治理藍圖,是以永續作為核心主軸。

2023 年 3 月金管會提出以「治 理」、「透明」、「數位」、「創新」四大主軸,推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並在 8 月發布我國接軌國際財務報導準則 (IFRS) 永續揭露準則藍圖,此即呼應 OECD 最新發展趨勢並為國際先行。

為了推動企業永續發展和轉型,黃天牧說,他自己的想法和企圖心是,在政策提供足夠誘因與明確規範,以永續發展為目標,讓金融機構以投資和融資的力量,去促進上市櫃公司朝向轉型和永續發展方向去努力。

金管會讓步只保留「罰鍰」 黃天牧:修法難一步到位 立院本會期通過有變

信傳媒/2023-09-04/葉佳華

圖說:金管會主委黃天牧 4 日出席第 1屆台北公司治理論壇,會後表示,大股東干政法案仍會朝著立法院本會期三讀過關為努力目標。(攝影/葉佳華)

金管會今年推動防止大股東不當干政修法,先前草案內容增訂將對金控大股東不當干政祭出行政罰則,甚至最重限期處分大股東持股,但草案預告期間有不少金融業者與法學界提出反對或保留意見;使得金管會不得不讓步,僅保留裁處最高 5000 萬元罰緩。

 隨著修法變得雷聲大雨點小,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4)日也坦言,公共政策必須考慮不同利害關係人的看法,既然難以一步到位,就先從各界較有共識的方向處理。

法學界、金控業者有疑慮,大股東干政修法草案只留下「罰鍰」

金管會在今(2023)年 4 月 27 日對外預告「金控法」及「銀行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原本修正草案內容雷厲風行,打算針對「大股東干政」修法祭出裁罰,包括增訂主管機關可處以最高 5000 萬元罰鍰外,可限制大股東持股的表決權行使,甚至情節嚴重者可限期處份持股。

不過,該修正草案自 4 月預告後,接連開了 2 次公聽會,這期間有法學界人士紛紛提出意見,認為該修正草案賦予主管機關相當大的裁量空間,但金融業者卻在法律遵循上無所適從,其爭議點包括:何謂大股東「不當干預」究竟由誰來「認定」?是主管機關說了算嗎?

除此之外,由於裁罰更包括限制大股東表決權行使、甚至強制賣出股權,此舉恐有違反比例原則和侵害人民財產權的疑慮;另外也有金控業者提到,由於金管會最重罰則是限期處分大股東持股,屆時可能將影響經營權,有違反比例原則疑慮,且執行面上,若強制賣股又該如何避免影響股價等問題。

因此,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日前已證實,回應外界的意見,目前修法方向會把大家有意見的條文像是限制賣股、表決權等刪除,只保留罰款,可處 200 萬元~5000 萬元。

立法院本會期通過仍有很大的變數,黃天牧:若來不及下會期再提案

由於立法會新會期(第 10 屆第 8 會期)已在 9 月 1 日展開,黃天牧今(4)日出席第 14 屆台北公司治理論壇時表示,「我們當然希望求好、求完整,但是現實上公共政策,也必須要考慮不同利害關係人的看法。」他重申,若不能一步到位,會先從大家比較有共識的方向去處理,因此現階段將先會以單純的罰緩為主。

不過,由於這個會期將是第 10 屆最後一個會期,法案將「屆期不連續」,言下之意是,若這會期沒過關,就必須「重頭再來」,必須等到下一屆新立委會期就任後重新提案;且按照往例,本會期適逢立委改選,不少立委多少都會為了拼選戰、跑攤,由於立委選舉將於明(2024)年 1 月 13 日舉行,時間上本就急迫,除非金管會獲得行政院大力支持,把大股東干政修法案列為優先法案,否則看起來法案只能「明年再戰」的機率也很高。

黃天牧則坦言,修正草案送入立法院前,必須先報行政院審查,等到行政院若通過,能否趕上立法院這個會期,確實時間上會比較趕;但「日子總是要過」,若最後時程上未如預期,下個會期仍可繼續提案,不過,盡量仍會以本會期通過為主要努力的目標。

防堵金控大股東干政 黃天牧:力拚本會期通過修法

中央社/2023-09-04/記者謝方娪

金管會出手防堵金控大股東不當干政,為爭取順利推進修法,金管會決議取消強制賣股等行政手段,僅保留罰鍰。在修法時程上,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以本會期為主要努力目標,希望有好的收穫。

國內陸續有金控大股東不當干預公司經營決策,引起金管會重視,決議出手修正「金控法」及「銀行法」,增訂對金控大股東不當干政的行政罰則,最重限期處分家族持股,但在草案預告過程,遭到部分金控及學者質疑,金管會最終決定在罰則讓步,僅保留罰鍰作為處分工具。

立法院新會期於 9 月 1 日展開,黃天牧今天在第 14 屆台北公司治理論壇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在「金控法」及「銀行法」修法時程上,盡量以此會期為主要努力目標,希望有好的收穫。

黃天牧說,修正草案送入立法院前,要先報行政院審查,行政院若通過,能否趕上立法院這個會期,時間可能有點趕,但會盡量努力;若時程最後未如預期,下個會期可繼續提,但盡量以本會期為主要努力目標。

為爭取最大社會共識,金管會近日決議在修正草案罰則讓步,針對金控大股東干政,僅保留最高新台幣 5000 萬元罰鍰作為行政工具,取消限制大股東行使股份表決權、停解職所擔任或指派的董事、限期處分家族持股等罰則。

黃天牧表示,金管會當然希望求好、求完整,但現實上,必須考量公共政策要討論、關心不同利害關係人看法,若無法一次到位,就從各界比較有共識的方向處理。

至於為何不保留限制大股東行使股份表決權作為處罰工具之一,黃天牧說明,現階段以單純為主。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永續發展與資訊揭露 將為公司治理新目標

聯合報/2023-09-04/記者朱漢崙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日明確指出金管會公司治理當前最大重點,就是推動永續,在資訊揭露及永續發展上將是未來努力目標,金管會推動的公司治理第四版,將定調為永續發展的行動方案,也希望政策提供足夠的誘因,讓金融機構對上市櫃公司提供永續足夠的投資或融資,促使上市櫃公司漸進朝永續轉型。

黃天牧表示,台灣過去三至五年來,外資持股上市櫃公司比率一直在 40%,上市櫃公司非常重視外資的期待,除了財務上的表現,公司治理、內控,也要注意永續的表現,很多上市櫃公司自發性追求永續,這才能真正落實在其文化、心性上。

他指出,從近 10 多年來亞洲公司治理協會每兩年報告,可看出亞洲國家公司治理都在急起直追,尤其東南亞國家,像日本前首相安倍推動日本公司治理,泰國、馬來西亞也都如此,亞洲這 25 年來在公司治理的努力,已被國際看見。

黃天牧進而指出,現階段的努力目標,將以永續為主,今年 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會把永續的 S1、S2 放入,在資訊揭露及永續發展上是未來努力目標,所以金管會推動的公司治理第四版,定調為永續發展的行動方案。

黃天牧並提醒,台灣的公司治理,和 OECD 國家會因為國情不同,而有不完全相同之處,雖然由於畢竟要接受國際、外資檢視,大體相同,但執行上的步驟方式不完全一致,台灣會循序漸進檢視制度的執行是否到位,例如,獨立董事制度的引進,大家對獨立性都有不同想法,至少現在已比 10 年前有進步了。

針對永續韌性,他並指出,包括鼓勵企業揭露的資訊、可比較性,及董事會將永續的風險納入考量,都是執行重點,另外,金管會在去年就已要求分年進行碳盤查監理,今年 3 月再推動永續發展行動方案,來因應國際新趨勢。今年的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 ISSB 已發布永續揭露準則,是全球一致性的揭露標準。

 台灣M&A與PE要聞

全台綠電團購首例!台泥旗下能元超商 賣近百萬度綠電給迪卡儂 5 供應商

台泥旗下能元超商公司今 (4) 日宣布,攜手全球領先運動品牌 DECATHLON 迪卡儂,協助台灣迪卡儂 5 家供應商,取得近百萬度綠電,迪卡儂也成為全台首個企業透過「共同採購」順利取得綠電的案例。

詳全文

被動元件大廠併購結盟 搶多角化商機

被動元件產業指標大廠國巨(2327)、華新科等為強化零組件供應商地位,積極併購結盟,擴大量能,全力搶食車用、伺服器、第三類半導體商機。比如國巨結合鴻海和富鼎加上併入的外商感測器事業,壯大集團,華新科則結合子公司信昌電、佳邦及入股日本公司,深化平台深度、發揮綜效。

詳全文

富驛酒店斥資 1.02 億元 買藝舍創意廣告

開曼群島商富驛酒店集團有限公司 (2724) 為提高營運資金運用效率、增加營運範疇、整合集團資源進而提升集團整體效益,由台灣富驛向關係人立信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每股新台幣 20 元取得稱藝舍公司 80% 股權,總價金為新台幣 1.02 億元,台灣富驛原持有藝舍公司 20% 股權,加計本次取得藝舍公司 80% 股權,藝舍公司將成為台灣富驛百分之百投資之子公司 。

詳全文

遠東銀加碼大中票淨值七折價成交 廉價購買利益逾 1.8 億元

遠東銀行(2845)今天董事會決議,向富邦金(2881)旗下台北富邦銀行收購其持有的大中票券(2873)7.52% 股權,每股收購價 12.26 元,總交易金額 4.25 億元,約當淨值打七折左右,遠東銀此次收購完成後,對大中票持股比將拉高至近三成,可增加認列轉投資收益外,也將有一次性廉價購買利益約 1.82 億元可認列,待金管會核准交易後,可望於年底前入帳。

詳全文

樺漢旗下 Kontron 斥 7.6 億元 收購 Rugged Computing Group

工業電腦大廠樺漢 (6414-TW) 公告,子公司 Kontron AG 斥資約 2210 歐元 (約新台幣 7.6 億元),向 Phoenix Mecano AG、IFINA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收購 Rugged Computing Group 100% 股權,藉此取得相關營運技術。

詳全文

今皓砸 1.2 億 收購勤天科技

為加速車載產品與 AI 業務之整體布局,今皓(3011)30 日宣布擬收購勤天科技,正式踏入車用 AI 產業領域。今皓表示,此收購案將以台幣 1.2 億元為上限,授權董事長收購勤天科技 100% 股權,該案已獲今皓董事會通過。

詳全文

ASML 林口工一設廠有譜 投審會核准台灣艾司摩爾增資

全球最大半導體設計大廠艾司摩爾(ASML)去年宣布 300 億元於新北市林口工一產業專用區設廠,經濟部投審會今(29)日通過荷蘭商艾士麥以新台幣 56.4 億元及歐元 1.4 億元增資台灣艾司摩爾,從事晶圓量測設備等代工生產,並提供相關技術支援及培訓服務。

詳全文

 中國大陸M&A與PE要聞

比亞迪史上最大併購!以 22 億美元現金收購捷普重要業務

大陸車企比亞迪及其控股子公司比亞迪電子 28 日公告稱,比亞迪電子與捷普新加坡簽署框架協議,以約 22 億美元現金(約 158 億人民幣),收購捷普位於成都、無錫的產品生產製造業務,包括現有客戶的零組件生產製造業務等。這被視為比亞迪史上最大併購案。

詳全文

比亞迪大併購…紅鏈又搶蘋單 叫陣鴻海、和碩

大陸新能源車巨擘比亞迪集團昨(28)日宣布,將以現金 22 億美元(約新台幣 700 億元),收購美國電子代工大廠捷普(Jabil)位於大陸成都與無錫的相關業務及客戶。捷普是蘋果重要供應鏈,業界解讀,比亞迪此舉是為爭搶蘋果訂單作準備,掀起新一波紅色供應鏈與鴻海(2317)、和碩等台廠搶單大戰。

詳全文

小鵬買滴滴智能車業務 斥資 237 億併購旗下相關資產

大陸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與叫車平台滴滴共同宣布,將以港幣 58.3 億元(約新台幣 237 億元)收購滴滴智能汽車開發業務資產,並在明年推出智慧電動汽車新品牌 MONA,目標年銷量達 10 萬輛,並打入共享出行市場,同時推廣智慧電動汽車及相關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加速「科技普惠、智能平權」。

詳全文

SHEIN 收購 Forever 21 母公司股份,全球化邁入新階段

SPARC 集團當地時間 8 月 24 日宣布,與全球時尚和生活方式在線零售商 SHEIN 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將攜手為美國及全球時尚領域消費者帶來更為優質、更具性價比的產品。SPARC 集團是美國 ABG 品牌集團 (Authentic Brands Group) 和西蒙地產公司 (Simon Property Group) 的合資公司,在全球擁有 4200 多家零售店以及店中店,旗下的運營品牌包括 Forever 21, Brooks Brothers 以及 Reebok 等。通過本次合作,SHEIN 將獲得 SPARC 集團約三分之一的股權,SPARC 集團也將擁有 SHEIN 的少量股份。合作後,SPARC 及其品牌可藉助 SHEIN 在全球的廣闊市場以及成熟的電商經驗打開新的增長空間。SHEIN 將獲得 Forever 21 線上分銷,SHEIN 的客戶也會享受到平台產品多樣性與性價比的提升。

詳全文

大洋集團 (01991) 1400 萬人幣購巨省科技 40% 股權

《經濟通通訊社 25 日專訊》大洋集團 (01991) 公布,斥 1400 萬元人民幣收購北京巨省科技 40% 股權。

詳全文

盈滙企業 (02195) 擬購中國人工智能公司控股權,訂備忘

《經濟通通訊社 30 日專訊》盈滙企業 (02195) 公布,擬收購一間於中國成立的人工智能及互聯網創新科技公司控股權益而訂諒解備忘錄。倘正式協議得以達成,可能收購事項構成一項須予公布的交易。

詳全文

三江化工 (02198) 2 億人幣購乙醇胺製造商

《經濟通通訊社 31 日專訊》中國三江化工 (02198) 公布, 2.1 億元(人民幣.下同)收購樂天化學(嘉興)全部股權。

詳全文

MBV INTL 擬收購 Lordan Group 45% 股份

MBV International Limited (01957.HK) 與 Belcher Ventures Investment Ltd 訂立不具法律約束力的框架協議, 擬收購 Lordan Group Ltd. 全部已發行股份的 45% 。Lordan Group 為中國領先的實體業務數字化及電子商務轉型服務供應商,覆蓋中國主要城市(如北京、杭州、廈門及廣州),以及本地生活服務及大健康等行業。

詳全文

HiRO 完成收購美國臨床研究組織 Courante Oncology

上海 2023 年 9 月 1 日 /美通社/ — 上海賀維斯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HiRO) 宣佈成功收購 Courante Oncology,一家位於美國、專注於腫瘤產品開發的全方位臨床研究組織 (CRO)。這次收購進一步鞏固和拓展了 HiRO 在全球的佈局。

詳全文

 世界M&A與PE要聞

中國政府當幕後金主?高盛收購多家英、美公司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華爾街大行高盛利用中國政府出資設立的基金,收購了一系列美國和英國公司,其中一家還為英國政府提供網絡安全業務服務。

報導中引述多位了解該基金運作的消息人士透露,高盛於 2017 年與中國主權財富基金共同設立的 25 億美元(約新台幣 796.4 億元)私募股權「合夥基金」,高盛已經利用該基金完成 7 筆交易。

詳全文

Subway 確定被洛克資本集團併購!外媒曝高額收購價

美國潛艇三明治連鎖企業「賽百味」(Subway)今天宣布達成交易,接受活躍於餐廳和調理食品業的美國私募基金公司「洛克資本集團」(Roark Capital Group)併購。Subway表示此交易將結合公司的「全球影響力和品牌實力,以及洛克資本集團在餐廳和特許加盟業務模式中的深厚專業知識」。

詳全文

美國FTC收回反對意見 允許安進繼續推動278億美元Horizo​​n Therapeutics收購案

製藥商安進公司 (AMGN-US) 周五 (1 日) 表示,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 已允許其繼續推動以 278 億美元收購 Horizo​​n Therapeutics (HZNP-US) 的交易,放棄之前對該交易的反對意見。

詳全文

勞力士做出「歷史性交易」!無預警收購 135 年歷史瑞士老牌寶齊萊

根據美國《彭博新聞》報導,勞力士上週買下了瑞士高級腕錶通路與製錶品牌奇寶齊萊。後者最出名的並非是製錶,而是勞力士全球最大的授權經銷商集團,而且合作關係已維持了近 100 年。現在勞力士將入主寶齊萊,意味著一直遠離零售業務的母公司(除了在日內瓦總部所在的自有品牌精品店外),將進入全新的領域,終於要面對終端消費市場了。

詳全文

丹納赫將以 57 億美元收購 Abcam

丹納赫公司 (Danaher Corp)(DHR-US) 周一 (28 日) 表示,將收購醫療設備供應商 Abcam Plc (ABCM-US),, 加上債務的交易價值 57 億美元,以擴大其生物醫學服務組合。

詳全文

McLaren 旗下子公司正式宣佈收購電動自行車品牌 VanMoof

荷蘭電動腳踏車品牌 VanMoof 於今年 7 月宣佈破產,而 McLaren 旗下子公司 Lavoie 近日正式宣佈收購 VanMoof,並持續開發該品牌的產品。

詳全文

RBC 獲批收購 HSBC 收購價為 135 億加元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收購加拿大匯豐銀行HSBC的提議已獲得競爭局批准。

詳全文

Sony 收購美國耳機生產商 Audeze 以提升 PS5 音效體驗!?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SIE)宣佈正式收購美國高階耳機品牌 Audeze ,主力生產高階遊戲耳機及音效製作人監聽耳機! 礙於合約條款所限,Sony 及 Audeze 均未有公佈交易涉金額及條款内容!

詳全文

泰國連鎖超市 Big C 斥 6700 萬元收購阿布泰

泰國生活百貨連鎖店「阿布泰」易手。泰國連鎖超市 Big C 母企 Berli Jucker Public Company Limited(泰:BJC),以不多於 3 億泰銖(約 6700 萬港元)代價,收購阿布泰集團,交易料於 10 月完成。 

詳全文

鋰業巨頭 Albemarle 接近以 43 億美元收購 Liontown

【彭博】-- 澳洲鋰業公司 Liontown Resources Ltd. 表示,願意支持 Albemarle Corp. 發出的 66 億澳元(43 億美元)新收購要約。

詳全文

森那美汽車收購 Perodua 61.2% 股權,共組馬來西亞汽車巨頭

森那美集團(Sime Darby)旗下森那美汽車,宣布收購 Perodua 汽車 61.2% 股權,日後兩家馬來西亞汽車公司,將合併為新的大型汽車集團。Perodua 與 Toyota 集團旗下的 Daihatsu,擁有深厚的合作關係,未來有望進一步聯手,開發 Perodua 品牌電動車,鞏固並強化森那美集團在馬來西亞與全球汽車產業的市場地位。

詳全文

Bigg Digital Assets 將以約 2000 萬美元收購元宇宙公司 TerraZero

8 月 2 5日消息,加密貨幣公司 Bigg Digital Assets 將收購元宇宙公司 TerraZero 所有發行股票共 6200 萬股,收購價約 2000 萬美元,當前已簽訂最終併購協議。交易結束後,現有的 BIGG 和 TerraZero 股東將分別持有 BIGG 約 80% 和 20% 股份。

詳全文

LC Financial Holdings 完成收購 BCM Global ,鞏固了領先技術驅動信貸專家的地位

倫敦 2023年9月2日 /美通社/ —  LC Financial Holdings (LCFH) 自豪地宣佈成功完成收購 BCM Global (BCM),是邁向技術領先的信貸專家的標誌性之舉。此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收購,鞏固了 LCFH 在歐洲各地管理消費者和中小企業貸款、租賃和抵押貸款方面的強勢地位。

詳全文

日本藥廠全現金交易買下加拿大迷幻藥物公司

隨著第一批用於精神和神經疾病的迷幻藥物距離 FDA 審核越來越近,大塚製藥株式會社(Otsuka Pharmaceutical Co., Ltd.)宣布將以約 8,000 萬加拿大元(約 5,900 萬美元)的全現金交易,收購迷幻藥物公司 Mindset Pharma, Inc.。這項交易帶來了關於精神和神經疾病治療的新希望,對兩家公司和眾多患者都有重大影響。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