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最新消息
首頁 > 最新消息 > 私募股權業向保險業拿錢太難 鄭文燦揭原因
最新消息

Date: 2023-10-18
私募股權業向保險業拿錢太難 鄭文燦揭原因

工商時報/2023-10-04/陳碧芬

圖文: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4日舉辦《2023私募股權論壇》,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右六)親臨致詞。圖/陳碧芬

走過疫情干擾,私募股權(PE)基金業在台灣要大步邁前,唯獨「一項資金」供給水細如絹,至今逾兩年了僅有 15 億元參與 PE 投資。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 4 日在《 2023 私募股權論壇》致詞點名,金管會對保險業因現有資本適足率(RBC)設定過高,即使政府已開放保險業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投資 PE,但保險業並沒有真正行動投入私募股權。

鄭文燦表示,國內保險業資金持續流到海外超過六成,許多投資在海外債券,間接投資於基礎建設、或海外 PE,「『在海外可投、國內不可投』,這是一個很矛盾的現象」,行政院將針對這個部分,請金管會參酌業界的意見,讓更多保險業資金進入 PE,也有助於整個私募產業的發展。

鄭文燦也表示,私募股權基金可以比公開發行市場投資更靈活,近兩年台灣 PE 在成長、企業法人也投 PE 基金,基於國發會擔任官方輔導單位,根據「促進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產業輔導管理要點」 ,官方採取除了風險控管外,採取比較正面的支持立場,導引資金投入實體經濟跟產業發展。

國發會最新資料指出,依據 PE 管理要點,迄 112 年 9 月已核發資格函 2 案 PE 業,募資總額計 100 億元,促成 4 家保險業者參與投資 15 億元。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