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理事長專欄 >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21-07-19
創會理事長的話:搶奪大數據(下)

紫光/阿里
大陸國企債務危機連環爆情況下或出現「國退民進」,清華校企紫光集團日前宣布破產重整,有意出售旗下雲端公司紫光股份股權。市場13日傳出,阿里巴巴是潛在買家之一,一旦成真,將是阿里遭反壟斷調查之後的首個大動作收購。

紫光股份股價近日大幅震盪,12日雖一度跌逾6%,但隨後爆大量拉上漲停收盤,13日股價收漲0.08%報人民幣(下同)25.33元,盤中一度漲至25.7元,是自2020年10月來的股價高點。紫光美元債13日也出現反彈,2028年到期的美元債漲1.8美分,結束連五跌,創下6月23日以來最大漲幅。

路透13日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紫光股份的潛在買家包括民企巨頭阿里巴巴、國企無錫產業發展集團、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及政府背景的半導體私募基金建廣資產。

隨著2020年債務危機逐漸擴大,紫光集團公告,收到法院的破產重整通知。隨後旗下的上市公司紫光股份公告,該重整未對公司日常經營造成直接影響,不過紫光集團持有公司46.45%股份,重整方案可能對公司股權結構產生變化。

紫光股份股價一個多月來呈現大幅成長,原本4月底至5月中下旬股價在17至19元搖擺,但自5月21日起股價大幅竄升,十個交易日漲25%在6月初站穩21元上方。

知情人士指出,紫光股份股權的價值估計在400億至500億元之間,較紫光股份過去一個月平均股價22.3元溢價35%至70%。阿里巴巴可能會在7月20日最後期限前,與一家地方國企聯手提出報價。

紫光股份在大陸提供雲端運算、AI等智慧應用服務,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目前也是大陸雲端市場霸主,讓外界關注後續是否有市場監管相關動態。

紫光集團原是大陸半導體領軍企業之一,但近年紫光肆意收購半導體企業種下破產苦果。截至2020年第三季末,紫光短期債務約785億元,但帳面約當現金僅510億元。自2020年底開始紫光債務陸續違約,截至2021年4月26日,紫光與其子公司逾期債務逾180億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阿里手上現金多。

第二、阿里要對政府表態效忠。

第三、阿里和紫光業務無直接關係。

第四、紫光未來股權重組,值得觀察。

拜騰破產
大陸電動車新創企業拜騰汽車,傳出陷入破產危機。拜騰的關聯企業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日前被上海華訊網絡公司提出強制清算與破產,消息隨即引發市場關注。拜騰汽車13日表示,目前有債權人向法院提起訴訟及聲請破產,但法院還未正式受理,公司正在積極應對並尋求和解。

綜合陸媒13日報導,有關拜騰關聯公司遭到聲請破產的案件,經辦法院為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公告日為7月12日。上周曾有媒體報導指出,富士康和拜騰汽車合作生變,拜騰汽車大股東一汽集團已接手公司,富士康派往拜騰南京廠的工作人員正在撤出,讓拜騰2022年初開始量產新車的計畫可能再次被耽擱。

針對富士康是否退出和拜騰的戰略合作,以及概念車型的量產狀況,拜騰汽車13日回應稱,公司正在積極推進首款車的量產工作。與此同時,結合公司當前需要,拜騰正在進行團隊的優化建設,由拜騰核心股東一汽集團、合作夥伴富士康等分工合作,向拜騰派駐高管以支持新車量產和經營工作的推展。

拜騰強調,將充分利用一汽集團、富士康、地方政府等核心資源,制定相關方案推進首款車量產上市。

2016年在南京創立的拜騰汽車,曾經備受大陸業界期待,但2020年7月,拜騰在燒光人民幣84億元資金後,就宣布暫停業務經營。2021年1月4日,拜騰宣布與富士康、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引入新外援後拜騰營運似乎出現曙光,並聲稱在2022年第一季前要實現M-Byte新車量產,但如今又再添變數。

我們的看法
第一、拜騰缺乏知名度。

第二、只是南京市政府支持的企業。

第三、大陸電動車的泡沫已經開始。

第四、未來可能只會剩下5家業者能成功。

蘇寧/黃明端
大潤發中國的開國功臣、高鑫零售董事會主席黃明端,在去(2020)年10月被阿里併購後逐步淡出經營核心。不過,正陷入債務危機的蘇寧易購,在引入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二期救火後,基金股東淘寶提名黃明端為蘇寧易購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意味正布局黃明端出馬,新任蘇寧易購新董事長,再戰零售江湖。

蘇寧集團千億債務危機浮出水面,上周不得不出讓股權,引入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二期。 蘇寧創辦人張近東12日向董事會請辭董事長、董事以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

誰來接棒?據蘇寧公告,目前由副董事長任峻暫代。不過,蘇寧同時還公告提名黃明端等四人為下一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值得注意的是,董事會通過《關於改選公司第七屆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的議案》,由黃明端出任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蘇寧相關人士表示,黃明端擬將接掌蘇寧易購董事長。

一手創立並執掌大潤發中國23年的黃明端,在大陸市場創造了「19年不曾關過一家店」的奇蹟,大潤發進軍大陸市場,雖然起步比任何一家外資零售流通業都要晚,卻能後來居上,穩坐營業額第二大的零售流通業霸主地位,幕後功臣就是黃明端。

但在大陸電商平台崛起,衝擊傳統賣場,阿里在入股大潤發中國多年後,去年併購高鑫零售(大潤發母公司),黃明端也逐漸淡出,並將大潤發中國CEO交棒給阿里高管背景的林小海。

就在各界以為黃明端時代已經結束,現年66歲,退居高鑫零售非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的黃明端,在這波蘇寧易購股權轉讓新新零售基金二期,被基金股東淘寶提名,出任第七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

蘇寧易購董事會這一波高層人事異動,總計更新四席非獨立董事,除了新新零售基金二期提名黃明端、冼漢迪、曹群等,張近東也提名其子張康陽作為第七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 

我們的看法
第一、黃明端創造了台灣人的奇蹟。

第二、但最近也敗給電商。

第三、蘇寧是市場龍頭,急需重整。

第四、傳統零售未來一定要和電商結合。

環球晶圓
半導體矽晶圓排名全球第三大廠環球晶砸下逾千億元收購全球矽晶圓四哥的德商世創(Siltronic),原預計今年下半年完成收購,但近日半導體業傳出,中國為了扶植與保護自家矽晶圓產業發展,不同意環球晶收購世創;雖尚未公開宣布,但恐使環球晶收購世創最後一哩路增添卡關變數。

保護自家矽晶圓產業 遲未通過反托辣斯審查
環球晶對此僅表示,併購案除了先前公告已完成審查的幾個國家之外,還剩下幾個國家正在進行反托拉斯(反壟斷)審查,包括中國在內,預期所有審查結果將在今年下半年可望完成;環球晶預計八月三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將針對最新收購案進展對外說明。

環球晶之前公告收購世創案陸續已獲德國聯邦卡特爾署(FCO)、奧地利聯邦競爭管理局(AFCA)、韓國公正交易委員會(KFTC)、我國公平交易委員會(TFTC)、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新加坡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無條件核准。預計收購案將於二○二一年下半年完成最終交割,但收購案的完成將取決於取得各國主管機關核准。

環球晶去年十一月底宣布以溢價四十八%、斥資約三十七.五億歐元 (約台幣一二七三億元)公開收購世創流通在外股份,是台灣科技業史上最大海外併購案;到今年三月初收購期間屆滿,取得世創七十.二七%股權,較預期為高,若順利完成交割,環球晶排名將坐二望一,較市占率第一的日本信越僅差二到三%。

環球晶在全球九個國家、擁有十五座工廠,世創在德國、新加坡與美國三個國家共投資設立四座工廠;環球晶併購世創後,扣除重疊的美國之外,產能將分布達十一個國家、十九座工廠,將擴大全球製造布局、大舉提高競爭優勢,預期收購效益將可使環球晶全年營收邁向千億元大關;去年合併營收約五百五十多億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否決世創併購的可能性很大。

第二、環球晶圓會成為全球第一。

第三、未來是中國和世界地緣政治的角力。

第四、中國也不會許可美國半導體企業的全球整併。

電動車
國際乾淨運輸委員會(ICCT)日前發布研究報告警告,全球第三大電動車生產國美國的產量進一步落後歐洲和中國大陸。因為歐洲與中國的政策焦點是積極推動內部需求與生產,但美國刺激增產、投資與需求的政策力度卻消退。

ICCT指2010年到2020年全球總共生產逾1,000萬輛電動轎車。去年最大電動車生產國中國占全球累計產量比率達44%,十年內生產與銷售各約460萬輛。歐洲比率25%,生產260萬輛,賣出320萬輛,為淨輸入市場。

相反地,美國車商迄2017年底所占比率20%,2020年下降至18%。ICCT強調政策差異令美國跟歐中差距擴大主因。

ICCT專案經理魯特西(Nic Lutsey)指出,有力的國策能激勵電動車產量上升並壯大市場。儘管美國有龐大預算,卻從未認真去推動。

去年美國車商僅生產約45萬輛電動車,當中高達85%來自特斯拉,由美國出口外國數量逾21.5萬輛為各國最高,反映海外需求較美國強勁。去年各國包含油電車和純電力等電動車占新車銷售比率,美國僅2.3%,歐洲和中國分別達10%和6%。

ICCT指出,全球需求強勁促使車商在各地蓋廠生產更多款式電動車,所投入資金與積極程度都超過其在美國規模。

像福斯積極投資擴大產能,計畫2025年電動車產量達150萬輛來主宰市場,其在歐洲和中國有幾座單純組裝電動車廠房,但美國卻沒有。

ICCT報告指去年全美44座組裝廠裡,僅兩座純組裝電動車。通用計劃今年把三座廠房改裝為只生產電動車。電動車商特斯拉和Lucid目前各只有一座新廠在興建。按此進度,迄2025年底全美組裝廠僅7家是生產電動車。

拜登政府提出1,740億美元推動美國電動車市場發展,其中150億美元投資包括電動車基建和電動巴士。

我們的看法
第一、歐洲和中國領先全球電動車市場。

第二、美國遙遙落後。

第三、美國主要靠特斯拉。

第四、美國在電動車和AI領域,開始落後中國。

大陸科技
有「女股神」封號的明星基金操盤手伍德(Cathie Wood),近來持續賣出中國大陸科技股,她的方舟投資管理公司旗下一檔基金對大陸科技股的持股量已降至歷來最低,反映北京當局加強監管科技業,持續影響市場。

伍德的旗艦基金「方舟創新ETF」陸股占比近期已降至不到1%,遠低於2月時的8%;陸股在「方舟新世代網路ETF」的占比也降至5.4%,為彭博資訊從2014年10月開始彙編數據以來最低月底數據。至於「方舟金融科技ETF」的陸股占比穩定維持在18%。

伍德13日在每月與投資人進行的網路直播活動上,回答有關大陸科技巨擘展望的問題時表示:「我確實認為估值會重新調整。」「從估值角度來看,這些股票已經下跌;再從估值的角度來看,可能會繼續下跌。」

方舟為全球最大主題基金業者,如今卻減碼大陸科技股,凸顯出在北京當局加強審查科技產業的數據蒐集與赴海外上市掛牌行為之際,這些科技股正失去吸引力。中國大陸網路公司股票自2月中來市值蒸發逾1兆美元,儘管指數近日反彈,但投資人對於指數是否已觸底,仍持保留態度。

方舟基金的陸股占比減少,同時反映該基金對騰訊等大型股減碼,以及這些股票估值下滑。方舟發言人不願對該公司的持有部位發表評論。

伍德是特斯拉與加密貨幣的堅定支持者,投資組合以科技類股為主,而去年科技股表現,也讓她旗下基金繳出亮眼表現,因而獲得「女股神」稱號。

伍德旗下的ARK投資公司正攜手21Shares,希望成立一檔比特幣指數型基金(ETF),ARK投資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申請成立「ARK 21Shares比特幣ETF」,交易代碼為「ARKB」,在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掛牌,以標普比特幣指數(S&P Bitcoin Index)為基準,成為最新一家想搶搭加密貨幣交易商機的基金業者。

伍德向來支持比特幣,曾估計只要所有金融機構都把少數資產分配到比特幣,比特幣價格可能上看50萬美元。

彭博資訊的資料顯示,至少14家投資機構都已申請成立比特幣ETF或比特幣期貨ETF,還有至少兩家業者申請成立乙太幣ETF。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政府積極控制科技業。

第二、主要目的是大數據。

第三、短期對新經濟公司股價不利。

第四、中美科技公司未來和美國資本市場脫鈎。

銀行
美國銀行、花旗、富國銀行等美國重量級銀行,上季淨利暴增。其中美國銀行上季淨利暴增一倍多,花旗與富國銀行的獲利也都優於市場預期,顯示大型銀行業者大致躲過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

彭博資訊報導,美銀第2季淨利較去年同期暴增一倍以上,攀抵92億美元,每股盈餘(EPS)為1.03美元,也遠高於分析師預測每股0.77美元。

資產總額為全美第二大的美銀,上季釋出22億美元的呆帳準備金,反映出經濟前景轉趨樂觀,大規模接種疫苗讓美國政府得以放寬疫情限制措施,並為經濟復甦鋪路。

不過,美國聯準會(Fed)去年為了對抗疫情經濟影響實施的超低利率,卻持續損傷美銀的淨利息收入;美銀等各大銀行透過存、放款利率間的利差,賺取淨利息收入。美銀上季淨利息收入下滑6%至102億美元,整體營收也因此減少4%至215億美元。

花旗上季淨利為61.9億美元,EPS為2.85美元,優於一年前的10.6億美元或每股0.38美元。上季營收則下滑12%,放款金額也減少3%。

花旗執行長芙瑞瑟(Jane Fraser)表示,全球經濟復甦的腳步比預期還要快,消費者與企業的信心也逐漸增強。

帶動美國經濟復甦的原因,包括拜登政府施行新冠疫苗接種計畫,並且推動規模達到1.9兆美元的刺激方案。

美國第四大銀行富國銀行第2季淨利則為60億美元,或每股1.38美元,遠優於一年前的淨損38.5億美元,或每股損失1.01美元。上季營收更激增11%至203億美元,優於分析師原估的178億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經濟復甦快速。

第二、金融業者是最大受益者之一。

第三、雖然FED短期有升息的壓力。

第四、美國銀行現在超出花旗很多。

(The End)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