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理事長專欄 >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23-03-21
創會理事長的話:低軌衛星(上)

台積
2023-03- 13 工商時報/涂志豪

雖然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尚未確認歐洲投資具體計畫,但根據設備及生產鏈業者消息,台積電傳已選定在德國半導體重鎮德勒斯登(Dresden)設廠,預計2025年起生產,以因應歐洲當地對成熟特殊製程強勁需求,並可解決歐洲地緣政治壓力。台積電預期5年後,海外產能將占28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的20%以上。

台積電因應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展開全球性投資布局,除了將最先進製程技術研發及產能留在台灣,也正在增加台灣以外的海外產能,台積電說明決策不僅基於客戶需求、必要的政府支持、為股東實現價值極大化,亦奠基於台積電長期成長所需的人才庫、土地、電力和水等因素。

隨著歐洲市場重要性與日俱增,且俄烏戰爭讓歐洲地緣政治問題浮上檯面,有關台積電在歐洲設廠消息時有所聞。台積電目前仍沒有到歐洲設廠的具體計畫,但台積電曾說明,正在歐洲與客戶和夥伴接洽,以根據客戶需求和政府的支持水準,評估建立專注於車用技術的特殊製程晶圓廠的可能性。

據供應鏈消息指出,台積電歐洲設廠地點將選定在德國的德勒斯登,除了考量當地已有完整半導體生產鏈及供應生態系統,亦具備歐盟提供補助及接近客戶等優勢。德勒斯登是歐洲最大的半導體聚落,包括英飛凌、博世(Bosch)、格芯(GlobalFoundries)、X-Fab、恩智浦(NXP)等均有設立晶圓廠,另包括應用材料、艾司摩爾(ASML)、世創(Siltronic)亦在當地有完整支援,半導體相關就業人數約達5萬人。

除了歐洲之外,外傳新加坡、阿聯、印度等都希望爭取台灣晶圓代工廠到當地投資,不過目前仍沒有任何廠商敲定具體投資計畫。對台積電來說,隨著美國及日本的投資案已確定並開始興建晶圓廠,下一個海外投資重點項目仍會以德國投資案列為最優先,以解決來自歐洲的地緣政治壓力。

台積電強調會繼續在台灣擴大產能,3奈米去年底已量產,現階段正在為2025年開始量產的2奈米做準備,該製程技術將座落於竹科和中科。台積電說明,產能需時間來建置並非一蹴可幾,會致力於拓展全球製造足跡,擴大成長潛力,依據客戶需求和政府支持水準,台積電未來5年後,海外產能將占28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產能總額的20%以上。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積電積極往美國和日本佈局

第二、現在又進軍德國

第三、台積電走向全球

第四、但並沒有往印度及東南亞佈局

第五、台積電海外發展有很大的挑戰

加密幣
2023-03-10工商時報/陳穎芃

Silvergate Bank在8日盤後宣布關閉業務並進行清算,主因是加密幣交易所FTX破產後大批客戶提領加密幣存款,迫使Silvergate賤價拋售資產,如今已無力經營,成為第一家受加密幣產業波及而停業的傳統金融機構。

9日盤中比特幣價格下跌1.7%至21,638.78美元,以太幣下跌1.5%至1,531.04美元。

Silvergate股價在9日早盤暴跌43%。自從去年FTX破產以來Silvergate股價便一落千丈,今年年初至8日消息公布前為止股價跌幅已達72%。

1980年代創立的Silvergate原本只是聖地牙哥的一家放款銀行,但在2013年搭上加密幣熱潮,開始對加密幣業者提供存款服務,透過Silvergate交易網路讓客戶資金進出加密幣交易平台。由於當時只有少數幾家傳統銀行願意提供這類服務,因此Silvergate事業快速壯大。

2013年以來Silvergate陸續賣掉傳統銀行業務,轉型為專門服務加密幣產業的金融機構,至2021年底止旗下管理的存款規模已達143億美元,但好景不常。

Silvergate管理的存款當中有約10億美元來自FTX及創辦人班克曼弗瑞德(Sam Bankman-Fried)的其他公司,導致FTX破產後Silvergate股價暴跌並引爆擠兌潮。

去年第四季Silvergate管理的加密幣存款銳減68%,為應付客戶擠兌而賤價拋售資產換取現金,為此承擔7.2億美元損失,比2013年以來累積的獲利還多。

Silvergate上周已透露今年1、2月拋售更多資產,無法及時向美國證交會提交財務文件。消息公布後,Coinbase、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等加密幣交易所紛紛終止合作,使Silvergate不得不關閉業務。

我們的看法: 
第一、加密幣正面臨崩盤的危機

第二、Silvergate是以加密幣為主的銀行,過去很紅現在倒大霉

第三、矽谷銀行的倒閉影響深遠

第四、可能兩年內都不會復甦

第五、中國大陸避開民間加密幣,力推主權數字貨幣

蘋果印度
2023-03-10 經濟日報/ 季晶晶、林奇賢

彭博資訊報導,蘋果公司(Apple)在國際業務的管理階層改組中,計劃擢升印度負責人喬杜里(Ashish Chowdhary),讓他直接向蘋果產品銷售主管芬格(Michael Fenger)匯報。印度市場對蘋果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知情人士透露,負責印度、中東、地中海、東歐和非洲區的副總裁阿斯曼已於近期退休,鑒於印度需求大增,蘋果準備拔擢原本向阿斯曼匯報的喬杜里,讓他直屬於芬格,代表印度將首次在蘋果內部自成一個銷售區域。

蘋果上季整體營收下滑5%,但在印度的營收卻創歷史新高。蘋果已為印度成立了一家線上商店,並計劃今年稍晚開設當地首家直營門市。

執行長庫克在上次財報會議中說「非常重視這塊市場」,並把蘋果在印度的現況和以前在中國大陸的情況相提並論。

他說:「基本上,我們是把多年前在中國學到的事,以及在中國拓展業務的經驗,付諸實踐。」大中華地區去年為蘋果創造750億美元左右的營收,成為繼美洲和歐洲之後最大的銷售地區。

除了成為蘋果的銷售引擎外,印度對該公司的產品開發也益發重要。蘋果的主要供應商正轉進該地區,例如蘋果的合作夥伴鴻海,將在印度設立全新的iPhone生產設施。

根據印度科技網站Inc42,經過這幾年的快速擴張後,蘋果和其供應商光是過去19個月,就為印度直接創造10萬份工作機會。成為該國電子業領域最大創造就業者。在這些新增職位中,約62%是由鴻海、和碩、緯創提供。

從美國政府的布局,也能感受到印度的重要性。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9日接受CNBC-TV18採訪時說,美印正在討論一項關於半導體的「重大協議」,為的是制定分散供應鏈的戰略。美國的目標是和盟邦密切合作,降低在半導體領域上對台灣等國家的依賴。她也說,對追求多元、降低對大陸倚賴的美企來說,印度是很好的投資地點。

最新的人事變動將調整蘋果的管理結構,但並不影響財報裡對銷售區域的標示。在財報中,印度是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一部分,另外四區分別是美洲、大中華、日本、其餘亞太地區。

我們的看法: 
第一、蘋果積極地往印度市場發展

第二、計劃打造完整的生態系

第三、總共要雇用十萬員工

第四、其中60%都來自於台商二大廠商

第五、印度市場經營,對台灣是很大的挑戰

樂高
2023-03-10 經濟日報/洪啟原

丹麥玩具巨擘樂高(Lego)在約十年前以些微差距超越芭比娃娃製造商美泰兒,成為全球第一大玩具製造商。

如今,即使經歷新冠疫情、近來的供應鏈動盪以及通膨飆漲,樂高的營收仍是美泰兒的近兩倍,也遠高於另一大競爭對手孩之寶,使樂高進一步拉開與這兩家美國玩具製造商的差距。

樂高2022年營收達646億丹麥克朗(92.7億美元),較前一年勁增17%;淨利年增4%至138億丹麥克朗。樂高執行長克里斯丹森把營收大增歸功於近幾年在新門市與新產品、電商以及數位方面的投資。他說,儘管俄烏戰爭局部造成經濟動盪,但樂高去年的表現優於自家預期。

克里斯丹森說:「總之我們非常滿意。在充滿挑戰的一年,營收仍較前一年有所成長,而且接觸樂高積木的孩子比以往更多。」

樂高與競爭對手的差距持續擴大,有三大原因。

第一,成功開發中國大陸等新市場。

第二,利用與電影和電玩遊戲的合作,接觸新一代粉絲。

第三,與「星際大戰」等知名品牌合作推出主題積木組攬客。

樂高也受惠於設立更多自家門市,和擁有自己專用的工廠。

這些工廠靠近終端市場,很大程度上幫助樂高避開供應鏈問題。

美泰兒上月公布,2022年銷售為54億美元,與前一年相比僅持平,孩之寶去年銷售更年減9%至59億美元。這兩者在去年假期購物季的表現欠佳,銷售均比2021年同期大幅滑落。

生產變形金剛和培樂多黏土等玩具的孩之寶表示,將裁員15%全球人力,並預估今年市況仍將嚴峻。

但樂高表示,自家積木組玩具在去年耶誕節期間都維持強勁的需求。克里斯丹森表示,即使經濟拮据,家長仍會持續購買樂高積木給小孩,因家長認為樂高積木具有教育意義,而且可使用多年。

樂高去年共開設155家零售門市,大多在中國大陸,抵銷了在俄羅斯關閉88家門市的影響。樂高目前在全球擁有904家門市。

我們的看法: 
第一、樂高是最成功的玩具商

第二、樂高適合各種年齡的客戶

第三、樂高已經打敗孩之寶與美泰爾

第四、樂高近年來積極地往線上發展

第五、值得注意的是樂高也在中國大陸積極發展

矽谷銀行
2023-03-12 工商時報/李書良 

矽谷銀行增資失敗又遭客戶擠兌,短短48小時宣告倒閉,並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成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最大銀行破產案,也是美國有史來第二大銀行倒閉案。

美國財長葉倫10日召集金融主管機關,商討矽谷銀行倒閉事件,並對外信心喊話,強調銀行系統仍具韌性,主管機關握有有效工具,有能力處理這類事件。

FDIC表示,矽谷銀行所有存款皆轉至聖克克拉國家儲保銀行。受保儲戶可在13日取回存款。存款超過受保上限的儲戶將收到破產管理證書。

據加州主管機關文件顯示,矽谷銀行光是9日便遭客戶擠兌420億美元,約占整體存款三分之一,當日營業終了時,帳上現金餘額逼近負10億美元。

矽谷銀行母公司(SVB)10日上午放棄22.5億美元售股計畫,緊急尋找買家,但主管機關不願等待買家現身,加州金融保護和創新部門當日即關閉矽谷銀行,並交由FDIC接管。

此外,SVB執行長貝克(Greg Becker)在矽谷銀行倒閉的六周前,曾從公司股票和股票選擇權套現227萬美元。不過據貝克1月26日向美國證交會(SEC)呈報,此次售股是事先安排好的高階主管股票出售計畫。貝克還在1月底出售110萬美元持股,目的是繳稅。貝克當時以每股285至302美元的價格賣股,遠高於10日收盤的106美元。

在矽谷銀行爆發倒閉消息後,同樣受到太平洋另一側的中國金融與科創業界關注。矽谷銀行與上海浦發銀行合資創辦、各自持股50%的上海浦發硅谷銀行11日公告強調,該銀行擁有規範的公司治理架構,有獨立經營的資產負債表。作為中國首家科技銀行,致力於服務中國科創企業,始終按照中國法律法規穩健經營。

我們的看法: 
第一、將資產投資美國長期公債是一大錯誤

第二、短期客戶擠兌48小時,矽谷銀行就倒了

第三、矽谷銀行將重創美國新創產業

第四、美國金融危機已經變得可以想像

第五、矽谷銀行和上海浦發銀行的合資銀行,未來前景值得關注

數位英鎊
2023-03-13 工商時報/陳怡均

英國央行副總裁康利夫(Jon Cunliffe)在2月向外界釋出對實施數位貨幣Britcoin的初步規劃,他表示,若未來推出英鎊的數位版本,每位英國人民可能持有的上限為2萬數位英鎊(約2.4萬美元)。

此前英國政府官方甫指出,政府與英國央行正在研究開發數位英鎊相關事宜,可望在2020年代下半(意即最快2026年)進入流通,人們可透過「數位錢包」持有,不過最終決策尚未定案。

康利夫在演講中提及:「我們提議每人的持有上限介於1萬到2萬英鎊,期盼能在風險管理與支持數位英鎊廣泛應用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點。」

利於普惠金融計畫

他表示,設立1萬數位英鎊的上限,意味四分之三的人可以透過數位英鎊領取薪資,若設立2萬英鎊的上限,代表幾乎所有人都能以數位英鎊領薪水。此外,數位英鎊也利於現有的普惠金融計畫,協助人們離線付款或改善跨境支付。

康利夫並說,由於數位英鎊並不被視為儲存財富的工具,因此數位錢包內金額若超過上限,就會轉至用戶的商業銀行帳號,「可以說這錢包裡有網路現金,便於人們在亞馬遜買東西」。

他提到,數位英鎊將與現金一樣是法定貨幣。英國財政部與央行皆強調數位英鎊與實體英鎊價格一致。此外,央行的數位貨幣並不等同於比特幣等加密幣,因後者由民間發行。

倘若數位貨幣上路,將開始取代實體鈔票與錢幣,加速現金使用下滑的趨勢。

有鑑於民間虛擬幣的氾濫,外界也擔憂未受規範的數位貨幣將破壞英鎊系統,而發行央行數位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可望消除這些疑慮,英國央行表示,數位英鎊不但可靠而且維持價值,是穩定、不用於投機而且不產生利息的貨幣。

至於實際操作模式,英國央行仍在持續研議,但可預見的是,未來透過電腦、手機等電子裝置皆可以數位貨幣進行交易,在商店也可作為一般貨幣使用。

英國央行提及,目前暫稱為「Britcoin」的數位貨幣主要目的是作為消費者支出,而非儲存在帳戶裡。

如今紙鈔與錢幣的使用量正逐漸減少,愈來愈多人網路購物與互動。根據康利夫說法,在短短15年間,現金交易的比重已由60%大幅下滑至15%。

康利夫亦指出,目前尚未決定數位英鎊將採用分散式帳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DLT),此為許多加密幣的技術基礎。

數位貨幣掀起新浪潮

全球央行研究數位貨幣已蔚為風潮,歐盟正在擬訂數位歐元法律架構,即將在5月公布草案。

該草案將經由歐盟各國以及歐洲議會通過才能生效。此外,歐洲央行也早已投入相關討論與規劃,今秋將決定是否將實施數位歐元。

德國央行(Bundesbank)執行委員會委員巴爾茲(Burkhard Balz)在2月初曾提到,採用數位歐元的關鍵在於該貨幣是否有法定貨幣的地位,意即它能不能用於在法庭上償還債務。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世界都在發展全數字貨幣

第二、中國大陸走在最前面

第三、美國現在也開始研究

第四、英國現在也準備跟進

第五、中國大陸將來的數位貨幣,有助於人民幣逐漸取代美元

蘋果頭盔
2023-03-13經濟日報/陳苓

國金融時報(FT)報導,雖然蘋果的工業設計團隊原本希望能延後發表新款「混合實境」頭戴裝置,執行長庫克仍決定在今年稍晚讓這款新品問世,目標不只是要展示最新的炫目產品,也是為了確保他能留下任內發表次世代硬體的功績。

報導指出,這款頭盔已研發七年,耗時是iPhone的兩倍,市場預期蘋果最快將在6月展示這款兼具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功能的頭盔。

這項發表對庫克來說意義重大,因為這是第一個完全在他領導下所研發的新運算平台;iPhone、iPad、甚至Apple Watch,最初構想都源自2011年辭世的蘋果已故共同創辦人賈伯斯。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在2016年初啟動這項頭戴裝置項目以來,內部曾因產品的亮相時機而陷入緊張。蘋果營運團隊希望能推出一款「全新願景」的產品,蘋果知名的工業設計團隊則希望保持耐心,等輕量版AR眼鏡在技術可行後再說。

然而,知情人士說,庫克後來決定支持營運長威廉斯,在今年展示新品,意味他支持,否決設計師希望先等技術趕上願景時刻的想法。違抗蘋果設計團隊,在數年前都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之事,但在蘋果設計團隊的長期主管艾夫2019年離職後,蘋果改組架構,如今設計部門須向威廉斯匯報。

一名曾在蘋果任職工程師表示,營運部門擁有更多產品開發的控制權,對庫克時代的蘋果是「合乎邏輯的進展」。

庫克掌舵後,蘋果成長紀錄輝煌,市值已增至2.4兆美元,遠高於2011年的約3,500億美元。蘋果在這段期間發表兩款熱門新品,包括2015年的Apple Watch、2016年的AirPods,讓配件事業規模壯大為410億美元,但外界也不斷批評蘋果都是在複製過去的構想,沒有開創新局。

曾在蘋果產品研發任職的工程師說,蘋果面臨推出這款頭戴裝置的龐大壓力,過去幾年已年年延後發表會。

儘管這款產品的成敗,可能牽動庫克的穩健領導名聲、並攸關蘋果持續創新的能力,但蘋果預期這款頭盔的初期銷售相對很少。知情人士說,蘋果預期,這款頭盔在開賣的頭12個月只會售出100萬台,遠低於首代iPhone或Apple Watch的第一年銷量。

這款裝置的售價預料為3,000美元,為Meta頭盔Quest Pro的三倍,可能降低這款新品的魅力。即便這款頭盔一年創造30億美元收入,和蘋果去年約4,000億美元的營收相比,占比渺小。

我們的看法: 
第一、蘋果對於元宇宙的佈局不明確

第二、頭盔是第一個實際行動

第三、蘋果不管對於電動車或元宇宙均非常謹慎

第四、蘋果不出手,而一出手將會有很大的衝擊

第五、價格3000美元實在太貴

(待續)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