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中心 |
Date: 2023-01-03
創會理事長的話:空頭市場(中)
5G用戶
2020/12/21 工商時報 林淑惠
愛立信20日公布最新行動趨勢報告指出,全球5G用戶數將在2022年底達到10億,其中,5G在北美和東北亞市場強勁增長,年增近3.2億用戶,預計到2022年底,這些地區的5G用戶滲透率將達到約35%。台灣及韓國等5G領先市場的電信商表示,5G用戶數增加有效推升電信公司整體ARPU成長。
全球迄今已有近230家電信商推出商用5G服務,700多款5G智慧型手機已發布或商用。2022年7~9月期間,全球5G用戶數新增約1.1億,總用戶數達約8.7億。愛立信預估,到2028年底預計全球5G用戶數將突破50億,占用戶總數的55%,5G網路達到人口覆蓋率85%。
台灣愛立信總經理周大企表示,根據愛立信最新報告顯示,全球行動數據流量過去兩年翻倍成長,70%流量來自於影音內容,排名前四大社群媒體的影音串流占絕大部分,預計到2028年之前影音流量將每年成長約30%,屆時將占全球行動數據流量的80%。整體來看,2028年全球行動數據流量將較2022年成長近4倍,達到每月325EB,屆時,行動寬頻用戶占整體行動用戶達93%
台灣愛立信技術長姚旦進一步指出,從GSMA最新報告顯示,未來20年全球各國若要持續發展5G甚至6G,對於中頻段的頻譜需求將非常大,因為中頻段提供通訊需求的主要容量及速度,台灣目前在中頻段頻譜主要有2.6GHz及3.5GHz,當話務增加時,台灣下一波勢必得再釋出頻譜資源以因應5G數據流量爆增及相關應用服務需求。
全球4G用戶數將在2022年底達到52億的高峰,隨著使用者陸續升級到5G,2028年底4G用戶數將降至36億,5G也將在2027年成為主流通訊技術。
另外,愛立信預估2023年,全球平均每部智慧手機的月平均數據流量將達到19GB。2022年5G在行動數據流量中的占比預計約為17%,相比2021年末的10%有所提高,預計到2028年的5G流量占比將增加至近70%,屆時所有行動數據流量成長都將來自5G。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5G的市場經驗已發展成熟
第二、2022年到2028年底,將會有倍數成長
第三、數位影音內容成為成長最主要的動力
第四、對抖音這樣子的社群軟體來說,應該有很大的助力
看空美股
2022/12/21 經濟日報 季晶晶
根據CNBC的最新調查,擁有100萬美元或更多可投資資產的投資人,押注明年美股會有兩位數的跌幅,這是他們自2008年來對前景最悲觀的一次。
調查顯示,高達56%的受訪者看空美股,預測標普500指數2023年將下跌10%,近三分之一甚至說跌幅超過15%。
他們也預期,個人財富將因股市下跌而縮水。被問到明年個人財富面臨的最大風險時,28%說是股市,占比最高。
與CNBC一起進行調查的Spectrem集團總裁沃普說,通膨、升息和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都困擾有錢投資人。他們預測明年比今年更糟。
逾三分之一的百萬富翁預估自己明年整體投資報酬率會是負數(股票之外還包括債券和其他類別)。大多數人說報酬率不到4%,由於短期公債殖利率高於4%,所以這個報酬率很低。
他們看空經濟,60%認為經濟到2023年會「疲弱」或者「疲弱很多」。
然而,這些百萬富翁之間的看法也因年齡差距而存在落差。81%的千禧世代百萬富翁預期,自己的資產到明年底會增加,近一半或46%預估可成長10%或更多。相較下,大多數或61%的嬰兒潮世代卻預期他們的資產到明年底會減少或「少很多」。
逾半數千禧世代百萬富翁看好標普500指數明年上漲10%或更多。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部分的專家肯定都不看好美股
第二、56%的高資產投資人看空美股
第三、目前通膨的壓力暫時解除,但經濟衰退卻變的非常有可能
第四、除了美國之外,全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成長均不佳,東南亞是唯一亮點
Coinbase
2022/12/21 經濟日報 葉亭均
由於加密貨幣與整體市況不佳,美國最大公開上市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股價自去年11月攀抵發行後新高,之後持續走低,迄今已重挫近90%,市值甚至不及源於一場玩笑的迷因幣狗狗幣(Dogecoin)。
隨著市況低迷,投資人將代幣撤離交易所,甚至撤出加密資產,使得Coinbase成為受衝擊最深的加密公司之一。Coinbase今年來已裁員逾18%,相當於1,200名員工,財務長甚至表示,正以更保守的立場為2023年做準備。
Coinbase股價2021年11月觸及高點後迄今重挫近90%,19日又下跌3.9%,盤中一度跌到34.51美元的紀錄新低。巴隆周刊(Barron's)報導,2021年12月時,這家公司每股328美元,全年營收達78億美元,市值一度超過850億美元,截至19日收盤市值連80億美元都不到。
相較下,狗狗幣在馬斯克10月收購推特之後出現大幅反彈,但隨著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倒閉,狗狗幣價格又跟著整體加密幣市場下跌,但根據coinmarketcap網站的資料,狗狗幣目前市值仍有將近99億美元。
市值指標未必能完全反映這些資產的內在價值,但卻凸顯在市場高度動盪的情況下,迷因幣的表現居然也能超過一家大型數位資產交易所。
線上交易平台Pluto執行長森斯伯瑞表示:「我不認為可從狗狗幣市值超越Coinbase看出什麼重大意義,除了加密市場現在如此動盪,以至於好的資產受重創,愚蠢的表現相對好。」
狗狗幣在10月底曾經大漲一波,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客戶或許可採用狗狗幣購買該公司電動車。狗狗幣已開始在幣安和Coinbase等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廣泛交易。
我們的看法:
第一、Coinbase價格市值重挫90%,非常誇張
第二、是女股神的核心持股之一
第三、市值比狗狗幣還低
第四、加密貨幣的冬天,可能會長達兩年以上
美光
2022/12/23 經濟日報 林奇賢、李孟珊
面對13年來最嚴重的供應過剩困境,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Micron)上季營收將近腰斬、陷入虧損,本季預料將繼續虧損,明年可能也難恢復獲利。
美光預估市況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會大幅好轉,全球4.8萬員工,將裁員10%並削減支出,即日起到明年8月止將調降高階主管薪資,以因應疲軟市況,拖累股價22日美股早盤跌逾3%。
美光對產業展望悲觀,台灣DRAM大廠南亞科(2408)總經理李培瑛先前已指出,DRAM市況「超乎預期差」,南亞科、華邦電、旺宏、威剛等DRAM相關業者今年以來皆受產業寒冬影響,面對美光裁員減薪,業界指出,目前台灣廠商多以削減資本支出和減產為主,尚未出現裁員的傳聞。
美光截至本月1日的年度第1季(上季)營收較一年前銳減47%至40.9億美元,淨損1.95億美元,不計特定項目後每股損失4美分;本季營收預估38億美元,約年減51%,不計特定項目後每股將損失62美分左右,全都不如市場預測。
執行長梅羅塔表示,上季「情勢頗具挑戰」,當前的供需失衡為13年來最嚴重,「供應和需求依然大幅錯配,預期整個2023年的獲利能力都將面臨挑戰」。他認為庫存可能在本季攀峰,明年中有望降到相對健全的水準,美光營收將在明年下半年改善,獲利能力的復甦幅度與速度,取決於供應何時與需求相符。
美光調降今年度資本支出到70億-75億美元,低於之前規劃的80億美元,今年度晶片製造設備支出減少超過50%,並可能「大幅下調」明年度資本支出,明年度晶圓設備硬體支出將少於今年度。美光11月宣布減少投片量20%,且無限期持續。
美光認為,今年PC出貨量將下滑高二位數百分比,明年下滑低個位數百分比,回到2019年水準;今年智慧手機出貨量估將減少10%,減幅大於原估的高個位數百分比,明年可能持平或略增。明年資料中心的需求,預測將「遠低於」歷史趨勢,關鍵客戶仍在降低庫存。商業長薩達納說,一些資料中心客戶可能要至少好幾季才能讓庫存降到更正常水準。
美光認為,今年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的整體位元成長率,都是低個位數百分比,明年DRAM需求看增10%,NAND有望成長20%。
我們的看法:
第一、 供給過剩,導致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市值下跌
第二、美光先前才宣布數百億美金的大型投資計畫
第三、美光為台灣最大的外資企業
第四、美光產業基本上沒有太高的附加價值
華爾街
2022/12/18 工商時報 蕭麗君
面臨全球經濟逆風,高盛集團計畫從2023年1月起裁員約4,000人,此外還將削減或甚至取消表現不佳員工的年終獎金。
根據內情人士透露,目前高盛裁員計畫尚未完全底定,不過精簡人數應占其全球員工總數4.9萬人的8%。儘管如此,裁減後的員工人數依然高出2019年底的約3.8萬人。
另外,高盛預料還將削減、或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取消績效墊底員工的年終獎金。
高盛有部分裁員是年終績效考核的結果。員工通常也會把沒有獲得年終獎金解讀為公司要求離職的跡象。該集團過去多年都是透過該過程淘汰表現不盡理想的員工,不過它在疫情期間曾一度暫停裁員行動。
為了撙節支出,高盛2022年還將打算取消高薪合夥人和其他高層主管的獎金,讓銀行有更多資金做為低階員工的薪酬。
高盛曾在10月宣布大幅重整,包括將投資銀行與交易部門進行合併與撤回消費金融業務,希望能把重心聚焦在獲利相對穩定的資產與財管部門。該集團在2022年前九個月淨獲利下滑44美分,導致執行長索羅門(David Solomon)面臨提振獲利的沉重壓力。
摩根士丹利本月稍早也裁減1,600人、占全球員工總數的約2%。花旗與巴克萊也有裁員計畫,至於美國銀行則是暫緩招募速度。
就如同其它華爾街銀行,高盛在2020與2021年曾大量聘雇員工,以因應當時的企業併購熱潮。
不過2022年受到經濟成長放緩、美中關係緊張、俄烏戰爭與全球利率攀升等,不僅股市陷入熊市,也讓併購交易熱出現急凍。
隨著這場華爾街聘僱派對已在2022年逐漸畫下句點,Johnson Associates薪酬顧問公司執行董事強生(Alan Johnson)指出:「我們從榮景驟然走向衰退,所以事後來看(銀行)之前可能過度增聘。」他還悲觀預估,2023年情況恐怕也不會太好。
我們的看法:
第一、隨著股市步入空頭,華爾街開始裁員
第二、令人驚訝的是,高盛、摩根士坦利這些大行都在裁員
第三、過去兩年華爾街的大行情,是由於貨幣寬鬆政策
第四、裁員還是好的,相比有些銀行,像瑞士信貸根本就面臨到倒閉
礦產
2022/12/19 聯合報 林則宏
中國與西方大國競爭,涉及領域愈來愈廣,對於關鍵礦產的博弈,也日漸激烈。中國地質科學院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建武直言,北京與美歐對關鍵礦產的競爭已不可避免,他建議北京當局,應在中央政府層面,建立「戰略性礦產資源委員會」,統籌各相關部門,保障戰略性礦產資源及相關戰略的統一協調和高效實施。
據第一財經報導,中國地質科學院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王安建解釋,「戰略性關鍵礦產」是指對國家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戰略新興產業不可或缺,同時又被打上「地緣政治」烙印的一類礦產資源。
他分析,中國、美國和歐盟戰略性關鍵礦產種類高度重疊,西方國家正在試圖構建獨立於中國之外的「關鍵礦產供應鏈」,因此中方需要制定相關戰略並做出科學合理的應對。
王安建並指,迄今已被各國和國際組織列為戰略性關鍵礦產的元素超過68種,特定礦物超過10種。與西方發達經濟體不同,中國的戰略性礦產界定更注重其經濟重要性和產業發展支撐性,而對供應風險考慮有限。
例如,稀土、鎢、錫、鉬、銻、銦、鍺、鎵、磷和螢石、石墨等無供應風險的優勢礦產,與石油、天然氣、鈾、鐵、鉻、銅、鋰、鈷、鎳、鈹、鈮、鉭、鋯等供應風險較大的短缺礦產均被列入戰略性礦產。
石油、天然氣、煤炭、鐵、銅、鋁和磷等大宗礦產資源也被列為戰略性礦產,則反映了目前這些礦產對中國經濟發展仍然發揮著關鍵支撐作用。
李建武說,「在美歐關鍵礦產戰略中,中國被視為主要對手,成為影響其戰略方向和措施的重要因素,這一點在美國的戰略中尤為明顯」。
他表示,關鍵礦產戰略是中國國家戰略的一部分,其制定和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統一領導和多部門共同參與;關鍵礦產安全依賴於整個供應鏈的安全。而與美歐相比,中國仍缺乏國家層面針對戰略性關鍵礦產的統一管理和協調機制。
我們的看法:
第一、隨著電動車市場熱,電池產業也水漲船高
第二、電池的關鍵原料非常的缺乏
第三、中美地緣政治的博弈,遲早會延伸到礦產上
第四、這也是中國企業積極併購,並投資礦產的原因
燦芯
2022/12/21 經濟日報 林宸誼
由中芯國際、小米持股,大陸第二大、全球排名第五的晶片設計服務龍頭燦芯半導體,已向上海證交所遞交招股書,計劃在科創板上市,擬募資人民幣6億元(新台幣26.4億元)
新浪財經報導,募資主要用於網絡通信與計算晶片訂製化解決方案平台、工業互聯網與智慧城市的訂製化晶片平台以及高性能模擬IP建設平台三個方向。
根據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報告的顯示,2021年燦芯半導體占全球集成電路(積體電路)設計服務市占的4.9%,位居大陸第二位、全球第五位。
燦芯半導體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上海,是一家提供一站式訂製晶片及IP的企業,為客戶提供從晶片架構設計到晶片成品的一站式服務。
報告期內,燦芯半導體成功流片超過450 次,其中在65奈米及以下邏輯製程節點成功流片超過150次,在BCD、EFLASH、HV、SOI、LCOS、EEPROM等特色製程節點成功流片超過100次。
與同樣採用無晶圓廠(Fabless)模式的晶片設計公司有所差異的是,燦芯半導體作為晶片設計服務公司,並不透過銷售自有品牌晶片產品實現收入,而是依托自身IP及單晶片系統(SoC)訂製開發能力為晶片設計公司及系統廠商等客戶提供一站式晶片定制服務開展業務,市場風險和庫存風險較小。
股權結構上,燦芯無實控人,此次IPO之前燦芯董事、總經理莊志青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控股19.82%,為燦芯第一大股東;中芯國際持有18.98%,為第二大股東。
前十大股東中戰略投資者還有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持股4.77%,為第八大股東。
燦芯半導體與中芯國際的淵源頗深,早在2010年,燦芯半導體就與中芯國際達成戰略合作關係;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現擔任燦芯半導體董事長一職。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燦芯營收分別為人民幣4.06億元、5.06億元、9.55億元、6.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人民幣530.86萬元、1,758.54萬元、4,383.48萬元、5,650.56萬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沒有太多的半導體概念股
第二、因此晶片服務設計龍頭,燦芯可以獲得上市許可
第三、晶片服務設計性質是很利基的行業,如台灣的創意、智原
第四、力積電下面的子公司,據說也即將獲准在A股上市
兩岸企業家峰會
2022/12/21經濟日報 陳政錄
2022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昨(20)日在廈門舉行,台方理事長劉兆玄建議台商轉型,從過去側重製造和出口, 轉為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拓展大陸內需市場。
大陸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則對台商喊話,「如果您沒有抓住前30年的發展機遇,您千萬不要錯過今後30年的發展。」
2022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以「建構產業合作新模式打造綠色數位新經濟」為主題,疫情影響,今年雖輪由台方主辦,但移地到廈門舉行實體會議,且兩岸企業出席規模精簡。
陸方出席代表包括兩岸企業家峰會陸方理事長郭金龍、大陸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福建省委書記周祖翼;台方代表包括兩岸企業家峰會台方理事長劉兆玄、副理事長陳瑞隆、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等。
另外,大陸全國台企聯總會長李政宏因為確診留在上海,由廈門台協會長吳家瀅代表參會。
特別的是,上周(12)日落地廈門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已經完成居隔出關,昨日不公開的低調現身與兩岸人士會見,宋楚瑜在台出發時曾不諱言組團赴陸就是要與對岸商討小三通。
傳將接任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的政治局常委王滬寧發表書面賀詞。王滬寧表示,大陸將全面貫徹中共20大精神,全面貫徹「新時代黨(中共)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外來干涉和「台獨」分裂和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大陸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則在開幕式上致辭時對台商喊話,表示在中共20大召開後,中國大陸的發展空間將更巨大,更高質量,「如果您沒有抓住前30年的發展機遇,您千萬不要錯過今後30年的發展。」
劉兆玄表示,未來台商如想持續在大陸發展和擴大事業,必須從過去側重「製造和出口」傳統路線,轉為兼顧「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拓展大陸內需市場」新策略模式,轉型升級同時,加強與大陸產業攜手合作。
提出兩岸產業應聚焦具發展潛力新產業領域,採取「試項試點」、「先行先試」、「複製擴大」路徑,逐步建立兩岸產業創新鏈合作新模式。他還指出,峰會將選定適當的項目如電動車等,推進兩岸產業鏈深度合作,將以此作為峰會下一階段重點計畫,積極加以推動。
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最後達成合作共識,陸方秘書長林軍表示,峰會將繼續幫助台商、台企積極融入大陸「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增強雙方產業鏈、供應鏈深度契合,拓展大陸內需市場。
林軍提到,雙方產業小組將聚焦數位化轉型、智慧製造、節能減碳等領域的產業鏈合作,明年工作有8項要點,第1點為繼續就落實惠台舉措探尋空間、在兩岸宏觀經濟政策發展規劃等方面展開研調,深化兩岸農業合作、推動兩岸企業數位化和低碳化協同發展。
其他要點則有,提出兩岸產業界減碳合作具體項目、推進兩岸資訊產業技術交流,尤其是積體電路、5G與通訊和工業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元宇宙等領域。
大陸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表示,今年新增9家台企在大陸上市,總數已達58家。「兩岸經濟密不可分,脫不了鉤、斷不了鏈,唯有加強合作才是人間正道」。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兩岸關係不佳,企業家峰會相對低調
第二、目前兩岸的交流幾乎陷於停擺
第三、大陸積極鼓勵台企上市,今年有九家獲准上市,總數已高達58家
第四、大陸提到30年後的機遇發展,是很正確的形容詞
(待續)
back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