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理事長專欄 >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22-11-15
創會理事長的話:氣候與經濟(上)

氣候峰會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次締約方會議(COP27)今(6)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登場。分析師指出,呼籲富國加碼資助開發中國家適應氣候變遷,以及台海議題使美中關係惡化等地緣政治議題,將是今年這場氣候峰會的焦點。

地緣政治衝突和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市場動盪,已拖累全球加速遏制氣候變遷的努力,一直到COP27峰會開幕前夕,包括許多大型經濟體在內,多數國家仍未遵循去年氣候峰會達成的「格拉斯哥氣候協定」,提出更快的減碳時間表。

今年各國談判代表預料將對富國施壓,要求採取減碳補救措施,並提供十多年前承諾的資金,即使各國財政狀況因新冠疫情及俄烏戰爭惡化。

COP27為期13天,預計將有4萬多人參與,其中包括約100名國家和政府領袖。今年會議六大主題為轉型、糧食安全、氣候行動融資、乾淨能源發展,水安全和脆弱社區的可持續性。

今年各國談判的一大重點在於氣候適應融資。滙豐銀行ESG研究全球主管陳偉信(音譯)表示,東道主埃及將代表非洲尋求更多資金,以強化開發中國家的韌性及抵銷極端氣候事件造成的損失。

此外,這次美國及中國大陸能否暫時握手言和,也成為焦點。自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8月訪台以來,中美緊張關係升溫,包括碳排議題在內的氣候合作談判已被喊停。

綠色和平組織東亞區高級氣候及能源政策長李碩認為:「北京在COP27峰會上的優先事項將與政治有關,尤其是與美國、歐盟等主要大國的關係。」

李碩指出,COP27可能會使各國進一步邁向分裂,或成為將地緣政治與氣候行動分開看待的轉折點,端看大國將如何互動。

我們的看法: 
第一、 今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引起眾人的注目

第二、 全世界氣候變遷今年創造了重大的危機

第三、 今年全世界關切的重點在於貧富不均所造成的影響,貧窮國家富國一定要援助

第四、 台灣應該更關切氣候變遷的議題

拜登馬斯克
美國期中選舉倒數之際,馬斯克終於完成了推特收購案。不過總統拜登4日在一場募款活動上表示,馬斯克收購了一個向全世界散布謊言的社群媒體,「現在大家擔心的是:馬斯克出手買了一套設備,在全世界散布謊言...。在美國,已經沒有編輯把關。沒有編輯,我們怎能指望孩子們理解當中的利害關係?」

白宮發言人尚皮耶表示,拜登一直明確表示一定要減少仇恨言論和錯誤訊息,而這種信念可以延伸到推特、臉書等任何能被用來傳播錯誤訊息的社群媒體平台。

收購案完成後,馬斯克便馬不停蹄地對推特進行「改革」,除了更換管理階層、讓公司下市,還調整收費、大舉裁員。他承諾在恢復言論自由的同時,防止推特變成「為所欲為的地獄」。但幾個月來,主要廣告商已對他的收購表示擔憂,紛紛停止在推特刊登廣告。

裁員措施更引發外界擔心該公司是否仍有足夠資源,維繫內容的正確性和正當性。尤其此時正值重要的期中選舉,推特等平台向來是許多選民獲取資訊的來源,但也是不肖的有心人士得以散布不當甚至錯誤訊息的最佳工具。

我們的看法: 
第一、 馬斯克終於完成對推特的收購

第二、 拜登對其大為吐槽並不令人意外

第三、 推特過去是川普總統散播仇恨及虛假訊息的平台

第四、 馬斯克未來要如何整頓推特大家都在看

蘋果
蘋果公司(Apple)截至2日收盤,市值高達2.307兆美元,比字母、亞馬遜、Meta等三家大型科技公司市值加起來還高,原因是相較於其他科技業者,今年來蘋果股價獲得較強的支撐力道。

受經濟成長趨緩、利率上升影響,今年來蘋果股價下跌18.3%,但表現遠優於字母的大跌40.5%、亞馬遜的挫跌44.7%、及Meta的崩跌73.1%。若觀察過去一個月這些美國科技巨頭的股價表現,也以蘋果上漲的4.9%最優異,字母、亞馬遜、Meta的跌幅分別為9.1%、18.5%、及33.3%。

然而,從市值的變化來看,則凸顯今年美國科技股面臨的沉重賣壓,蘋果在2021年底時,市值高達2.913兆美元,字母、亞馬遜、Meta的市值加總高達4.41兆美元。

這四家科技巨頭都在上周發布財報,只有蘋果股價以漲聲回應,同期Meta的市值則崩跌至不到3,000億美元,為2016年2月來首見。截至2日收盤,Meta市值為2,400億美元。

電商巨頭亞馬遜1日股價下跌5.5%,收盤市值跌破1兆美元關卡,為兩年多前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見。該公司股價2日收盤再挫跌4.8%,已連續六個交易日收黑。這家總部位於西雅圖的公司,看淡假期購物旺季的業績成長展望,並預估本季的銷售成長僅有2%~8%,拖累近期的股價走勢。亞馬遜的市值在去年11月18日攀峰,高達近1.9兆美元。

Bernstein分析師施姆利科說,這些科技巨頭的財報正受到嚴格的檢視。他說,字母、亞馬遜、Meta在事業多元化之際,須繳出完美的表現,因為在市況顛簸之際,投資人緊盯各事業體所顯露的疲態。

此外,在聯準會(Fed)為遏止通膨而大舉升息下,投資人已對科技股愈來愈沒有信心,因為其高聳入雲的估值是建立在未來獲利更豐厚的基礎上。為了對尚未實現的獲利進行現值計算,數據計算者採用利率對其進行貼現。利率愈高,未來的利潤換算成現值就愈低。在此同時,在利率攀高之際,投資人可能不願意押注不確定較高的未來獲利。

這也並非科技巨頭的股價首次承受龐大壓力,在2020年新冠疫情剛爆發時,科技股隨著大盤重挫,之後才因防疫封鎖題材而大漲。Fed 2018年底啟動升息時,加劇了經濟衰退隱憂,科技股同樣也大跌,但也在幾個月內翻漲。

我們的看法: 
第一、 美國科技股崩盤,唯一屹立不搖的是蘋果

第二、 Meta的市值大崩盤,至今跌掉了百分之七十

第三、 Meta最大的問題在於定位不明、對於元宇宙寄望太高

第四、 投資人必須回到現實中來,過去幾年科技股漲得實在有點過頭

羅賓漢
網路券商羅賓漢(Robinhood Markets)上季財報優於市場預期,主因是支出大幅減少,抵銷了營收下滑和用戶人數減少的缺口。

羅賓漢在美股2日盤後表示,第3季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1%至3.61億美元,為連續第七季下滑,但高於彭博訪調分析師平均預期的3.58億美元;上季淨損縮小為1.75億美元,或每股20美分,遠優於去年同期的虧損13.2億美元。

羅賓漢3日股價早盤上漲約5%,今年來已大跌36%,並比去年7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的發行價每股38美元暴跌70%。

羅賓漢上季淨利息收入因升息暴增至1.2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高逾一倍;該公司擁有約170億美元的孳息資產。但上季交易收入卻比一年前下滑22%至2.08億美元;9月活躍用戶較去年同期下滑35%至1,220萬人,創下自2020第4季來最低。

由於其應用軟體(App)容易上手且以行動裝置為優先設計,成立不到十年的羅賓漢在疫情的當沖熱潮中快速崛起,新冠疫情期間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用戶註冊,但在市場受到美國聯準會(Fed)升息衝擊和交易員重返辦公室之際,該公司始終解決不了留不住用戶的難題。

由於羅賓漢的多數營收仍仰賴用戶交易,交易活動下滑已對其事業造成嚴重打擊。這已迫使該公司改變策略,透過裁員和關閉辦公室來減少開銷,並同時推出針對其交易App重度用戶設計的新功能。羅賓漢上季營業支出比去年同期銳減69%至5.35億美元,且今年來已進行過兩輪裁員。

羅賓漢財務長瓦尼克表示:「上季依舊是對客戶而言艱難的交易環境,但客戶仍持續貢獻數十億美元到帳戶,讓我們深受鼓舞。」

我們的看法: 
第一、 羅賓漢是美國最大網路券商,但自上市以來價值已下跌百分之七十

第二、 羅賓漢的下跌跟科技股的近期不振有關

第三、 羅賓漢未來最好的出路是被併購

第四、 羅賓漢鼓勵散戶和年輕人賺投機財,但現在這個窗口已經關閉

META
在非同質化代幣(NFT)市況已不如前之際,臉書母公司Meta仍擴大布局NFT,正準備在旗下Instagram(IG),開放創作者製作NFT、並出售給粉絲和收藏者。

Meta於2日表示,IG創作者將能製作他們自己的NFT,並直接出售給粉絲。目前IG已支援NFT展示功能。Meta同時宣布臉書和IG在不久之後都會出現一些新功能,以提高創作者使用平台的體驗,包含在美國推出IG訂閱制、更新臉書的「星賞」。

另一個社群平台Reddit已在7月讓用戶打造個人虛擬替身,獲得熱烈迴響。區塊鏈分析公司Dune數據顯示,目前持有這種數位資產的用戶逼近300萬人,比全球最大NFT市集OpenSea的200萬名買家還多。

與此同時,NFT市況卻大幅降溫,許多NFT資產價格今年來都下跌。目前NFT的交易量也從1月的市況高峰下滑90%。

Meta正尋找新的收入來源,以因應全球經濟放緩所導致廣告收益下滑的局面。該公司第3季的淨利下滑逾50%,上周股價則大跌25%。

我們的看法: 
第一、 Meta一直在尋找新的商業模式

第二、 現在將注意力轉到NFT來

第三、 NFT 也面臨泡沫化,至今已下跌百分之九十

第四、 近期加密貨幣及元宇宙呈現整體崩盤的趨勢

荷蘭病
台灣產業發展過度集中科技業,外界擔憂會步上七○年代「荷蘭病」後塵,中央銀行昨以千字文釋疑,表示台灣傳產與電子資通訊產品的出口年增率,與全球需求同向,且傳產附加價值率與全球市占率亦趨升,與荷蘭病所述傳產業競爭力下滑的情況完全不同,強調台灣經濟發展並沒有「荷蘭病」現象。

荷蘭病起源於荷蘭在六○年代在北海發現天然氣油田,爾後的10到20年間因大量出口天然氣帶來貿易順差,荷蘭盾大幅升值,削弱製造業生產、出口,並使競爭力下降,加上政府大力發展天然氣產業,資源排擠下,均對製造業的就業、薪資及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央行表示,台灣經濟發展與當年荷蘭病現象並不相同,長期而言,台灣電子資通訊與傳產貨品出口年增率與國際正相關,顯示兩者同受全球需求影響,資通訊則因中美貿易爭端、台商回台投資,以及疫情帶來遠距商機,2019年後的出口年增率高於國際進口年增率。

央行表示,雖然台灣傳產的附加價值率升幅小於電子資通訊產業,但長期仍持續向上,並無下滑疑慮,且從前15大出口品的全球市占率來觀察,如鋼鐵製扣件、塑膠原料、腳踏車零配件等,均占有全球一席之地。

另一個觀察點是,台灣傳產製造業薪資漲幅不大,較電子資通訊業漲幅明顯為低,而就業呈現下滑,這是因為疫情導致需求下滑,傳產出口受挫,受僱人數減少、薪資亦下跌,這都與荷蘭病工資上漲之症狀不同。

匯率方面,央行表示,台灣各項產業出口表現主要受全球需求變動影響,並非受新台幣匯率走勢所影響,2020年傳產出口出現負成長,開始有「台灣產業恐有荷蘭病」之聲音,但當年傳產出口負成長,是因主要經濟體實施防疫封控,致國外需求滑落。

央行表示,隨著主要經濟體陸續解封,帶動全球需求大幅攀升,台灣傳產出口也轉呈大幅正成長,說明台灣各項產業出口表現主要係受全球需求影響,並非因為新台幣匯率,也與荷蘭病因匯率升值而損及競爭力的情況不同,台灣經濟並無荷蘭病現象。

我們的看法: 
第一、 荷蘭病是上個世紀在荷蘭,所發生產業資源分配不均的一個名詞

第二、 國際專家將台灣對於科技過度偏重所導致的亂象,以荷蘭病作比喻

第三、 央行每次碰到這個議題,就跳出來反駁

第四、 但問題是台灣的資源分配不均是事實,如果說不是「荷蘭病」,那應該算一種「台灣病」吧

6G
全球科技大咖開始探討下世代第六代行動通訊技術(6G)應用願景及技術標準,業界形容,6G早班車快開了,全球兩大陣營:次世代聯盟(NGA)、次世代行動網路聯盟(NGMN)已開始揪團展開6G技術及標準行動,台灣台積電(2330)、聯發科、中華電、工研院積極參加國際陣營,搶搭6G早班車。

業界人士分析,即便目前仍以5G為主流,各大6G聯盟及國際大廠在6G技術標準角力戰已搶先開打,不僅要提早布局6G技術,更要搶標準制訂影響力,以取得市場先機。

分析國際大咖提前展開6G大戰,主因各類終端應用快速且蓬勃發展,對行動網路傳輸速度、頻寬需求及低延遲的要求也愈來愈高,搭配未來人工運算、沉浸式體驗、機器人應用等各種需求,催生6G技術發展加快腳步。

目前世界各國探討6G技術標準的聯盟眾多,以NGMN及NGA兩大陣營最受關注,共同目標是把6G應用與需求集中整合,提供給國際標準組織3GPP,預估2030年ITU(國際電信聯盟)將提出標準,為全球6G商用拉開序幕,除國際廠商加入兩大聯盟,聯發科、台積電、中華電信及工研院等台灣產、研界指標也積極加入。

聯發科觀察國際趨勢,依據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部門(ITU-R)研擬的時程,預期6G將在初步標準化工作大約在2025年至2025年之間開始。

業者分析,目前進度最快的是NGA,台灣有台積電、聯發科及工研院等加入;國際大廠則有蘋果、高通、思科、Google、愛立信、諾基亞、三星、Meta、AT&T、Verizon,重點是排除大陸廠商,被視為代表北美的6G聯盟。

NGMN則早在2008年就由國際電信業者、設備商及晶片業者成立,一路定義4G、5G的應用需求,台灣電信龍頭中華電信、資策會、工研院、台大等都加入;國際廠商則有華為、英特爾、蘋果、Google、愛立信、諾基亞、Meta、高通等參加。

我們的看法: 
第一、 全世界5G還沒普及,但是6G已經開始了

第二、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低軌衛星快速的建設

第三、 馬斯克大幅的打造星鏈計劃,而俄烏戰爭又讓6G進一步的普及

第四、 台灣廠商在這其中有龐大的商機

中小企業
政府以實際行動力挺中小企業。行政院院會昨通過經濟部提報「中小企業整體競爭力提升方案」,自今年起至二○二六年投入九五○億元經費,透過淨零碳排、數位轉型、創新加值、在地共榮等四大行動策略,提升整體競爭力,政府也將持續力挺中小企業,培植創新研發能量,打造中小企業成為未來的護國山群。

培植創新研發能量,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會後轉述,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中小企業一向是台灣經濟的磐石,也在各行各業中產生了許多隱形冠軍。政府因此整合跨部會資源,提出「中小企業整體競爭力提升方案」,預計五年投入近一千億元,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新世代中小企業,將進一步強化台灣的經濟韌性。

經濟部指出,台灣超過一五九萬家中小企業,創造九二○萬就業機會,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也是社會安定的力量。因應今年國際整體經濟趨緩的環境變化,政府更加重視中小企業的經營發展,因此,經濟部結合相關部會推動「中小企業整體競爭力提升方案」,今年起至二○二六年投入九五○億元預算經費,期能打造更多具國際競爭力的隱形冠軍,讓台灣中小企業在全球發光發熱。

根據經濟部的報告,這項方案將協助中小企業四個面向,包含「淨零碳排」厚植整體綠色永續力、「數位轉型」強韌產業科技經營力,「創新加值」提高企業附加價值力,「在地共榮」打造地方繁榮幸福力。預期五年讓整體節電量達到一.七五億度、雲世代服務二十一萬家次企業、打造二○○家隱形冠軍、一七○○家地方特色店家受益。

我們的看法: 
第一、 台灣過去的經濟以大企業為主

第二、 行政院已注意到這個問題,將注意力轉到中小企業上面

第三、 對中小企業的協助面向,包括淨零碳排、數位轉型等,都是正確的方向

第四、 政府計畫打造200家隱形冠軍,我認為是有可能的

(待續)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