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無法看到完整訊息,請點選此處查看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台灣M&A與PE要聞
中國大陸M&A與PE要聞
世界M&A與PE要聞
 
資訊中心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專欄
 
相關連結
 

網址:
www.mapect.com

聯絡我們:
service@mapect.com

訂閱/取消電子報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5/17〈2023 台灣產業併購與轉型論壇〉掌握最新併購投資趨勢,報名從速!

極端氣候頻繁肆虐全球,加上疫情大流行重創各國民生經濟,突顯出全球產業發展與人類各項經濟活動對於自然環境、整體社會,以及當前生活型態所造成的巨大衝擊和影響。為了減緩氣候變遷,並因應全球排碳浪潮與疫情過後的產業環境變化需求,各國政府接續啟動碳費徵收機制等氣候防線,國際大型企業、專業投資機構也紛紛調整投資布局策略,並更加重視永續發展、區域平衡配置與創新應用領域投資,期能藉此近低環境與地緣政治風險,達成供應鏈多元化、加速新興科技落地應用等目標。

台灣身為全球製造供應鏈關鍵的一環,與全球產業發展、經濟活動趨勢高度連動,隨著全球加速走向低碳經濟及智慧社會,如何透過有效的投資併購策略超前部署,是台灣企業能否在這波經濟轉型浪潮中占據更多關鍵位置的重點課題。有鑑於此,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特於2023年5月17日(三)13:00-17:30偕同經濟部台美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共同舉辦〈2023台灣產業併購與轉型論壇〉,本次論壇以淨零排碳新方向,永續投資展未來區域策略重配置,創新應用大布局為主軸,邀請企業領導人、高階經理人針對全球減碳趨勢下的企業低碳轉型規劃、區域化布局對於企業資源分配的影響,以及透過併購投資調整企業區域策略的機會與挑戰等議題進行多元觀點分享,以期協助台灣企業善用併購策略加速轉型,持續提升及強化在國際市場上的企業價值與競爭優勢。

MAPECT|2023 台灣產業併購與轉型論壇|

  • 論壇時間:2023年 5 月 17 日(三) 13:00-17:30
  • 論壇地點: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 3 樓遠東廳(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 201 號) 
  •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5 月 12 日(五)下午 17:00 止
  • 活動聯絡人:Jessica Hsu(02-2325-8186 ext.17/jessica@mapect.com)
  • 備註:因現場座位有限,將以 MAPECT 會員代表本人、會員邀請貴賓(每位會員可邀請一名嘉賓同行)及贊助單位邀請貴賓為優先,依報名先後次序,額滿為止。
  • 暫定議程:

時間

內容

主講人

13:00-13:20 (20’)

報到

13:20-13:30 (10’)

開幕致辭

致辭人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 陳其宏

13:30-13:40 (10’)

貴賓致辭

致辭人

總統府秘書長 林佳龍(邀請中)

13:40-14:10 (30’)

專題報告

2023台灣併購白皮書

報告人

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董事長 劉博文

14:10-15:40 (90’)

圓桌論壇(一)

區域策略重配置,

創新應用大布局

主持人

資誠普華國際財務顧問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周容羽

與談人

  •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黃漢州
  • 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整合副總經理 劉宗宜
  • Advantage Partners PTE, LTD 亞洲基金合夥人 鄭豫

15:40-15:55 (15’)

中場休息

 

15:55-17:25 (90’)

圓桌論壇(二)

淨零排碳新方向,

永續投資展未來

主持人

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合夥人 程守真

與談人

  • 森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胡惠森
  • 國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長  程淑芬
  • 遠東新世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廖瑞芬

17:25-17:30 (5’)

結語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 陳其宏

 

 

 

企業質變策略的三大關鍵

經濟日報/2023-05-05/柯志賢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

根據經濟部統計,全球景氣低迷,終端產品需求疲弱,加上產業鏈持續進行庫存調整,生產下滑導致工業、製造業生產仍呈現低迷。雖然中國大陸封控鬆綁,然而全球經濟受到通膨壓力,終端市場特別是 3C 電子需求持續疲弱,下游需求減少以及有些企業正進行檢修而減產,預計 2023 年第1季的製造業生產指數年減 17.1% 至 18.1% 。

勤業眾信於 2 月底發布的《 2023 CxO 調查:質變新時代》中,發現在外部風險中,四成( 44% )企業認為受通膨的影響最大,其次則是匯率波動( 42% )及地緣政治議題( 40% );至於內部風險的部分,超過六成( 65% )企業認定,人才招募及留任是年度重點挑戰。若以當前整體產業觀之,人才風險、供應鏈韌性、數位科技應用三大面向將會是以製造業為主的台灣企業質變策略的三大關鍵。

根據 Deloitte Global 的製造業趨勢調查顯示,2022 年有高達 75% 製造業者面臨人才短缺困境;也有過半業者認為要維持企業競爭力,延攬優秀人才絕對是 2022 年一大挑戰。面對台灣人口負成長、嬰兒潮世代退休、零工經濟崛起、國際企業磁吸效應與供應鏈外移等,促使工作者對工作的期待重新排序,2023 年人才短缺態勢將更加嚴峻。

因此,企業需思考如何從內部善用「人才內建(Build)、技能轉型(Bridge)、人才借用(Borrow)與人才外攬(Buy)」四大方向來緩解人才荒的問題。

包括台灣在內,各國接連推出半導體法案與租稅優惠,許多企業亦有持續擴充海外產能的計畫。

有些企業預計加碼投資越南、泰國與美國,但也有企業著眼於中國大陸市場而選擇擴大當地投資,台灣製造業正步入新全球化階段。根據 2022 年 Deloitte 對全球供應鏈的調查顯示,過去 12~18 個月間,有超過 80% 之企業面臨供應鏈中斷之困境,且有 72% 之受訪者認為在 2023 年,原物料短缺與供應鏈中斷之問題將會持續影響企業營運,韌性已成為 2023 年台灣製造業的供應鏈發展關鍵。

企業開始重視供應商的地域多元性來分散風險,許多跨國企業開始重視並降低供應鏈的集中度,一邊與現有供應商保持密切關係,有的業者甚至透過提高對供應鏈的持股,藉以強化對現有供應鏈的掌握度。

企業也積極透過數位科技提升敏捷性,順勢重組生產資源。而隨著供應及生產智慧化,工業控制及資訊安全更成為企業生產製造的管理重點之一。根據 Deloitte Global 調查指出,有 60% 之受訪者已與相關科技公司建立合作關係,導入雲端、邊緣運算與 5G 等技術,以奠定數位轉型基礎。

另外,隨著如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工具對於工作應用的影響愈來愈普遍,員工如何有效且正確使用工具來提升工作效率,也是企業管理的挑戰。特別是機敏資料的管理,以及如何建立開放信任的文化,將會影響企業數位轉型的成敗。勤業眾信的 CxO 調查也發現,64% 的企業選擇在 2023 年投資在資訊安全領域,面對主管機關更加重視上市櫃公司的資安風險管理,企業需持續打造安全的數位環境。

而近期生成式 AI 的快速發展更是興起一陣熱潮,一個可信任 AI 生態系將有助於產業的常態發展,並帶來生產力的提升,協助緩解缺工狀態。然而隨著典範轉移,也可以預見這波趨勢開始翻轉未來的人才工作模式、供應鏈運作及企業的數位環境。台灣企業唯有儘早準備,才能在以科技領導的時代中持續保持領先優勢。

中國證券新規 長臂管轄台股

自由時報/2023-05-07/記者高嘉和

中國「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已於三月底生效,要求無論控股公司是否登記第三地,只要主要營運在中國,原則上自今年 4 月開始,在中國境外的上市作業都要向中國証監會備案,但若「在今年 3 月底前,已完成中國境外上市」,或「於今年 3 月底前已拿到中國境外監管機關的上市許可,但上市作業將於今年 9 月底前能完成上市作業」者,則不須向中國証監會補辦備案。精通併購法規的萬國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黃帥升形容,這無異是中國證券法長臂管轄台股,我國主管機關得正視相關衝擊。

為鼓勵海外台商「鮭魚返鄉」,近幾年來以中國市場為營運主體的台商回台第一上市,可說是台股 KY 股的主力;「 KY 股」是指在其他國家註冊登記企業,將台股做為第一次上市公開募資地點,KY 則指英屬開曼群島(The Cayman Islands),因當地政局相對穩定,又不收取所得稅,吸引不少台商註冊,也將是中國證券新規主要衝擊對象。

黃帥升分析,觀察中國對企業直接或間接到境外發行證券或將其證券在境外上市交易活動的新規範,若發行人之主要收入且主要營運地在中國的回台上市,均可能構成新規定下的境內企業境外發行上市;此外,對於國內公司為主體掛牌,但主要經營活動或收入在中國者,可能也須遵循相關備案規範。因此,台商預計回台上市或至中國以外地區上市者,以及擬擔任其發行上市業務之證券公司,宜儘早瞭解相關法令規範內容,以避免在不知情下誤觸法網。

他建議,由於管理試行辦法施行後,對於中國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股票的上市監管制度有相當程度的改變,政府應提醒在中國境內有營運的台商企業以及相關證券業者,注意中國此一新規定之影響,並提出具體的因應之道。

中國證券新規 金管會 3 步驟因應

自由時報/2023-05-07/記者王孟倫    

中國為強化對企業直接或間接到境外發行證券監管,已提出新的規範,恐將衝擊台商。金管會證期局官員透露,已啟動三階段因應,包括蒐集調查、分析研商及實際協助等,目前第一階段先委由台灣證券交易所處理當中。

中國證監會發布「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及五項配套措施,引起中國台商高度關注;據瞭解,二○二二年有十家台商在中國  A 股上市掛牌,是歷年新高,目前在 A 股上市台商累計已達五十九家。

證期局官員表示,對於中國證監會這次修改對包括台商等外企的影響,從四月初就持續高度關切,以掌握中國相關法令修正對台商可能的影響。

金管會採三階段因應,第一階段是蒐集調查,已委託台灣證券交易所檢視國內哪些上市櫃公司可能受影響?影響範圍?哪些層面?調查結果預計本週出爐。

第二階段是將調查的資料進行系統性分析及研商對策,除了證期局及證交所,還將與相關專家包括會計師、律師進行沙盤推演;第三階段是要根據前兩階段結果,對台商進行「實質協助」;但官員坦言,目前尚無法研判可能影響。

根據統計,截至去年底,台灣上市櫃公司赴中國投資家數共有一二一○家,佔全體上市櫃比重達七十一.九%,比例相當高;官員強調,在中國市場投資布局的台商,絕大多數都已具有豐富且多年經驗,建議上市櫃公司應持續積極掌握當地政府最新法令,以避免不慎違反相關規定。

接軌 IFRS17 壽險併購難度高

工商時報/2023-05-08/戴瑞瑤

近兩年資本市場及匯率波動大,加上壽險業將於 2026 年接軌新清償能力(ICS)與保險負債會計制度(IFRS17),壽險業增資壓力在即,以壽險為主的金控除股價承壓外,也增添併購難度,大型壽險「先求自保」,對於近期傳出有意出售的本土中小型壽險興趣缺缺,旗下無保險子公司的金控也採謹慎態度。

  • 資本適足率保衛戰 壽險盼安全度過
  • 網投利變年金險 Q1 掉出前三名

本土壽險不只一家傳出有出售的打算。三商美邦人壽去年表示,將透過私募 30% 股權引進策略投資人,雖先前傳出旗下有壽險的金控希望靠併購快速壯大,但時機點不對、私募投資人難覓,期限就到今年 9 月前,三商壽在今年能否透過私募併入金控備受矚目;宏泰人壽也屢屢被市場傳出有出售計畫,從 2019 年開始,多次傳出宏泰集團有意「打包」出售旗下金融事業,當中包含宏泰人壽。

但金控下壽險或大型壽險公司正面臨接軌前的過渡期,除進行相關試算外也要建置新的資訊系統,接軌變數多,加上近兩年資本市場與匯率波動加大,併購上價格相對複雜,金管會應會要求拿出較多資本、資訊系統整合等條件,才可能過關,降低國內壽險業間併購的意願。

金管會將於周四赴立院財委會針對「國內產壽險公司資本適足率、淨值比、營運情形暨改善計畫」提出專題報告,預估保險公司財務狀況、併購及新光金近來經營權之爭,都將是立委關心焦點。

壽險主管坦言,除非接軌能夠延後,首先面對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兩邊系統要在 2026 年前整合在一起,「這時去併相對體質較弱的公司,策略意義上來說不大,除非已經被接管」。

新壽總經理黃敏義日前受訪時也表示,近年保險局對各壽險公司要求接軌的資本強化計畫,新壽每年都按部就班、依計畫每年創造 CSM(合約邊際效益)300 億元,這些保單未來都會貢獻獲利,10 年就是累積 3,000 億元,要接軌後才會釋出價值,「在未接軌前,要談換股比例,對有大型壽險公司的金控都是很委屈」。

金管會官員認為,併購與接軌沒有直接關係,不管是接軌前或後,都不會因為接軌影響到併購機會,想要併購的公司需綜合評估機會成本,被併購的公司,也會評估現在是不是最適合的時機。

央行表態 主權基金由國發基金主導

經濟日報/2023-05-09/記者陳美君

台灣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嗎?中央銀行昨(8)日表態,對政府設立主權財富基金持開放立場,但修正央行法,無法達成設立主權財富基金的目的。央行建議,該計畫可由國發基金主導,並參考國外經驗,允許輸銀發行政府保證的外幣債券,提供中長期穩定的外幣資金來源。

針對日前部分立法委員為設立主權財富基金,提案修正央行法第 20 條、第 33 條,央行昨天表示,對設立主權財富基金採開放立場,但修改央行法並非適合的方式。央行舉例,設立主權財富基金的已開發國家,多是以「專法」規範主權財富基金的設立及運作,尚無以央行法規範的案例,如韓國「韓國投資公司法」、挪威「政府退休基金法」、愛爾蘭「國家退休準備基金法」等。

央行表示,外匯存底的功能與主權財富基金不同,外匯存底的主要功能,在於挹注國際收支失衡的外匯需求、維持匯市秩序,其投資操作的原則首重安全性與流動性,不宜承擔高風險。主權財富基金則是以創造財富為投資目的,策略性產業、關鍵技術等事業或計畫的投資並非主權財富基金投資的主要範疇。

央行提議,主權財富基金計畫可由國發基金主導,另可參考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的運營及籌資模式,允許輸銀發行由政府保證的外幣債券,提供中長期穩定的外幣資金來源,協助主權財富基金的發展。

央行說明,主權財富基金為政府的基金,各國由政府主導成立專責機構,就國家財富(如石油等自然資源收入、財政盈餘),或受政府委託(如退休金)進行投資管理。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目的與外匯存底不同,且並非央行經營目標。

央行強調,對政府設立主權財富基金持正向開放立場,但不宜無償撥用外匯存底,國家主權財富基金既為「政府」的基金,我國是否設立主權財富基金,應由政府整體考量,審慎衡酌。政府如決定設立,建議應制定專法,由政府全額出資,設立獨立專業管理機構,並明訂管理機構的政策目標、治理及監理架構等。事實上,我國的勞保、勞退、國民年金及退撫基金,雖無主權財富基金之名,但已有主權財富基金之實。

央行表示,今年 4 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市值占外匯存底比率達 96% ,加以我國並非 IMF 會員國,應持有更充裕的外匯存底,以因應資金大量進出,強化外部衝擊的韌性。

產創 10-2 先進設備 4 來源可投抵

工商時報/2023-05-03/邱琮皓

經濟部 1 日公布產業創新條例第 10 條之 2 相關子法草案,針對「前瞻創新研究發展」與「公司購置自行使用於先進製程之全新機器或設備」均給出明確定義。

至於企業關心是否只能限定購買 MIT 的機器設備,經濟部 2 日表示,不論是在國內購置、由國外進口、融資租賃、自行製造或委由他人製造者,都可以檢具相關證明來申請抵用。

至於使用產創條例第 10 條之 2 租稅優惠下,研發出來的最新技術,是否像國外的晶片法案有「輸陸禁令」?

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陳佩利解釋,產創第 10 條之 2 是扶植產業創新的租稅優惠,目的在於讓產業更有競爭力,而相關產品的出口管制,則是會依照現行貿易法的規定來進行,在產創條例裡面不會有相關禁止輸出哪些國家的規定。

經濟部公布「公司前瞻創新研究發展及先進製程設備支出適用投資抵減辦法」草案,除了研發費用 60 億元、研發密度 6% 、有效稅率 12% 、以及設備支出費用 100 億元門檻,也公布了「前瞻創新研究發展」與「先進製程設備」相關定義。

在前瞻創新研究發展部分,草案規定,公司研究發展單位為從事前瞻創新研究發展活動,若遇到研究發展計畫有部分委外必要者,可以與國內外公司、大專院校或研究機構共同研發,且未來研發出來的產品或技術,以「專供公司自行使用」為原則,若供他人製造或使用,則必須要取得合理的權利金或報酬。

若公司研發的產品或技術提供其國內外或大陸地區的公司關係企業製造或使用,未收取合理的權利金或報酬,經濟部指出,也必須要提出證明已將合理利潤留於該公司的移轉訂價文件,且經稅捐稽徵機關查明。

在公司購置先進製程的全新機器或設備部分,草案明定必須是要在「境內」使用,也就是說即便公司在海外設廠、建置先進產線等,也都不可以申請投資抵減。至於這些機器設備的來源,經濟部表示,不論是自行由國內購置(含經由代理商、經銷商或貿易商購置)、自行由國外(含中國)進口、以融資租賃方式向租賃公司購置、自行製造或委由他人製造,只要檢附相關文件在申請時提出審查,通過審查小組的審議就可以申請,若未能通過申請,這些設備支出費用仍可申請產創第 10 條之 1 投資抵減。

但官員強調,產創第 10 條之 1 與第 10 條之 2 並不能同時適用,若業者已申請且核准適用 10 條之 2 的相關投資抵減,當年度「全部」購置機器及設備支出仍不可申請產創第 10 條之 1 或其他機器或設備投資之所得稅優惠。

台版晶片法預告 資誠整理 11 大重點、三關鍵提醒

經濟日報/2023-05-02/記者陳姿穎

經濟部昨(1)日預告產業創新條例第 10 條之 2 子法規《公司前瞻創新研究發展及先進製程設備支出適用投資抵減辦法》草案,規劃研發費用達 60 億元、研發密度達 6% 、購置用於先進製程之設備支出達 100 億元為申請門檻,預告 30 日。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法律服務會計師林巨峯整理相關重點如下:

1. 前瞻創新技術&高階製程的定義:

甲、前瞻創新研發,是指公司投資國內、外尚未全面具體成熟,但具有未來競爭優勢的國際領先技術;或公司針對國際市場相對成熟的技術,投入創新應用研究發展,使得該項技術產生領導型技術或開發新型態應用等。

乙、先進製程,指公司投資於尚未成熟,但未來將可商業化量產的前瞻領先技術;或公司就已經達商業化量產的成熟製造技術,再投入創新性的應用。

2. 前瞻創新研發活動種類:

研發活動以建立自主研究發展能力為原則(除個別研究發展計畫有部分委外必要),故應設置有專責從事研究發展活動的單位,從事原型或新產品、新服務生產程序的開發設計,以及開發新原料、新材料或零組件。但若是為改進現有產品、生產程序及現有原料、材料或零組件所投入的研究發展活動,則不屬前瞻創新範圍。

3. 前瞻創新研發支出&營收占比門檻:

甲、在同一課稅年度內的研究發展費用達新台幣 60 億元。

乙、在同一課稅年度內的研究發展費用占營業收入淨額比率達 6% 。

4. 前瞻創新研發活動地點與成果使用限制:

甲、研發活動以在我國境內從事者才能認列。例外,委外研究發展或共同研究發展,約定由國外公司、大專校院或研究機構執行部分研發者。

乙、研發的產品或技術,以專供公司自行使用為原則,如供他人製造或使用,應取得合理的權利金或報酬;未收取合理權利金或報酬者,應能提示合理利潤配置的移轉訂價文件等。

5. 先進製程支出門檻、安裝地點限制:

甲、公司同一課稅年度購置自行使用在先進製程的全新機器或設備支出(僅限硬體),總金額達新台幣 100 億元者才可適用。

乙、安裝地點以公司自有或承租的我國境內生產場所為限。但因行業特性須安裝在我國境內特定處所者,不在此限。購置後 3 年內安裝地點如有變動,公司應自行向稅捐稽徵機關申請備查。

6. 有效稅率定義:

申請適用者的年度有效稅率應達規定比率,112 年度為 12% ,113 年度原則為 15% ,但得調整為 12% ,114 年度起為 15% 。所謂有效稅率是指公司當年度應納所得稅額,減除1) 依境外所得來源國稅法規定繳納之所得稅可扣抵之稅額、2) 大陸地區來源所得在大陸地區及第三地區已繳納之所得稅可扣抵稅額、3) 依法律規定之投資抵減稅額,其餘額占全年所得額的比率。全年所得額以稽徵機關核定數為準,投資抵減稅額以公司當年度實際抵減額計算。

7. 抵減率規定:

甲、前瞻創新研究發展支出,得按支出金額 25% ,抵減當年度應納營所稅額,並以不超過該公司當年度應納營所稅額 30% 為限。研發支出以稅捐稽徵機關核定數為準,不包括政府補助款及研究發展單位產生之收入在內。

乙、先進製程全新機器或設備,得按支出總金額 5% ,抵減當年度應納營所稅額,並以不超過當年度應納營所稅額 30% 為限。並以公司購置機器或設備的交貨年度為適用年度。

丙、公司同一年度合併上述兩項投資抵減,或與產創條例、其他法律規定的投資抵減合併適用時,合計得抵減總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所稅額的 50% 。但依其他法律規定當年度為最後抵減年度且抵減金額不受限制者,不在此限。

8. 申請程序:

公司應於辦理當年度營所稅結算申報期間開始前三個月起至申報期間截止日內(曆年制為 2 月 1 日至 5 月 31 日),檢附紙本文件向經濟部申請審查是否符合資格條件,並提出前瞻創新研發支出證明文件,或購置先進製程全新機器設備之支出證明文件及先進製程投資計畫等,逾期申請者不予受理。

9. 不得重複適用租稅優惠:

公司經核准適用前瞻創新研究發展及先進製程設備支出投資抵減者,當年度全部研究發展支出,不得再適用產創條例及其他法律有關研究發展支出的所得稅優惠;當年度全部購置機器及設備支出,也不得適用產創條例及其他法律規定之機器或設備投資的所得稅優惠。

10. 經審查不符合適用條件者,可在主管機關審查結果送達之次日起一個月內,向稅捐稽徵機關申請更正改適用產創條例第 10 條研發投資抵減及第 10 條之 1 智慧機械投資抵減,並且副知經濟部。經濟部規劃的草案是將就原申請文件改依更正申請項目審核,其中智慧機械設備也不受線上申請的限制。

11. 3 年內不得移轉變更目的:

申請專供前瞻創新研發用的專利權、專用技術、著作權、專業性或特殊性之資料庫、軟體程式及系統,或使用於先進製程的全新機器或設備,在購置之次日起 3 年內不得轉借、出租、轉售、退貨、安裝地點不符或變更原使用目的,否則應補稅並加計利息。但依企業併購法規定辦理合併、分割 或收購而移轉者,或因不可抗力之災害而致者,不在此限。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法律服務會計師林巨峯提醒:

1. 公司應特別留意前瞻創新研發與先進階製程的定義及符合前瞻創新研發活動種類等,申請時提供說明及佐證資料(例如公司產品、服務於國際市場占有率、排名、進出口貿易、其他可供佐證其影響力等),經濟部將成立審查小組綜合評估當時產業發展情形予以審查。

2. 適用資格條件所要求的研發費用達 60 億元、研發密度達 6% ,及有效稅率達標準以上,相關數額計算皆以稽徵機關核定數為準。另,計算有效稅率時,海外分公司所繳納的海外所得稅額不得列入分子計算,因其非屬國內繳納稅款。

3. 若經審核不符資格條件者,應注意在接到審查結果後一個月內申請變更為適用產創條例第 10 條研發投資抵減或第 10 條之 1 智慧機械投資抵減(得以紙本辦理,無須重新線上申請作業)。

經濟部長王美花: 強化企業升級轉型及能源自主能力

聯合新聞網/2023-05-04/文陳建維

圖文:經濟部長王美花。(攝影/徐裕庭)

關乎三千八百億預算的《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正式上路,民眾最開心的莫過於普發現金。然而,這筆預算最重要的是從十大面向切入,期能加強經濟基礎建設及強化社會韌性。本刊特專訪經濟部王美花部長,從經濟部主管業務面向,讓中小企業及民眾更加了解經濟部主管政策的內涵。

政府大禮包來了!疫後特別條例中的普發六千元現金成為清明連假後民眾最關心的小確幸,未採取登記入帳的民眾,也陸陸續續在各郵政及銀行通路領取現金。然而,總預算三千八百億的疫後特別條例並非只有普發現金,更重要的是夯實國家社會基礎韌性。

除了其他部會特別從不同面向補助民眾外,最重要的計畫莫過於經濟部主管編列三一六.九億元的「推動產業及中小企業升級轉型」及「挹注台電」五百億元,一者協助企業長遠經營,一者維持能源自主升級,都是關乎國家永續發展的重要政策。

減輕企業負擔

推動廠商智慧化、低碳化升級轉型

這次的疫後振興條例,經濟部特別編列一四五億辦理中小企業貸款融資保證及諮詢輔導,部長首先說明貸款計畫主旨著重在「疫後振興」及「轉型發展」。疫後振興的部分還是在協助疫後時期營運困難、停業再出發之中小型事業度過難關,而先前已申貸紓困振興貸款的中小企業,更可以「借新還舊」讓中小企業能真正被幫助到。對於申貸對象也依其運營情形分成兩類,期能協助十七.五萬家企業獲得預估共計五千億元的專案貸款。在轉型發展的部分,則以額度一千萬、三萬家企業辦理來推動共計三千億元的融資。「透過政府投入一定的成本,為企業創造更大的資金及運營彈性,迎向疫後的新挑戰」。部長也特別強調,貸款最低利率為郵政儲金二年期機動利率一.五九五%,超過一百萬元者則為二.○九五%,用最低利率協助業者。

另一方面,在協助企業轉型升級的部分是以低碳化、智慧化為主,並同時協助商圈、傳統巿集、商業聚集街區發展及加強中小企業所需基礎設施。以製造業為例,與之前經濟部所推動計劃不同的是,過去產業既有的推動計畫重心在於廣泛技術及產品發展需要,包含智慧機械、離岸風電、A 世代半導體、5G 、電動車等,並支持製造業的業者投入創新研發工作。

然而今年特別預算中經濟部執行有關低碳化及智慧化的轉型重心不再侷限於冷冰冰的技術導向,而是從三個面向出發:一、提供業者輔導:規劃專家團隊提供製造業業者諮詢、診斷或輔導服務,包含碳盤查、減碳診斷、智慧化診斷等報告;二、升級轉型補助:除了一般個案輔導補助,亦推動以大帶小模式輔導,其中低碳化每案至少 1 + 10(家)、智慧化每案至少  1 + 4(家)廠商,以上下游供應鏈整體思維加強協助中小型製造業廠商升級轉型,將政府資源擴散到整體產業。同時規劃將全新設備購置費納入補助範圍內,提高業者汰換設備誘因,加大轉型力道;三、人員培訓再充電:透過開設智慧化、低碳化等趨勢型課程,針對在職員工進行專業課程深度培訓,以提升在職員工之專業能力,協助企業留用核心人才。

為了能讓企業方便了解,經濟部也透過所屬產業競爭力發展中心成立單一服務窗口提供諮詢服務,並陸續至北中南各地、各工業區舉辦說明會,讓製造業業者能充分瞭解相關資源服務與申請機制。

訂定績效目標

打造優質商圈及特色街區

實際上,經濟部一直以來都有計劃性的結合城鄉特色產業及發展政策,在各地打造特色商圈,中小企業處也都會每年固定舉辦特色商圈票選,活絡商圈文化。惟過去兩年適逢疫情,對商圈、市集跟攤商的政策有別於過去,硬體部分以加強行動支付、防疫整備及改善公共設施為主,軟體則是清楚標示及環境衛生、特色行銷…等,強化基本軟硬體設施。而今年疫後特別預算的執行,更著重在優化傳統巿集、商圈及街區的品牌形象及環保、低碳化、智慧化轉型升級,強化業者中長期之經營競爭力。

品牌化的計畫是以提升整體形象分數為主,經濟部結合交通部觀光局、地方政府及商圈組織協力合作,協助傳統市集與特色商圈導入美學來升級質感,並舉辦具地方特色主題的行銷活動,且導入低碳、環保及衛生為主軸來推廣市集品牌。而低碳優化部分,則先從最基本的減少免洗餐具及垃圾減量開始,強化宣導循環使用、回收再利用的概念,提升企業形象也增加消費者認同感。

於此同時,也引導店家改善或開發低碳產品或服務,設計綠色友善體驗遊程;市集攤舖部份則協助青年接班、創業或有意願的攤商,打造綠色攤舖(車),包含地產地銷或減碳包材。為了讓低碳跟環保的理念永續發展,經濟部也辦理人才培訓來加強培育種子領袖經營者及綠色觀摩教學活動,透過傳統市集與異業間的交流合作,及專家協助打造示範商圈等,讓店家在綠色經營體質上更加健全茁壯。

最後談到智慧化的部分,因應街區店家通常規模小、資源少,對智慧化瞭解不深,希望能透過街區店家群聚效應共同推動,輔導店家運用簡易數位工具(如數位支付、社群經營等),促進街邊微型店家朝向智慧化邁進。

以上的施政方針,經濟部均訂有績效評估指標並與其他部會共同檢核,如在產業輔導升級部分,均是以三年計畫為期,預計提供業者輔導達四千家、升級轉型補助達二千四百家、人員培訓再充電則希望達到二.八萬培訓人次;市集攤商則在品牌化的部分預計輔導九十處傳統市集美學提升、輔導四百五十攤舖商低碳化與優化、培育三十處市集具備綠色新經營模式及四百位種子領袖經營者完成市集人才知識化,希望能提升傳統市集之攤舖總營業額達三.六億元及維持約三萬人之就業穩定。

如此精確的目標數字,就是希望確保每一筆預算都能有效使用在強化企業基礎韌性,協助企業永續發展。

積極發展再生能源

提高能源自主能力

在以「照顧民生及穩定物價」為大前提,考量燃料價格大幅上漲及必須維持台電永續經營的情形下,四月份召開的電價審議委員會最終通過電價調漲方案。雖然決議調漲,但部長也特別澄清並強調「九十三%的家庭不受影響!」攤開最終調漲方案來看,一般每月七百度以下民生用電在此次的方案中並未列入調漲,主要仍是針對高度用電、高壓及特高壓用戶進行調整。此方案對民生衝擊小,卻預估方案實施後到年底前能為台電增加六百億電費收入,如執行到明年三月,則可多至七百六十億元,除維持穩定供電並可舒緩台電財務。

部長也進一步表示「面對全球各國均面臨電價調漲及通膨壓力,政府選擇採取不衝擊民生,相對穩健的方式反映發電成本,並維持供電穩定。」而除了儘量降低民生用戶的影響之外,當然也須避免業者利用所謂「電價調漲」的名目藉此抬升物價。為此,以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為主,包括經濟部、農委會、消保處以及公平會、法務部…等,均密切關注市場民生商品價格變化,如有業者藉機哄抬,將由跨部會物價聯合稽查小組適時啟動稽查、快速反應,政府也鼓勵民眾消費過程若發現有不合理漲價,須儘速檢舉反映讓官方能有適當作為,透過官方民間共同合作以穩定物價。

而在穩定供電之後,下一步就是以積極發展自主再生能源的能源應變政策,藉此降低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國內的影響。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對歐洲天然氣供應及價格造成劇烈影響,也喚起各國對能源安全及能源自主的重視。面對這波國際能源議題,像是歐盟「REPowerEU計畫」或聯合國「俄烏戰爭全球衝突:能源危機」報告,都提到加速發展自主再生能源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之一。台灣一直以來也都持續推動以綠能為主的能源轉型政策,希望能逐步降低對進口能源依賴、提高能源自主力。

節電更是重要能源

目前我國的能源政策是在能源轉型推動的基礎上,加速發展無碳再生能源並搭配低碳燃氣發電為主軸,除可減污、減碳及友善環境,還能提升能源自主,並協助產業滿足國際綠色供應鏈的綠電要求,提高產業競爭力。部長也特別舉例,因為台灣再生能源的持續增加,已讓電力調配模式可更加靈活,如過去一天只能短暫使用一次的水力發電及抽蓄水力發電,因為和太陽光電模組的相互配合,已可達到每天兩次發電。而再生能源的增加,也讓儲能成為下一階段重要的發展方向。於此同時,也搭配與企業簽訂電力需量反應契約(利用誘因引導調整用電,維持電力供需平衡),讓用電需求都可以被滿足。「與其談發電,不如思考如何節電」,節電也是一種重要能源,電力供應、需求兩端共同努力,更能持續確保能源穩定無虞!

最後,為推動淨零政策,除極大化發展風電、光電之外,政府也將視國內外技術發展,逐步推動地熱、氫能等生質能類別的前瞻能源利用,藉由擴大再生能源及低碳能源設置,翻轉高進口能源依賴風險,降低國際能源市場價格波動對台灣能源安全影響。

性別平權亞洲第一

職場女性勇敢展現堅韌力量

依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發布最新性別不平等指數(GII),二○二一年我國GII值為○.○三六(值越接近○越佳),不僅較前次二○一九年的○.○四五進步,且居全球第七名、亞洲第一名,表現相當亮眼,顯示我國性別平權表現優異。

此次內閣改組,行政院陳建仁院長特別以「溫暖」、「堅韌」這兩大主軸及包含「穩健銜接政務」、「擴大世代參與」、「增加女性閣員」、「延攬地方人才」為四大重要任務。改組後的整體女性閣員比例已從七.五%成長至十七%,其他尚有許多女性民意代表、優秀女企業家在職場上發光發熱,時值溫馨的五月份母親節到來,王部長也特別就職場女力議題與本刊讀者分享。

首先,現今社會女性扮演角色多元,既可能是妻子、母親、女兒,也可能是領導或員工、同事。作為一名女性經濟部長,部長表示非常珍惜自己的機會與角色,在她的職業生涯中也遇過不少挑戰,但始終都抱持自信和決心,不斷努力學習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所幸台灣的性別平權教育良好,日常與同仁相處中並無感受性別有造成太大差異。部長也認為在職場上,許多女性都能運用同理心、細膩、耐心等特質進行溝通,也能包容不同角度的觀點並注意彼此感受,建立具有「溫度」的溝通方式,這樣溫柔有力量的女性不僅迷人,也有助於解決問題。

目前全球各地已有越來越多女性擔任高層領導職務,女性領導力已成為重要指標,為公共及商業領域帶來更好發展。在政治的面向上,不管是美國第一副總統賀錦麗、歐盟現任執委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芬蘭總理及世界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領導人桑娜.馬林,以及我國第一位女性總統蔡英文,透過他們努力的過程及優異的表現,激勵更多女性踏入政治領域。

在商業方面,我國女性中小企業主占比在二○二一年已超過三成七,顯示女力創業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即便是男性為主的科技業,也能看到女性的影響力在逐漸增強,例如身兼中美晶與環球晶董事長,被業界稱為「晶圓女王」的徐秀蘭女士,她的成功不僅在其專業知識,更在於她卓越的領導才能以及執行力,帶領企業創造亮眼表現。

最後,王部長以「相信自己價值,勇於展現自我」勉勵一起打拼的職場女性:「在這個女力流行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挑戰不比男性少,希望能夠藉由我的經驗跟努力,勉勵所有在職場上打拼的女性,我想鼓勵你們要相信自己的價值,勇敢表現才華和想法,不斷學習及成長,以應對職場上的挑戰與變化。而隨著資通訊科技發展,工作不再限於體力、時間或特定場域,尤其是遠距工作、在家工作也變得可行,為女性進入職場提供前所未有的機會,未來我期待能看見更多優秀女性投入產業,為各行各業注入溫柔而堅韌的女性力量。」

融資公司主管機關 政院今拍板

工商時報/2023-05-08/邱琮皓、曹悅華

租賃融資平台、融資公司近年屨傳成為詐騙利用的管道,但融資公司過去 20 年來長期處三不管地帶,到底哪個部會才是主管機關,再度成為焦點。據了解,行政院 8 日將開會,指定金管會或經濟部為主管機關,一旦確定,相關單位不排除提出再次重啟立法,訂出更明確規範。

融資公司近年來從線下發展到線上,租賃融資平台的出現,雖然讓金流更方便,但因此衍生的相關詐騙案件層出不窮,例如不少消費者誤信購買分期商品,或是如這次網路不動產租賃融資媒合平台 im.B 爆出的「假債權、真吸金」案件,凸顯租賃、融資相關監理問題。

據透露,8 日行政院將召開協調會,由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主持,金管會、經濟部、數位部皆受邀與會,將於會上決定租賃融資平台、融資公司的主管機關,也不排除會提議重啟相關立法。

攤開過去爭吵了近 20 年的主管問題,在經建會時期、金管會都曾分別提出「融資公司法」草案,2017 年行政院因為融資公司問題,召開協調會,當時決定由於經濟部為公司法的主管機關,因此也被指定暫管融資公司。這次由於 im.B 事件再度把租賃公司、融資公司的主管機關爭議浮上檯面。

行政院官員說,若希望用商業行為的本質來約束,可能仍由經濟部主管。當初融資公司法沒有繼續走下去,有很多考量,包含融資公司高利行為要如何管理,以及民間借貸要不要納入專法範圍,都是個課題。這次一旦重新釐清主管機關,或許可以讓立法的發展更為明朗化。

經濟部官員表示,經濟部雖然是公司法的主管機關,但還是要回到公司營業項目的本質、以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角度來列管,但官員也坦言,最終還是要回到法律的範疇,違反民法的、銀行法的,「法律該怎麼訂、就怎麼處理」。至於是否支持融資公司立法,有更明確的文字界定?官員說,不反對,但仍必須要看協調會上各部會意見。

金管會官員指出,融資公司跟租賃融資平台目前都用「行為」來做管理,以「平台」來說,或許數位部也要有其角色。由於協調會將採開放態度,待決定主管機關後才能釐清各自功能。對於是否再度著手進行融資公司法立法,該官員則呼籲從各方權衡利弊。

據了解,數位部將會強調應思考事件本質,而非決定主管機關。以 im.B 案來說,違法吸金是明確違法行為,應從行為來處理,未來即使是合法立案業者也不能保證不會做出違法行為。        

112 年董事會及股東會應遵循法規重點與因應

聯合新聞網/2023-05-09/會計研究月刊   文 陳惠明、藍聰金

今(112)年股東會旺季即將到來,公司董事會或召開股東會有哪些新規定及應配合遵循事項 ?上市櫃公司宜儘早掌握與做好因應準備,保障股東權益。

企業視為年度重頭戲的股東常會已如火如荼的展開,隨著這幾年新冠疫情的演變,防疫生活雖已逐漸成為常態,但針對公司法或證券交易法等主管機關近期發布的重要函釋或行政管理措施,均可能影響公司董 事 會或召開股東常會應提列為報告或討論事項的議程,或應於公開資訊觀測站依法申報事項。為使企業確實掌 握及瞭解最新法令更新規定,本文謹就今年度相關重要議題及應注意辦理事項等重點分析供參。

新規定或政策延續事項

首先提醒的是,今(民國 112)年法令新規定及主管機關為落實政策延續要求企業應配合遵循事項如下。

興櫃今年起應使用電子投票

公司法為落實電子投票政策,鼓勵股東參與公司經營,並強化股東權益保障,於 100 年再修法授權證券主管機關得命符合一定條件之公司,應將電子方式作為股東行使表決權管道之一。為此,金管會依上開公司法授權逐次分階段實施,並已規定全體上市櫃公司自 107 年起, 均應將電子方式視為股東會表決權行使管道之一,而為便利股東行使表決權,落實股 東行動主義,持續提升公司治理,並自今年 1月1日起,擴大強制興櫃公司採用。準此, 全體上市櫃、興櫃公司均應將電子投票之行使方法載明於今年股東會召集通知。

重要議案決議事項

應於股東會當日申報

臺灣證券交易所及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為配合金管會公司治理計畫及公司法修訂,開放公開發行公司得以視訊方式召開股東 會,並依據「公開發行股票公司股務處理準則」,增訂公開發行公司得召開股東會視訊會議相關適用規定等情形需要,爰修正上市上櫃資訊申報作業規定,要求上市櫃公司召開股東會辦理提名董監事( 含獨立董事),應於選舉當日公告當選情形,對於受理股東提案及已完成決議之議案,亦應於股東會當日公告決議情形並辦理申報程序。

董事就併購利害關係

應說明事項

依臺灣證券交易所最新公告修正「 ○ ○ 股份有限公司併購資訊揭露自律規範 」參考範例,要求上市櫃公司董事就併購交易有自身利害關係時,應向董事會及審計委員會說明相關事項,包括:董事姓名、 其自身或其代表人之法人有利害關係之重要內容及董事會決議時其應迴避或不迴避理由,且前開事項並應於該次董事會及審計委員會之召集事由中載明,始符規定。

董事會召集事由

應列舉經營重大事項

董事長之改選或解任方式,公司法均無明文規定,是以,經濟部認為其決議之出席人數及決議方法,得由董事會依公司法 第 208 條第 1 項決議方式為之。惟金管會為考量涉及公司經營之重大事項,董事為決策前應有充分之資訊及時間評估其議案。因此,修正「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規定董事長之選任及解任同為公司重要事項,該項解任、選任議案應於董事會召集事由中列舉,不得以緊急情事或正當理由以臨時動議提出。

 台灣M&A與PE要聞

休閒運動新經濟崛起 首家 IPO 大秀將登場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議題,而象徵健康的休閒運動產業,自然成為一塊市場大餅。甫上興櫃的展逸,致力打造運動產業生態系,將成首家運動休閒類股。

詳全文

定案了!泰山將買街口支付 40% 股權

泰山昨日舉行董事會,除了通過第一季財報與股利分配等議案外,據了解,日前傳出要花 36 億元買下街口支付 40% 股權等議案,也在公司派強勢推動下成功過關。泰山將在今日下午至證交所進行重訊說明。

詳全文

龍邦抨擊泰山入股街口金科 金管會 3 點回應:交司法判斷

泰山(1218)大股東龍邦今(6)日提出疑點,指控泰山入股街口金科一案,不在 5 月 5 日議程之中,未經過審計委員會決議,是無效的議案。金管會官員指出,泰山今日下午 3 點已經召開重大訊息發布會,金管會將再請交易所了解交易全貌,假設龍邦主張的程序不合法、決議無效,金管會屬於行政裁處,該案最終仍必須依照司法路徑判斷。

詳全文

泰山買街口是否程序違法?商業司:待變更登記時審酌

泰山(1218)買街口金融科技遭大股東龍邦(2514)指未經審委會決議,也不符合《公司法》規定,董事會決議應為無效。身為公司法主管機關的經濟部商業司今(8)日說明,開會是否有違法公司法,將會等到泰山提出變更登記時,與金管會一同審酌相關文件及議事資料。

詳全文

泰山投資街口沒那麼容易 需先經過投審會

泰山日前宣布透過股份買賣加上新股認購方式,以 36 億元取得街口金融科技 40.4% 股權,經營權之爭對手、市場派龍邦除了指控程序不合法外,更擔憂鉅額款項直接匯出,呼籲主管機關介入,但據了解,街口金融科技為僑外資,必須要經過投審會審議通過後才能交割。

詳全文

統一併家樂福 公平會點頭

公平會昨(5)日以八項附加負擔條件,通過統一企業(1216)與家樂福結合案,公平會表示,考量統一併購家樂福(家福公司)案,對民生消費、供貨商及其他流通同業影響重大,公平會雖同意但設有條件,包括家福公司須保障中小型供貨商權益,限制統一超商在家福公司董事席次上限三分之一等條件。

詳全文

愛德萬測試併購興普科技 4 月 28 日完成收購程序

愛德萬測試併購興普科技一案,獲得所有必要的監管批准,並於 4 月 28 日完成收購程序。接下來,兩間公司將依愛德萬測試企業願景,不斷演進之半導體價值鏈增進客戶價值執行整合業務活動。此併購案對愛德萬測試本會計年度合併財務報告無重大影響。

詳全文

併購 Cerimatec,東台拓車用客群與醫療、航太應用

工具機大廠東台 ( 4526  )法國子公司 PCI 併購 Cerimatec,東台表示,Cerimatec 為一 30 多人團隊,主要聚焦車用產業,並橫跨醫療、航太等領域,而車用產業客群則包括雷諾在內的相關一級供應商,主要提供自動化與智慧製造相關的軟硬體整合解決方案,Cerimatec 加入東台集團後,可幫助 PCI 與東台集團成員增加歐洲地區客戶應用產品深度,而其醫療、航太應用也可讓集團產業應用更多元。

詳全文

 中國大陸M&A與PE要聞

中國去年對歐洲投資 綠色項目達 57%、超越併購

根據德國智庫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MERICS)及美國智庫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進行的調查,中國去年在歐洲的直接投資,正在從併購轉向綠色項目,主要是電動車的電池生產。

詳全文

簡化制度 陸股今年 IPO 占全球半數

在中國政府力挺戰略產業公司上市,以及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背景下,中國主導 2023 年全球 IPO 市場。Dealogic 數據顯示,2023 年前四個月,中國共有 80 家公司 IPO ,集資總額逾 195 億美元(年減 40 億美元),占 2023 年全球總額約 53% 。

詳全文

沃達豐傳與長江和記達成協議 合併英國電信業務

據英國金融時報周四的報導,沃達豐 ( Vodafone ) 正與香港的長江和記接近達成協議,將雙方在英國的電信業務合併為 150 億英鎊(約 190 億美元)的企業規模,並且將創造出英國最大的電信營運商。

詳全文

日本津村 2.5 億元收購中國中藥企業紫光辰濟

日本漢方藥企業津村上個月宣布,將通過集團旗下中國企業把經營中藥的陝西紫光辰濟藥業納為全資子公司,收購額為 49 億日圓,約合 2.5 億元人民幣。

詳全文

中國環保科技 (00646.HK) 擬收購環保固廢業務公司 50% 股權

中國環保科技 ( 00646.HK ) 公布,於 2023 年 5 月 7 日,公司與賣方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據此,公司附條件同意收購且賣方(香港嘉華科學技術投資有限公司)附條件同意出售目標公司(中港環保科技(廣州)股份有限公司)的 50% 股權,交易對價為 1 港元。

詳全文

滙豐擬收購內地合資基金公司「滙豐晉信」餘下 51% 股權

HSBC 滙豐 (00005) 據報將從中國合資夥伴購入資產管理公司「滙豐晉信」的 51% 股權,令集團全資持有「滙豐晉信」。路透社引述消息指,滙豐已與國企山西信託股份達成協議,交易需獲得監管批准。

詳全文

贛鋒鋰業:子公司擬 2.74 億元收購錦泰鉀肥 5.4885% 股權

贛鋒鋰業公告,全資子公司青海良承擬以 2.74 億元人民幣的交易價格收購北京萬邦達持有的錦泰鉀肥 5.4885% 股權。

詳全文

天齊鋰業 傳將入股賓士與吉利合資公司

大陸鋰礦巨頭天齊鋰業再傳布局下游新動作,擬投資最多 2 億美元,入股德國車企賓士和大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的合資企業智馬達汽車(Smart Automobile),若順利入股,將成為天齊鋰業今年來首次成功的股權投資。

詳全文

 世界M&A與PE要聞

新創公司 不再熱中推動 IPO

全球經濟前景黯淡、股市持續動盪與風險投資交易銳減,令許多處於早期階段的新創企業重新思考長期策略,不再以風光上市做為終極目標。部分新創公司領導人表示,與首次公開發行(IPO)相比,他們更熱中打造盈利企業並維持私有化狀態。

詳全文

日本超 4 成製造業企業 2022 財年利潤下降

日本製造業的業績復甦出現了不確定性。截至 5 月 2 日公佈 2022 財年(截至 2023 年 3 月)財報的企業中,有超過 4 成的企業出現了凈利潤下滑。創出自新冠疫情爆發的 2019 財年( 5 成以上)以來的新高。由於中國市場減速和原材料價格走高,深受影響的電子和汽車零部件行業陷入苦戰。

詳全文

摩根大通收購第一共和,創造真正「大到不能倒」?後續 3 面向注意

隨著摩根大通收購第一共和,市場也在猜測,延續了 7 週的美國銀行危機是否將畫上句點?「已經接近終點了,也希望這能幫助穩定情勢,」《彭博》引述戴蒙在電話會議上的話表示。

然而,也有重量級人物認為事情沒有那個容易解決。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首席經濟顧問、前任高盛銀行總裁柯恩(Gary Cohn)接受《CNBC》電視專訪時就指出,「這不是結束。」柯恩強調,「危機通常不會簡簡單單的結束。銀行體系還會發生其他的問題。」

詳全文

Lockton 宣布收購 THB Brazil

巴西聖保羅 2023 年 5 月 5 日 /美通社/ -- 全球最大型的私保險經紀與顧問公司 Lockton 今日宣布,從美國最大的獨立專業保險產品批發分銷商 Amwins 手中收購 THB Brazil。

詳全文

憂壟斷遊戲產業!英政府阻止併購暴雪 微軟力拚歐盟上訴

經過了數月的調查,英國政府正式宣佈以「反托拉斯」為由阻止微軟(Microsoft)與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的併購案。此案涉及全球監管機構對科技公司的態度與企業勁敵索尼從中作梗等而引起各界高度關注,這起收購案接下來仍有歐盟委員會及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兩關得過,尤其今年五月歐盟的決定將成為併購結果是否順利的重大關鍵。

詳全文

新世界首富換人,LVMH 阿諾德的經營併購之道

現今全球最大的法國奢侈品 LVMH 集團執行長阿諾德,近日身價飆漲至 2386 億美元成為世界首富,LVMH 集團股價也隨之上漲,市值突破 5000 億美元。究竟阿諾德是誰?他又是如何成功打造 LVMH 帝國的呢? 

詳全文

博通執行長遠赴歐盟 力拚 VMware 併購案過關

美國晶片製造博通(Broadcom)執行長陳福陽(Hock Tan)周五(5 日)試圖說服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讓他們相信公司以 610 億美元收購雲端運算公司 VMware(VMW-US) 的提議有利市場競爭。

詳全文

高通宣布收購以色列車用晶片商 Autotalks,強化 V2X 技術發展

就在日前包括華邦旗下子公司新唐、鴻海旗下子公司鴻騰精密日前宣布出脫以色列車用晶片公司 Autotalks 之後,根據外電報導,行動處理器大廠高通 (Qualcomm) 宣布併購 Autotalks。預計隨著智慧聯網汽車和自動駕駛需求增加的情況下,該領域所需晶片數量也在急劇增加,這也使得超用晶片未來將成為高通另一個期待發展的領域。

詳全文

私募巨頭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正在參與收購 Celsius

金色財經報導,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管理着超過 5000 億美元資產的私募巨頭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正在參與收購陷入困境的加密借貸平台 Celsius。

詳全文

Voyager Space 收購 ZIN Technologies, Inc.

美國丹佛市 2023 年 5 月 5 日 /美通社/ -- 全球最大的太空探索公司 Voyager Space 現已收購 ZIN Technologies, Inc.  (簡稱「ZIN」)。

詳全文

Mozilla 收購 AI 評價驗證服務商 Fakespot

Firefox 開發商 Mozilla 宣布收購驗證線上服務或商品假評價的 AI 技術供應商 Fakespot,確保 Firefox 用戶免於詐騙網站之害。

詳全文

國際股美股雷達 Olive Garden 母公司達頓餐廳以 7.15 億美元收購茹絲葵牛排館

達頓餐廳 (DRI-US) 周三 (3 日) 表示,將以 7.1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茹絲葵 (Ruth’s Chris Steak House) 母公司 Ruth’s Hospitality Group (RUTH-US)。

詳全文

Tata Communications 完成收購 The Switch Enterprises

全球數碼生態系統推動者  Tata Communications 今天宣布,旗下全資國際子公司 Tata Communications(荷蘭)有限公司完成對 The Switch Enterprises LLC (The Switch) 的收購。

詳全文

Dar 完成對 Su-Yapı 的收購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BUSINESS WIRE)--(美國商業資訊)--全球著名多專業顧問公司 Dar Al-Handasah Consultants ( Shair and Partners )(簡稱 Dar )已收購土耳其國內首屈一指的工程顧問公司 Su-Yapı Engineering & Consulting(簡稱Su-Yapı )的多數股權。

詳全文

The Estée Lauder Companies 完成 Tom Ford 品牌收購案

紐約--( BUSINESS WIRE )--(美國商業資訊)-- The Estée Lauder Companies Inc. ( NYSE: EL ) (“ELC”)今日宣布,該公司已完成 TOM FORD 品牌收購案,成為 TOM FORD 品牌及其所有智慧財產權的唯一所有人。

詳全文

元宇宙遊戲 Bullieverse 收購印度遊戲公會 Beyond Gaming Guild

BlockBeats 消息,5 月 5 日,據官方消息,元宇宙遊戲 Bullieverse 宣布已收購印度遊戲公會 Beyond Gaming Guild,以拓展印度市場。

詳全文

Meta 收購 AI 芯片團隊 AI 教父稱 AI 對世界威脅比氣候暖化「更緊迫」

據《路透社》5 日報導,Meta 聘請了一個位於奧斯陸的團隊,這個團隊直到去年底,都還在協助英國獨角獸芯片公司構建 AI 網絡技術。這個高度專業化的團隊,將為 Meta 帶來深厚的專業,支持 Meta 數據中心的大規模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