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無法看到完整訊息,請點選此處查看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台灣M&A與PE要聞
中國大陸M&A與PE要聞
世界M&A與PE要聞
 
資訊中心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專欄
 
相關連結
 

網址:
www.mapect.com

聯絡我們:
service@mapect.com

訂閱/取消電子報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2023年度第2期〈併購專業人才培訓課程〉於8/5開課 ,熱烈招生中!

最具系統性的專業併購課程,協助企業運用併購高速成長

國際產經環境驟變,企業轉型需求迫在眉睫但有成本效益憂慮?
想要進入海外市場卻又擔心門檻太高?
沒有併購專業團隊或具經驗的併購人才,不知如何進行國內或跨國併購?
中小型企業「小魚吃大魚」風險如何評量?

由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召集國內最頂尖的併購專業人士,辦理併購專業人才培訓課程,提供給有意「擴大公司營運規模」、「推動公司轉型創新」、「提升業界競爭優勢」的有志商務人士,學會運用併購策略,加速公司邁向高速成長及永續經營之路!

本系列課程開辦迄今,已有超過900多名企業領導人、高階管理層及財務、法務、企劃等專業經理人參加,產業類別橫跨金融、光電、半導體、傳產、生技、資通訊、電商、物流、航太及新能源等多元領域,並獲得參與學員一致好評。

2023年度第2期併購課程將於8/5開課,課程熱烈招生中。其中,12/2(六)「併購大師班」特別邀請兩位產業併購界卓越成就獎得主──友嘉集團朱志洋總裁台灣產業創生平台黃日燦創辦人暨董事長親自授課,分享集團的併購策略與投後管理以及面對併購轉型時應具備的心態與思維。授課方式以實務案例為主軸,帶領學員深入了解企業領導人在面對併購投資與策略結盟前的評估,以及併後、投後管理時可能遭遇的機會或挑戰,並與學員進行面對面討論。課程內容寶貴難得,絕對值得一聽!

課程特色
課程兩大核心特色:

  • 併購實戰經驗超過二十年、經手併購案逾百件的專業講師群
  • 課程內容結合:(1)理論 (2)企業講師案例驗證 

學員將透過此課程獲得:

  • 系統性的併購專業知識建立,快速突破公司經營限制及解決公司發展關卡
  • 併購策略流程理論結合分組實戰攻防,有助於累積併購協商經驗,降低併購執行風險
  • 建立跨領域人脈網絡並拓展職涯進路

今年度特別新增:

  • 「併購人資管理課程」:美商韋萊韜悅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台灣分公司)/周淑媛總經理            
  • 「併購實例分享課程」: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立善投資長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邱素梅法務長
               復盛應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廷儀財務長         
               

 

學員訓後成果分享

 

《課程報名時間》

  • 併購課程:即日起~7/30止
  • 進階課程:即日起~9/3止
  • 併購大師班:即日起~11/26止
  • 案例演練課程:即日起~8/20止

 

《課程表》

        上課地點: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126B4F(松江南京捷運站8號出口旁)

報名方式

  1. 報名前請先來電與課程聯絡人確認名額,再E-Mail報名表,課程聯絡人收到報名表後,將以E-Mail回覆並通知繳費。敬請於報名後5日內完成繳款,如逾時匯款,將不保留上課名額。(課程聯絡人:高小姐,電話:02-2325 8186 ext.11,jamie@mapect.com)。
  2.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開課前5日止,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3. 請務必正確填寫報名表之所有表格內容,以利聯繫與發票開立。

優惠折扣說明

  1. 學員可單獨報名併購課程、進階併購課程及大師班,進階併購課程及大師班之資格限定請於報名時檢附相關文件。
  2. 各課程優惠折扣說明如下(優惠恕無法併用):
    •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會員及舊生報名單一課程享9折優惠同時報名併購課程、進階併購課程及大師班三課程享8折優惠
    •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會員推薦及舊生推薦的學員報名單一課程享95折優惠同時報名併購課程、進階併購課程及大師班三課程享85折優惠
    • 一般學員同時報名併購課程、進階併購課程及大師班三課程享9折優惠
    • 凡本期報名併購案例演練課程並符合資格,皆可享有9折優惠
    • 上述折扣優惠僅適用於一次性報名,分次報名課程則不享有優惠
    • 若符合會員推薦之優惠折扣務必於報名時確認,繳費後才通知符合優惠折扣而申請退費者,由退費內扣除行政手續費與匯款手續費200元
  3. 報名課程即贈送「企業併購的十堂必修課」或「私募股權基金剖析:從國際到台灣本土」1本(二擇一),並於課程報到當日領取,一期課程中,一位學員僅贈送一本,不重覆贈送。
  4. 上課講義內容有可能與課程當天使用不同,本會保留課程內容及講師調整之權利。
  5. 此系列課程不提供補課,如學員因喪病或其他不可抗拒之因素無法到課,最晚需於課程前一日中午12:00前聯繫課程承辦人並提供相關證明,始得以個案處理,逾時不受理。

繳費方式

  1. 協會帳戶資訊:第一銀行民權分行,帳號:147-10-122322,戶名及支票抬頭: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2. ATM轉帳,轉帳後請記得來電告知帳號後五碼,以利完成對帳。
  3. 如臨櫃匯款或無摺存款,請務必填寫學員名字,以利對帳。
  4. 即期支票(請註明學員姓名及聯絡電話),郵寄至:106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57號4樓之2,高小姐收。
  5. 課程費用不含跨行手續費及其他額外費用,請勿自行扣除,若自行扣除則需補齊差額後,始完成報名。

 

附件下載 》MAPECT 併購學苑 2023 年度第二期-課程簡章.pdf
附件下載 》MAPECT 併購學苑 2023年度第二期-報名表.doc

佳世達首獲「2023 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二項殊榮

工商時報/2023-07-03/袁顥庭

圖文:佳世達首獲「 2023 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二項殊榮,由永續長林旺賜(中)代表領獎。左為亞洲企業商會顧問 Datuk William Ng ,右為亞洲永續發展投資協會 ASrIA 非執行董事長 Alexandra Boakes Tracy 。圖/佳世達提供

佳世達榮獲 2023「 AREA 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 AREA,Asia Responsible Enterprise Award )兩項殊榮,以「深化地球友善的綠色產品」勇奪「綠色領導獎」,同時以「集結艦隊擴張社會影響力」榮獲「永續報告書獎」,首度參加即獲得雙項國際大獎肯定。

亞洲企業商會於 6 月 30 日舉辦「 AREA 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頒獎典禮,AREA 是亞洲最具指標性和影響力的 CSR 獎項,表彰企業和領導人在企業責任與永續發展的傑出表現,至今累積 19 個國家與市場參與八項大獎角逐,具有「永續諾貝爾獎」之美譽。

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表示,佳世達積極實踐永續經營,已訂定 2030 年供應鏈減碳 20% 、2040 年 100% 使用再生能源、2050 年淨零排放之目標,未來更將加速創新,提供對環境更友善的產品,積極攜手大艦隊與供應商夥伴,齊力減碳,朝向「共創共好、永續抵佳」的目標邁進。

佳世達是全球前兩大顯示器製造商,自 2010 年即領先業界取得液晶顯示器的產品碳足跡認證,並建置碳管理平台進行顯示器、投影機等所有產品的碳足跡管理,平台可產出「搖籃到門口」之產品碳足跡報告,碳足跡計算的方法學更符合產品碳足跡(PAS2050及ISO14067)之標準。

從綠色設計出發,佳世達持續追求每年節能、減量、減碳之目標,更落實為有效的設計準則、管理制度,並積極培育綠色人才,各產品 u 平均節能 42.43% 、減量 38.95% 、減碳 45.47% ,在降低環境負荷的同時更提升產品的效能,以「深化地球友善的綠色產品」榮獲「綠色領導獎」的肯定。

「永續報告書獎」方面,佳世達自 2007 年發布第一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15 年來堅持不輟,近年以大艦隊策略執行企業轉型時,更將相關經驗擴散到大艦隊的關係企業,打造共創多贏的平台,持續發揮佳世達在環境及社會的正面影響力。未來亦將積極參與國際聯盟倡議,引領大艦隊夥伴實現永續目標。

從宇宙量測到居家保全,都需要 AI!童子賢:物聯網是最強助攻

今周刊/2023-06-29/譚偉晟

圖文:左起為《今周刊》社長謝春滿、天成醫療體系創辦人 張育美、和碩集團董事長 童子賢、《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 柯志賢、智齡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 康仕仲(攝影:陳睿緯)

「有了 IOT(物聯網)提供的大數據,整個 AI(人工智慧)應用,變得非常實用。」在《今周刊》今日(6/28)主辦的第六屆「2023 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上,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點出了 AI 趨勢背後,微縮的半導體技術、更普及的連網環境、以及越來越多的連網設備,建立起的萬物聯網世界,成為 AI 應用蓬勃發展的基礎。

圖文:和碩集團董事長 童子賢(攝影:陳睿緯)

關鍵在於物聯網設備創造的大量數據,是 AI 訓練的養分。童子賢指出,沒有數據替 AI 訓練、增值,「 AI 就沒有應用,就只會是教科書上的概念。」他進一步指出,2005 年機器設備連上網路的數量,僅有人類連網的 10% ,但到了 2012 年,已經成長到 200% ,「到 2022 年,物聯網設備的數量達到 265 億個。」

增加的不只是數量,童子賢提到隨著半導體微縮技術的發展,小型設備也能具備足夠的運算能力,「未來微型科技、小型創業會增加。」童子賢指出,透過 AI 晶片的技術,將會讓各行各業更容易導入 AI 應用。

張育美:AI 判讀醫療影像具有高效率優勢

圖文:天成醫療體系創辦人 張育美(攝影:陳睿緯)

以醫療為例,天晟醫院創辦人、立法委員張育美就表示,過去醫生需要看大量的醫療影像,來做病症判讀,「以前要看三百張影像,現在用 AI 判讀,不但馬上把(異常)點都顯示出來,還可以做成動態的。」

此外,張育美也用睡眠檢查來說明,AI 結合物聯網的「 AIOT 」,在醫療領域帶來的效益。過去,睡眠檢查需要替病人準備一個房間,並且追蹤一整天的睡眠狀況,「現在(用 AIOT 設備)在家做(檢查)就好。」

康仕仲:從行動護理站到資訊分享,AI 在照護領域展現價值

圖文:智齡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 康仕仲(攝影:陳睿緯)

AI 帶來的效率提升,是市場需求不斷增加的主因。全台最大智慧照護科技公司,智齡科技執行長康仕仲就以自家服務為例,將 AI 整合在行動護理站設備內,不但能免去護理人員往返護理站的麻煩,也能協助將照護技術自動化處理,甚至是進一步直接分享照護資訊給家屬,「(與家屬的)信任,就是從照護紀錄開始的。」康仕仲說明。

同時,靠著照護服務所累積的資料,智齡科技也透過 AI 發展出預測系統。康仕仲以金融客戶為例,為了降低呆帳風險、希望分析接受長照客戶的潛在風險,「我們可以用 AI 算出長照花費的預估、換算成金額」。

柯志賢:資料標準化是 AI 加速發展關鍵

圖文: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 柯志賢(攝影:陳睿緯)

正因為 AI 帶來的高效率與預測能力,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柯志賢表示,AI 的應用在製造、金融、醫療等多個產業都已經蓬勃發展。但同時,大量數據累積帶來的問題也在放大,「各行各業都有不同的資料,常常資料工程師要花 60% 的時間,在資料清理的工作上。」柯志賢說道。

如何將資料標準化,減少資料整理花費的時間,柯志賢認為這是 AI 加速發展的關鍵。此外,隨著 AI 持續的發展,法規上的監理也成為各國政府需要思考的問題,今年 6 月 14 日,歐洲議會通過採納「歐盟人工智慧法案」,對於 AI 在特定應用存在的高風險,要求監管。

「列出禁止行為與規範,讓大家可以放心發展 AI 。」柯志賢進一步指出,在國內國科會也已經擬出草案,顯見政府也關注著 AI 產業的蓬勃發展。

至於 AIOT 的商機,童子賢直言未來幾年將會進入指數型成長,應用更將是五花八門,「從宇宙量測到居家保全,都需要 AI 的深度服務。」

從外資天后到亞洲最佳分析師:專業不會寂寞,應得的薪水終究會到

Cheers雜誌/2023-07-04/文 黃奕霖  

從「外資天后」到亞洲最佳分析師,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享負盛名的背後,始終貫徹著「不求而得」的努力與智慧。

圖文:圖片來源:廖祐瑲攝

多次被國際財經雜誌評比為亞洲最佳分析師、全球資產管理業頂尖女性、亞洲頂尖永續超級女性,同時還是 2021 年全台灣唯一受邀參加世界氣候高峰會金融代表,當集眾多榮譽加冕於一身,我們能想像的,或許是個充滿自豪、甚或有些盛氣凌人的高階經理人。

但在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身上卻絲毫看不到一絲氣焰,她只是輕輕地笑了笑,揮手說道:「這樣我等一下會害羞。」

比起外界送上的「外資天后」封號,她更像是個親切和藹的鄰家媽媽,同仁甚至給出「頗具文人氣息」的評價,然而程淑芬之所以是如此「不金融」的金融人,其實與她誤打誤撞的求學與職涯歷程大有關聯。

不愛科學、愛文學,為蘇東坡哭了兩星期

來自雲林虎尾的小村落,儘管家境並不富裕,但在父親的用心栽培下,程淑芬十分爭氣地一路從北一女考上台大等頂尖學府。然而真正激勵她考上台大的原因,其實是為了參加全國大專盃話劇比賽,對於大氣科學的專業,反而顯得興致缺缺。

「天上的雲不是拿來躺的嗎?為什麼要用流體力學去解釋?」於是生性浪漫的程淑芬選修了很多中文系的課,甚至在讀到蘇東坡被流放海南島時,整整哭了兩個禮拜。

畢業後,不擅交際的程淑芬先是當了秘書,又回到雲林老家教書,即便之後「為愛走天涯」,陪著男友到美國攻讀財務碩士,程淑芬依然不認為自己會與金融業有任何關連。

直到 1990 年股市崩盤,台灣開始開放外資,程淑芬才在朋友的介紹下「誤打誤撞」進入投資圈。

「我原本以為是什麼中央研究院,想說幫國科會管預算也不錯,結果沒想到是證券公司。」在當時的程淑芬看來,「投資」與「貪婪」基本畫上等號,但也正是程淑芬不愛錢的個性,才成就了亞洲最佳分析師的稱號。

與現今相同,1990 年代的台灣股市有 65% 成交量都集中在科技股,當研究科技股的同事早已賺的盆滿缽滿,她卻依然在專心研究營建股,絲毫不受數倍薪資的差異所誘惑。

「不要怕事情難,容易的都被別人做完了,但誰能把難的事情做出成果、做出影響力?」

在程淑芬看來,人生確實是一場馬拉松,前面一公里所有人都擠在一起,重點是現在做的事情,「有沒有機會讓我在 5 公里後跑到前面 1/3 ?」

當分析師的前 8 年,程淑芬一天工作超過 15 個小時,她的努力也沒有白費,1996~1998 年間營建股迎來一波大行情,程淑芬的報告頓時獲得外資青睞,也首次入圍《 Asiamoney 》台灣最佳營建業分析師的業界肯定。

然而不善溝通、缺乏自信且不習慣求助的個性,其實也曾讓程淑芬在職場上吃過不少苦頭。

在美林證券時,程淑芬因為做事方法與別人不同,香港主管因此懷疑她究竟做不做得出研究報告,甚至發下最後通牒表示:「 Sophia (程淑芬的英文名),這真的是最後兩個星期了。」

程淑芬當時沒有聽懂,還傻傻地回答:「 Yes, two weeks!」事後才知道主管的意思是兩星期沒有結果,就捲舖蓋走人。但兩週後程淑芬的報告,卻詳細專業到讓主管驚訝,「他完全看不懂,還要請澳洲的精算專家來看。」

給公司 3 年時間認識自己,市場會還給你公道

程淑芬提到,她會給公司 3 年的時間認識自己,讓別人看到她的能力和續航力,因為員工對每一件事情的反應,同仁和主管其實都看在眼裡,時間一到,之前欠的都會一次補足。

而即便老闆真的沒發現這塊發光的金子,程淑芬也不會介意,因為「公司不付的,市場會付給妳,就怕我的才德跟能力還不到位。」

程淑芬也確實靠著真誠和努力獲得了回報,在轉戰金融股後,她獲得了愈來愈多的獎項和頭銜,成為台灣金融分析的第一把交椅。

但事實上,程淑芬一點都不在乎那些封號與頭銜:

「妳的棺材上不會寫上亞洲第一分析師。」

她回憶起還在美林任職時,曾寫了一封信向正要退休的澳洲主管致意,對方除了回信表達感謝,有一段更提醒道:「 Sophia ,妳一定要記得,在妳死掉的那天,棺材上不會寫妳是亞洲第一名的分析師。」

程淑芬將這段話謹記在心,也思索關於成功的定義。某次外商邀請她去演講,分享在哪些時間做對了哪些事、掌握了什麼機會、幹掉了多少人,才會如此「成功」。

「我聽了就覺得很恰牙(招搖),覺得一定要顛覆他們對於成功的想像。」於是程淑芬開始上網搜尋,還真的讓她找到了答案。她說成功的英文 " success ",其中字首" suc -"代表了靠近,後面的字根"- cess "則代表行走、前進。

「所以成功跟你幾子登科、有沒有錢沒有關係,重點是:你有沒有更靠近自己應該成為的樣子?」

對程淑芬而言,成功就是成為一個好媽媽、好太太、好同事,一個令朋友覺得「認識你真好」的存在;就是聽從自己內心的呼喚,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不斷的學習成長。

不要為了 1 萬元的月薪,放棄 5 年後的職涯

回頭看,在職涯道路上切換了不少跑道、做出不少令人跌破眼鏡的決定,學習是程淑芬在任何階段都不曾改變的一件事,也是她為何選擇放棄外資的天價薪資,選擇回到台灣本地企業的主因。

「去哪裡能找到一個環境,從單一資產看到多元資產,可以幫全台 60% 的人管理他們的財富,貢獻妳的想法?」程淑芬強調,換工作一定要以學習性為考量,「假如一份工作每個月少一萬塊,但會讓妳 5 年後變得很好,千萬不要想薪水,每個月差 1 萬塊美金再去思考!」

或許就是這樣不斷學習的心態,讓程淑芬即便身為知名的高階經理人,卻始終保持著謙虛與溫和的姿態面對所有人。

她形容「沙彌是成道的究竟,講師是墮落的根源」,人們剛出社會時總是充滿熱情,感謝著每一張換到的名片、想跟每個新認識的人共學,然而一旦成為主管,卻只想著教人、獲得別人的尊敬。

「但主管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訓練未來比自己更強的人才,愈高階自己反而愈需要學習。」

她笑說,高階主管是個業障,不是業績,是更要把事情做好的責任,不是驕傲的資本。

如果註定是參天大樹,別管旁邊的花開花謝

程淑芬的成功沒有任何花裡胡哨的訣竅或心法,只有比別人更多的耐性、同理心以及努力,她不以成功為目的,只執著於如何讓身邊的人們變得更好,卻成為了「不求而得」的最佳寫照。

「我們好不容易從 1 樓,一路拚到了 3 樓、4 樓,但對不起,你的天花板只是 5 樓的地板。」人比人比不完,一切惟由蓋棺論定那天,才能知道一切的好與壞。「如果註定是棵參天大樹,不要聽別人跟你說旁邊的花都開好了,去探索自己的各種可能,可以學的事情都不恐怖。」這是程淑芬最後給出最溫暖也最實用的建議。

金管會 6 大新制出爐 獨董開股東會走入歷史

工商時報/2023-06-28/魏喬怡、戴瑞瑤

今年下半年將有六大金融新制措施上路。金管會綜規處副處長林羲聖 27 日指出,證交法已修法完成,待 7 月公告後,獨董權限三大限縮就上路,股東會鬧雙胞的經營權爭奪場景將走入歷史,其他如房貸、車貸、卡債等個人債務協處也可延長到年底。

此外,新至還包括開放外資得以上市櫃股票作為海外投資擔保品取得資金,不需賣股籌現,有助吸引更多外資進入台股等。

林羲聖表示,「證券交易法」部分條文(第 14 條之 4 、第 14 條之 5 、第 178 條)有關審計委員會職權規範修正案已三讀通過,7 月將正式上路,過去獨董三大權限的「對董事提起訴訟」、「股東會召集權」及「董事為自己與公司交易的代表」,將移交給審計委員會合議進行。

其次集保結算所建置「股務事務電子通知平台」( eNotice 平台)6 月 30 日上線,將紙本股利發放通知改為電子化通知,投資人可即時掌握股利發放資訊,達到減碳成效。

其三是個人債務協處機制延長受理期限至今年 12 月底。銀行對受疫情影響還款有困難民眾提供貸款(房貸、車貸及消費性貸款)本金或利息、信用卡款項,展延或緩繳 3 個月至 6 個月的協處措施,延長受理期限至今年底。

四為企業金融協助措施延長實施期間至今年 12 月底。針對企業有繼續經營意願且繳息正常,如有財務週轉需要,在今年 6 月 30 日以前到期的貸款本金,得同意展延 6 個月期限至今年 12 月底。

五是新台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契約(NDF)納入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集中結算機制 7 月 31 日上路。期貨交易所去年 7 月 25 日開辦「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集中結算業務」,7 月 31 日進一步推出新台幣 NDF 及辦理客戶端交易集中結算服務。

六是為開放外資得以我國上市或上櫃股票作為海外投資活動擔保品 8 月 28 日上路。外資如有從事海外投資活動的資金需求,可用我國上市櫃股票做為擔保品獲取資金,無需賣出台股持股部位,有助增加外資資金運用彈性、對促進金融市場流動性,及強化證券交易市場穩定性均有助益。

碳交所 8 月 7 日開幕

經濟日報/2023-07-04/記者蔡靜紋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昨(3)日宣布,臺灣碳權交易所將於 8 月 7 日開幕,總部設在高雄,採取北高雙營運方式進行;而他將兼任碳權交易所董事長。受碳權交易所成立底定消息激勵,昨天華紙(1905)吸引資金簇擁,股價勁揚超過半根停板,帶動相關碳權概念股全面走強。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會已通過與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共同設立臺灣碳權交易所,規畫資本額 15 億元,初期資本額 10 億元,證交所出資 6 億元、國發基金 4 億元,由證交所負責營運,初期以碳權諮詢及教育宣導為主,國內外碳權交易將待環保署相關子法出爐後再上路。

立法院今年初三讀通過《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修正草案,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明定 2050 年淨零排放,並啟動碳費徵收配套措施等。環保署先前指出,我國碳交易規劃,將採「 2 + 1 」三軌並進,碳權交易所將負責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代購兩大業務;環保署則負責國內小額減碳效益媒合。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天出席證交所新 CIS 發表會時提醒,今年的達沃斯論壇傳達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注,因這幾年全球風險集中在氣候變遷,不過,市場其實面臨更多的複合式危機,包括戰爭、人口老年化、社會財富不均等,相關挑戰仰賴資本市場韌性因應。

低碳為政策關注之所在,市場預期未來政府將挹注資源,上半年碳權概念股已連番發動攻擊。對於碳權概念股,市場點名華紙、永豐餘、正隆等擁有林木資源的個股,以及台泥、亞泥等轉型概念股,碳捕捉的特用化學概念股有東聯、永光、中華化等,碳管理平台則有倍力、資通、叡揚等。

企業併購 留意融資比重、稅務

工商時報/2023-06-29/傅沁怡

全球升息潮使得企業融資成本提高,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併購服務主持會計師廖哲莉表示,企業併購時需權衡融資比重,並關注融資利息、融資抵減等稅務議題,才能使融資成本最小化並達到投資效益最大化。

以常見的舉債併購為例,廖哲莉指出,實務上常見的方式是透過特殊目的公司( SPV )向銀行融資以收購標的公司,但相關利息可能無法抵減。

此外,如透過合併 SPV 與標的公司或將負債分割至標的公司,將負債轉移至實質營運的標的公司,由於該債務係為收購標的公司所產生,與標的公司經營本業及附屬業務無關,相關利息支出是否可於稅上列報費用減除,亦有疑義。

依據所得稅法第 24 條,所得額計算,涉有應稅所得及免稅所得者,其相關成本、費用或損失,除可直接合理明確歸屬者,得個別歸屬認列外,應作合理之分攤;其分攤辦法,由財政部定之。  由於併購股權日之後產生的股利及證券交易所得,對台灣營利事業而言,為所得稅免稅所得,因此,併購股權貸款所產生的利息,可能無法抵減扣除。

廖哲莉表示,若如由股東借款或關係企業將資金貸與收購公司,也要留意當地反稀釋自有資本的規定。舉例而言,台灣營利事業對關係人之負債占業主權益如超過三比一,超過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列為費用或損失。

考量舉債困難度提升及利率上升造成的現金壓力,勤業眾信表示,企業也可以考慮透過發行新股進行股份交換或轉換以取得標的公司股權,且這個方式將稀釋併購公司原有股東持股比率,影響其股權結構。

廖哲莉指出,以股權轉換取得標的公司股權雖可能稀釋原有股東權益,但若能符合企業併購法相關規定,可享有租稅優惠。

企業併購法第 39 條對公司進行股權轉換,而以有表決權股權作為支付被併購公司對價,並達全部對價 65% 以上者,免徵證券交易稅、印花稅、契稅,並得記存土地增值稅,且移轉貨物或勞務非營業稅課稅範圍。

因此收購公司取得標的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時,如以收購公司有表決權股權作為 65% 以上之對價,符合企業併購法第 39 條規定,得享租稅優惠。

黃天牧:金管會將訂定在地化的 IFRS 永續揭露準則

聯合報/2023-07-04/記者朱漢崙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日在出席 2023 年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時明確指出, IFRS 永續準則理事會在 6 月 26 日已正式發布 S1 、S2 兩套永續揭露準則,並將在 2024 實施,對此,金管會將跟進:「很快就會對外公布金管會的藍圖!」黃天牧強調,會跟國際同步,會採取「更符合國內產業」的方式,循序漸進的推動,以避免對國內產業造成過多衝擊。

對於金融業及國內產業的永續淨零之路,黃天牧以詩經的「道阻且長,其行將至」來形容,即使道路艱難,只要往前走,一定會達到目標。

黃天牧說明,前者是永續相關的財務揭露,後者是有挑戰性的,是氣候相關的揭露,包括氣候風險與機會對企業價值影響,能加速企業的轉型、引導投資投資,並且可避免漂綠,預計 2024 年生效。

他也表示,因應 2050 淨零轉型路徑圖,金管會之後將會繼續推動以下幾個措施,包括上市櫃公司的減碳目標時程、擴大永續經濟活動認定指引範圍、協助整合氣候相關資料平台,建立碳交所、檢視生物多樣與金融穩定的影響。

黃天牧在致辭時揭露金管會在永續金融努力上的五個面向,並在五個面向之下提出各策略,包括:1、展決心:金融業及企業要了解自己的碳排放,更要訂定策略,來揭露永續報告書;2、穩經營:透過情境分析,面對實體及轉型氣候風險,金融業要進行情境分析來穩定營運,例如,銀行及保險公司五月起已要報送情境分析的結果,送金管會進一步評估對台灣及國際的影響,金管會也做了相關的壓力測試,未來會放在對金融機構情境分析中。

3、起作用:透過對話,論壇,引導企業對淨零與永續盡心力,金管會去年已推出永續金融評鑑,將「議合」作為指標,推動上市公司投入永續發展。

4、增投放:金管會統計,國內金融業已對綠電及再生能源共有 2.5 兆元放款,核准保險業 168 億投資電廠,金融業已對綠債發行 159 檔,金額 4530 億,國內投信發行相關基金規模 3358 億元,去年 12 月,金管會亦已推出永續經濟活動參考指引。

5、串資源:已請金融總會建立淨零推動工作平台,包括國泰金也扮重要角色,證交所也成立碳權交易所,而在國際上,金管會亦已派員實地了解其他國家的永續趨勢,參與會議。

黃天牧表示,國際社會近十年來面對很多前所未見,氣候變遷、人口老化、傳統性風險,戰爭,物價高漲,產業鏈重組,這些對各國都是重大挑戰,這之中氣候變遷影響無遠弗屆,過去十幾年來他都會關注氣變所揭露的態樣,短期二年,長期十年所占的風險項目都超過半數,這代表氣候變遷問題愈來愈嚴重,全世界應該要集思廣益如何解決問題,金融業更具舉足輕重的地位,各界希望能用資金影響力,運用來強化企業永續發展,並且用資金來改善環境。

黃天牧也認為,未來十年內,氣候變遷將是對金融監理架構,企業文化策略理念,乃至金融市場發展最重要的議題,他對企業提醒,對氣變的因應:「開始行動永不嫌遲」,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

 台灣M&A與PE要聞

統一集團併購台灣家樂福案再向前跨步 買賣雙方今完成交割

在公平會 5 月有條件通過統一 ( 1216-TW ) 集團併購在台的連鎖零售事業家樂福案,統一企業統一超 ( 2912-TW ) 今 ( 30 ) 日發布重大訊息指出,此一交易因契約約定之交割先決條件已達成,包括買方統一、統一超今天與法方股東完成股權交割。

詳全文

晟德合併旗下玉晟管顧 轉型台灣最大生技投控公司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30 日電)晟德藥廠今天召開董事會,通過以增資發行新股方式與旗下玉晟管理顧問公司進行股份轉換,玉晟管顧與晟德暫定換股比例為 1:0.2291 ,預計下半年完成,屆時晟德將成為台灣最大生技投控公司。

詳全文

日月光中國投資案 49.5 億元 獲投審會核准

(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 27 日電 )經濟部投審會今天核准 4 件重大投資案,其中,對中國大陸投資部分,日月光取得香港聯晟增資新股,間接投資蘇州、上海、昆山及威海等 7 家事業,合計投資金額 1.6 億美元,約新台幣 49.5 億元。

詳全文

國巨董事長 陳泰銘力求 協同效應最大化

國巨董事長陳泰銘 6 月陸續接下富鼎、國創半導體董事長職務,由其領導的泛國巨集團公司包括國巨、凱美、同欣電、富鼎、國創半導體等,合計市值已經突破 2,600 億元,在被動元件領域不僅穩居一方之霸,從被動元件反攻主動元件,切入 MOSFET ,也成為新的里程碑!

詳全文

巨大子公司拚滬股 IPO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審核委員會公告,台灣自行車大廠巨大子公司鼎鎂新材料科技(以下簡稱鼎鎂科技)將於 6 日「上會」(審議上市申請案)闖關滬市 IPO。

詳全文

餐飲併購又一樁!橘焱胡同能成燒肉霸主?

繼瓦城( 2729 )收購美式餐廳「樂子 the Diner 」,橘焱胡同( 2761 )本月也宣布入主「開丼燒肉vs丼飯」,餐飲龍頭王品集團( 2727 )則計畫效法國外餐飲集團運用資本併購的模式擴張,餐飲併購潮來了嗎?這些大型連鎖餐飲集團併購的背後,有哪些盤算?

詳全文

遠傳、亞太電 合併合約到期不展延

遠傳( 4904 )、亞太電( 3682 )合併合約到期不展延!遠傳電信與亞太電信合併案合約 6 月 30 日到期,遠傳 6 月 30 日公告,合約到期不展延,意味著雙方「恢復自由之身」,引起外界諸多揣測;市場人士分析,合併案生變機率不大,但是公平會若審議時間過久、以及未來若不禁止合併但附加多項條款,可能造成雙方新約內容相當幅度的調整。

詳全文

康舒正式完成 ABB 電源轉換事業收購 獲美國政府核准

康舒 ( 6282-TW ) 3 日晚間宣佈,完成 ABB 旗下電源轉換事業部門的收購案,此次交易滿足所有交割先決條件,包括取得美國 CFIUS 國家安全審核。ABB 旗下電源轉換事業部門 Power Conversion 總部位於美國德州普萊諾 (Plano),墨西哥、中國、印度皆有生產基地,為美國電源產品、系統、服務大廠,除了長期深耕美國電信市場,電源技術也應用資料中心、高效能運算、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倉儲自動化等高階市場。

詳全文

聯電加快收購廈門聯芯

聯電( 2303 )昨( 28 )日公告,原定斥資人民幣 48.58 億元(約新台幣 214.97 億元)、分三年向廈門金圓產業發展及福建省電子信息產業創業投資合作企業買回其手上廈門聯芯 12 吋廠股權交易案,將改為全數一次完成,日後聯電認列聯芯獲利比率也將增加,有助財報表現。

詳全文

 中國大陸M&A與PE要聞

中國最大矽部件廠商 深交所主板 IPO 獲受理

大陸 A 股市場 3 日傳出,深交所日前受理了寧夏盾源聚芯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盾源聚芯)在主板上市的申請,該企業為大陸本土最大的矽部件生產商,客戶群包括台廠的台積電、環球晶圓、合晶科技。

詳全文

諾亞控股 880 萬人幣收購 DD Finance

諾亞控股 ( 06686 ) 宣布,收購 DD Finance Ltd. 的 100% 股權,代價 880 萬元人民幣。DD Finance Ltd. 主要透過其附屬公司及併表聯屬實體,在中國從事在線理財培訓及財富管理顧問服務業務。

詳全文

復銳醫療科技完成收購能量源設備分銷商 PhotonMed

復銳醫療科技 ( 01696.HK ) 宣布,能量源醫療美容設備全資子公司 Alma 完成對內地能量源設備分銷商 PhotonMed 的項目交割。自 2003 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PhotonMed 與復銳醫療科技能量源設備的核心子公司 Alma 保持著長期緊密的戰略合作,以旗下「飛頓」管道分銷 Alma 產品。

詳全文

 世界M&A與PE要聞

全球併購交易崩跌逾 1/3 專家:前景不悲觀

今年第二季全球併購( M&A )活動年減 36% ,但投銀人士與法務界看好股市反彈有利於執行長們對併購交易的信心逐漸回升。

根據 Dealogic 截至 6 月 29 日的數據,由於高利率和美國債限危機削弱交易意願,今年第二季的併購交易總額來到 7328.2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 1.14 兆美元大幅減少。

詳全文

併購和 IPO 市場低迷,全球交易撮合業者上半年損失約 1 兆美元生意

(財訊快報/劉敏夫) 外電報導指出,今年上半年併購和新股上市低迷,全球交易撮合業者損失大約 1 兆美元的生意。今年上半年併購和首次公開募股 ( IPO ) 較去年同期減少了一兆美元的金額。在此期間,通貨膨脹壓力、融資限制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抑制各地區和行業的活動。

詳全文

進軍極音速,Anduril 將併購火箭發動機廠商 Adranos

由 Oculus 創辦人帕爾默拉奇創立的國防科技新創公司 Anduril Industries,近日宣布即將併購火箭發動機廠商 Adranos,未來將積極進軍極音速武器和載具相關開發。

詳全文

IBM 宣布以 46 億美元買下企業 IT 資源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 Apptio

IBM 在 26 日宣布,已與私募基金 Vista Equity Partners 簽署併購協議,將以 46 億美元的現金買下該基金旗下的企業 IT 資源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 Apptio 。雙方預計於今年底以前完成交易。

詳全文

AIGC 領域最大收購:Databricks 花 13 億美元買 MosaicML

大數據巨頭 Databricks 28 日宣布簽署最終協定,以 13 億美元收購舊金山人工智慧新創 MosaicML。

收購後 MosaicML 將成為 Databricks Lakehouse 平台一部分,MosaicML 團隊和技術都納入 Databricks 旗下,為企業提供統一平台管理數據資產,並使用專有數據構建、保存和維護生成式 AI 模型。MosaicML 非常年輕,2021 年才成立,只披露過一輪融資,員工僅 62 人。上一輪融資估值為 2.2 億美元,也就是說,此次收購 MosaicML 估值躍升 6 倍。

詳全文

日清食品完成收購香港東峰股權,料可產生更強協同效應

《經濟通通訊社 3 日專訊》日清食品 ( 01475 ) 宣布,今天完成收購香港東峰有限公司的 19% 股權。香港東峰全資擁有上海東峰貿易有限公司,因此是項收購讓兩家公司正式成為集團全資附屬公司。

詳全文

utu 完成 3300 萬美元交易 收購渣打創投孵化企業 CardsPal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旅遊科技公司 utu 今天宣佈收購新加坡平台 CardsPal,並完成了一筆總額 3300 萬美元的交易。這筆交易包括該收購和一輪融資。渣打創投(SC Ventures)以新投資者的身份參與融資,而疫情期間與該公司同舟共濟的新加坡現有投資者也以滾動投資的方式提供支持。憑借 CardsPal 豐富的超級本地化獎勵促銷活動和現有的基礎設施,此次收購將幫助 utu 利用該平台獨特的「移動優先」技術和強大的人才力量來加速增長。

詳全文

博士倫斥 543 億元收購瑞士製藥巨頭 Novartis 旗下眼部護理產品

全球知名隱形眼鏡大廠「博士倫( Bausch + Lomb,B&L )」上週五( 6 月 30 日)宣布,將斥資 17.5 億美元(約新台幣 543 億元),收購瑞士製藥巨頭「諾華( Novartis )」旗下眼部護理產品。

詳全文

Gucci 母公司開雲收購香水業者 Creed

古馳(Gucci)母公司開雲(Kering)將買下已有 263 年歷史的高級香水業者 Creed,顯示這家精品巨擘正積極擴展快速增長的化妝品和香水版圖。

詳全文

美電商零售巨頭 Overstock 獲准以 6.6 億元收購 Bed Bath & Beyond

美國破產法官週二( 27 日)批准了美國電商零售巨頭 Overstock 以 2150 萬美元(約新台幣 6.6 億元)收購美國家居零售商「 Bed Bath & Beyond(以下稱 BBBY )」的品牌、知識產權和電子商務平台等資產。

詳全文

Visa 將收購 Pismo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230629 16:43:10 )舊金山--(美國商業資訊)-- Visa ( NYSE: V )今天宣佈,該公司已簽署最終協議,將以 10 億美元現金收購 Pismo 。Pismo 是在拉丁美洲、亞太地區和歐洲經營業務的雲端原生發卡機構處理和核心銀行業務平臺。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