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無法看到完整訊息,請點選此處查看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台灣M&A與PE要聞
中國大陸M&A與PE要聞
世界M&A與PE要聞
 
資訊中心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專欄
協會專欄
 
相關連結
 

網址:
www.mapect.com

聯絡我們:
service@mapect.com

訂閱/取消電子報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MAPECT〈領導者深度訪談II〉系列專文 7:友達光電楊本豫副總經理

編按:全球製造業大規模走向區域化經濟貿易系統,新的合作夥伴關係與新的商業模式也因應而生,在地製造、短鏈供應和疫情擴散等趨勢所引發的跨國管理問題,不但改變了企業既有的營運模式,也加速了 AI 應用科技與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結合。本年度台灣併購白皮書製作團隊持續透過訪談企業領袖及專家學者,深入探討供應鏈重組後的價值轉型與疫後併購投資策略思維對未來台灣產業可能帶來的影響和機會。


問:台灣的 ICT 產業供應鏈重新洗牌以後,接下來將會有什麼樣的變局?友達當前對 ICT 市場格局的看法及接下來對於企業發展角度上有什麼戰略規劃?

答:集團的轉型策略主要思考如何透過策略併購及投資,達到終極目標。歐美大企業的百年歷史及轉型過程是值得友達及其他企業學習的典範,像是擁有 200 年歷史的 GE 從經營電燈泡業務轉型成為世界最大的飛機引擎製造商之一是為最經典的案例。多數歐美企業在進行 M&A 時,主要模式為全數股權收購,其最終目的為完全整併及內化。因此,歐美公司除了運用 organic 的策略進行研發及業務拓展之外,透過併購投資將可以達成核心競爭力的轉型升級。

友達的面板業務在過去 20 年高速成長,且終端用應用也越來越廣,但近 10 年因中國大陸的面板企業加入市場競爭,影響了產業供需平衡。

如何從一家經營 25 年的面板廠轉型升級,一直是友達的重要課題。在 2008 年以前,友達已經併購及轉投資非常多面板上游企業,同時也透過收購其他面板廠達成水平擴張,其中包含 2002 年的聯友光電與達碁科技合併案及 2006 年的廣輝收購案。近期,透過水平整併能創造的價值有限,因此集團當前規劃透過向下游策略投資與併購來達成垂直整合,打入面板產業下游多元垂直場域,達成近期倡議的「場域經濟」。

面板的應用場域非常多元,包括手機、筆電、電視、汽車儀錶板、廣告看板、POS 機等等,但友達必須要打入下游場域,直接面對終端用戶,才能挖掘需求的脈動及痛點。然而,因為軟硬整合的需求程度會越來越高,執行相對困難,卻是一條必走之路。

友達於 2021 年 1 月 1 日將經營工業和商業應用面板事業切割獨立為達擎,「達擎」兩個字,意謂友達進入場域經濟的驅動引擎。切割獨立以後,將可延伸至面板下游的應用端,並整合零組件、硬體及軟體,成為 Solution Provider。

台達和研華是成功透過併購強化核心競爭力的兩家指標性公司,亦值得台灣企業借鏡。具體的指標為兩家公司的市值營收比都超過三倍,而臺灣許多電子業都不到 0.5 倍,代表資本市場認為台達和研華過去的併購都已經內化成為自己公司未來成長的動能及核心競爭力。

友達希望透過投資併購策略,達成垂直延伸或水平擴張,並內化成為核心競爭力。以水平擴張而言,並從 LCD 出發,跨到不同的顯示技術,將可使友達除了 LCD 之外,提供全面的顯示技術解決方案平台,這就是 Go premium;而 Go vertical 則為進入垂直場域,並提供客戶完整的解決方案。

問:這段時間友達也做了好幾個 M&A,跟當前友達整個策略方向是否一致?

答:2020 年友達主要的 M&A 案例是富采和凌華。富采是隆達和晶電組建的控股公司,因為兩家公司各自單打獨鬥相對辛苦,所以希望組建控股公司,強強聯手。此外,友達正從LCD 跨到新的顯示技術,而 Mini LED 跟 Micro LED 的顯屏是很重要的 Go premium 策略,且為另一個正在興起的中高階顯示技術。因此友達希望富采扮演供應鏈上游或關鍵零組件的角色,使友達有解析度高的 Mini LED 或 Micro LED 顯屏產品,且具有價格競爭力。富采擁有足夠的研發與財務能量,可與友達一起打造新的生態系。

凌華是友達 Go vertical 策略的案例。凌華從營收排名來說,是台灣 IPC 第三大廠商。IPC 的領域相對寬廣,凌華偏向工業自動化及醫療領域的 IPC。凌華的產品技術能力,在友達五大智慧應用場域(零售、醫療、交通、育樂、製造)的發展上,將可應用於醫療、育樂跟製造。策略投資以後,將可補足友達的電腦運算能力及業務,並與凌華共同布局 AIoT 的 Roadmap。尤其在進入工業跟商業應用的領域,是生態系之間的競爭,不能靠單打獨鬥。

問:對於面板產業接下來發展,您是怎樣看的?

答:面板產業需要觀察市場供需。當前中國大陸已經是世界第一大供給市場,但近期因政府補助重心轉向半導體,因此對面板的補助大減,因而減弱大陸競爭者產能擴充的力道。此外,韓國競爭對手將會關閉 LCD 廠,使供給可能不增反減 ;從需求層面來說, 2020 以前,面板最大應用就是電視跟筆電,每年的成長都不到 5%。但在 2020 年之後,因 COVID-19 達成雙位數成長,主要是宅經濟、遠距上班及上學、行動辦公室等因素,催生需求高速增長,且即使疫情結束,此需求也將會持續成長。總結來說,供給和需求都是正向發展,未來幾年面板前景可期。

問:友達如何挑選國內外併購標的?預估投資金額有多少?

答:友達打算以超過百億的資金來進行國內外投資併購,評估的標的主要為具備軟硬體整合能力的系統商或面對終端客戶的系統整合商(SI),因為場域經濟必須打入終端市場。友達在 5 大智慧應用場域的戰略佈局上,針對不同國家地區有不同的關注垂直場域。零售及醫療主要著眼於美國市場,製造關注中國及東南亞市場,而育樂則為歐洲和美國。

問:台商過去在集團佈局方面,很多是做自己集團內的投資併購,但未來發展場域經濟,尤其友達的目標是海外市場,有應用市場及客製化的需求。就友達未來的佈局來看,仍會透過併購的模式增長嗎?還是有其他方式帶領台灣或不同產業一起打群架,在場域經濟領域扮演更大的角色?

答:單獨依靠 organic 或 inorganic 是不足的,雙軌並行才是關鍵。當前的達擎已於美國、中國、歐洲及日本成立了 Regional Business Unit (RBU),主要為經營在地市場的終端客戶及 SI,並挖掘新的需求。這是友達的 organic 策略。此外,以 inorganic 策略來說,友達希望透過投資凌華及鑫創(車載電腦提供商),達成業務增長及產品延伸。在投資了  IPC 以後,友達將有能力接下客戶整機或軟體的需求。這就是友達強調的生態系,要掌握終端用戶的需求。

過去,台灣科技公司專注做的消費電子是個高度垂直分工的產業,只要標準化生產產品,就可以產生成本效益,但中國大陸競爭者卻更具有成本及市場優勢,壓縮台廠利潤空間。然而,技術含量與產品品質要求較高的少量多樣,中國大陸業者較少布局,並且因為 AIoT 的大趨勢而成長可期,所以成為台灣 ICT 公司必須佈局且匯集技術資源的應用領域。

問:五年後友達的集團與市場定位會如何?

答:友達轉型目標是成為以顯示技術為核心的 AIoT 解決方案商。因此,友達在過去 5 年將近 1,000 位在製造、RD、供應鏈專業的工程師送至臺灣人工智慧學校受訓,並期望將其內化成為集團的產品力。此外,友達成立了新事業子公司或透過收購標的公司,對五大場域提供數位轉型服務,朝向從「產業 AI 化」到「AI 產業化」的目標邁進。

問:目前製造仍占友達蠻大的比重,從過去的製造到現在的數位化、自動化,乃至智慧化,這個轉變其實是基礎,以台商的角度上來看,企業想要轉型,友達從零組件製造商轉型為解決方案提供商,有沒有一些您認為比較重要的要素?

答:軟體能力普遍是台商 ICT 公司的天缺,而友達在這部分已經很有節奏及策略的進行補齊。友達在台北成立了一個專門招募軟體人才的辦公室,目前已經有近 200 人。

零組件製造商要轉型成為軟硬整合的方案商,必須補充從 firmware 到 API 的能力。以友達零售佈局為例,為了加速垂直整合,我們在紐約收購了一家 content management software (CMS)的軟體公司,把零售的價值鏈從純粹的 Panel 轉變成數位看板(Digital Signage),再加上 CMS,便可直接提供解決方案給終端用戶。

友達接下來將佈局醫療、育樂、交通等應用領域。醫療領域方面,友達擁有很多國際大客戶,例如 GE、飛利浦、西門子(GPS),而在與 IPC 廠商策略聯盟以後,將可提供 GPS 客戶面板以外的全方位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此外,未來電動車的趨勢將走向聯網車,而且自駕車將會從 Level 1 升級至 Level 5,這也表示人類在車裡駕駛的時間會減少,並且增加顯螢幕的觀看時間。友達也觀察到當前許多需求是關於 A 柱到 A 柱的顯示螢幕,而這樣的產品設計趨勢,將使面板的覆蓋面積會增加 n 倍。

問:友達的競爭對手接下來會是誰?

答:以長期而言,整個產業的競爭或是合作對象都是跨界的。友達將持續以顯示技術為核心,進行水平擴張跟垂直延伸。

問:科技產業在這個新的趨勢及大家共同面對的競爭或者商機,台灣廠商該如何應對?

答:未來的科技產業格局將形成生態圈之間的競爭和合作。建議台廠應打造強強聯手的生態圈來打群架,或至少做虛擬整合,並靠近終端用戶,掌握與時俱進的需求。

問:友達在投資跟併購上,對於 ESG 有何考量?

答:友達是連續 11 年的道瓊永續指數成員,該指數機構每年檢視並評估友達節水、節電、公司治理等等指標。以公司治理為例,友達的大股東持股比率偏低,不是一個由大股東主導的公司,而是一個由大眾主導的公司,因此在 2013 年就已達成獨董過半。

針對投資併購標的,友達也積極輔導企業在 ESG 相關的議題。2013 年,友達成立 cross-function CSR Committee,主要關注綠色製造、綠色研發、綠色產品及綠色供應鏈等,並且每季檢視相關指標。

問:我們觀察到當前每個集團或企業似乎都在自己創造 ecosystem,對於產業或政府,您有沒有什麼想要呼籲或是建議?

答:政府應營造環境並創造示範場域,並讓台灣的業者共同參與。以面板產業舉例,經濟部、科技部或各地方政府為協助顯示器總會找尋不同的示範場域,倡導智慧生活顯示科技與應用產業策略,劃分娛樂、零售、醫療等示範場域,並且招募整個產業生態系去承攬或提供服務。

示範場域的成立應面對的難題及挑戰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專案預算分配,第二是商業模式。需要運營商提出具體、可執行、可落地的商業方案和行動方案,讓示範場域不再只是示範。

》更多 2021 台灣併購白皮書企業領導者訪談專文,請點選 MAPECT〈領導者深度訪談II〉系列專文

境外資金專法落日 二點提醒

濟日報/2021-07-06/記者程士華

境外資金專法施行至今近二年,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5)日提出二點提醒,首先,專法即將於8月14日屆期落日,租稅優惠只剩最後一個多月,台商須儘早評估適用可能。

其次,待專法落日之後,依據立法院決議,後續可能會銜接「受控外國公司」(Controlled Foreign Corporation, CFC)課稅規定,須留意相關期程。

根據財政部統計,截至今年6月14日止,境外資金匯回申請案,申請匯回總金額已達2,614億元,且其中2,420億元已經實際匯入我國金融專戶。

《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於2019年8月15日上路,限定二年施行期間,在實施第一年將資金匯回,只會依8%稅率課稅;於專法實施第二年匯回,依10%優惠稅率課稅,且若資金投入實質投資,還可以退稅二分之一。

勤業眾信稅務部會計師張瑞峰指出,由於專法將於今年8月14日落日,優惠目前僅剩一個多月,從匯回統計來看,近來動輒單月百億以上入帳,可見搶搭專法「末班車」的盛況踴躍。

張瑞峰提醒,有意提出申請者,務必預留充足前置作業準備時間,例如營利事業申請時,須準備境外公司盈餘分配的決議文件,及聯繫銀行端,先辦理洗錢防制及資恐防制作業等,及早辦理,才能避免錯過末班車。

除了專法落日期程,還要注意「受控外國公司」新制即將上路,張瑞峰指出,立法院在通過境外資金匯回專法時,便曾作成附帶決議,要求財政部於專法施行期滿後一年內,報請行政院核定受控外國公司相關規定(《所得稅法》第43-3條及《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第12-1條)的施行日期。

張峰瑞分析,受控外國公司的規定,最快將於2022年1月1日起生效適用,個人或企業若持有境外低稅負地區的公司股權,持股達50%以上,或具有重大影響力者,不論該公司是否已經決議分配盈餘,股東都必須調整增加所得額課稅。

全球最低稅負制 影響 154 台企

經濟日報/2021-07-06/記者程士華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近期通過全球最低稅負 15% 的共識,最快 2023 年上路,根據財政部統計,目前跨國企業母公司在台灣的企業,共有 154 家已達適用全球最低稅負的營收門檻;同時,針對母公司設於海外的台商,也有可能納入課稅,影響範圍必然更大。

安侯建業稅務會計師林棠妮指出,就在 20 國集團(G20)財長本周召開會議的前夕,OECD 當中約莫 130 個國家和地區,於 7 月 1 日已率先達成協議,同意實施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為15%,全球反避稅行動,將進入白熱化的階段。

林棠妮表示,許多企業在東南亞地區投資,名目稅率雖然較高,卻因為享受租稅優惠等因素,讓實質稅率低於 15%,就可能受到全球最低稅負追稅。

哪些台商集團可能入列呢,林棠妮指出,全球最低稅負的適用對象,與現行國別報告申報門檻相同,也就是集團合併年營收達 7.5 億歐元(新台幣 270 億元)的跨國企業,根據這個標準,包括「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以及「電子五哥」鴻海、廣達、英業達、仁寶、緯創,都很可能被框入。

財政部賦稅署表示,跨國企業母公司在台灣,且全球營收達到上述標準的企業,須申報國別報告,以最新申報 2019 年度來看,我國共有 154 家營收達標;我國跟進國際立法後,未來上述台商集團的實質稅率未達標準者,我國將會有權把課稅權拉回台灣。

有關後續期程,勤業眾信會計師廖哲莉表示,所謂的全球最低稅負制,與台灣最低稅負制不同,主要是防止跨國企業利用國家間稅率不同,將利潤分配至稅率低的國家,新制可視為各國政府反避稅的「終極武器」。

廖哲莉表示,G20 和 OECD 陸續於本周進行最低稅負制提案討論,預計今年 10 月完成執行計畫、2022 年完成技術工作,並自 2023 年起實施。

大陸台商釋股留才 會計師三招教戰

經濟日報/2021-07-07/程士華

台商在中國大陸布局已久,為了留住優秀幹部,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7)日指出,可參考三類分紅模式,多方考量其優、缺點及後續稅務,妥善規畫釋股,達到最有效的留才策略。

徐丞毅指出,最簡單的方式是讓員工直接持股,不論是員工拿股利時,或是未來離職要賣股票,都是按 20% 稅率扣繳納稅;通常是員工最希望拿到這種股票,但是對台商而言,卻要擔心員工眾多稀釋股權,或是當員工離職時,可能有股權外流風險。

為避免陸廠股權太分散,徐丞毅建議,台商還有另外二種做法,首先是成立控股公司,讓控股公司持有陸廠的股份,而員工則是拿控股公司的股份,此模式於配發股利時,課稅與直接持股一樣為 20%;但如果員工想出售股權時,控股端先被課企業所得稅,個人又要再課稅,綜合稅負成本高達 40%。

近來受到大陸許多地方政府鼓勵,也有台商改以「合夥」模式,分配盈餘激勵員工,又避免股權分散。由於合夥組織會穿透課稅,讓地方稅源增加,因此不少地方政府會支持台商到當地成立合夥企業,甚至額外提供租稅優惠。

在稅務上,陸廠分配股利給合夥企業時,直接對員工個人穿透課稅,徐丞毅表示,此時與個人持股一致,會依20%稅率扣繳。

但當陸幹離職要退夥時,實務上的課稅有分歧,徐丞毅表示,第一,有些地方政府基於穿透課稅,因此比照個人持股,只對個人課徵 20% 所得稅;第二,也可能會把合夥人處分股權的所得,視為「生產經營所得」,適用稅率為 5% 到 35%,然而可以獲得股權激勵的幹部,其收入也較高,多半可能被課徵 35% 重稅。

徐丞毅表示,合夥模式具備防止股權分散的優點,在最壞的情況,課稅也低於控股公司,台商可多方面考量來設計獎勵機制。

大陸嚴查租稅濫用 會計師提醒台商小心

經濟日報/2021-07-05/記者程士華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5)日表示,近期中國大陸大規模追查濫用高新技術優惠的企業,不僅撤銷資格、追稅,甚至還起訴相關人員,建議大陸台商申請各類優惠前,應多加留意子公司實際帳務品質,以及集團整體有效稅率。

資誠兩岸商務與稅務服務合夥會計師段士良表示,大陸江蘇省上週公告撤銷 220 家位於南京、蘇州、無錫等地的高新技術企業優惠資格,追溯年度最早可到 2019 年,稅局將對被撤銷優惠的公司追繳稅款;無獨有偶,廣東省最近也對數個協助企業編造虛假資料騙取高新技術優惠的顧問公司進行起訴,企業除被追繳外,顧問公司相關人員也被判刑。

段士良指出,大陸為鼓勵技術創新,凡是具有研發資質且投入研發費用、聘僱研發人員達一定水準的公司,企業所得稅率可從 25% 降低至 15%,由於不少地區政府將當地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視為政績,審查確實不嚴格,而且不少協助企業申請優惠的顧問公司,還打著「申請不到,不收費」的口號。

段士良表示,高新技術公司優惠從 2008 年開始以來,吸引不少台商躍躍欲試,但現階段中國大陸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政策,已經轉為重質不重量,尤其從這次江蘇省公佈的名單,不少新能源、生物科技或光電企業,都屬大陸政府目前積極扶植的產業,若沒有真的研發投入,只是在帳務上技術性改變名目,一但被稅局識破,就算是鼓勵的產業,也一樣會面臨追稅的命運。

段士良提醒,申請到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不見得報稅時一定可以適用優惠,就算真的適用了,稅局之後審查也可以撤銷優惠追繳稅款;此外,如果中國大陸子公司有關聯交易,更要注意高新技術企業,在移轉訂價上同時隱含著應享有較高利潤,在集團財報上的有效稅率,很可能更不利,建議台商也應檢視集團整體有效稅率,以免顧此失彼。

金融科技老將變券商 打造台灣版羅賓漢

經濟日報/2021-07-07

圖說:好好投資科技(How Invest)已取得金管會核准,成為台灣第一家科技公司改制的網路證券商-好好證券公司

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投資出現熱潮,台灣不落人後,終於出現一家代表性的新創企業。好好投資科技(How Invest)2021年6月1日已取得金管會核准,成為台灣第一家科技公司改制的網路證券商:好好證券公司。

最令人關注的是,前身好好投資也是全台首家金融監理沙盒實驗成功的新創公司,在金融總會設立的FinTech Space(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孵化了二年時間,共同創辦人楊少銘和張博淇分別來自瑞士銀行和麥格里資本證券,有豐富的外商證券資歷,卻積極投入近年最熱門的金融科技領域。

好好證券是一個創新的基金買賣平台,除了傳統的基金申購贖回外,還有創新的基金交換業務,讓投資人可以即時換出基金,取得現金,或用基金直接換基金。傳統的基金銷售機構僅有初級市場的功能,但好好平台初級市場和次級市場兼具。

好好證券自許為「台灣的羅賓漢」。Robinhood 是美國近年最紅的網路證券平台, 帶動千禧世代投資熱潮,是這波美股行情的重要背後力量。執行長楊少銘表示,新的數位投資時代已經來臨,透過網路平台及金融科技,除了首站的基金,未來還有股票以及各種金融商品,從國內到國外,將提供一站式服務。

好好證券的背後支持者均大有來頭,主要推手黃齊元是藍濤亞洲總裁,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近年積極扶植新創企業,共同創辦新北市—亞馬遜 AWS 創新中心(AWS-JIC),扶植多家新創企業,好好在 2019 年即為其第一期成功孵化新創企業。AWS 創新中心的運營商領濤董事長王伯鑫是國內金融界大老,人脈深厚,在他和黃齊元的穿針引線下,好好再次浮出枱面。據悉,目前已取得許多產學及政經界大老支持加入團隊。

黃齊元總裁表示,這只是一個起點,接下來將成立台灣 FinTech 大聯盟,打造控股公司,目前已整合多家優秀新創企業加入,並且和亞洲各國著名的金控和大型互聯網業者策略結盟,將致力打造一個世界級的 FinTech 獨角獸。

台灣的新創這兩年開始逐漸活躍,繼沛星成功於日本上市並成為獨角獸之後,近期又有數家企業成功募集到資金,前進國際。好好證券此次集合各方資源,即將隆重登場,再次引領當前最熱門的 FinTech 金融科技領域,並以前進亞洲市場為目標,頗令各方高度期待。

 台灣M&A與PE要聞

台灣保健併購美第一槍 大江進軍美國製造

台灣保健併購美國第一槍!大江生醫(8436)12日宣布與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NewAge Inc.(股票代碼:NBEV)簽署意向書,擬收購 NewAge 位於猶他州的生產設施及代工銷售業務,並與 NewAge 展開長期合作之策略結盟。NewAge 總部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為全渠道保健品及快銷品龍頭企業,行銷全球 75 國,掌握全球 400,000 多個獨家經銷商和銷售網絡。《詳全文》

緯創撒錢併購 進軍車載、工控

緯創(3231)宣布旗下液晶顯示模組(LCM)事業擴展至車載及工控領域,預計以 80 億日圓(約新台幣 20.43 億元)向台灣晶端顯示貿易公司(JDI Taiwan)收購高雄晶傑達光電科技,同時搶進一線客戶的模組供應鏈,強化其在全球製造布局。交易案預計於第三季完成。《詳全文》

〈銀行家觀點〉區域銀行興起 國際大行若不聚焦經營 強龍也會困淺灘

大型外資銀行過往憑藉著資本或經驗優勢,在亞太新興市場大幅擴張發展,賺取豐厚利潤,現今因國際經營大環境轉變,新興市場的本土金融業勢力也逐漸抬頭,讓各地金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尤其是消金業務,更凸顯出國際大型銀行「強龍不再能壓地頭蛇」的景況。《詳全文》

靠整併提升議價能力 台被動元件廠走出與日廠不一樣的路

國內被動元件雙雄近來掀起新一波整併潮,業內人士分析,透過整併,一來整合資源提升效率、二來產品線多元化,一站式銷售提升議價能力,均有利推升獲利表現。《詳全文》

 中國大陸M&A與PE要聞

被申請破產?拜騰:法院未正式受理 積極尋求和解

拜騰汽車關聯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公司,12 日被上海華訊網路公司申請強制清算與破產,消息一出引發市場關注。拜騰汽車 13 日回應,目前有債權人向法院提起訴訟並對拜騰提起破產申請,法院還沒有正式受理破產申請,拜騰正在積極應對並尋求和解。《詳全文》

景順:40%主權基金計畫未來5年加大中國資產配置

投資機構景順最新公布的「全球主權資產管理研究」(Invesco Global Sovereign Asset Management Study)指出,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在過去 4 年穩步提升,根據調查,40% 的投資型主權基金和 56% 的流動型主權基金將中國視為較疫情前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40% 的主權基金計畫在未來5年增加對中國資產的配置。《詳全文》

中國船舶加速資產整合

大陸「南北船」中船工業集團和中船重工集團 2019 年 11 月戰略性重組,官宣合併為中國船舶集團,成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團。一年半後,又有大動作。關聯企業九家上市公司 7 月啟動股權劃轉整合,大陸國務院國資委將控股的全部股權,正式併入中國船舶集團。意味南北船合併後的資產進入實質性整合。《詳全文》

大陸遊戲直播龍頭 虎牙、鬥魚合併遭禁

北京近期高壓監管網路科技業。大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 10 日發布,經反壟斷審查後,決定禁止 2 大遊戲直播市場龍頭虎牙及鬥魚的合併案。市場監管總局指出,一旦合併將進一步強化騰訊在遊戲直播市場的支配地位,令其有能力和動機封鎖市場、排除競爭。對此,騰訊回應將認真遵守審查決定,積極配合監管要求。《詳全文》

陸反壟斷局宣布 無條件批准騰訊收購搜狗

大陸反壟斷劍指網路巨頭,不過,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宣布,已無條件批准騰訊控股收購搜狗公司股權。《詳全文》

 世界M&A與PE要聞

美國經濟大好 帶動併購創新紀錄

美國經濟數據顯示完全脫離新冠疫情陰影,牛津經濟研究院估測 2021 年 GDP 年增率達 7%,進一步推升 OECD 6 月估測的 6.9%,第二季各州恢復正常經濟運作,景氣更是一飛衝天。全球調研機構 Mergermarket 最新公布,2021 Q2 全球產業併購價值達1.5兆美元,較 2021 年第一季增加 15%,Q2 交易總件數 5,319 筆,是有史以來第三高的單季紀錄,就是在美國帶頭下,第二季全球前十大併購交易案中,有 5 件發生在美國市場或由美國企業發起。《詳全文》

歐洲車造商盼電池供應鏈 搬離陸靠近本地

周二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英國和歐洲的汽車相關製造商希望,使用於電動車電池之供應鏈,能搬離中國,更加移往和接近於歐洲電動車生產工廠。《詳全文》

菸草巨擘 14.4 億美元併購氣喘藥公司 Vectura 投入創新吸入性藥物研發

菸草巨擘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宣佈將以 14.4 億美元的現金收購總部設在英國、專精呼吸道疾病吸入性療法及設備研發製造的公司 Vectura Group(Vectura)。Vectura 股票在 9 日上午應聲大漲超過 13%。《詳全文》

吃下英國最大晶圓廠,中資頻併購是否撼動半導體產業版圖?

當全球積極鞏固、建立自有半導體供應鏈時,英國最大晶片製造商卻反其道而行出售給中資企業,背後將帶來哪些影響與效應呢?《詳全文》

英國政府下令調查中資對英國半導體廠收購案

中國半導體巨頭聞泰科技(Wingtech)旗下的安世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Nexperia)收購英國最大芯片製造商紐波特晶圓製造公司(Newport Wafer Fab, NWF)一案有可能出現變數,因為之前表示「目前不適宜介入」的英國政府態度出現變化。《詳全文》

路透:白宮將強化銀行業併購審查、推動消費者金融數據賦權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計畫周五(9 日)發布一系列促進產業競爭的行政命令,其中包含加強對銀行業的合併審查,並推動消費者金融數據賦權。《詳全文》

瑞銀︰上半年亞太區併購活動增加32%

瑞銀今日(7日)舉行「2021 下半年亞太區及中國資本市場展望媒體分享會」總結了上半年的表現和談及下半年投資展望。瑞銀董事總經理暨亞太區投資銀行主管金弘毅表示,隨著疫情逐步放緩,整個亞太區投行業務有明顯增長,國內市場上升 48%,中國國際市場升 76%,東南亞市場甚至上升 92%,將近一倍增長。《詳全文》

拓展企業軟體市場 博通傳將以 200 億美元收購 SAS

華爾街日報(WSJ)12 日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博通(AVGO-US)正在就收購商用分析軟體 SAS Institute 進行談判,這是收購巨擘拓展商用軟體市場的新舉措,預計該談判幾周內將會塵埃落定。《詳全文》

微軟傳收購資安公司RiskIQ 價碼逾140億元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微軟(Microsoft)同意以逾 5 億美元現金(新台幣140億元),收購網路安全軟體製造商 RiskIQ,在全球網攻事件日益猖獗之際,試圖擴大產品陣容和保護顧客。這項交易最快在近幾日宣布。《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