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無法看到完整訊息,請點選此處查看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台灣M&A與PE要聞
中國大陸M&A與PE要聞
世界M&A與PE要聞
 
資訊中心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專欄
協會專欄
 
相關連結
 

網址:
www.mapect.com

聯絡我們:
service@mapect.com

訂閱/取消電子報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MAPECT〈領導者深度訪談II〉系列專文 5:研華劉克振董事長

編按:全球製造業大規模走向區域化經濟貿易系統,新的合作夥伴關係與新的商業模式也因應而生,在地製造、短鏈供應和疫情擴散等趨勢所引發的跨國管理問題,不但改變了企業既有的營運模式,也加速了 AI 應用科技與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結合。本年度台灣併購白皮書製作團隊持續透過訪談企業領袖及專家學者,深入探討供應鏈重組後的價值轉型與疫後併購投資策略思維對未來台灣產業可能帶來的影響和機會。


問:2020 年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發展及產業製造活動,在遠距工作、社交距離等政策的推行下,新的商務模式因應而生,並加速了全球企業數位轉型的拓展;隨著疫苗推出、國際政經局勢也逐趨穩定,您怎麼看台灣 ICT 科技產業在後疫情時代的戰略地位?是危機還是轉機?

答:我認為在疫情過後對台灣科技產業整體應該是個轉機,並且有機會帶動產業強烈向上發展。近期台灣企業財務獲利及股市屢創新高也反映了這個趨勢。 細部分析,台灣 ICT 科技產業成長的三大動力來源為:供應鏈重要性提升企業數位轉型需求創新科技及應用

供應鏈主要由於近期中美摩擦,在雙邊貿易斷鏈後,台灣因位處在極佳的戰略地位將吸引相關轉單效應。

企業數位轉型需求的商機是正在發生且最為龐大的,如同過去蒸汽機發明及電流的發現重新塑造各行各業,近期通訊技術、資訊硬體、軟體系統都逐步到位,每個產業將會開始投入數位科技轉型,就如同一條寬闊的河流經過各處,沿途帶來豐富的資源與商機。

創新科技及應用如 5G、AI、電動車等,其發展過程會遵循國際資訊科技顧問公司 Gartner 所提出的 Hype Scale 曲線,初期具爆發性的成長、並在市場過熱後趨緩,最後達到緩速穩定的成長,就像大河旁的支流般最終挹注到數位轉型的推動中。

問:台灣 ICT 產業在後疫情時代會有哪些相關商機?您是否觀察到 ICT 產業在後疫情時代有出現和先前不同的營運模式或 ICT 產業在後疫情時代的因應策略?

答:台灣是 ICT 產業的核心,但定位較偏向供應鏈的執行者,而非創新技術的啟動者。嚴格來說,目前只有美國及中國是新技術的啟動者,歐洲和日本則是固守在最上游的基礎性產品,但對於市場的變化反應較慢。反觀台灣則是供應鏈的啟動者,對於市場需求的敏感度高且速度快,大多能夠在歷年新的技術潮流上卡到關鍵位置。

這次的疫情極大化的限制了企業的活動範圍,讓企業跨國併購增長的速度趨緩,企業在面臨零距離經濟、遠距工作的政策下,員工無法出門便刺激企業加速推動數位化,創造場域讓創新科技應用能快速落地。

因為台灣在過去一段間防疫得宜,讓生產鏈不中斷,同時中美關係在疫情後又有了轉變,都在在地幫助台灣企業在後疫情時代建立了先行的優勢。這部分我們可以從台灣 ICT 產業目前掌握的新訂單看出端倪,雖然近期因缺料影響產品交期,但整體台灣與下游國際客戶的商業關係已經建立,政府及民間企業都應該大力投入來掌握這個好的機會。

問:針對工業物聯網的發展,研華集硬體開發之大成,集中資源開發軟體服務平台 WISE PaaS,透過開放式生態圈來吸引各領域軟體服務商針對特定應用開發 iApp,請問研華在軟體部分採用開放式平台的心動念為?是否能分享研華在平台開創的商業思維?

答:工業物聯網市場可細分為三大領域--

  • 硬體:市場份額高但成長緩慢
  • 軟體/雲服務:市場份額小但成長快速
  • 整合服務/解決方案:市場份額高且成長快速

研華認為工業物聯網的解決方案是需要建立在平台上,透過平台提供軟硬體整合服務,來吸引各領域專門的系統集成商採用,將雙方資源整合成完整的解決方案,並在終端客戶場域中落地,由此串接產業上下游,在各領域共創生態系,如同當初智慧型手機由硬體出發,建構軟體平台,產生解決方案的過程。

在硬體面,研華已經是國際領導的企業且具備相當之優勢,但在軟體開發平台及資源上仍顯不足,難以連接到下游系統集成商,產生物聯網解決方案。因為這樣的起心動念,研華在 2015 年決議由公司內生建立 WISE-PaaS 軟體開發服務平台。透過整合自主研發之軟件、Open source 吸引海外軟體開發商及付費取得軟體等來加速完備軟體資源,有別於過往針對應用專門開發的模式,系統集成商可以依照各領域自己的需求,客製化多元解決方案。

研華內部看 WISE-PaaS 的平台服務並非以獲利為出發點,而是在於建構完備產品來加速普及,研華投過自身在硬體的優勢及穩定獲利來供應 WISE-PaaS 平台的投入資源,並藉由系統商對軟體服務平台的採用,反向帶動硬體在終端應用領域的導入率,形成一個正向的互助循環及永續的商業模式。

問:「共創」是研華發展工業物聯網的核心概念,不與既有領域的 SI 廠商競爭,反而透過互助共創來建立專業領域系統集成商為主要方向。研華為何在工業物聯網的發展採用這種由競轉合、建構共享生態圈的共創模式?此模式是否可應用到其他產業來幫助台灣企業走向國際?

答:工業物聯網目前發展的進程大約只到 2010 年預估規模的20%,隨著科技的進步,工業物聯網應用設備更多、場域更廣,且工業應用在每個領域都有其專業知識及進入障礙,研華透過投入自有資源切入不同場域,勢必會面臨到行業經驗不足、接觸終端客戶困難等問題。同樣的,傳統系統集成商要能由無到有開發客製化解決方案的成本也十分高昂。

因爲如此,在工業物聯網時代,建構能吸引各專業領域的集成商彼此聚合的平台,雙方互利共生、資源共享來提供快速且完整的服務給終端客戶,研華才可以將產品及影響力透過集成商加速落地到各專業領域,這也是研華近年的標語「Co-creating the future of IoT world」所主張的由競轉合的「共創」思維。 

研華在實際執行上,主要鎖定工業物聯設備聯網能源設備智慧城市智慧零售智慧醫療等六大專業領域,透過研華的 Edge computing & Device 加上 WISE-PaaS 平台建構出各種最接近客戶所需要的產品,交由各領域專業集成商來調整、客製化並販售給終端客戶,將各領域成功的商務模式快速複製,加速客製化產品轉為產業標準化,讓研華及系統集成商能彼此整合,成為在特定領域專門的專業領域集成商(DFSI)。 

除了過往的投資併購外,研華近年也參考了 IBM 的 Emerging business opportunity(EBU)機制,透過三階段將新創技術納入公司體制:

  • EBO Screening:公司透過專屬部門及內部員工創意激盪的活動來尋找具成長機會的領域。
  • EBO incubation:針對各領域的系統集成商,由專責部門構思合作方向,連同業務單位(BU)協助該領域系統集成商開發產品。
  • EBO transfer:如開發產品在 Proof of Concept(PoC)階段能成功吸引到客戶,則 EBO 與 BU 將致力於把產品規格化,待商務模式成熟後,可整併成為研華新的 BU。

研華主推的共創生態系概念是否可以應用在其他科技產業,關鍵點並不在於大家整合的方式,而是在於能否找到一個合適的商務模式,讓公司在彼此整合過程中資金投入能無虞,資源共享能無憂、利益分配能無私。如同研華 WISE-PaaS 開放資源給軟體開發商共享,平台資源的投入由研華硬體銷售支援,推出的解決方案可與系統集成商互助讓產品能落地,就是 一個循環共生、機會共創的生態系。

問:研華過往擅長透過海內外併購的方式取得市場、產品、技術等關鍵資源,加速公司擴張。能否簡短分享研華過去併購的效益,以及研華過去從事海外併購時所遇到的議題和挑戰? 

答:研華過往的併購大約是兩年一件,總體來說,研華過去併購對公司發展的效益我認為是持平的,主要是因為過去併購標的種類主要分為兩種:

  • 既有合作的海外代理商:這部分是研華的強項,主要是雙方已建立多年往來的基礎及深度的瞭解,雙方整合來產生綜效較為容易。
  • 研華缺乏的新產品/新市場:研華已有相當豐富的工業電腦硬體經驗及產品組合,對於收購後新產品整合執行較為得心應手,但雙方在公司治理的對接上,研華表現持平,還有進步的空間。

在海外併購的過程中,台灣企業活力夠、顧人情、個性謙遜的優點很容易談成併購案;不過台灣企業大多還是供應鏈的定位,公司治理是透過人治及應變來經營。相較於歐美日等國家大多建立體系制度,遵循一定操作流程行事的管理風格,台灣企業在收購後的整合是困難且不擅長的,如何建立收購後雙方認同的體制及文化是台灣的短板。

例如過去研華海外收購所派去的人才大多偏向具備開疆闢土的精神及能力,但當地原始的管理階層卻已歷經風浪、身經百戰,如何借重當地既有體系,並技巧性地融合公司併購的目標和初衷,取得信任,是研華持續努力的方向。

問:有別於過往併購者的角色,研華在今年年初宣布將與歐洲 Momenta Ventures 合作籌組約新台幣 14 億的 AIoT 生態基金,以策略投資人的思維參與少數股權或不占股權的共創贊助關係,支持研華「共創」生態圈的發展理念。是否可分享一下研華未來併購的方向及併購策略?

答:研華在工業電腦硬體領域已建立穩固的利基,內部已經有超過 50 個 BU,能夠併購的空間有限。未來真正的決戰點,是在工業物聯網的系統整合及軟體服務,這部分過往是美國及中國等大國的核心市場,研華目前已藉由 Wise-PaaS 平台投入多年的努力,但在軟體開發及各工業場域的專業度仍有不足,因此未來研華併購的主要重點集中在:

  • 獨立軟體供應商(ISV):在工業物聯網領域具備相關系統軟體開發能力的廠商
  • 專業領域系統集成商(DFSI):僅在特定場域具備豐厚專業知識的系統集成商

由於上述這兩大領域的企業多為私人新創公司,且資源多集中在海外國家,併購投資過程所需的標的尋找、案源分析、案件篩選……等工作十分耗費人力及時間,研華決定化被動為主動,由過往參與創投基金擔任有限合夥(LP),轉變為與海外新創公司合作籌組專項基金,由海外創投在了解研華發展方針後,協助進行當地產業案源搜尋及評估篩選,研華則可借助創投的人脈資源及市場理解,達到事半功倍之效,並掌控投資主導權。

問:研華在 2019 年便定調 ESG 是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請問 ESG 如何影響到企業未來競爭優勢?研華與所屬產業 ESG 的投入情況為何?未來趨勢與挑戰為何?

答:研華一直以來都相當重視 ESG,我們在 2019 年成立了 ESG 辦公室及研華利他樹公益平台來參與具創新及包容性的公益活動,過往企業大多以噱頭性質看待 ESG,但研華是透過務實而實際的思維,思考如何將集團所長及資源回饋地球及社會。

我們近年積極投入的ESG的項目包含:

  • 開發建築能源管理系統(Buildin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BEMS):即時不斷電監控建築能源使用狀況,讓企業能精準定位能源耗損狀況並立即改善,目前使用約可節省約 10% 耗電量,未來也預計導入政府、學校及客戶。
  • 產學合作計畫:研華重視創新及人才培育,近年來透過專案競賽、獎助計畫、實習機會……等一系列活動,為台灣高科技人才培育及產學接軌。
  • 研華基金會:藉由基金會將企業獲利透過贊助創新性公益計畫來回饋社會。

》更多 2021 台灣併購白皮書企業領導者訪談專文,請點選 MAPECT〈領導者深度訪談II〉系列專文

30日登場 台美TIFA 首納供應鏈議題

工商時報/2021-06-28/蘇秀慧、 呂雪彗

暌違近五年的台美 TIFA 會談 30 日登場,據了解,會談將首度納入供應鏈合作議題,希望透過台美合作強化半導體等供應鏈的韌性,避免受到來自地緣政治、疫情、駭客攻擊等的衝擊造成斷鏈,以確保安全、可靠的供應鏈。同時,將進一步深化台美經貿關係,我將正式向美方提出洽簽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

據了解,美方也已掌握我方將提出洽簽 BTA 的訊息。政府高層透露,台美 BTA 將參考美日、美韓雙邊貿易協定的內容來探討有那些項目必須更自由化。

高層表示,中美貿易大戰後,美國體認到強化半導體製造業供應鏈的重要性,美國總統拜登 2 月已要求政府各機關檢討半導體、車用電池、醫藥、礦物與材料等十項關鏈產業供應鏈,日前已提出檢討報告,希望建立有韌性、安全的供應鏈,而台灣產業供應鏈相當強勁具製造能力且可信賴,因此成為美國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對象之一。

台灣美國商會日前也認為,台灣產業供應鏈應強化韌性,不要過度倚賴單一國家或地區,才可避免地緣政治或疫情、駭客攻擊等全球危機衝擊。台灣能加入雙邊或多邊協議對全球夥伴也會帶來相當助益。

據悉,6 月 10 日美國貿易代表署代表戴琪與政委鄧振中在視訊會議敲定 30 日召開第 11 屆 TIFA 會議後,台美雙方各自組成工作小組緊鑼密鼓就議題進行溝通。

這次 TIFA 會議主軸有二,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二是提升、深化台美經貿關係。在疫後經濟復甦方面,供應鏈合作就是主要議題,全球遭受新冠疫情衝擊後,電子及車用晶片短缺,凸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晶片製造商龍頭台積電提升遠超越平時的產能,彌補全球晶片短缺。

另包含環境保護、勞工福祉、數位貿易、電商合作等議題,疫後台美都可尋找更多合作空間。疫後數位貿易更是不可逆趨勢,法規及政策必須一致,貨物進出口須更便捷化、手續申請審核也要更簡化,迎接數位經濟時代來臨。

至於深化台美經貿關係,將力推台美洽簽 BTA,配合科技發展,增進智財權保護,特別是營業秘密保護,法規透明化、投資及服務業更自由化等,政府會參考美日及美韓貿易協定,找尋需強化溝通重點。

美國商會發布2021年台灣白皮書 聚焦台灣商業倡議計劃

經濟日報/2021-06-23/記者葉卉軒

台灣美國商會今(23)日發布「2021 年台灣白皮書」,特別提出了一項台灣商業倡議(TCI)計劃,希望將台美經濟關係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最終達成雙邊貿易協定(BTA),台灣美國商會並呼籲華盛頓的領導人現在開始支持台灣商業倡議(TCI)。

此外,台灣美國商會也樂觀看好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台灣美國商會指出,預計到 2021 年,台灣經濟將增長近 5%,商品出口繼續增加。美國商會的成員公司也在商會最近的商業環境調查中對台灣未來的經濟前景充滿信心。

同時,針對台灣近來爆發的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台灣美國商會則強烈呼籲美國政府向台灣分配更多的美國過剩疫苗。

台灣美國商會會長 CW Chin(金奇偉) 和執行長 Andrew Wylegala(魏立安)今日皆特別強調,這次白皮書重點關注 TCI 作為一種變革性的六軌戰略方法,以增強美台經濟和業務聯繫。

金奇偉指出,事實上,通過兩國政府最近宣布貿易和投資框架協議(TIFA)理事會會議將很快恢復,第一條 TCI 軌道實際上已經完成。且自 4 年前中止會談以來,台灣美國商會便一直大力主張恢復會談。TCI 還敦促擴大由國務院去年 11 月發起的經濟繁榮夥伴關係對話(EPPD),包括企業參與。此外,它呼籲美國商務部和台灣經濟部發展以交易為導向的公私平台,以促進雙向貿易和投資,台灣納入新的和現有的諸邊經濟協議,並締結雙邊貿易協定,以及美台雙重徵稅協定。

魏立安則強調了這項新舉措的重要性,他說「眾星齊聚」,美台經濟關係急劇升級。通過 TCI,美國商會呼籲更多平台和更多私營部門參與。

雖然台灣美國商會的 25 個行業委員會提供了針對特定行業的建議,但他們也還強調了幾個影響本地和國際企業的緊迫問題。這些擔憂包括加速台灣的數位化轉型,加強其供應鏈,並確保在政府到 2025 年轉變台灣能源結構時穩定供應能源。

此外,為了繼續提升台灣作為國際化經濟體和經商之地的形象,台灣美國商會也關注台灣政府如何在 2030 年實現雙語目標提供建議,同時也建議利用台灣龐大的外匯儲備並提高其國際知名度的財富基金。

國泰台大經研團隊:三級警戒重擊民間消費 今年經濟成長力拚保五

工商時報/2021-06-24/彭禎伶

疫情對經濟仍有衝擊。國泰台大團隊主持人之一徐之強 23 日宣布,原本要將 2021 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拉高到 6%,但因為 5 月中開始的疫情衝擊民間消費,因此最後預測 2021 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是 5%,少了 1 個百分點,強調今年要以「保 5」為重點。

國泰台大團隊是由 3 月時預測值的 4.2% 拉高到 5%,且預測有 80% 以上機率會落在 4~5.8% 之間,比 3 月時的預估提高 0.8 個百分點。

徐之強分析,只要台灣能在 9 月底前解封,第四季民間消費恢復,甚至可能是報復性成長,則台灣今年一定能保 5;但若政府為謹慎起見,延後解封,但在出口成長強勁支撐下,全年經濟成長仍有 4% 以上,亦算是不錯的成績。

其中政府通過 2,600 億元的紓困計畫,最快第四季挹助實體經濟,徐之強說,估計可貢獻經濟成長 0.4 個百分點。

國泰台大團隊雖調高經濟預測值到 5%,但在經研團隊、主計總處等單位的預測中仍相對保守,目前主計總處預估 2021 年經濟成長率是 5.46%、中央銀行是 5.08%,最樂觀者有人估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有 6.8%,中位數則是 5.15%。

國泰台大團隊指出,影響台灣今年經濟有三個不確定與二大有利,三大不確定一是本土疫情、疫苗接種速度及有效性的不確定性,這部分影響最大,直接衝擊民間大額消費,如房市、車市、旅遊、餐飲等;二是全球供應鏈調整與產業復甦不均衡會加深經濟前景不確定性;三是中美爭端及國際政治不確定性。兩個有利,一是主要國家寬鬆財政與貨幣政策對景氣與信貸的支持作用;二是美歐及大陸景氣復甦、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暢旺,有利台灣出口。

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表示,疫情讓台灣經濟景氣受到衝擊,但復甦只是「延後」,不是「消失」,台股這波上揚是有基本面,會持續類股輪動,只要景氣有撐,台股就應會有一定的支撐。

程淑芬分析,現在影響台股行情最重要的是疫情氛圍,比除權息行情更重要,各類股是否填權息,要看何時開股東會、決定股利發放時間,及當時股市表現。

國發會挺新創 紓困額度加碼、資格放寬

中國時報/2021-06-24/洪凱音

圖說:國發會挺新創,主委龔明鑫今宣布「新創紓困加碼方案」,額度加碼、資格也放寬,預計 3,000 家新創可以申請

全台三級警戒再度延長,新創事業受創甚深,國發會挺新創,主委龔明鑫今親自宣布國家發展基金「新創紓困加碼方案」,政府紓困 4.0 貸款專案為基礎,這次不僅額度加碼最高至 2,600 萬元,也放寬認定資格,初步認定符合格的有 3,000 多家新創公司,政府1年將補貼 1.345 個百分點的利息補貼,並委由兆豐、台企銀主辦,希望協助新創公司度過疫情難關。

龔明鑫進一步指出,去年疫情期間推出的紓困 4.0 專案,共有 600 多家前來申請,總計約 181 家通過審核,這次加碼方案推出後,由於放寬認定資格,將能照顧更多新創業者,初步匡列符合資格的新創家數超過 3,000 家。

龔明鑫強調,無論公司營收是否衰退,新創業者都可以提出政府利息補貼 1.345%、加碼額度最高 2,600 萬元的紓困貸款方案,以年利息 1.345%、2,600 萬元估算,1 年可省下利息約 35 萬元。

國發基金新創紓困貸款方案執秘蘇來守表示,新創紓困加碼方案的利息補貼期限最長1年,信用保證成數加碼至10成,且企業不用負擔手續費。

我國對新創事業在資格認定上,是指設立 8 年以內、也就是 2013 年 1 月 1 日以後成立的企業,且在加碼方案通過前、即今年 6 月 17 日前曾獲得國發基金、創業天使投資或國內外加速器培訓、得過創業競賽獎項等創新企業,都可以前來申請

本土疫情持續 財政部發布二項紓困延長

經濟日報/2021-06-25/記者程士華

因應本土疫情持續,財政部今(25)日發布二項紓困措施滾動修正,首先,全台營業人若溢付營業稅,可以直接向國稅局申請退稅,此項措施延長至明年 6 月 30 日;其次,近期各類國有非公用不動產的租金、地上權地租等,繳款期限也將一律延長至 9 月底,延長期間免計收違約金及遲延利息。

在營業稅的部分,財政部表示,為協助受疫情影響的營業人,可以更早申請到營業稅退稅,財政部去年就已發布審核作業原則,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施行期間內,授權各地區國稅局從寬處理退稅,不必再逐案報到財政部核准。

上述審核原則原訂實施到今年 6 月 30 日止,但隨著國內疫情嚴峻,紓困條例施行期間,已延長到明年 6 月 30 日,財政部也同步滾動修正,除了施行期間之外,明訂施行對象、條件、限額等規定。

財政部指出,凡是在紓困條例施行日(2020 年 1 月 15 日)已存在稅籍狀態為營業中的營業人,經主管機關提供紓困、補貼、補償、振興相關措施,或其他受疫情影響,致短期間內營業收入驟減者,皆可申請退還溢付營業稅,退稅金額累計以 30 萬元為限;超過 30 萬元的部分,原則上餘額須作為留抵稅額,但情形特殊者,可由所在地國稅局,報經財政部核准退還。

另一方面,財政部轄下國有財產署,亦經管出租、委託經營及自行設定地上權等案件,財政部表示,相關國有非公用不動產應繳租金、經營權利金及地租等,已經分別報行政院核定減收二成,減租措施將持續至明年 6 月 30 日。

然而減租措施可能緩不濟急,財政部表示,針對繳款期限迫近的出租及設定地上權案件,先前已宣布可延長期限 7 月底;不過最近又考量國內疫情持續,國產署決定再延長上開租金緩繳措施。

財政部表示,針對國有非公用不動產租金,以及地上權地租等,如果原先通知繳款期限今年 5 月至 8 月之間,所有案件的繳款期限,將一律延長至今年 9 月底,延長期間免計收違約金及遲延利息。

財政部表示,評估本項緩繳措施,將有 8.9 萬戶承租人及地上權人受益,而且不必提出申請,國產署會主動辦理租金繳納展延。

資通訊產線布局轉移 經濟部:海外生產比連2年下降

中央社/2021-06-27/記者梁珮綺

美中貿易戰帶動供應鏈重新布局,根據經濟部數據顯示,資通訊產品海外生產比連續 2 年下滑,經濟部分析,從過往調查資料,資通訊產線移回台意願踴躍,如今觀察其現況沒改變,台商回流現況仍然進行中。

經濟部每月公布海外生產比概況,今年前 5 月海外生產比為 50.5%;9 大產業當中,資通訊產業海外生產比達 9 成最高。

不過拉長時間軸觀察,資通訊產業在 107 年攀升至 94% 創近幾年新高後,隨即開始往下降,反映在 108 年 91.8% 以及 109 年 91%,今年前 5 月為 90.6%,也較去年同期減少 0.2 個百分點。

經濟部認為,大環境有美中貿易戰以及海外生產成本墊高因素,再加上政府祭出台商回台投資方案,都是促成資通訊業者將產線轉移回台的拉力;此外,去年針對海外生產實況調查,也可以發現資通訊業者移回台灣的意願最高。

雖然資通訊產業回台熱絡,不過根據經濟部數據也顯示,電子產品的海外生產比在 107 年是 44.9%、108 年 45%、109 年 43.1%,今年前 5 月則是 43.2%,較去年同期增加 1.7 個百分點,數據在上下起伏返台狀況不明顯。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分析,電子產品多為晶圓代工、記憶體等,現階段晶片供不應求,也帶動相關產品接單成長,才無法凸顯台商回流的情形。

黃于玲說,電視也屬於電子產品,但多在海外組裝,受惠宅經濟,廠商幾乎訂單滿檔,海外生產比自然會隨著訂單金額增加而上升。

台灣數位監理科技再創新 集保結算所建置申報機制

經濟日報/2021-06-29/廖賢龍

因應國際數位監理科技發展,金管會委託集保結算所建置的票券金融公司數位監理申報機制,已於今(2021)年 6 月 28 日正式上線,該機制將提供票券金融公司採 API 自動化申報、線上驗證資料正確性、串連金融周邊單位顆粒化資料、提供視覺化監理資訊及建立即時警示通知等多項即時且智慧化之監理功能,為我國數位監理科技發展邁進一大步。

金管會檢查局自 2020 年 4 月起,即邀集中央銀行金檢處、金管會銀行局等相關局處及金融周邊單位與集保結算所組成工作小組,以自動化、標準化、顆粒化及智慧化等方向,共同規劃本案,並於 8 月委託集保結算所建置「數位監理申報系統」與「監理分析入口平台」兩大平台。

其中,申報系統運用API技術並導入自動化資料檢核功能,即時驗證資料正確性,增進票券金融公司申報效率及優化申報品質;監理分析入口平台除介接集保結算所的票券結算交割、聯徵中心的授信及櫃買中心的債券等顆粒化(Granular)資料以外,並串接金管會檢查局單一申報窗口歷史資料及銀行局共享平台,以視覺化儀表板技術,讓主管機關可藉由互動式多維度的監理分析工具,完整呈現監理攸關資訊,以大數據即時管理市場動態,並就重要財務業務風險指標建立即時警示通知,以精確掌握個別票券金融公司之風險狀況,提升監理效能。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國際間監理科技發展,主要圍繞的核心技術就是大數據,而集保結算所投入大數據研發已超過三年,並陸續提供主管機關及市場參與者使用。該案將不同資料源整合至資料倉儲中,並依監理需求,以金融科技方式設計監理分析工具,讓主管機關透過即時、多維度與視覺化分析,以即時管理票券市場運作狀況。

6 月 28 日正式上線後,集保結算所也將研議導入 AI 技術,利用監理的多元場景,從多維度數據中找出關聯性,讓追蹤金融活動更容易,有效降低潛在風險的影響程度,創造監理科技新價值,進而協助主管機關創建完善的金融科技環境。

支付生態大變化 金管會緊盯

聯合報/2021-06-25/記者戴瑞瑤

圖說:國內兩大零售業跨界經營特許金融業務,將對支付生態帶來大變化

金管會昨核准全家、全聯的電子支付許可,兩大零售業跨界經營特許金融業務,將對國內支付生態帶來大變化,為此金管會提出兩大但書,第一,兩家公司集團內關係企業進行異業合作時,必須建立起問責機制;第二,不可以不合理行銷與定價妨礙電支市場秩序。

目前國內共有五家專營電子支付,盤點這五家電子支付,大股東多是科技公司,像街口支付大股東為街口金科、歐付寶大股東為歐買尬、橘子支付大股東為遊戲橘子、簡單付大股東為智冠,唯有國際連大股東為電商龍頭 PChome。

而全家、全聯進軍電子支付,是國內首度有大型零售業直接成為電子支付大股東。金管會在兩家公司的許可函中,特別要求兩條件:第一,公司與集團內關係企業、非金融特許事業進行異業合作時,應加強橫向聯繫,盡職控管及要求合作對象共同遵循金融特許事業所應遵循法令規定、資訊安全及客戶資料保護,並建立問責機制。

第二,應訂定可維持穩健營運的行銷政策與定價策略模式,並必須充分考量各項成本與合理利潤等因素,不得以不合理的行銷與定價妨礙電子支付市場秩序,以維健全經營。

是否擔心兩家公司電子支付只獨厚自家企業?銀行局表示,這兩家申請業者來自於便利商店與超市,關係企業中業務往來密切,因此特別提醒兩家公司,不可用不合理行銷方式與價格來妨礙電子支付市場秩序,但最終還是要視其推出的策略與行銷手法來個案判斷。

 台灣M&A與PE要聞

金管會核准韓亞銀行設分行 韓國銀行來台首例

金管會核准韓商韓亞銀行(KEB Hana Bank)設立在台分行,將成首家在台設立分行的韓國銀行。依規定,銀行取得金管會核准函後8個月內須開業,預估最晚明年農曆年前開業。《詳全文》

國票金併安泰銀 搬開路障

國票金控(2889)併購安泰銀行有譜?國票金控昨(24)日晚間以重大訊息公告,昨日下午已獲日方合資對象通知同意,日方並簽署豁免同意書,排除國票金控投資商業銀行的競業限制,據市場人士指出,合資對象的日方公司應為日本樂天。《詳全文》

 中國大陸M&A與PE要聞

年內A股併購重組申請數量下降 不及去年五成

隨著註冊制穩步推行,併購重組規則不斷完善,A股市場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事件數量大幅下降。據記者梳理,今年以來共有19單併購重組專案上會,和去年同期40單上會項目相比,數量縮水超過五成。《詳全文》

併購重組上會企業縮水逾5成幕後:獵手、獵物角色轉換

2021 年以來,截至 6 月 25 日晚,併購重組上會企業合計僅 19 家,較 2020 年同期的 42 家再度縮水逾 5 成。《詳全文》

總規模近17萬億 私募基金加速流向產業升級重點行業

多項指標顯示,2020 年至 2021 年,我國私募基金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新備案基金數量、規模均出現大幅增長,並且加速流向互聯網、醫藥生物、半導體等產業升級重點領域。業內人士指出,去年至今,私募股權及創投基金沿襲了向國家重點支持行業投資的趨勢,對推動我國相關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詳全文》

陸證監會副主席:支持高端裝備製造等科技創新企業上市

大陸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25日表示,支持高端裝備製造、資訊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科技創新企業,透過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精選層上市掛牌融資。《詳全文》

 世界M&A與PE要聞

美上半年 IPO 交易 創 20 年新高

拜美國股市迭創新高所賜,2021 年上半年美國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市場熱鬧非凡,熱度創下逾 20 年之最。根據 IPO 研究機構文藝復興資本(Renaissance Capital)數據顯示,2021 年第一季與第二季美國 IPO 交易創下 2000 年以來新高紀錄,單單第二季便有113件上市案,籌資金額將近 400 億美元。《詳全文》

資金淹腳目 全球併購交易年增2.3倍

伴隨全球經濟復甦,加上歐美仍保持寬鬆貨幣環境,使得全球併購交易一掃去年低迷,重現活躍態勢。截至今年第一季,全球併購交易已經連續第三個季度突破兆美元大關。《詳全文》

疫情下生技併購、合作方式不同?專家解析現況與未來趨勢

生醫年度盛會 BIO Digital 2021 找來各界專家,針對焦點議題分享洞見,促進跨領域與社群的對話。其中,有一場次聚焦 COVID-19 疫情下企業合作的變化與未來趨勢,並邀請 Bayer 事業開發副總裁 Kendra Rose、Merck Research Labs 事業開發與授權負責人 Ben Thorner 與 Johnson & Johnson 免疫事業開發副總裁 Johan Verbeeck 齊聚線上進行討論。《詳全文》

SPAC上市夯 美國政府緊盯

美國資本市場近二年風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 SPAC)上市熱潮,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全球證券發行服務負責會計師賈小音今(23)日表示,相關趨勢已引起美國證管會的關注,繼而發布一系列的會計處理和指引、並計畫研擬更完善的監管法規,以確保散戶投資人的權益。《詳全文》

反壟斷大將任新FTC主席 亞馬遜米高梅收購案將面臨調查

亞馬遜上月收購米高梅工作室沒多久,便遭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盯上,據華爾街日報(WSJ)周二(22 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曾是反壟斷大將的新任 FTC 主席麗娜汗(Lina Khan)將對此收購案進行審查。《詳全文》

輝達收購安謀案 傳獲聯發科等三大晶片廠支持

英國周日泰晤士報報導,輝達(Nvidia)提議以400億美元買下英國半導體大廠安謀(ARM)的收購案,已獲得三大半導體巨擘的公開支持,讓這樁爭議重重的收購案聲勢大振。《詳全文》

通訊安全需求成長 亞馬遜收購 Wickr

亞馬遜25日表示,目前許多員工在家辦公,為了保護訊息安全,亞馬遜收購了加密訊息平台Wickr,並認為,通訊安全的需求正在快速成長。《詳全文》

亞馬遜再次斥資收購 Podcast 託管平台 Art19 Media 擴大與 Spotify 等業者競爭

針對 Podcast 市場佈局,亞馬遜在去年宣布收購 Podcast 內容出版商 Wondery 之後,稍早更確認收購 Podcast 內容託管平台 Art19 Media,計畫以此與 Spotify、蘋果、Facebook 等業者對抗。《詳全文》

Visa 將收購歐洲開放式銀行平台 Tink

Visa(NYSE:V)今天宣佈已簽署收購歐洲開放式銀行平台 Tink 的最終協議,Tink 使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和商戶能夠根據其財務資料,為歐洲消費者和企業量身打造財務管理工具、產品和服務。Visa 將支付總計 18 億歐元的財務對價來收購 Tink,包括現金和留任獎勵。《詳全文》

電商公司 Etsy 宣布 2.17 億美元收購巴西電商平台 Elo7,拓展拉美市場

外電報導,電商公司 Etsy(ETSY US)週一宣布已以 2.17 億美元現金價碼收購巴西線上訂貨生產市場平台 Elo7,作為其拓展至拉丁美洲的第一步。 不久前 Etsy 才收購了廣受年輕世代歡迎的線上二手交易網站 Depop。如同 Depop 和 Etsy 在 2019 年買下的音樂市場平台 Reverb,Elo7 遭收購後將由原本領導層繼續掌理,仍會是獨立的平台。此次交易預計第三季完成。《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