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座陳其宏專訪/佳世達大戰略 先長胖再養壯
經濟日報/2023-07-24/記者吳凱中

圖文: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 記者林俊良/攝影
佳世達(2352)訂下 2027 年高附加價值事業占集團整體獲利過半的新目標,董事長陳其宏指出,大方向策略是「先長胖、再養壯」,可以從提升營收規模、毛利率、增加子公司持股及「好牌重組」等多個層面達成目標。
以往佳世達「大艦隊」透過投資併購方式成長,未來雖然不會放棄好的目標,但會花更多精力在審視大艦隊內既有公司,如何透過整合、重組來發揮最大價值。

佳世達過去幾年將醫療、網通、智慧解決方案等列為高附加價值事業,設下相關業務整體業績要達到集團營收五成的目標,在去年底達成該目標後,佳世達訂下 2027 年高附加價值事業占集團整體獲利過半的新目標。
在投資方面,佳世達今年積極擴大醫療相關布局,以通路先行和醫藥不分家的策略思維,提高明基醫院持股,並投資諾貝兒寶貝(丁丁藥局)股權 28.54% ,透過藥局通路掌握需求變化,醫療也被外界視為今年佳世達集團成長動能最強的業務。
陳其宏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佳世達為什麼要投資藥局?如何建立差異化?
答:佳世達已有醫院、醫療器材,醫療事業是「醫藥不分家」,因此藥一定會是發展的方向。
照著以往通路先行的策略思維,就是從藥局通路開始了解消費者對藥的需求。未來希望做深做透,朝元宇宙和虛實整合發展,發揮科技業進入藥局市場的創新突破。
攻虛擬通路 顛覆商業模式
佳世達還是希望把藥局通路做出自己想要的成效,設計新的商業模式,或賣很多不同的東西,「雖然藥不能在網路上賣,但可以在元宇宙上賣」。
而藥局也不只是賣藥,也可以賣很多東西,只要不是藥品,就不受限制,因此可以更靈活賣東西,這也帶來很多想像空間。
佳世達是從資通訊(ICT)產業出身,當然希望為醫療通路帶來破壞性創新。
而元宇宙藥局的概念是什麼?不是比誰開的店多,因為實體店開設,每天都固定開銷花費,元宇宙的概念是,「我有幾家實體旗艦店開得很好,然後吸引大家上門,因為我有元宇宙的通路,這其中一定要有藥師,會引導你好像走入實體的店,比如說你頭痛,就會引導到相關的產品。」
問:佳世達設下高附加價值事業 2027 年要占集團整體獲利過半的新目標,要如何達成?
提升毛利率 把肥肉變肌肉
答:佳世達已經達成高附加價值事業占整體營收過半的目標,接下來要讓高附加價值事業獲利過半,策略是「先長胖再養壯,把肥肉變肌肉」。大方向上不會有太大改變,首先持續衝刺高附加價值事業,而集團大艦隊的策略也會持續。
大方向是「先長胖、再養壯」,變壯就是獲利表現要更扎實,其實方法很多,例如持續讓營收成長,因為規模變大,在固定的毛利率下,獲利自然同步放大,這是最快的方式,也就是提升經濟規模。
其次,一定要讓佳世達毛利率提升,這樣獲利才能繳出更好成績。
第三,大艦隊內成績很好的公司,在時機成熟下不排除再提高持股,如說佳世達本來持股 51% ,再加碼到 60% ,那佳世達能認的獲利就更多了。
所謂攤提一般都是五年攤提,集團很多併購的公司都是九、十年前的事,前面這些公司很多攤提已經結束,這樣就能擠出更多獲利空間。
另外是好牌重組。佳世達集團手上牌很多,關鍵是如何組合,就像打麻將換牌,好牌重組能產生更大效益,如今年把旗下拍檔科技與集團其他家子公司四合一。
而拍檔的重組不會是唯一案例,先從小規模嘗試,再看最後成效結果,如果這種重組的公司能獲得市場青睞,規模就會愈做愈大。

艦隊整合 發揮更大效能
問:未來佳世達集團投資併購的策略?
答:投資方面還是維持原來的腳步,有好的對象不會錯過。但是現在除找好對象外,也會花更多精力審視大艦隊既有的公司,如何整合、重組能發揮最大的價值。換言之,就是雙管齊下,過往的佳世達是看到好對象就投,但現在投資併購不能只思考一直增加,而是檢視集團現有公司,看能不能有更好的安排。
在佳世達大艦隊裡,有些公司我們有主導權、有些沒有,這還是要看對方的意願。過去我們可以選擇的方式比較少,主要是沒有成績可以說服大家,人家也不見得信任我們。而現在集團已做出成績,大家就比較不會有太多顧忌。
而集團投資的領域還是要看階段性。例如以前佳世達不會投資新創公司,但新創企業其實很重要。這一兩年佳世達投資不少新創公司,但因新創企業成功率較低,所以投資會維持一個比例,投資新創會謹慎一點。
問:全球經濟展望?
答:去年 6 月跟太太去歐洲旅遊,很訝異當地人都沒戴口罩,機場也只有少數人戴;當時台灣對疫情風聲鶴唳,佳世達全部居家辦公。隨後我去美國芝加哥、日本、馬來西亞、越南等國,整體來說,亞洲戴口罩的人較多,但我去年 10 月去越南時,發現當地一切回到正常,在台灣可能感覺疫情很嚴重,但以國外來說,疫情在去年下半年就是過去式。
出國旅遊潮湧現,幾乎一票難求,我在海外看到很多台灣、南韓的遊客,反而是大陸人、日本人較少,但大陸客出國旅遊、採購人潮回溫是遲早的事,一旦大陸的出國人數增加,對全球經濟購買力、消費力將有很大的幫助。事實上,全球通膨沒有完全壓制下來,雖然有些國家減緩,但大部分國家仍高,而高通膨又導致物價變貴,多少會延緩全球購買力快速回升,消費者購買力還不到疫情前水準。
除通膨外,負面因素還有俄烏戰爭何時結束,因應戰爭需求及未來軍備,歐美各國政府經費砸在軍火相關領域,其他預算遭到排擠,若買軍火的錢用在恢復經濟,全球市場需求早就回溫。
問:電子業景氣發展?
答:市場陰霾未去除,從各地復甦情況來看,還是有隱憂。如資訊產品從去年下半年衰退,持續到今年,目前看到首季已在「谷底」,第 2 季稍微好一點。但去年好的產業,如網通、工業電腦,今年第1季表現還OK,但第2季看來有些疲態。
工業電腦、網通產業相較消費性電子產業對應景氣時間有延後半年或甚至一年,以工業電腦產業來說,第1季有些公司表現有好有壞,但第2季明顯感受到比首季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