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無法看到完整訊息,請點選此處查看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台灣M&A與PE要聞
中國大陸M&A與PE要聞
世界M&A與PE要聞
 
資訊中心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專欄
 
相關連結
 

網址:
www.mapect.com

聯絡我們:
service@mapect.com

訂閱/取消電子報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8/25〈2020國際投資論壇〉即將登場--解讀全球產業斷鏈與疫後時代!

美中貿易衝突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選邊效應及國際產業斷鏈現象,重度衝擊全球產業生態與企業佈局策略。為求生存,各國企業紛紛加快腳步調整採購策略和重點市場方向,也讓全球供應鏈多元化、投資佈局分散化與區域性產業聚落整合成為未來國際產經大勢。面對實體經濟持續疲軟與疫情二次復燃的風險,疫情期間與疫後的因應策略與投資動向,極可能成為台灣企業能否渡過難關與順勢轉型升級的關鍵。

為了協助台灣企業掌握全球經濟脈動及後疫情時代的產業趨勢變化,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將於2020年8月25日(週二)13:00-17:30假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3樓遠東廳舉辦「2020國際投資論壇」,此次論壇以「後疫情時代台商供應鏈佈局」及「台灣對美投資併購」為主軸,邀請來自產、官、學界重量級人士同台解析疫情過後的全球供應鏈版塊挪移情況及台灣企業海外佈局觀察建言。

本論壇僅限收到邀請函之貴賓參加,論壇報名以 MAPECT 會員為優先,另開放每位會員邀請一名嘉賓。鑒於此次論壇的立意在於推動企業跨境投資佈局,原則上邀請嘉賓請以企業領導人或高階經理人為優先。因座位有限,將依登記先後,額滿為止,故請從速報名。報名受理日期至819日(星期三)下午18:00。若您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和我們聯絡。謝謝!

MAPECT|2020國際投資論壇:解讀全球產業斷鏈與疫後時代|

  • 論壇時間:2020年8月25日(二) 13:00-17:30
  • 論壇地點: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3樓遠東廳(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201號)
  • 報名方式:請至「2020 國際投資論壇」線上報名系統登錄報名
  • 報名截止日期:2020819日(星期三)下午18:00前
  • 報名洽詢:劉千華 Audrey Liu(02-2325-8186 ext.15/audrey@mapect.com)

2020 年度〈併購專業人才培訓課程〉(8/29開課),即將額滿,報名從速!

【報名方式】

  1. 報名前請先來電與課程聯絡人確認名額,再E-Mail報名表,課程聯絡人收到報名表後,將以E-Mail回復並通知繳費。敬請於報名後5日內完成繳款,如逾時匯款,將不保留上課名額。(課程聯絡人:高小姐,電話:02-2325-8186 ext.11,jamie@mapect.com)。
  2.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開課前5日止,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3. 請務必正確填寫報名表之所有表格內容,以利聯繫與發票開立。

【併購學苑課程說明】

  1. 學員可單獨報名初階併購課程、進階併購課程及大師班,進階併購課程及大師班之資格限定請於報名時檢附相關文件。
  2. 各課程優惠折扣說明如下(優惠恕無法併用)。
  3. 報名課程即贈送「企業併購的十堂必修課」或「私募股權基金剖析:從國際到台灣本土」1本(二擇一),並於課程報到當日領取,一位學員僅贈送一本,不重覆贈送。
  4. 上課講義內容有可能與課程當天使用不同,本會保留課程內容及講師調整之權利。
  5. 此系列課程不提供補課,如學員因喪病或其他不可抗拒之因素無法到課,最慢需於課程前一日中午12:00前聯繫課程承辦人並提供相關證明,始得以個案處理,逾時不受理。

【課程優惠折扣說明】

  1.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會員及舊生報名單一課程享9折優惠;同時報名初階、進階及大師班三課程享8折優惠。
  2.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會員推薦及舊生推薦的學員報名單一課程享95折優惠;同時報名初階、進階及大師班三課程享85折優惠。
  3. 一般學員同時報名初階、進階及大師班三課程享9折優惠。
  4. 上述折扣優惠僅適用於一次性報名,分次報名課程則不享有優惠
  5. 若符合會員推薦之優惠折扣務必於報名時確認,繳費後才通知符合優惠折扣而申請退費者,由退費內扣除行政手續費與匯款手續費200元

附件下載 》MAPECT併購學苑2020年度第二期-課程簡章.pdf

附件下載 》MAPECT併購學苑2020年度第二期-報名表.doc

亞太併購週報:2020/07/25-2020/07/31

Top deals - Geography/Sector

公告日

目標公司

目標公司主要行業

目標公司所處主要地理位置

收購方

收購方所處主要地理位置

賣方

交易價值美元
(百萬)

2020-07-29

Think: Colleges Pty Ltd/Media Design School Ltd/Torrens University Australia Limited

服務業
(其他)

紐西蘭/澳大利亞/澳大利亞

Strategic Education Inc 

美國

Laureate Education Inc

643

2020-07-30

海爾卡奧斯物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54.5% 股權變動規模)

電腦
軟體業

中國

青島海爾生態投資有限公司

中國

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

580

2020-07-29

Xinghua Port Holdings Pte Ltd

運輸業

新加坡

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332

2020-07-26

Barrow Hanley Mewhinney & Strauss LLC (75.1% 股權變動規模)

金融
服務業

美國

Perpetual Limited

澳大利亞

BrightSphere Investment Group plc

319

2020-07-30

郴州雄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工業產品和服務業

中國

趙美光/北京瀚豐聯合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

赤峰吉隆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228


Source: Mergermarket

 
 

Notes:

  • Based on announced deals, including/excluding lapsed and withdrawn bids
  • Based on dominant geography of target/target, bidder or seller company being
  • Based on dominant sector of target company being 

Additional notes:

  • Includes all deals valued over USD 5m. Where deal value not disclosed, deal has been entered based on turnover of target exceeding USD 10m
  • Activities excluded from table include property transactions and restructurings where the ultimate shareholders' interests are not changed
  • Data run from 25-Jul 2020 to 31-Jul-2020
  • Data correct as of 03-Aug-2020

免責聲明(Disclaimer)

上述相關資料均由Mergermarket提供,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不擔保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完整性。

後2020 「共生」是唯一活路

遠見雜誌/2020-07-027/林鳳琪

圖說:共生是人類生存之道。陳之俊攝(陳之俊/攝)

疫後的世界充滿不確定感,但肯定的是,人類的關係正邁向各種新共生。未來,沒有人能夠「獨活」,攜手「共生」才是唯一活路。

「共生」並非是一個陳義過高的口號,反而是疫情帶給人們反省後的蛻變。《遠見》團隊走訪各界,發覺「共生關係」在疫後快速的風行,而「國際共生」「環境共生」「產業共生」「城鄉共生」「世代共生」「人機共生」等台灣特有的韌實力,正默默地萌芽、茁壯。

1〉國際新關係 從舊全球、去全球,進化到「新全球」

過去20多年來,工業製造因追求經濟效益極大化,走向全球分工,長鏈供應。如今,隨著疫情成為新常態,兩強駁火持續升溫,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邱達生表示,2020年,中、美兩個經濟區塊正加速脫鉤。

但,儘管兩大強權相爭,加速「去中化」與「去美化」下,業界擔心的去全球化並不會發生,邱達生強調,後疫情時代下兩強雖對立,不可能「獨活」,得各拉聯盟共活。「美國勢必得放棄『美國製造』,回到多邊貿易。因隱匿疫情,不被世界信任的中國,也必須重新建立信任伙伴關係。」

邱達生表示,「新全球化」潮流下,過去傳統的區域經濟整合關係,例如歐盟、亞太經合會等,已無法應付新國際經貿挑戰。世界將逐步裂解成中美為首的兩大陣營,例如,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以親美陣營的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

過去長期在國際上被孤立的台灣,也得把握機會,加入新區域經貿網絡中。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表示,各國積極串連新的區域經濟共生圈,台灣產業未來處境將更艱困,加入RECP可能性較低,但CPTPP是有機會的,得設法趕緊加入。

2〉環境新關係 從破壞環境、環境反撲,到「和解」

疫情也讓人們開始反思,人類必須學著與大自然共生。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長久以來,人類為了發展,不斷擴張,侵犯其他物種生存空間,破壞自然平衡,也讓野生動物的病毒,轉而侵入人體,引起各種疫災浩劫。

7月6日,聯合國發表的《預防下一次大流行病》報告指出,近年來,新冠病毒、伊波拉病毒和非典型肺炎等人畜共患的疾病,正加速從動物轉至人類,每年約有200萬人死於人畜共病,更重創全球經濟,近20年來,已超過1000億美元經濟損失,這甚至還未計入新冠肺炎的衝擊。

聯合國環境署副祕書長安德森(Inger Andersen)強調,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太大壓力,不照顧地球等於不照顧人類自己,若人類再繼續破壞生態環境,濫用野生動物資源,疾病將不斷從動物蔓延至人類。

另外,近年氣候變遷、地球暖化引發各種天災與生態浩劫,非洲蝗害、澳洲森林大火、大陸水患、日本土石流等。今夏,台灣高溫頻頻飆破百年紀錄,不但出現熱浪效應,更首度出現直逼攝氏40度高溫。

更令人擔憂的是,今年,南極不但罕見傳出熱浪災情,更出現攝氏9.2度高溫,專家憂心提醒,這不但會造成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隨著萬年冰層融解,人類未知病毒恐被釋放。

聯合國警告,人類能阻止全球暖化失控的時間只到2030年,如果這十年間無法讓碳排放達到減降標準,整個地球氣候系統將會開始失控,物種無法忍受高溫,恐將滅絕,「物種滅絕,人類經濟成長也不可能好。」劉文雄語重心長說。

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呼籲,為防止各項環境浩劫,各國應盡快建立可持續的土地開發政策,鼓勵科學研究並建立新規範,來保護生物多樣性。因為,沒有其他生物,人類也無法獨活。

「地球上沒有任何一種生物可以單獨生存,」曾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已故知名微生物學家瑪葛莉絲(L. Margulis),在1970年代提出這樣的理論:生物演化來自「萬物共生」,而非達爾文倡議的「物競天擇」。

瑪葛莉絲強調,自然界原就排除被任何一種生物獨占,好比說,人類不能離開細菌獨活,植物開花得靠昆蟲授粉才能結出種子,續命傳承。生物想要存活,得先學會共生。

於是,正當所有經濟活動與投資被迫按下暫停鍵時,一宗總投資金額高達7000萬元,亞洲第一起大型離岸風電鳥類監測研究計畫案,正式在台灣拍板,也引起世界關注。

5月27日,由台灣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達德能源集團,以及日本氣象協會宣布,將攜手在雲林離岸風力發電廠營運期間,進行為期三年的鳥類調查計畫。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東亞候鳥經台遷徙的種類每年超過300多種、上百萬隻。可以說,台灣是候鳥遷徙很重要的據點,也是全球鳥類生態變遷,最關鍵的地區,但過去鮮少有產業做過如此詳盡的鳥類遷徙調查。

日本過去雖有過相關經驗,也發展出AI識別鳥類體型、種類的技術,卻僅限於陸域風場,彭啟明說,「這次跟日本團隊密切合作,是亞太地區最大風場的第一個生態案例,很具生態指標意義。」

3〉產業新關係 從同行相忌、隔行隔山,到「合作」

而儘管疫情與兩強衝突,加速全球產業鏈解構,卻也讓許多的企業紛紛意識到,唯有合作,才是王道。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就有感而發,做為工業材料龍頭廠,客戶瀕死,中鋼也無法獨活。於是,中鋼得扮演「桶箍」,牢牢護住客戶,「唯有他們先活下來,中鋼才有機會活。」

「一直以來,台廠都在別人的產業鏈內,無法靠自己獨活,」資策會產業情報所所長詹文男指出,疫情後更是,尤其是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更要建立生態圈,透過平台,互助協作。

二代大學創辦人陳來助觀察,疫情加速數位時代來臨,未來挑戰更大,台灣中小企業要打破傳統框架,跨業結盟,以虛擬總部、數位總部方式,集眾人力量,才能走得更快、更久。

身兼億載會會長的桂盟董事長吳盈進,也有著同樣的危機與使命感。雖然自家桂盟去年EPS創新高達8元,他正積極鏈結各界資源建立平台,協助企業度過危機。「產業鏈重組加上數位轉型挑戰,當務之急,我要趕緊幫協會建立打群架的平台。幫他們找到人才,鏈結國際。」

於是,在吳盈進的奔走下,億載會協同成大、長榮等大學為企業進行內部培訓,並與知名創新育成平台Rainmaking鏈結,吸納新創等外部人才。

不只傳產,台灣精品老字號也在疫情下,首度跨界結盟。像是寶島眼鏡,在總經理蔡宜珊努力促成下,攜手大樹、杏一藥局、新東陽、阿瘦皮鞋、春水堂等九大連鎖品牌,在日前合作發行「十倍振興券」,希望藉團隊助攻,發揮加乘效應。

4〉城鄉新關係 從都市集中、城鄉差距,到「共存」

疫情襲擊全球各大城市,人口愈多愈集中,受創愈嚴重,北京、東京、首爾、紐約、香港、米蘭、巴黎、新德里……,各國的大城市幾乎無一倖免。人們為了避疫,從都市遷徙回鄉鎮。

為了避疫,美國科技巨頭臉書、Google,也紛紛宣布繼續維持遠距工作。科技助攻下,「二地居」將成新常態。

其實,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現任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教授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早就在《第三支柱》中主張,民主國家發展,除了「國家」與「市場」兩大支柱外,社區是關鍵的第三支柱。

拉詹認為,當國家與市場失靈時,政府應下放權力到「社區」(社群),讓社區發揮作用,唯有如此,才能補救全球化造成的資源分配不均,避免失業等危害集中到少數地區、少數人群上。

而嚴重高齡化的日本,近年隨人口減少,面臨嚴峻的「地方消失」挑戰。「共生社區」強調藉由社區互助力量,讓高齡者在地安老,青年返鄉地方創生,成功翻轉偏鄉宿命,社區也因此成了穩定社會的基石。

5〉人機新關係 從人類主宰、機器取代,到「AI輔助」

以往,科技的發展進程中,隨著機器、人工智慧的技術愈發成熟,人類總擔心會有一天將被機器人取代所有工作,但此次疫情卻證明,人其實可以善用人工智能及智慧機器幫忙解決問題,機器人將成為人類日常生活少不了的夥伴,人機共生也將是未來人類社會發展的主基調。

機器人已從過去封閉的工廠生產線,跨進人類生活日常,被大量應用在醫療、服務、教育、運輸等各個領域。

《遠見》最新調查發現,台灣企業認為未來AI應用發展最快的前五名,分別是醫療診斷,占比約69.9%、智慧及虛擬辦公室,占比約50.4%、生產製造,占比約35.4%、物流倉儲與智慧家居分別為25.9%。

而台灣民眾對於AI應用,接受度最高的前五大分別是,環境清潔43.5%,智慧家居37.9%,生產製造36.3%,醫療診斷33.7%,教育學習33.6%。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副所長鍾俊元指出,遠端醫療、學習、工作、外送等四大遠距服務產業,五年內產值將成長80%,估計將達新台幣16兆元。疫情也讓「數位經濟」快轉,估計至2030年,將占台灣GDP的60%。

前副總統陳建仁則分析,這次台灣防疫有成,除了中央疫情中心資訊即時透明;公民主動配合參與更是關鍵。其中,備受國外關注的口罩地圖,疑似病例熱點等,都是公民透過開放平台,主動參與協作的。

後疫情時代,沒人能斷言,病毒何時消失,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地球所有人都安全之前,沒有人是安全的。」後2020時代來臨,沒人能「獨活」,「共生」將是唯一的活路!

國發會檢討攬才專法 港澳准用

工商時報/2020-08-03/蘇秀慧、呂雪彗

為吸引香港資金及人才來台,是否祭出租稅優惠措施?財政部官員表示,基於租稅公平,不可能針對特定地區(例如香港)提供特別租稅優惠。惟據悉,國發會正通盤檢討攬才專法鬆綁方案,不排除針對特定專業人才來台的租稅優惠,予延長期限或放寬300萬免稅門檻等方向研議,但不會牽動整體稅制。

官員指出,吸引香港資金來台,並非只有祭出租稅優惠一途,跨國企業是否來台最主要是考量整體環境是否適合。至於稅賦,台灣和其他國家相較已較低,鄰近日本、韓國和中國大陸都比台灣高,是否恢復《產創條例》營運總部及國際物流配銷中心免徵營所稅等「功能別」租稅優惠,正蒐集各國資料中。

至於爭取人才,據悉,國發會原本就在全面檢討《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盤點攬才專法鬆綁,吸引更多外籍高階人士來台工作,以回應高科技產業呼籲政府需設法解決人才不足窘況等訴求。

我國綜所稅率高達40%,被外界視為攬才阻力。知情高層說,依攬才專法,從事專業工作且符合一定條件的外國特定專業人才,三年內薪資所得超過300萬元部分半數免課稅,且不課徵海外所得基本稅額。至於留才,也有員工獎酬股票500萬元額度內緩課,且可選擇較低股價價值時點來課稅,就實質稅率來看,與星港差距不致太大。

針對香港人道援助關懷,陸委會只設立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知情人士說,爭取香港跨國外商、金融業及人才來台,不會「另立專法」,更不會牽動整體稅制,較有空間鬆綁的是攬才專法對外國特定專業人才的租稅優惠。

國發會針對攬才專法檢討,還包括對一般專業人才來台工作,薪資及工作二年經驗門檻予以放寬,讓全球前500大畢業優秀人才來台,可免除二年工作經驗限制,以利台積電及聯發科等高科技產業攬才;另研議高中以下可聘外國專業人士來台教學科。官員說,攬才專法一旦鬆綁,港澳地區均准用。

壽險投資不動產 金管會盯

經濟日報/2020-08-04/記者邱金蘭

金管會盯上壽險業不動產投資,上周同意壽險公會提報的自律規範修正案,增訂五項控管機制,包括投資不動產前須評估出租時不動產承租人提前解約等風險,及開發不動產時以取得處分利益為目的,自備款成數應符合一般市場條件,避免偏低不利風險控管。

修正重點包括第一,保險業辦理不動產投資,應由具經驗或專業訓練人員負責,並提出投資評估報告,內容應有不動產標的市場現況分析、投資報酬率分析、未來使用及收益規劃等。

官員表示,檢查曾發現有業者規劃購置不動產時,完全沒考量承租戶租約到期提前解約的空置風險,顯示投資前分析評估欠嚴謹。

第二,重大投資案應由法令遵循主管出具意見並簽署。官員表示,現行法規已有此要求,因檢查發生有業者未遵守,因此特別明訂在自律規範中。

第三,檢查發現業者對不動產開發過程有重大變更卻未提報董事會,或提案內容未分析可能影響及購買價格合理性等,不利董事會有效監督。因此增訂,保險公司對不動產開發工程作業時應依下列規定:開發過程如有因工程執行進度嚴重落後,或營建成本較原規劃大幅增加等重大情事變更,應分析影響及提出改善計畫。

第四,保險公司委託處分不動產投資時(含以開發後處分為目的的不動產投資),應符合規定,包括建立受託處分機構遴選規範等。

第五,保險公司以開發後處分為目的的不動產投資,處分作業所訂自備付款成數,應符合一般市場交易條件,並建立風險控管措施。

第六,不動產取得及處分時,涉及利害關係人時的規範,也明訂清楚,以利業者遵循,避免爭議。

炒熱冷門股 金管會雙軌出擊

經濟日報/2020-08-03/記者邱金蘭

炒熱冷門股,金管會雙軌並進,透過造市者及流動量提供者扮演要角,並研擬三大誘因鼓勵券商擔任造市者,已有約十家券商有意願,將以EPS 2元以上及周轉率做為冷門股篩選標準,初期券商分攤標的不逾百檔,新制有助擴大台股量能,吸引更多企業來台IPO。(金管會出招 幫「冷門股」解凍)

證交所已向金管會報告股票造市制度規劃,全案預計今年第3季拍板後,明年7月1日上路。根據規劃,造市制度將採造市者(Market Maker)及流動量提供者(Liquidity Provider),雙軌並進,解決冷門股問題。

知情官員表示,「造市者」有提供報價義務,尤其是針對一些體質佳、流動性差股票做造市;「流動量提供者」沒有報價義務,專門負責對體質佳、流動性差股票做買賣。

至於冷門股的認定標準,初步規劃「體質佳」是要有獲利且每股盈餘(EPS)在2元以上;「流動性差」則是指周轉率在後段班。至於周轉率是跟大盤比,還是同類股相比,尚未決定。
明年財報出來後,券商就可根據證交所訂定的篩選標準,從符合條件的「冷門股」標的中,挑出造市標的後跟證交所申請,為避免重覆,證交所會作協調。

官員表示,依標準篩選出來的標的也許有100多檔,券商可從中挑出80檔等,造市券商有責任挑選一定的的檔數,若有更多券商投入造市,就可挑選更多檔。

但剛開始考量券商胃納量,金管會與證交所有共識初期券商承擔的檔數不要太多,例如不要超過百檔等,未來再逐步擴增。

原則上,券商跟證交所一年簽一次約,因此,篩選標準也會作滾動檢討。目前有意願的券商,約八到十家,包括元大、凱基、群益等大型券商。

為鼓勵券商投入造市,也將提供誘因,包括:第一、經手費減免,目前證交所收的經手費是萬分之0.52,對造市券商將減免;第二、提供獎勵、競賽獎金等。

第三、採取「紅配綠」做法。造市標的,除責任要求的體質佳、流動性差股票外,券商也可搭配一些流動性好的股票。

官員表示,至於「紅配綠」配置比例如何,則還在討論。

稅法經典判決/新世紀資通案 闡釋量能課稅

經濟日報/2020-08-04/記者徐碧華

新世紀資通申報103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列報前十年的核定虧損。該公司在98、101年各併購一家公司,於是台北國稅局依企業併購法只准扣抵五年虧損,補了4億200多萬稅款。最高行政法院去(108)年判決,准適用所得稅法抵扣十年規定。東吳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葛克昌讚許法官,他說:「盈虧互抵不是租稅優惠,是量能課稅。」

這個判決被選為2020最佳稅法判決。新世紀資通代表人是徐旭東,事涉103年度營所稅,時間剛好在要修企併法、但還沒有完成修法的時候。所得稅法先修了,在98年1月21日完成修正第39條第1項,將公司得申報扣除先前年度營業虧損數額的年限,由五年延長為十年。但企併法遲至104年7月8日才修正延長為十年。

所以出現了上述現象,台北國稅局引用企併法,只准扣抵前五年虧損。而最高行政法院引用所得稅法,讓新世紀資通可以扣抵前十年的虧損,因企併法還沒修,是修法上的缺失。稅法適用不同,讓新世紀資通稅額相差數億元。

葛克昌說,量能課稅是課稅的原則,所以在個人綜合所得稅中,給予各項免稅額和扣除額,因為對「沒有負擔能力的人不能課稅,所以課稅標的是淨所得。」最高行政法院的判決正是量能課稅的表現。

其實,葛克昌說,我國對於盈虧互抵的限制還是太嚴格。包括限抵前十年的虧損,而且要有會計師簽證的才能給抵扣。

他指出,營所稅是期間稅,以年度為限,但是企業經營常大起大落,好的時候很賺,虧的時候很慘。尤其新事業新創初期,常虧損多年後才開始好轉,如果早先投入的虧損不能抵扣,對企業不公平。

葛克昌說,國外已經認知到盈虧互抵是量能課稅,是應該給納稅人的,而不是一種租稅優惠,稅捐機關捨不得給納稅人。美國在2017年稅改時,已經將虧損扣抵年限改為無限期,扣抵限額為獲利年度課稅所得額的80%。

 台灣M&A與PE要聞

零售產業下一步 勤業眾信:併購與數位轉型利基

隨著台灣量販龍頭家樂福收購知名超市頂好,以及家電品牌夏普收購美妝連鎖通路美華泰,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3)日提出分析,認為台灣生活零售競爭已走入新紀元,未來不僅產業界線模糊,併購進入成熟期,數位轉型也將成為新時代的利基。《詳全文》

《CEO開講》陳泰銘:海外購併 有三大考量要素

台灣跟歐美、日本的技術層次還是有差異的,以國巨雖然在大中華地區是龍頭,但基本上我們跟歐美市場、尤其是汽車用戶要切入,不是2、3年可以打得進去的,像基美(KEMET Corporation)這種公司,(創立)100年,才有辦法在美國的汽車工業中根深蒂固。《詳全文》

 中國大陸M&A與PE要聞

陸企對外投資、併購 雙降

新冠疫情加上政治環境動盪的影響,大陸對外直接投資和併購雙雙下滑。安永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陸企宣布海外併購總額為14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0%,創十年來同期新低;併購數量為248筆,年減17%,但第2季跌幅已經較第1季大幅放緩。《詳全文》

併購重組再迎調整:哪些規則升級了?來看六大要點

為全面落實新證券法等上位規定,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二十八條、第四十五條的適用意見——證券期貨法律適用意見第15號》《監管規則適用指引——上市類第1號》7月31日重新發佈,自發佈之日起施行,原監管問答同步廢止。原有監管問答全面整合后形成了「2+16」模式:證券期貨法律適用意見2項內容和監管規則適用指引16項內容,並對部分規則內容進行修訂完善。《詳全文》

探索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跨境投資管理改革

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部署了今年下半年工作重點,其中涉及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防範跨境資金流動風險、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等多個方面。《詳全文》

 世界M&A與PE要聞

川普改口:9月15日前沒人買TikTok就封禁

誓言要封禁外國版抖音(Tik Tok)的美國川普總統,3日在白宮表示,同意包括微軟在內的美國公司買下Tik Tok,若交易破局,將在9月15日禁用Tik Tok;另外,交易的一定比例金額須上繳財政部,川普說,「沒有我這件事情就不會成」,所以要付費。《詳全文》

砸164億美元 西門子醫療大併購

德國工業巨擘西門子旗下西門子醫療設備公司(Siemens Healthineers)同意砸164億美元,收購癌症治療設備業者瓦里安(Varian Medical Systems),收購額較目前瓦里安市值溢價逾20%,為今年來全球最大醫療產業併購案。《詳全文》

蘋果收購加拿大支付技術新創Mobeewave

彭博新聞報導指稱,蘋果近期已經以1億美元價格收購位於加拿大蒙特婁的支付技術新創公司Mobeewave,預期未來將使iPhone能直接變成可用於收款交易的行動POS設備。《詳全文》

日小七母公司大砸210億美元 併購美商

連鎖超商「小七」的母公司日本Seven & i控股公司,已同意以210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馬拉松石油(Marathon Petroleum)旗下的加油站兼便利店事業Speedway,希望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確定時期,藉擴張美國版圖、帶動業績成長。這是Seven & i控股歷來最大手筆的收購案,也是今年來最大規模的美國能源相關交易。《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