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理事長專欄 >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23-05-29
創會理事長的話:中美競賽 (下)

百度元宇宙
2023-05-21工商時報/楊日興

AIGC(人工智慧內容生成)今年來快速興起成科技投資熱點,但背後則有一批被汰換的「風口」屍骨未寒。在大陸,繼騰訊放棄XR業務後,百度近期也將自家元宇宙希壤業務打入冷宮。

界面新聞報導,百度當前縮減盈利前景不明的業務開支,副總裁、百度元宇宙(metaverse,又譯後設宇宙)希壤業務負責人馬杰已於近期離職,希壤團隊雖並未解散,但前途目前不明,部分人員已轉職位或從公司離職。

報導引述百度知情人士指出:「元宇宙業務短期內難以看到好的商業模式,盈利能力較差,以及百度轉向AIGC、不願意向元宇宙業務投入更多資源,是希壤被邊緣化的主要原因。」

百度希壤在2021年12月底發表,宣傳語為「中國首個國產元宇宙」產品。百度表示,2022年希壤落成超過120項活動和空間,涵蓋文化、旅遊、藝術、汽車和消費等逾20個領域。

百度今年1月才剛發表希壤底座MetaStack,當時百度表示:「這是全球首個獨立元宇宙解決方案,能將原本需要6個月到一年的元宇宙開發週期縮短至40天。」在去年9月,百度還整合希壤、數位人和數位藏品等web3.0產品,發表一場數位晚會。

報導指出,但當前希壤業務負責人離開百度,加上科技圈熱度轉往ChatGPT掀起的AIGC風潮,讓整個希壤團隊未來陷入不確定之中。

近期大陸網路巨頭陸續縮減盈利前景不明的業務開支,例如今年初騰訊內部宣布取消XR(延展實境)業務團隊,團隊共超過300名員工轉換職位或離職,業務負責人沈黎在更早之前的2022年底離開騰訊。從去年至今,百度和字節跳動等公司也對熱度降溫的業務進行不同程度調整。

我們的看法: 
第一、百度過去不受重視

第二、被阿里和騰訊打壓

第三、但是百度近年以AI異軍突起

第四、元宇宙在全球看起來都是泡沫

第五、百度和騰訊減縮元宇宙業務

英半導體
2023-05-20工商時報/鄭勝得

繼美國與歐盟之後,英國政府19日宣布,將砸下10億英鎊(約12.4億美元)支持半導體產業,以強化國內晶片業實力與供應鏈韌性。英國2023年~2025年將投資2億英鎊,並在未來十年內將金額增加至10億英鎊。

此投資案是英國延宕已久的「半導體20年策略」一部分。該策略旨在制定一系列措施,以扶植國內半導體產業、降低供應鏈中斷風險,同時保護技術免於承受國安風險。該策略偏重英國在晶片設計與研究的角色,而非製造方面。正如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聲明表示:「新戰略著重我們的優勢所在,也就是研究與設計領域,如此一來,我們便可在全球舞台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英國也將與其他國家加強半導體合作。蘇納克本周與日相岸田文雄在廣島簽署協議,深化兩國在國防與半導體的夥伴關係。英國與韓國也達成類似協定。

蘇納克表示:「透過提升半導體業的能力與韌性,我們將能推動經濟成長、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並維持技術突破領先。」
英國政府原計劃去年公布半導體策略,但因政治動盪而不斷延後。英國半導體產業對於政府遲未公布援助計畫感到不滿,包括Pragmatic半導體與IQE在內的英國本土業者,甚至揚言要出走他國。部分分析師與半導體業界人士批評英國政府,制定半導體策略的腳步慢半拍,且援助金額無法和歐盟與美國相比,對於拉抬該國半導體產業的助益有限。

美國總統拜登去年將規模2,80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簽署成法,其中520億美元用於提振國內晶片製造。歐盟則批准430億歐元的晶片法案,目標是2030年前,將歐洲晶片市占提升至20%。英國官員坦言,他們實施的策略與歐美不同,要英國仿造後者砸大錢、建大型晶片廠的計畫「並不合理」。相反地,他們更專注於支持半導體業其他領域,包括知識產權、非矽晶片設計與生產等。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世界都積極發展半導體

第二、英國也不例外 但沒辦法砸大錢

第三、英國發展半導體知識產權的利基領域

第四、安謀是英國半導體的明星企業

第五、英國安謀近期將在美國上市

美光
2023-05-22聯合報/林茂仁、簡永祥

中國大陸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昨天宣布,審查發現美國美光(Micron)公司產品存在較嚴重網路安全問題隱憂,對大陸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供應鏈造成重大安全風險,影響大陸國家安全;為此,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依法作出不予通過網路安全審查的結論。按照大陸「網路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大陸國內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應停止採購美光公司產品。

大陸長江存儲、海康威視等陸企先前被美國列入科技制裁實體清單,中美晶片戰導致大陸半導體業血流成河,外傳幕後檢舉企業可能是美光。因此,這次大陸對美光啟動安全審查,反制意味濃厚。

外媒拆解美光二○二二會計年度年報發現,美光來自陸系客戶營收占比約百分之十點七,除了在大陸銷售自有品牌產品,也向OEM廠商供應產品,提供陸企將其封裝成相應的記憶體模組產品,包括大陸大力扶持的江波龍和佰維存儲等廠商都採購美光的記憶體晶片。市場人士預期,大陸官方對美光產品下達禁購令,大陸丶台灣及南韓的記憶體廠將因此受惠。

大陸網信辦官方微信公眾號「網信中國」昨晚宣布,這次對美光產品進行網路安全審查,目的在防範產品網路安全問題危害國家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是維護國家安全必要措施。

大陸網信辦今年三月宣布對美光在大陸銷售產品啟動網路安全審查。美光回應正與網信辦積極溝通和全力配合。
中國基金報報導,美光是美國最大的記憶體廠,也是全球三大記憶體生產巨頭之一。

研調機構IC Insights指出,DRAM市場歷經多年起伏,全球主要供應商剩三家,包括三星、SK海力士與美光,二○二一年市占率百分之九十四。

分析認為,美光是大陸在報復晶片戰中第一個打擊的對象,美光的記憶體產品在業界的同質性相當高,競爭也相當激烈,大陸可輕易地從SK海力士與三星電子等韓廠買到類似的記憶體晶片。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光的制裁純粹是基於政治理由

第二、美國人不服氣也沒有道理

第三、美國制裁中國企業太多 中國適度回擊可以理解

第四、台灣產品無法受惠

第五、南韓業者短期將受惠

ChatGPT
2023-05-21中國時報/王玉樹

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去年底發表後,誤踩別人著作權紅線風險跟著來。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今年就接獲大批民眾詢問,利用AI創作作品歸誰所有,補習班問可否拿來做成講義教材等。對此智慧局疾呼,AI生成是利用別人資料海量訓練,民眾先不要有做相關「商業利用」,否則可能有侵權問題。不過智財權專家對AI創作是否構成侵權,態度保留。

不僅ChatGPT,作家吳淡如今年利用AI繪圖軟體「Midjourney」完成「櫻花貓少女」畫作,宣稱是自己「電腦繪圖」創作,也引發軒然大波,觸犯到智財權敏感神經。

為了不讓大眾使用AI創作誤踩別人著作權,智慧局下個月9日要舉辦「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相關著作權議題」說明講座,邀請專家深度解析。

ChatGPT問世後,民眾下指令寫小說、詩詞、文案,教材,如果拿去出書,或者利用AI繪圖工具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生成圖案拿去做T恤、印製商品,到底可不可以?會不會侵犯別人著作權?

智慧局著作權組代理組長洪盛毅指出,ChatGPT是拿別人的東西去給機器訓練,若在家自己創作沒問題,「但不要拿去商用!」

ChatGPT,到底是生成新的東西,還是完全拷貝某作者的內容,洪盛毅說「有潛在風險」。如果沒有獲得授權,或可以合理使用,就可能侵權。

對官方說法,專研AI智財的律師有不同意見。台灣資訊智慧財產權協會理事長陳家駿認為,ChatGPT雖是透過「網路爬蟲」擷取大量著作權東西,但並非單純複製,而是消化改寫後,以不同的面貌呈現。雖是「中間性重製」,但不能立即推論構成侵權。

他強調,著作權不像專利權「僅此一家」,有強烈排他性,其門檻較低。當然,AI創作的作品,跟別人完全雷同可能性不是沒有。因此陳家駿給出安全心法,就是「不要懶惰」,多輸入自己構想,並多幾輪深層交叉提問,就不容易構成侵權。
除了要避免侵權,反過來說,利用AI創作的小說、圖畫,能否主張自己創作有著作權?洪盛毅表示,我國《著作權法》目前僅保護自然人與法人,保護標的的「原創性」,而AI機器人不被承認。

他說「下指令」跟「創作行為」是兩件事,單純利用ChatGPT下指令生成的,不會被認為具有著作權。除非是有「人類精神」的創意在裡面。

但這些就須個案認定,洪盛毅表示,如果用AI創作,要提告別人侵權,到了智財法院,就須負「舉證責任」,說明作品或圖畫哪裡是自己加的創意。

我們的看法: 
第一、ChatGPT在文創領域表現驚人

第二、有知識財產權的疑慮

第三、AI創作產品的產權很難歸屬

第四、這跟發明專利權不一樣

第五、對於文創工作者是一大打擊

英中
2023-05-19自由時報/盧永山

七大工業國家(G7)高峰會十九日在日本廣島揭幕,提前一天抵達的英國首相蘇納克表示,將與日本簽署「廣島協議」,尋求加深兩國之間的經濟、國防、能源和科技合作,並說英國考慮仿效美國,對英國企業投資中國關鍵產業實施新限制。

蘇納克表示:「廣島協議將讓雙邊軍事和國防加速合作,帶動經濟共同成長,以及發展我們領先全球的科學與技術專長」;半導體領域合作是廣島協議的重點之一,旨在提升兩國的半導體產業,增強供應鏈韌性,並促進研發和交流技術。
蘇納克十九日也將公布半導體戰略,內容將提及英國晶片產業過度依賴台灣等少數供應來源的可能風險。

蘇納克還宣布,日本企業將對英國投資一八○億英鎊(六八八七億台幣),主要是乾淨能源領域,包括丸紅公司和其合作夥伴未來十年將在英國投資一○○億英鎊開發離岸風電,住友商事將在蘇福克和諾福克海岸投資約四十億英鎊開發離岸風電。

日企赴英投資近七千億台幣風電廠

此外,蘇納克十七日在前往日本的專機上表示,英國考慮仿效美國,對英國企業投資中國關鍵產業實施新限制,「美國仍在構思計畫,他們尚未發表,但我們正在與他們對話,我們也在那個特定領域進行政策思考」。

蘇納克指出,因美國尚未完全形成看法,嚴格控制西方在中國投資的任何聯合行動,是仍在進行中的工作,且不會在G7峰會上達成共識,「但就廣義上來說,這絕對是我們將會討論的事情,西方盟友將在廣島討論對中國實施進一步出口管制,並將經濟安全列為重要議程」。

蘇納克說,在G7峰會前,西方盟友在對中國的經濟方針上非常一致,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日本和每個國家制訂戰略時,都進行了非常類似的對話。

美國白宮表示,拜登總統考慮發布一項行政命令,限制美國企業投資中國的關鍵產業,包括人工智慧和量子運算等,這使得中國更難取得尖端技術,來應用於軍事目的諸多努力的一環。

我們的看法: 
第一、G7高峰會促成西方國家大聯盟

第二、半導體是焦點產業

第三、日本是唯一亞洲國家

第四、日本企業積極赴英國投資

第五、英日都是近期景氣復甦的受惠者

零售
2023-05-24工商時報/邱琮皓

經濟部23日公布最新商業三大營業額統計。內需產業熱絡,再加上連假與節日效應,零售業營業額3,697億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7.5%、連20個月正成長,餐飲業營業額815億元、同為最強4月,年增31.4%、喜迎連12紅。

另一方面,持續受到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減緩,國際原物料價格走弱,客戶端拉貨力道保守,批發業4月營業額為9,038億元、年減15.1%,減幅創歷年同月最大、苦吞連續6個月負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分析,批發業中,終端需求疲弱,影響機械器具、化學材料批發業營業額分別年減18.4%、31.8%;建材批發業則是受到國內移轉棟數銳減影響,裝潢等需求大減,營業額年減24.2%、連十黑;但汽機車批發業因晶片短缺問題逐漸緩解,新車供應量提升,年增2.0%、連續三個月正成長。

展望未來,因工作天數恢復正常,批發業營業額可望較4月成長,但因全球經貿成長動能低緩,產業鏈持續調節庫存,制約外銷成長動能,預估5月營業額為8,966億元至9,292億元,年減14.4%至17.4%。

零售業受到清明連假效應與母親節檔期挹注,實體店購物人潮明顯回升,4月營業額為3,697億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7.5%、連20紅,包括百貨公司、布疋及服飾品零售業、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便利商店及家用器具及用品零售業營業額都繼續向上,但資通訊及家電設備零售業則因消費型電子產品買氣偏弱,年減9.9%、出現連四黑。

餐飲業4月營業額815億元、寫同期新高,年增31.4%、連12月正成長,其中餐館業及飲料店業營業額分別年增34%及11.2%,雙雙連12紅;受惠航班旅運人次回升,空廚餐點需求增加外燴及團膳承包業營業額年增45.5%。

黃偉傑指出,零售業及餐飲業因逢母親節與謝師宴的採買、送禮、聚餐旺季,以及去年受疫情影響的低基期,預期5月可望延續成長態勢,估算零售業營業額為3,698億元至3,795億元、年增14.6%至17.6%,餐飲業為856億元至874億元、年增48.7%至51.7%。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服務業景氣復甦

第二、餐飲業年增幅度超過30%

第三、零售業年增也有7.5%

第四、全年前景值得預期

第五、台灣服務業應走向世界

廣達墨國
2023-05-24經濟日報/劉忠勇、蕭君暉

墨西哥官員透露,廣達將投資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6億元)在墨西哥設廠,外傳當地工廠產品主要供應特斯拉。廣達落腳墨西哥後,台灣所有電子代工廠都在墨西哥設有據點,成為繼大陸與越南之後,台灣六大電子代工廠聚集重鎮,搶攻電動車與伺服器兩大產業鏈商機。

廣達昨(23)日表示,確實有投資墨西哥的計畫,但不評論投資金額;此外,全球布局是必要條件,廣達配合客戶需求,維持彈性。

墨西哥北部新萊昂州州長賈西亞則於推特分享影片,宣布廣達將在新萊昂州投資10億美元,創造2,500個工作機會。賈西亞指出,這項投資反映「近岸外包(nearshoring)」的潛力,是該州經濟繁榮的象徵。

據悉,廣達是特斯拉電子控制單元(ECU)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主力供應商,墨西哥廠未來將就近供貨特斯拉。外電引述廣達墨西哥副總裁坎帕的談話指出表示,廣達的10億美元投資金額已半數到位。

在廣達之前,鴻海、和碩、緯創、英業達與仁寶等台灣電子代工廠也都在墨西哥設有據點。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先前表示,今年持續在墨西哥擴產。去年先後增資墨西哥子公司200億元,後來又設立區域總部,集中管理當地子公司和事業群。

和碩墨西哥廠已運作20多年,公司表示,這幾年客戶需求較大,和碩跟著客戶腳步在墨西哥逐年布局,產品面與過往有些不同。

仁寶因應車用訂單成長,與同集團的金寶簽約租下墨西哥廠,預期今年第3季投產,墨西哥廠車電產品已進入客戶認證階段,包括傳統車廠和新能源車訂單都在洽談,今年車用電子業績將年增雙位數百分比。

緯創持續在墨西哥擴產,鎖定AI、伺服器、車載模組等高附加價值產品。緯創去年中公告,取得墨西哥華雷斯土地約3.64萬坪,共斥資1,421萬美元(約新台幣4.26億元)。

英業達深耕墨西哥,今年當地廠區繼續擴產,以生產車用電子與伺服器為主軸,後續也會規劃生產其他產品。

我們的看法: 
第一、墨西哥是新生產據點

第二、墨西哥在美洲

第三、台灣電子六哥都前進墨西哥

第四、墨西哥是友岸外包最大據點

第五、台灣企業在墨西哥未來以車用電子和伺服器為主軸

(The End)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