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理事長專欄 >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23-05-29
創會理事長的話:中美競賽 (中)

艾克森鋰礦
2023-05-23工商時報/陳怡均

過去百年艾克森藉由化石燃料獲利,如今跨界熱門鋰礦產業。據傳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近期投資1億美元買地,預備開採鋰礦,由於鋰是電動車電池的關鍵材料,意味這家石油巨擘預料未來汽油需求逐漸下降的同時,押注因電動車需求而不斷增長的鋰礦領域。

鋰電池可應用於電動車、手機與筆記型電腦。最新布局顯示,該公司經評估後預料傳統引擎車需求可能不久後登頂,轉向發展前景看俏的電池材料。

據外媒報導,艾克森向開採公司Galvanic Energy購買阿肯色州南部斯馬科弗(Smackover)儲層12萬英畝土地,價格超過1億美元。不過,與艾克森的規模相比,此次交易規模並不大。

對艾克森而言,最新的發展不代表重大的策略轉型,畢竟該公司曾表示對石油與天然氣在未來數十年的需求深具信心。布局鋰礦反映該公司試圖在這塊外傳富含鋰礦儲存的地區取得一席之地,一方面生產鋰礦,另一方面測試開採技術的可行性。

知情人士指出,艾克森可能未來幾個月啟動採礦,倘若有利可圖,將擴展當地業務。

Galvanic去年曾表示,經第三方顧問評估,該地區可望蘊藏約合400萬噸的碳酸鋰(lithium carbonate),足以供應5,000萬輛電動車所需的鋰材料。礦業與石油業高層表示,從鹽鹵開採鋰礦需要鑽探、管線運輸和加工技術,這些都是油氣公司長久以來的專精。

艾克森去年曾預測,傳統燃油汽車需求可能在2025年登頂,電動車、油電混合車和燃料電池車將不斷增長,到2050年占新車銷售50%以上。該公司並預估,2040年全球電動車總數可能增至4.2億輛,遠高於2017年的300萬輛。
艾克森執行長伍德思(Darren Woods)去年提到,受惠於化學、重貨載運和工業的帶動,化石燃料需求在未來數十年仍然旺盛。

鋰生產有助於艾克森產品走向多元化,投入迅速擴增的市場,該公司已因應電動車趨勢投入其他事業領域。高層先前表示,該公司許多化學產品已供應電動車製造商。

我們的看法: 
第一、艾克森是傳統石油巨人

第二、鋰礦全世界都在積極開採

第三、艾克森跨入鋰礦值得注意

第四、未來是異業結盟相互投資的趨勢

第五、台灣完全沒有注意到鋰礦的成長性

輝達
2023-05-19工商時報/鄭勝得

受惠於人工智慧前景看俏,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今年以來股價狂飆超過1倍,市值已突破7,400億美元,超越股神巴菲特掌理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成為全美市值第五大企業。

輝達17日股價勁揚3.3%,收報301.78美元,市值攀抵7,463億美元。波克夏A股同日股價收高0.4%,報500,600美元,市值約7,165億美元。

輝達如今市值位居全美第五,僅落後於蘋果、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與電商龍頭亞馬遜。

聊天機器人ChatGPT爆紅帶動全球AI開發熱潮興起,投資人預期生成式AI需求大增,將推動輝達晶片業務持續成長,令其成為最大受益者。這使得輝達今年迄今股價大漲逾110%,全年表現可望創下2021年以來最佳,是標普500指數漲勢最凌厲的成分股。

華爾街投行Piper Sandler分析師庫馬爾(Harsh Kumar)日前表示:「隨著AI熱潮延續與數據中心不斷擴張,我們預期,輝達今年業務將加速成長。」

輝達今年以來股價持續攀升,讓該公司執行長黃仁勳身價水漲船高。黃仁勳財富主要來自於輝達股票與選擇權,他的身家今年開年以來暴增98%至273億美元,財富成長速度超越美國其他億萬富豪,排名第二的是Meta執行長祖克伯,後者今年財產淨值增加94%。

基金經理人里普曼(Philip Ripman)樂觀預估,輝達股價仍有極大上漲空間,未來十年內股價可能飆漲4倍。

輝達訂於5月24日盤後發布最新財報。若上季業績表現亮眼,可望帶動股價進一步攀高。投顧公司Navellier創辦人納維里爾(Louis Navellier)上週表示:「AI狂潮與雲端運算中心迅速發展,都提高輝達晶片使用率,令投資人對於該公司即將發布的財測充滿興趣。」

我們的看法: 
第一、輝達成了美國最紅的股票

第二、今年股價成長一倍

第三、市值高達1兆美元 非常驚人

第四、上周股價大爆發,一天成長24%

第五、AI會帶動半導體需求

量子
2023-05-19工商時報/陳穎芃

IBM、谷歌為了加速量子運算技術進展,近日宣布共同投資1.5億美元,協助美國芝加哥大學及日本東京大學,進行量子運算的研發合作,希望美、日聯手能對抗中國在量子運算領域的勢力。

這項計畫將由IBM投資1億美元,另由谷歌投資5,000萬美元,目的在未來10年研發出10萬量子位元的超級電腦,與目前僅數百量子位元的超級電腦相比,將是技術大躍進。

IBM執行長克里希納(Arvind Krishna)曾表示,量子電腦能解決傳統電腦無法解決的難題,例如找出如何在化石燃料發電過程中隔離碳的替代方法,提出更有效的氣候變遷對策。

他也表示,量子電腦有辦法模擬車用電池內部的原子動態,讓以往需要在實驗室花上6個月研究的問題,能在一夕之間找到解答。

谷歌量子AI營運長Charina Chou也表示,未來量子運算的失誤率,將從目前的百分之一降至百萬分之一。她表示,谷歌這次首度將量子運算技術分享給學界,目的是希望產學合作能加速技術研發。

美國駐日本大使艾曼紐(Rahm Emanuel)是促成這次美、日合作的幕後推手。去年7月艾曼紐與東京大學校長餐敘時偶然聊到東京大學的量子運算研究,曾任芝加哥市長的他,藉機宣傳芝加哥大學的量子運算研究,促成IBM及谷歌投資兩所大學合作。

艾曼紐表示,美國長久以來對中國學生掉以輕心,不僅提供獎學金讓他們赴美深造,還提供教育訓練培養這些中國留學生成為頂尖科技人才,最後這些留學生歸國後,助長了中國的科研實力。

艾曼紐還說,中國近年積極投資量子運算研發,因為量子運算的應用領域廣泛,涵蓋密碼學及軍事材料等威脅美國國安的尖端科技。中國至今對量子運算的研發進展相當保密,美國不應坐以待斃。他表示:「我們必須更加仰賴盟國,一同推動重大的研發。」

我們的看法: 
第一、量子計算全球都在專注

第二、中美積極競賽

第三、美日合作引人注目

第四、IBM跟谷歌都加入聯盟

第五、台灣沒有明確的量子發展策略

機器人理財
2023-05-19工商時報/孫彬訓

公股銀行積極投入機器人理財,金管會2017年6月開放機器人理財以來,目前已有四家公股銀投入。第一銀行統計至4月底,已吸引逾4.8萬客戶投入,累計申購金額超過21億元。華南銀行已協助4.5萬組客戶專屬夢想計畫。

機器人理財至今有16家業者開辦,包含九家銀行、四家投顧、三家投信,銀行中民銀為國泰世華銀、王道銀、中信銀、永豐銀、新光銀,公股有一銀、華銀、兆豐銀、合庫銀四家。投顧為富蘭克林、鉅亨、中租、阿爾發,投信是復華、野村、群益。整體機器人理財規模持續穩健增長,今年第一季底來到68.99億元,客戶數有166,801人。

公股銀當中,一銀智能理財在2020年10月推出後,客戶反應熱絡,現已吸引逾4.8萬客戶投入,累計申購金額超過21億元。

華銀的智能理財則是協助4.5萬組客戶完成夢想計畫,年齡占比最高為20歲~44歲(占比47%),主要客戶為勇於嘗試新金融科技的銀行忠實客戶,客戶所從事的行業分布相當多元,占比以製造業9.8%、批發零售6.9%、家管6.9%、學生6.2%為大宗。

兆豐銀的機器人理財自2020年1月推出以來,吸引各年齡層的客戶參與,其中又以30歲~50歲的客群最多,佔比約60%,且近一年客戶數成長約30%,資產管理規模更是成長約40%。

各銀行大多採取每月最低只要2,000元或3,000元,就能得到過去專屬於高資產客戶的理財建議服務,同時免除許多費用,多僅收取單一費用。公股銀則透過積極推出限時優惠,期吸引更多客戶投入。

公股銀主管指出,機器人理財可以時時監控市場,即時因應市場狀況通知客戶再平衡調整投資部位,因此吸引許多年輕人、學生、社會新鮮人等族群,其他尚未推出機器人理財的公股銀也持續評估中,土地銀行、臺灣企銀正積極規劃中。

我們的看法: 
第一、機器人理財是未來趨勢

第二、台灣已經落後國外兩年

第三、機器人理財便宜又方便

第四、公營財富管理也積極引入機器人理財

第五、台灣最早引入的是UBS

日本產業
2023-05-22工商時報/孫彬訓

後疫情的日本經濟起飛,尤其旅遊解封後各產業復甦,商業活動蓬勃發展,旅遊業無限消費商機,日圓匯率低也有助出口貿易,日本指數為今年以來表現最亮眼的市場之一,聰明投資日本就在把握增益的好時機。

兆豐日本優勢多重資產基金研究團隊表示,日本科技業受惠中美貿易戰,產線回流歐美當地製造,對日本自動化設備需求量增加,如工廠機械手臂、半導體工廠設備、汽車產線設備、自動化物流設備等,同時搭配日本即有的職人精神,頻頻展出AI科技機器人技術,更獲全球市場肯定。

動漫娛樂近年票房亮眼,「鬼滅之刃」創下日本票房第一的佳績,及東京迪士尼樂園受惠開放邊境,入園旅客數快速回升至疫情前,營收大幅躍升。加上近年日本房地產投資蔚為風潮,房價及租金逐漸恢復疫情前水準。REITs囊括受惠疫後報復性旅遊及消費,飯店、倉儲物流中心等表現亮眼。

元大投信指出,歷經多次景氣循環後,日本製造業占據世界主流產業技術核心,大型股多為出口產業,隨日圓兌美元走貶,將有利出口競爭力與獲利表現。日本龍頭企業除擁有尖端主流趨勢核心技術外,在國內外更有高人氣,產品廣受消費者喜愛,如全球最大遊戲機製造商任天堂、汽車製造商豐田,及台灣投資人耳熟能詳的Sony、大金等,皆在全球擁有穩定市場都是日本重要權值股。

瀚亞投資日本股票團隊資產配置經理Oliver Lee分析,日本國內景氣已明顯回升,民眾消費意願提升、鐵路乘載量回溫,看好疫後消費觀光需求明顯提振,加上大陸解封需求及供應鏈問題緩解,都是今年的投資理由。經歷公司治理改革及轉型後,日本企業獲利率長期趨勢向上,反觀日股股價淨值比僅1.3倍,折價空間約40%,估值遠低於其他市場,不妨適時把握日股進場機會。

我們的看法: 
第一、日本經濟全面復甦

第二、日股大幅上漲

第三、日本企業有一定的競爭力

第四、日本好像龍頭企業在國外有高人氣 廣受消費者喜愛

第五、日本產品是品質的保障

智邦
2023-05-20工商時報/鄭淑芳

智邦(2345)首開先例設置台灣首個營收長(Chief Revenue Officer,CRO),身兼執行副總經理及營收長的石軍指出,上任首要任務除了穩住既有業務,在既有25億美元營收規模上,追求「線性成長」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找出更多的商業模式,進一步迎向指數型的跳躍成長。

智邦靠著高階交換器迎來了十年的好光景,不僅營收由2011年的260.2億元,跳增至去年的772.1億元,連帶EPS也由1.66元直上8.44元,就連今年首季淡季時節,EPS也仍維持在3.65元。

為延續成長力道,智邦開出了第一槍,迎來台灣首個營收長。

市場好奇新的營收長到來,可以為智邦營收帶來什麼新衝擊?石軍指出,營收長在國外早已行之多年,設立營收長的重點不在於增加多少營收,而在於如何帶來營收,換言之,營收長並不僅只是一個職位而已,更重要的是營收長行使的「Function」(功能),如何將公司帶到不同的銷售領域去。

身為智邦的新舵手,面對科技海上的大風大浪,石軍也不禁心有惴惴,石軍坦言,現在大環境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待克服,伴隨著庫存的積壓,現在產業界在觀察的「已經不是『Slow Down』的問題,而是『Slow Down多少』的問題」。
石軍強調,目前市場悲觀情緒確實是多了一點,至於何時會回溫?現在也還不是很明確,但快的話,也許今年第三季復甦軌跡就會趨於明朗。

雖然大環境不明朗,但石軍仍就智邦未來的成長,初步規畫出方向,石軍指出,既有業務的成長必須要先穩住,目前能做的就是把備料、管理能力以及技術都先準備好,靜待需求的浮現,不過很可惜,此部分的成長幅度有限,僅能帶來線性的成長。

智邦未來要出現跳躍性的成長,石軍認為還是要靠具成長性的新事業,其中AI(人工智慧)、DPU(Data Processing Unit,資料處理器)、開放性高速互連通訊協議(CXL)等的新技術和新方向相繼浮出檯面可望成為未來科技業的新商機。

但哪項技術會先啟動?目前則還沒有標準答案,石軍笑說,以我多年開發產品的經驗來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智邦會密切觀察,跟上潮流,因為擺在智邦前面的路只有一條,就是「只可能往上走,不可能往下走」。

我們的看法: 
第一、智邦是老牌網通公司

第二、智邦成立營收長令人耳目一新

第三、營收長在於創造新領域營收

第四、企業要積極轉型

第五、如何跨入新領域是一大挑戰

記憶體晶片
2023-05-21工商時報/蘇崇愷

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全球消費電子業景氣下降,使記憶體需求減少、價格銳減。多家企業和券商認為,目前記憶體晶片價格已接近周期底部,續跌空間有限,加上當前人工智慧(AI)內容生成浪潮帶動需求,相關業者有望迎來估值與業績雙成長。

陸股上周(15~19日)大盤指數表現一般,但半導體類股則是呈現復甦趨勢。半導體ETF在19日收漲2.09%,連續5個交易日上漲,累計漲幅超過5%。晶片類股如恒爍股份、德明利、聚辰股份上周分別累計大漲31%、23.6%、23.6%。

上海證券報報導,近期關於記憶體晶片觸底的消息頻傳。大陸快閃記憶體龍頭長江存儲近日發出漲價通知,5月起針對企業級客戶調漲NAND晶粒價格,打響漲價第一槍。這次整體漲幅約3~5%,其中256G已上漲4~5美元左右,具有示範性效果。另外,韓國記憶體晶片巨頭SK海力士日前傳出,擬募3.73億美元銀彈,迎接否極泰來的市場,預估最快在第三季能迎來行業反彈。

記憶體晶片屬於周期性較高的行業,每輪持續約3~4年。國金證券認為,目前記憶體晶片業正走在2021年下半年以來的不景氣周期,記憶體銷售年增率在2021年中見頂,2022年轉為衰退。記憶體晶片價格有望逐漸接近底部,看好2023年第二季、第三季記憶體晶片類股止跌。

此外,AI技術發展與ChatGPT帶起的AI內容生成概念也為記憶體晶片產業帶來新機會。國盛證券認為,AI運算量日益增加,對於AI伺服器硬體需求將進一步提升。從伺服器硬體配置角度來看,高頻寬記憶體技術將快速在AI伺服器中普及,其價格遠高於現有基礎伺服器配置,未來AI伺服器需求將帶動記憶體晶片出現價量齊升的趨勢。

根據美光數據測算,一台AI伺服器的DRAM使用量是普通伺服器的8倍,大容量及高速率記憶體將是算力數據迭代運算的重要基礎。

記憶體之外的晶片族群同樣受益,功率晶片與材料廠立昂微18日表示,目前半導體行業已處底部階段,隨著經濟好轉及清潔能源等戰略性新興行業增長,行業將迎來轉折點。日前表示庫存有大幅減少的高功率晶片廠商長光華芯則在19日收穫20%漲停。

我們的看法: 
第一、記憶體晶片逐漸復甦

第二、跟人工智慧發展息息相關

第三、美光被中國制裁

第四、韓國業者可能是受惠者

第五、但美國已經警告南韓不能趁火打劫

(待續)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