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無法看到完整訊息,請點選此處查看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台灣M&A與PE要聞
中國大陸M&A與PE要聞
世界M&A與PE要聞
 
資訊中心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專欄
 
相關連結
 

網址:
www.mapect.com

聯絡我們:
service@mapect.com

訂閱/取消電子報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2023年度第2期〈併購專業人才培訓課程〉於8/5開課 ,熱烈招生中!

最具系統性的專業併購課程,協助企業運用併購高速成長

國際產經環境驟變,企業轉型需求迫在眉睫但有成本效益憂慮?
想要進入海外市場卻又擔心門檻太高?
沒有併購專業團隊或具經驗的併購人才,不知如何進行國內或跨國併購?
中小型企業「小魚吃大魚」風險如何評量?

由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召集國內最頂尖的併購專業人士,辦理併購專業人才培訓課程,提供給有意「擴大公司營運規模」、「推動公司轉型創新」、「提升業界競爭優勢」的有志商務人士,學會運用併購策略,加速公司邁向高速成長及永續經營之路!

本系列課程開辦迄今,已有超過900多名企業領導人、高階管理層及財務、法務、企劃等專業經理人參加,產業類別橫跨金融、光電、半導體、傳產、生技、資通訊、電商、物流、航太及新能源等多元領域,並獲得參與學員一致好評。

2023年度第2期併購課程將於8/5開課,課程熱烈招生中。其中,12/2(六)「併購大師班」特別邀請兩位產業併購界卓越成就獎得主──友嘉集團朱志洋總裁台灣產業創生平台黃日燦創辦人暨董事長親自授課,分享集團的併購策略與投後管理以及面對併購轉型時應具備的心態與思維。授課方式以實務案例為主軸,帶領學員深入了解企業領導人在面對併購投資與策略結盟前的評估,以及併後、投後管理時可能遭遇的機會或挑戰,並與學員進行面對面討論。課程內容寶貴難得,絕對值得一聽!

課程特色
課程兩大核心特色:

  • 併購實戰經驗超過二十年、經手併購案逾百件的專業講師群
  • 課程內容結合:(1)理論 (2)企業講師案例驗證 

學員將透過此課程獲得:

  • 系統性的併購專業知識建立,快速突破公司經營限制及解決公司發展關卡
  • 併購策略流程理論結合分組實戰攻防,有助於累積併購協商經驗,降低併購執行風險
  • 建立跨領域人脈網絡並拓展職涯進路

今年度特別新增:

  • 「併購人資管理課程」:美商韋萊韜悅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台灣分公司)/周淑媛總經理            
  • 「併購實例分享課程」: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立善投資長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邱素梅法務長
               復盛應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廷儀財務長         
               

 

學員訓後成果分享

 

《課程報名時間》

  • 併購課程:即日起~7/30止
  • 進階課程:即日起~9/3止
  • 併購大師班:即日起~11/26止
  • 案例演練課程:即日起~8/20止

 

《課程表》

        上課地點: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126B4F(松江南京捷運站8號出口旁)

報名方式

  1. 報名前請先來電與課程聯絡人確認名額,再E-Mail報名表,課程聯絡人收到報名表後,將以E-Mail回覆並通知繳費。敬請於報名後5日內完成繳款,如逾時匯款,將不保留上課名額。(課程聯絡人:高小姐,電話:02-2325 8186 ext.11,jamie@mapect.com)。
  2.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開課前5日止,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3. 請務必正確填寫報名表之所有表格內容,以利聯繫與發票開立。

優惠折扣說明

  1. 學員可單獨報名併購課程、進階併購課程及大師班,進階併購課程及大師班之資格限定請於報名時檢附相關文件。
  2. 各課程優惠折扣說明如下(優惠恕無法併用):
    •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會員及舊生報名單一課程享9折優惠同時報名併購課程、進階併購課程及大師班三課程享8折優惠
    •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會員推薦及舊生推薦的學員報名單一課程享95折優惠同時報名併購課程、進階併購課程及大師班三課程享85折優惠
    • 一般學員同時報名併購課程、進階併購課程及大師班三課程享9折優惠
    • 凡本期報名併購案例演練課程並符合資格,皆可享有9折優惠
    • 上述折扣優惠僅適用於一次性報名,分次報名課程則不享有優惠
    • 若符合會員推薦之優惠折扣務必於報名時確認,繳費後才通知符合優惠折扣而申請退費者,由退費內扣除行政手續費與匯款手續費200元
  3. 報名課程即贈送「企業併購的十堂必修課」或「私募股權基金剖析:從國際到台灣本土」1本(二擇一),並於課程報到當日領取,一期課程中,一位學員僅贈送一本,不重覆贈送。
  4. 上課講義內容有可能與課程當天使用不同,本會保留課程內容及講師調整之權利。
  5. 此系列課程不提供補課,如學員因喪病或其他不可抗拒之因素無法到課,最晚需於課程前一日中午12:00前聯繫課程承辦人並提供相關證明,始得以個案處理,逾時不受理。

繳費方式

  1. 協會帳戶資訊:第一銀行民權分行,帳號:147-10-122322,戶名及支票抬頭: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2. ATM轉帳,轉帳後請記得來電告知帳號後五碼,以利完成對帳。
  3. 如臨櫃匯款或無摺存款,請務必填寫學員名字,以利對帳。
  4. 即期支票(請註明學員姓名及聯絡電話),郵寄至:106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57號4樓之2,高小姐收。
  5. 課程費用不含跨行手續費及其他額外費用,請勿自行扣除,若自行扣除則需補齊差額後,始完成報名。

 

附件下載 》MAPECT 併購學苑 2023 年度第二期-課程簡章.pdf
附件下載 》MAPECT 併購學苑 2023年度第二期-報名表.doc

董座陳其宏專訪/佳世達大戰略 先長胖再養壯

經濟日報/2023-07-24/記者吳凱中

圖文: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 記者林俊良/攝影

佳世達(2352)訂下 2027 年高附加價值事業占集團整體獲利過半的新目標,董事長陳其宏指出,大方向策略是「先長胖、再養壯」,可以從提升營收規模、毛利率、增加子公司持股及「好牌重組」等多個層面達成目標。

以往佳世達「大艦隊」透過投資併購方式成長,未來雖然不會放棄好的目標,但會花更多精力在審視大艦隊內既有公司,如何透過整合、重組來發揮最大價值。


佳世達過去幾年將醫療、網通、智慧解決方案等列為高附加價值事業,設下相關業務整體業績要達到集團營收五成的目標,在去年底達成該目標後,佳世達訂下 2027 年高附加價值事業占集團整體獲利過半的新目標。

在投資方面,佳世達今年積極擴大醫療相關布局,以通路先行和醫藥不分家的策略思維,提高明基醫院持股,並投資諾貝兒寶貝(丁丁藥局)股權 28.54% ,透過藥局通路掌握需求變化,醫療也被外界視為今年佳世達集團成長動能最強的業務。

陳其宏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佳世達為什麼要投資藥局?如何建立差異化?

答:佳世達已有醫院、醫療器材,醫療事業是「醫藥不分家」,因此藥一定會是發展的方向。

照著以往通路先行的策略思維,就是從藥局通路開始了解消費者對藥的需求。未來希望做深做透,朝元宇宙和虛實整合發展,發揮科技業進入藥局市場的創新突破。

攻虛擬通路 顛覆商業模式

佳世達還是希望把藥局通路做出自己想要的成效,設計新的商業模式,或賣很多不同的東西,「雖然藥不能在網路上賣,但可以在元宇宙上賣」。

而藥局也不只是賣藥,也可以賣很多東西,只要不是藥品,就不受限制,因此可以更靈活賣東西,這也帶來很多想像空間。

佳世達是從資通訊(ICT)產業出身,當然希望為醫療通路帶來破壞性創新。

而元宇宙藥局的概念是什麼?不是比誰開的店多,因為實體店開設,每天都固定開銷花費,元宇宙的概念是,「我有幾家實體旗艦店開得很好,然後吸引大家上門,因為我有元宇宙的通路,這其中一定要有藥師,會引導你好像走入實體的店,比如說你頭痛,就會引導到相關的產品。」

問:佳世達設下高附加價值事業 2027 年要占集團整體獲利過半的新目標,要如何達成?

提升毛利率 把肥肉變肌肉

答:佳世達已經達成高附加價值事業占整體營收過半的目標,接下來要讓高附加價值事業獲利過半,策略是「先長胖再養壯,把肥肉變肌肉」。大方向上不會有太大改變,首先持續衝刺高附加價值事業,而集團大艦隊的策略也會持續。

大方向是「先長胖、再養壯」,變壯就是獲利表現要更扎實,其實方法很多,例如持續讓營收成長,因為規模變大,在固定的毛利率下,獲利自然同步放大,這是最快的方式,也就是提升經濟規模。

其次,一定要讓佳世達毛利率提升,這樣獲利才能繳出更好成績。

第三,大艦隊內成績很好的公司,在時機成熟下不排除再提高持股,如說佳世達本來持股 51% ,再加碼到 60% ,那佳世達能認的獲利就更多了。

所謂攤提一般都是五年攤提,集團很多併購的公司都是九、十年前的事,前面這些公司很多攤提已經結束,這樣就能擠出更多獲利空間。

另外是好牌重組。佳世達集團手上牌很多,關鍵是如何組合,就像打麻將換牌,好牌重組能產生更大效益,如今年把旗下拍檔科技與集團其他家子公司四合一。

而拍檔的重組不會是唯一案例,先從小規模嘗試,再看最後成效結果,如果這種重組的公司能獲得市場青睞,規模就會愈做愈大。

艦隊整合 發揮更大效能

問:未來佳世達集團投資併購的策略?

答:投資方面還是維持原來的腳步,有好的對象不會錯過。但是現在除找好對象外,也會花更多精力審視大艦隊既有的公司,如何整合、重組能發揮最大的價值。換言之,就是雙管齊下,過往的佳世達是看到好對象就投,但現在投資併購不能只思考一直增加,而是檢視集團現有公司,看能不能有更好的安排。

在佳世達大艦隊裡,有些公司我們有主導權、有些沒有,這還是要看對方的意願。過去我們可以選擇的方式比較少,主要是沒有成績可以說服大家,人家也不見得信任我們。而現在集團已做出成績,大家就比較不會有太多顧忌。

而集團投資的領域還是要看階段性。例如以前佳世達不會投資新創公司,但新創企業其實很重要。這一兩年佳世達投資不少新創公司,但因新創企業成功率較低,所以投資會維持一個比例,投資新創會謹慎一點。

問:全球經濟展望?

答:去年 6 月跟太太去歐洲旅遊,很訝異當地人都沒戴口罩,機場也只有少數人戴;當時台灣對疫情風聲鶴唳,佳世達全部居家辦公。隨後我去美國芝加哥、日本、馬來西亞、越南等國,整體來說,亞洲戴口罩的人較多,但我去年 10 月去越南時,發現當地一切回到正常,在台灣可能感覺疫情很嚴重,但以國外來說,疫情在去年下半年就是過去式。

出國旅遊潮湧現,幾乎一票難求,我在海外看到很多台灣、南韓的遊客,反而是大陸人、日本人較少,但大陸客出國旅遊、採購人潮回溫是遲早的事,一旦大陸的出國人數增加,對全球經濟購買力、消費力將有很大的幫助。事實上,全球通膨沒有完全壓制下來,雖然有些國家減緩,但大部分國家仍高,而高通膨又導致物價變貴,多少會延緩全球購買力快速回升,消費者購買力還不到疫情前水準。

除通膨外,負面因素還有俄烏戰爭何時結束,因應戰爭需求及未來軍備,歐美各國政府經費砸在軍火相關領域,其他預算遭到排擠,若買軍火的錢用在恢復經濟,全球市場需求早就回溫。

問:電子業景氣發展?

答:市場陰霾未去除,從各地復甦情況來看,還是有隱憂。如資訊產品從去年下半年衰退,持續到今年,目前看到首季已在「谷底」,第 2 季稍微好一點。但去年好的產業,如網通、工業電腦,今年第1季表現還OK,但第2季看來有些疲態。

工業電腦、網通產業相較消費性電子產業對應景氣時間有延後半年或甚至一年,以工業電腦產業來說,第1季有些公司表現有好有壞,但第2季明顯感受到比首季辛苦。

董座陳其宏專訪/佳世達新團隊逆境展現功力

經濟日報/2023-07-24/記者吳凱中

2022 年電子業經歷中國大陸封控、產業景氣反轉等一道道難關,佳世達(2352)集團在去年 4 月啟動傳承接班,董事長陳其宏不再兼任總經理,由黃漢州接棒總座,新團隊上任至今已滿一年,陳其宏坦言,在產業不景氣時接班是一種挑戰,但好的經營者要經過無數春夏秋冬順境逆境考驗,不好的環境才能顯示經理人功力。

佳世達去年 4 月 1 日啟動世代交替,執掌資訊產品、商業暨工業用產品兩大事業群的黃漢州升任總經理,集團各事業群也同步啟動高階人事改組,只是新團隊剛上任馬上面臨大陸上海封控難關,緊接著在 6 月,碰上消費性電子產業景氣反轉,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陳其宏直言,碰到產業不景氣時接班也是一種挑戰,但好的經營者要經過春夏秋冬四季考驗。景氣好的時候就是搭著順風車,不一定能顯示經營者的功力,反而是碰到景氣不好的時候,依然要能表現得比別人好。「春天、夏天順勢能度過沒什麼了不起,秋天、冬天能順利度過才顯得不一樣」。

回憶過去一年,陳其宏表示,仍要花很多時間開會,因為總經理要開的會很多,自己大部分會參與,帶著黃漢州及經營團隊熟悉事務,但今年會慢慢放手,因為新經營團隊接手第二年後,對業務已熟悉很多,接下來很多會議自己就不參加,交由新經營團隊處理,讓他們有發揮的空間。

至於給總經理及經營團隊這一年表現打幾分?陳其宏說,目前要打分數還太早,要再看這一年的表現。

陳其宏認為,接下來就是要把董事長、總經理分工角色扮演好,「 Joe(黃漢州)營運很強,可以做得比我好。」自己可以專心思考一些大策略, 例如讓投資人更理解佳世達的價值,讓公司股價可以到合理位置,或是思考一些集團投資併購、重組、分割之類的策略。

除新經營團隊接棒滿周年外,佳世達在今年股東會上也選出新一屆董事會,明基友達集團創辦人李焜耀卸下董事,象徵李焜耀時代的結束,達成世代交替、完全交棒。

大同大學比照公立收費 併購天王盧明光募款促成

中時/2023-07-24/林志成

圖文:大同大學從 8 月起比照公立大學收費,這是由中美晶榮譽董事長盧明光所促成。(大同大學提供/林志成台北傳真)

中美晶集團榮譽董事長、工研院院士盧明光是大同大學電機系校友,他號召啟碁科技董事長謝宏波、前鴻海副總裁戴正吳,共同向校友募款,今年起提供每位學生每年 1.5 萬獎助學金。盧明光說:「請家長放心,大學長們會照顧學弟妹」。

大同大學日前宣布,8 月 1 日起,補助全校學生學費,每人每年 1.5 萬元,加上教育部明年 2 月起,補助私立大專校院學生學費 1 年 3.5 萬元,大同大學學生 1 年可獲補助 5 萬元學雜費,相當於公立大學收費。而這筆經費來源,是由盧明光主導向校友募款而來。

「我們說到一定做到!」盧明光透露,除了 3 億元捐助先到位,計畫年內完成 5 億元目標,期待比照公立學校收費,減輕學生和家長負擔,吸引更多人才,更長遠的目標,是增加四年學費全免的名額。

盧明光和當年的同學們聚餐回想當年,大同大學學費比照公立大學,很多清苦的學生,不因繳不起學費而放棄學業,要深造、就業還有各種補助。

有人提議「何不我們出錢出力,讓大同回歸公立收費?」於是由總經理、董事長組成的 CEO 大學長團,當場報名參與募款。後提案經董事會通過,從今年起每位同學補助 1.5 萬元,加上教育部明年補助的 3.5 萬元,大同大學學費等於公立學校收費。

盧明光在業界有「併購天王」美譽,回母校面對學弟妹,則是溫暖親切的大學長,對學弟妹的期許是感受「校友有愛」,認為學校照顧學生、大學長照顧學弟妹,是善的循環。

「可以少打一份工了!」李沐帆即將升上四年級,平常要打兩份工,自己負擔學費和生活費。校方宣布今年起補助 1.5 萬獎助學金之後,他算一算,「真的差很多」。而且只要是大同學生都有,「很意外,很開心。」

工設系大二邱仁夆說,聽到補助 1.5 萬獎助學金的消息,馬上跟父親分享,沒想到爸爸反應是「不相信」,「我只好叫他再讀一次新聞」。電機系吳芯妤也一樣,以為有很多限制,反覆讀了好幾遍,確定是人人都有,「覺得很棒,可以幫家裡減輕負擔」。

中國長臂證券新制》證期局劃 3 紅線 不能違反我國法令

自由/2023-07-21/記者王孟倫

針對中國「長臂證券新制」,金管會昨日劃出「三道原則紅線」,包括不能違反我國法令,如個資法等。

證期局要求台商要 IPO(首次公開募股)及 SPO(增資)而向中國證監會送件「備查」時,須遵守三原則。第一,要求資訊揭露,台商提交送件備查時,必須在國內發布重大訊息,讓國內投資人知道及掌握。

第二,不可牴觸或違反我國法令,例如個資法規定,公司董事的非公開資訊,就不能任意提供;第三,承銷商必須在台商提出備查之後,評估備案的資料與當初送件申報內容有無重大差異,以及是否違反本國法令。

若中國遲不同意備案會有何影響?證期局表示,可分為兩個部分來看,第一,若以港交所規定,中國證監會沒有完成備案,就直接不會允其上市;我方則是公司向證交所申請上市,三天內就送件給中國主管機關辦理備查。

第二,雖然中國是否同意備查,與台灣核准上市或 SPO 沒有直接關連,但證交所要求台商上市掛牌之前,必須取得證監會發出的備案完成通知書。

證期局官員解釋,這是證交所積極考量國內投資大眾的權益保障,若台商沒有取得備案通知,恐會影響在中國當地的法令配合,因此台商申請 IPO 也必須主動出具「承諾書」,將取得中方「備案」等文件書。

中國境外上市新規 金管會:我國 196 家上市櫃公司受影響

風傳媒/2023-07-20/陳怡慈

圖文:金管會主任秘書黃厚銘今日傍晚在記者會上,說明中國證監會新制對我國上市櫃企業的影響。(取自金管會線上記者會)

中國今年 3 月 31 日起實施《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要求中國境內的企業到境外上市或發行有價證券時,須向中國證監會備案。金管會透過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對國內上市櫃企業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上市櫃公司有 196 家可能是這項新制規範的對象,約占我國整體上市櫃公司家數比率 10.97% 。

金管會證期局主任秘書黃厚銘今(20)日在金管會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目前有 2 家在台灣 IPO 的公司,跟 1 家 SPO 公司,已經跟中國證監會提交備案申請。另外,預計今年會有 9 家準備在台灣 IPO 的公司可能受到這項新制影響。
黃厚銘說,這 2 家 IPO 公司包括:預計興櫃轉上市的富世達(股號 6805 ),以及準備直接上市的 AMAX-KY(股號 6933 );1 家 SPO 公司,則是正在辦理可轉債的上市公司鴻碩(股號 3092 )。

媒體詢問,哪些東西不能提交給中國證監會?黃厚銘說,「有關遵法,公司要自己判斷,例如個資法,要把個人的資料要提交給大陸,公司的法律人員就要判斷說,可能違反本國個資法,那就不可以提供 。」

黃厚銘還說,「香港跟台灣這邊,我們做法不太一樣。港交所就我們了解,他們是說,如果企業在大陸證監會沒有完成備案,他們香港就不會允許企業在香港上市。」
台灣的話,黃厚銘說,「我們不會把大陸證監會那邊,是不是准或駁,做為我們核准企業上市櫃的條件依據。」

不過,黃厚銘又說了,這些要在台灣 IPO 、被中國列為境內企業者,「他們在公開承銷前都會承諾說,我會去取得備案通知書,因為已經做承諾了,如果沒有取得,企業就不會去公開承銷。」

媒體聽後問黃厚銘,「那台灣不就跟香港很像嗎,香港說我不允許你做;台灣沒說不准,但透過程序造成企業要在台灣 IPO 之前,必須取得大陸的備案通知書?」
黃厚銘聞訊後,很老實地說,「對。如果企業遲遲沒辦法取得那個備案,還去對大眾募資,可能會讓你的投資者面臨很大的風險。」

台積電設廠、國巨取得法商股權 上半年對外投資額年增 112%

ETtoday/2023-07-20/記者廖婕妤

圖文:台積電。(圖/記者高兆麟攝

經濟部投審會今(20)日指出,台積電(2330)以 35 億美元增資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加上國巨(2327)以 7.23 億歐元取得法商股權,挹注今年上半年我國對外投資金額達 89.7 億元,年增 1.12 倍。

投審會表示,今年上半年核准備對外投資件數為 249 件,年減 2.73% ;投增資金額計 89.7 億美元(約新臺幣 2690.9 億元),年增 112.78% 。

投審會說明,主要是上半年核准台積電(2330)以 35 億美元增資美國 TSMC ARIZONA CORPORATION ,從事經營積體電路製造業務,以及國巨(2327)以 7.23 億歐元(約 7.17 億美元)間接受讓取得法國施耐德電機公司旗下法國 HUDSON HOLDCO FRANCE 股權,從事經營工業感測器產銷業務等大型投資案所致。

另上半年核准備對新南向國家投資件數為 90 件,年增 30.43% ,投增資金額計 21.25 億美元(約新台幣 637.7 億元),年增 2.94% ;其中投資金額較大者為新加坡、越南及馬來西亞。

對中國大陸投資方面,上半年核准件數為 178 件,年減 6.81% ;核准投增資金額計 19.1 億美元(約新臺幣 573 億元),年增 6.38% 。

財政部公布上半年我對泰、印出口 規模皆創新高

經濟日報/2023-07-20/記者翁至威

受全球經濟成長力道走緩影響,今年上半年出口年減 18.1% ,創近 14 年同期最深降幅,對五大市場出口也全面下滑。不過若細看新南向 18 國,上半年對泰國、印度出口規模皆創新高。

財政部發布統計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國對新南向 18 國出口 414 億美元,年減 17.1% ,占我總出口比重兩成。

其中對孟加拉受礦產品輸出劇減拖累,減逾五成最為疲軟;對柬埔寨因紡織品、對越南因塑橡膠及其製品、化學品及紡織品等需求減弱,對菲律賓因礦產品、電子零組件外銷受阻,跌幅均在三成上下。

另外對澳洲亦受礦產品、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價跌量縮影響,年減約二成;對馬來西亞(資通與視聽產品及礦產品)、新加坡(電子零組件及礦產品)、印尼(化學品及紡織品)出口皆呈衰退,分別減少 16.4% 、15.7% 及 12.3% 。

不過對泰國因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成長動能佳,對印度受電子零組件供應鏈移轉挹注,出口值齊創歷年同期新高,分別逆勢上揚 16% 、12.4% 。

陸資來台投資件數年減 5 成 僑外投增金額逾 1924 億元

ETtoday財經雲/2023-07-20/記者廖婕妤

圖文:今年 H1 投資概況。(圖/經濟部)

經濟部投審會統計,今年上半年陸資來台投資件數及金額均較去年同期下滑,核准件數僅 14 件、金額近 5 億元;僑外來台投資件數增加但金額下滑,核准件數達 1122 件、金額逾 1924 億元,主要是因去年同期基期較高所致。

今年上半年核准僑外投資件數為 1122 件,年增 0.54% ;在核准金額部分,投增金額計 64.15 億美元(約新臺幣 1924.6 億元),年減 26.97% 。不過今年 6 月單月投資金額計 21.4 億美元(約新臺幣 642.5 億元),為上半年歷月最高,且較去年歷月(除 6 月外)為高。

投審會說明,主要是因為 2022 年 6 月核准丹麥商 ORSTED WIND POWER TW HOLDING A/S 合計以約 871.86 億元貸款投資沃旭東南大彰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大彰化西南離岸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澳大利亞商 COSTCO WHOLESALE AUSTRALIA, PTY. LTD. 以 10.5 億美元(約新臺幣 315 億元)投資好市多,從事賣場及物流中心業務等大型投資案,致比較基期較高所致。

另上半年核准新設公司件數為 610 件,投資金額為 5.13 億美元(約新臺幣 154.14 億元);另核准新南向國家來臺投資件數為 289 件,年增 17.96% ,投增資金額計 22.4 億美元(約新臺幣 672.8 億元),年增 57.87% ,其中投資來源地主要為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泰國。

陸資來臺投資方面,上半年核准件數為 14 件,年減 51.72% ;投增資金額計 1665.5 萬美元(約新臺幣近 5 億元),年減 2.23% 。

自 2009 年 6 月 30 日開放陸資來臺投資以來,累計核准陸資來臺投資件數為 1570 件,核准投增資金額計 25.83 億美元(約新臺幣 774.87 億元)。

 台灣M&A與PE要聞

鴻海擬收購德 ZF 集團子公司 強化乘用車底盤布局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鴻海 (2317) 宣布與德國科技大廠 ZF 集團建立合作伙伴關係,並規畫斥資不超過 5.6 億歐元(約新台幣 194.5 億元)取得 ZF 集團旗下子公司 ZF Chassis Modules 半數股權,藉此合作開發乘用車底盤系統,並加速擴大雙方與頂級汽車客戶及相關供應鏈商機。

詳全文

電信台台併卡關 公平會細審最晚 10 月出爐

遠傳併購亞太電信昨獲公平會點頭後,另一案台灣大哥大以 197 億元併台灣之星也在 7 月中送件。公平會對此表示,由於台灣大集團內有不同異業子公司,是否可能因通信合併案,分享資訊讓異業也取得市場集中優勢地位,需要多一點時間了解。如有必要會延長 60 天審議,最晚 10 月中會做出准駁決議。

詳全文

拿下台電 17.8 億大單後,優必闊啟動跨國併購!怎麼搶攻全球電網市場?

新創「優必闊」宣布,併購總部設於紐西蘭的美國電力公用事業 SCADA 通訊系統廠商 Mimomax Wireless。這是一家怎樣的新創?他們有何目標?

來自台灣的物聯網新創、智慧型電表基礎建設供應商——優必闊(Ubiik)在 18 日宣布,併購總部設於紐西蘭的美國電力公用事業 SCADA 通訊系統廠商 Mimomax Wireless 。透過此次跨國併購,優必闊目標快速拓展海外市場,讓旗下的主力產品線 pLTE 系統(通訊基礎設施)服務能夠無縫接軌 Mimomax 全球客戶,以此迅速擴大營運規模。

詳全文

以為買到金雞母卻慘虧3年、併購被當笑話看 老牌銑床廠百德如何轉虧為盈

百德機械併英國航太設備大廠 Winbro,曾是很多人等著看笑話的併購案,也的確因為疫情滑了一跤,3 年大虧近 7 億。總經理謝天昕化危機為轉機,重新確立集團的品牌價值,更找到新出路。

百德去年轉盈後氣勢如虹,今年 6 月營收創 4 年來單月新高,累計上半年營收比去年同期掉了僅 3% 多,遠優於很多同業。董事長謝瑞木甚至喊出,今年有望雙位數成長。

百德能有這樣的好成績,是跨國投資苦吞 3 年虧損才換來的。

詳全文

 中國大陸M&A與PE要聞

A 股今年最大 IPO 華虹今招股

大陸晶圓代工大廠華虹半導體,25 日將在科創板進行新股申購,發行價每股人民幣(下同)52 元,預計集資 212.03 億元,是今年以來 A 股最大宗首次公開招股(IPO),也是科創板史上第三大 IPO 。

詳全文

中國儒意砸人民幣 22.6 億 收購北京萬達投資 49% 股權

中國儒意 23 日公布,集團旗下的上海儒意以人民幣(下同)22.62 億元為代價,受讓北京萬達文化產業集團(北文)持有的北京萬達投資(北投)49% 之股份。股權轉讓完成後,上海儒意將直接持有北投 49% 之股份。

詳全文

【新股 IPO 】至少 6 家內地珍珠奶茶製造商據報排隊赴香港或美國上市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至少 6 家內地珍珠奶茶製造商正在香港及美國排隊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包括蜜雪冰城、滬上阿姨、茶百道、購的蜜、霸王茶姬及新時沏,這或與內地窗口指導禁止有關企業在內地上市有關,銀行家遂競相推銷珍珠奶茶到內地以外地方進行 IPO 。

詳全文

中國對外投資銳減 25% 大撒幣收購西方資產時代告終

過去幾年,中國資金大舉收購全球企業令人側目,但如今隨著西方對中資的敵意加深,以及中國本身的經濟、企業債務等問題,中國資金從歐美撤退,昔日大撒幣收購海外資產的時代已經結束;專家還表示,「只要習近平在世」,撤退趨勢便不會逆轉。

詳全文

 世界M&A與PE要聞

併購越來越難?美國政府收購新指導草案13條原則或"指南"針對反競爭之影響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司法部周三公佈了新的合併指南草案,表明了生物製藥行業等行業合併審核發生了重大轉變。之前,聯邦政府的反壟斷執法機構主要關注直接競爭,但更新後的指導方針現在考慮-合併不應大幅增加已經高度集中化市場,產生實質其他公司無法競爭的"競爭力"。

詳全文

資源戰!澳洲禁中資背景公司收購鋰礦業者

中澳資源戰愈打愈烈!澳洲財政部發言人日前指出,在聽取澳洲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的建議後,已經禁止一家有中資背景的企業,收購陷入財務困境的鋰礦商阿麗塔資源有限公司(Alita Resources Ltd)。

報導稱,澳洲財長查默斯(Jim Chalmers)已經發布禁令,禁止美國公司 Austroid 或是其澳洲子公司 Austroid Australia 再度買入阿麗塔資源的其餘 90.1% 股權,使得 Austroid 可因此擁有阿麗塔百分之百的股權。

詳全文

博通收購 VMware 持續推進 獲英國官方點頭

半導體大廠博通(Broadcom)收購 VMware 持續推進,近期獲英國官方點頭,讓市場認為收購進度順利,下一步將等待美國官方機構的審核結果。

詳全文

貝恩出手 收購阿達尼資本

美國私募股權公司貝恩資本(Bain Capital)23 日宣布,該公司同意收購阿達尼住房(Adani Housing)與阿達尼資本(Adani Capital)九成股份,買斷印度富豪阿達尼(Gautam Adani)家族全部私人投資項目。

詳全文

KKR 以 13 億美元收購 Chase 擴大化學投資組合

KKR & Co (KKR-US) 周五 (21 日) 表示,將以涵蓋債務在內價值約 13 億美元的全現金交易收購化學品製造商大通公司 (Chase Corporation)(CCF-US),以幫助這家私募股權公司增強其在特種化學品領域的持股。

詳全文

SC Capital Partners 組財團收購 27 間日本酒店資產組合

<匯港通訊> 新加坡私募股權房地產投資公司 SC Capital Partners 宣佈,與阿布扎比投資局 (ADIA )的全資子公司以及高盛資產管理組成財團,向日本房屋建築及房地產開發公司大和房屋工業 (Daiwa House Industry) 收購一個由 27 間度假酒店組成的優質資產組合。

詳全文

羅技收購直播控制設備商 Loupedeck 擴大影音創作與直播市場佈局

羅技稍早宣布收購直播 控制設備商 Loupedeck,藉此強化旗下產品市場佈局,同時能進一步擴大影音 創作、直播市場發展機會。

詳全文

Corsair 收購客製化鍵盤業者 Drop 擴展遊戲鍵盤等產品市場

Corsair 宣布收購過去以提供客製化機械式鍵盤、更早之前以 Massdrop 名稱發展的 Drop ,藉此擴展其遊戲鍵盤等產品市場。在此之前,Corsair 已經收購 Elgato 等品牌,藉此增加其產品線陣容。而此次宣布收購 Drop ,同樣也希望持續擴展遊戲市場競爭力,並且降低 Corsair 佈局鍵盤市場所需花費成本。

詳全文

《星際公民》開發團隊收購工作室 Turbulent 雙方自 2012 年起合作至今

《星際公民》開發團隊 Cloud Imperium Games 宣布收購位於蒙特婁的工作室 Turbulent。自 2012 年以來,Cloud Imperium 一直與 Turbulent 合作開發《星際公民》,而此次的收購意味著 Cloud Imperium 目前有超過 1,100 名員工在世界各地為這項雄心勃勃的專案進行研發,而所有 Turbulent 的員工將待在原崗位,管理團隊也將留任。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