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最新消息
首頁 > 最新消息 > 全球 SPAC 籌資掀熱潮 安永:台灣適用仍有難度
最新消息

Date: 2022-01-18
全球 SPAC 籌資掀熱潮 安永:台灣適用仍有難度

工商時報/2022-01-17/林昱均

圖說:左起依序為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家族企業傳承規劃及稅務諮詢服務執業會計師林志翔、稅務服務部營運長劉惠雯、所長傅文芳、AVA 天使投資平台創辦人暨 CEO 方俊傑、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執業會計師陳智忠(圖/安永提供)

2021 年全球 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件數為 646 件,籌資額達 1,611 億美元,為千禧年以來新高,其中約九成資金來自美國。但安永台灣(EY)所長傅文芳表示,台灣目前尚未引進 SPAC 制度且會計規則也不同,要在台灣適用仍有一段路要走。

SPAC 主要模式為初始投資人成立特定行業(私募基金、科技、併購、金融等)讓一家空殼公司先行申請完成上市櫃,實務上初始投資人團隊多保有約 20% 的股份,接著再以剩餘股份搭配其他專業投資人,將募集資金存在託管帳戶,接著在兩年內收購已選定的未上市櫃公司,讓被收購的公司不需透過傳統首次公發程序即可上市櫃。

若兩年內未找到適合收購公司,則該空殼公司會停止運作並進入清算,把 IPO 募集到的資金,包含投資固定收益證券的利息退還給投資者,對投資者來說有其保障。

對於被收購的新創公司來說,傳統 IPO 需要花上數年的時間準備文件與監管機制,透過 SPAC 上市大概約半年跟投資人團隊溝通、約半年為文件準備,相較來說可省下一半的法定 IPO 程序時間。

舉例而言,台灣新創代表者睿能 Gogoro 在 2021 年被美國私募基金 Princeville Capital 投資公司 Poema 相中,最快將在 2022 年上半年於美國那斯達克以代號「GGR」上市櫃。

不過台灣能否採用 SPAC,我國金管會在 2021 年底定調,美股主要是法人機構投資者,而台股投資者七成為自然人,在雙邊投資環境不同與 SPAC 的監管顧慮等因素下,台灣暫不考慮引進 SPAC 制度。

傅文芳也指出,SPAC 在台灣確實有難度,在會計就有門檻,我國會計規則是規定企業評估價值採「帳面價值」,但 SPAC 最重要的是找到未上市櫃的未來金雞母,其投資人看重未來成長空間的「估值」,在台僅能以帳面價值評估,相對來說則不太適合該類投資者。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