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無法看到完整訊息,請點選此處查看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台灣M&A與PE要聞
中國大陸M&A與PE要聞
世界M&A與PE要聞
 
資訊中心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
 
相關連結
 

網址:
www.mapect.com

聯絡我們:
service@mapect.com

訂閱/取消電子報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台灣去年併購額達128億美元 3大地區成台企海外併購首選

自由時報/2019-07-24/巫其倫

圖說: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盧明光表示,歐商已成台灣第5大貿易夥伴

全球投資環境變化快速,由於歐洲稅務革新,對長期進行跨國投資與貿易的台商影響巨大,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盧明光表示,歐商已成台灣第5大貿易夥案,歐商投資亞太可顧及生產成本,台商投資歐洲也可拓展品牌升級,雙方可思考如何共創雙贏。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總經理何淑芬提到,去年我國企業年度併購金額達128億美元,海外併購交易成為台灣成長動能,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今天與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共同舉辦「2019國際投資論壇」,分析台灣與歐洲雙向投資趨勢及策略布局,安永所長傅文芳表示,去年下半年起,隨著全球保護主義與地緣政治、中美貿易紛爭、英國脫歐等議題影響,全球投資環境變動劇烈,加上歐洲稅務革新對於長期進行跨國投資與貿易之台灣企業影響重大,持續影響2019年全球併購趨勢。

何淑芬指出,去年全球併購市場回溫,交易金額達3.8兆美元,鉅額交易(超過10億美元的交易)總額也逾9000億美元,主要集中於上半年,下半年則轉趨保守。

其中,去年受惠於通訊及健康醫療產業的鉅額交易,歐洲併購交易市場活絡;跨境併購交易金額及占比增加,近一年由北美取代西歐成為最主要買方。

〈2018年台灣企業年度併購 金額達128億美元〉

台灣方面,去年我國企業年度併購金額達128億美元,海外併購交易成為台灣成長動能,主要受到科技業中大型海外併購交易影響,且除金融及科技業外,工業及原料、建造材料業,也依海外併購進入新市場以取得產能。

何淑芬提到,自2013年度至2019年第一季累計交易金額,日韓、東南亞及北美為台灣海外併購主要區域各約占20%,併購歐洲標的約佔14%。在歐洲標的方面,產業別集中在科技業、醫療、電力以及能源等,和我國推動發展的5+2產業切合,也顯示歐洲很適合台商投資。

安永:台歐企業併購熱 創雙贏

工商時報/2019-07-30/林昱均

安永(EY)財務管理諮詢服務(股)公司總經理何淑芬日前指出,受到中美貿易戰、保護主義影響,併購熱潮轉向歐洲,歐洲2018年併購交易金額為1.04兆美元、年增率高達36.9%,又以英國最受投資人喜愛,受投資額為3,676億美元、創下歷年新高。

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股)公司以及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舉辦「2019國際投資論壇」,並發布「2019投資布局歐洲趨勢分析報告」,協助台資企業在海外穩健布局。何淑芬認為,歐洲的智慧製造、智慧醫療與能源產業等技術優勢,有望補強台灣企業供應鏈。

根據安永報告顯示,2018年台灣併購市場交易金額約128億美元,為近六年新高,主要是受到跨國併購交易熱度增加,尤其是科技產業的5G、車聯網大型交易案(1-10億美元)。何淑芬表示,2018年我國企業赴海外併購交易金額達到45.1億美元,為近六年新高,可看出我國企業併購動能強勁。她分析,我國海外併購交易主要以三大產業為主,第一是不動產與建造業,以及科技業的大型併購案,還有零售商透過海外併購取得新品牌、切入新興市場。

何淑芬認為,歐洲市場涵蓋大量的高技術人才、完整的基礎設施與高度整合之供應鏈,台企併購後不僅可獲得關鍵技術,甚至可直接整合上游產業。另外,高技術也代表有防禦型併購的需求,若台企不買,而是被競爭對手買走,反而對台企有所不利。

安永指出,歐洲對台灣企業普遍較友善,主要是過去併購交易中,台企出價較為保險、但整體法遵相當完善,形塑台企高誠信的印象。另外,歐洲政府也普遍認為台灣企業技術人才充沛,在併購審批流程上,只要不涉及國防、航空,台企在併購的整合上更具優勢。

不過,由於台企對於歐洲地區的併購經驗較為不足,何淑芬建議,台企有意取得當地企業,第一步是要找出融資管道、設定時程表,並打造未來併購後的企業架構,第二步就是談判細節應包含併購整合的綜效。

目前檯面上歐洲出售企業多為集團分拆,也就是大公司將其中一個部門出售,何淑芬提醒,這類投資案是找投資銀行競標,台企在流程上要更為注意。她也指出,部分交易之賣方會要求「分手費」以及公司高階主管的留任費用、長期激勵獎金等,台企也應尋找財務顧問及法律顧問,以免多花冤枉錢。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傅文芳則指出,過去三年來安永辦過投資日本、美國論壇。他表示,從2018下半年起,隨著全球保護主義興起、中美貿易戰等趨勢下,全球投資環境變動劇烈,加上歐洲稅務革新對於台灣企業長期跨國投資有正面助益,歐洲市場將是良好標的。

傅文芳鼓勵我國企業,併購交易不用侷限於相同產業,而是要重新檢視生產鏈與商業模式,以多元面向分析、透過併購交易做資源整合,台灣與歐洲雙向投資有望創雙贏局面。

布局歐洲關鍵技術 安永:讓台企體質更穩健

工商時報/2019-07-30/林昱均

近期全球投資環境變動劇烈,加上歐洲稅務革新對於長期進行跨國投資與貿易之台灣企業影響甚鉅。有鑑於此,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公司偕同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於今(24)日舉辦「2019國際投資論壇」並發表2019年投資布局歐洲趨勢分析報告,協助台資企業的海外布局之路走得更穩健長遠。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傅文芳表示,2018年下半年起,隨著全球保護主義與地緣政治、中美貿易紛爭、英國脫歐等議題發燒,全球投資環境變動劇烈。他認為,在現今數位破壞式衝擊的浪潮下,企業在尋找可投資或併購標的,已不再侷限於相同產業,必須重新檢視生產鏈及商業模式,透過併購交易進行資源整合,以提升產業價值地位。

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公司總經理何淑芬發表2019年投資布局歐洲趨勢分析報告指出,2018年全球併購市場回溫交易金額達3.8兆美元,鉅額交易(超過10億美元之交易)總額超過9,000億美元,主要集中於上半年,下半年則轉趨保守。

2018年受惠於通訊及健康醫療產業的鉅額交易,歐洲併購交易市場活絡;跨境併購交易金額及占比增加,近一年由北美取代西歐成為最主要買方。分析全球2018年併購交易動機,科技變革引發破壞式創新及數位轉型等為企業併購重要目標,跨業整併達年度併購交易總金額49%。

台商海外併購布局 「併購大王」盧明光看好歐洲

經濟日報/2019-07-24/戴瑞瑤

圖說: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24日舉辦「2019國際投資論壇」

中美貿易紛爭讓全球投資環境變動劇烈,對於台灣企業併購來說是危機也是轉機。有「併購大王」之稱的中美矽晶董事長、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盧明光看好歐洲市場,他認為台商投資歐洲,是取得技術升級與拓展高階市場的最好機會。

盧明光說,台灣與歐洲雙向投資趨勢布局,歐洲向來是台灣最大的外人投資來源國,歐商很早就是我國前五大貿易合作夥伴之一,對歐洲廠商而言,布局亞太可以降低生產成本跟擴大經營規模;對台商而言,投資歐洲是品牌、取得技術升級與拓展高階市場的絕佳途徑。

盧明光也認為,近年隨著新科技應用與創新商業模式,大幅改變全球產業生態環境,各國企業紛紛透過投資、併購或策略聯盟等跨國合作,提升國際競爭力與市場佔有率,預期在產業升級與創新經濟等議題上,具備共同目標的台灣與歐洲,未來將有更多互惠雙贏的合作機會。

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公司總經理何淑芬指出,台灣2018年併購達128億美元,海外併購交易成為台灣成長動能,主要受到科技業中大型海外併購交易影響。除金融與科技業外,工業及原料、營造材料業也是依海外併購進入新市場以取得產能。

從2013年到2019年第一季累計交易金額,日、韓、東南亞及北美是台灣海外併購的主要區域,約各佔20%,併購歐洲標的約佔14%。台灣企業選擇併購北美、歐洲企業,動機多為布局區域通路、品牌及技術。

國際上以歐洲標的做併購的交易雖不乏鉅額投資,但2017年到2019年第一季有77%是美金一億元以下的併購交易,主要是科技業、不動產及飯店業等,何淑芬認為,這對台灣來說是很好的標的。英、德、法是主要的投資地區,前五大買方還是以英國為最大宗,雖然英國有脫歐議題等不確定因素,英國企業還是有其吸引力,因為英國企業很多收入來自於其他歐洲國家的收入,也跟近期英鎊走弱有關。

沈榮津:私募基金併購模式 有助企業轉型

鉅亨網/2019-07-24/記者郭幸宜

經濟部長沈榮津今 (24) 日表示,國際私募基金多元併購模式,有助提高企業經營效率,並引進全球化資源促使企業轉型與傳承,他並指出,經濟部去年共核准 7 件私募基金來台投資、金額共 817 億元,顯示台灣產業具備相當的投資價值,才能吸引國際私募基金青睞。

沈榮津今天出席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公司與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共同舉辦的「2019 國際投資論壇」,他在致詞提到,為鼓勵企業投資,經濟部推出投資台灣 3 大方案,可協助產業掌握供應鏈重整機會,預估能創造 1.1 兆的投資金額、10.4 萬本國勞工就業機會。

沈榮津指出,政府將全力協助業者改善五缺問題,而半導體等高階製程產業最關心的缺電能源問題,他也強調,政府也已將能源列入考量,積極協助準備電力問題。

根據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發布的「2019 投資歐洲趨勢布局報告」,去年併購金額 128 億美元,海外併購交易成為台灣成長動能,包括科技業中大型海外併購交易,另外工業及原料、建造材料業也依海外併購進入新市場以取得產能。

根據統計,從 2013 年到 2019 年第 1 季累計交易金額,日韓、東南亞及北美為台灣海外併購主要區域各約占 20%,併購歐洲標的約占 14%。

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 (股) 公司總經理何淑芬表示,以在外資來台交易的產業類型來說,科技業為焦點產業,去年受到國際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影響,收購產業多元化,顯示台灣除科技業外之產業仍有隱形冠軍,吸引國際私募股權基金青睞。

何淑芬分析,台灣去年併購交易動機,主要包括國際私募股權基金來台尋找標的,而為強化 5G,企業透過併購以增加智慧家庭、智慧城市、車聯網及智慧工廠之競爭力。此外,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下,供應鏈或產地重新組合,更新頻繁評估投資組合,調整非核心事業及集團資源重組。

標的瞄準東歐企業 一魚三吃

工商時報/2019-07-30/林昱均

展望台灣企業下一個海外市場標的,安永(EY)財務管理諮詢服務(股)公司總經理何淑芬建議台企赴歐洲找尋併購機會,主因有三項,打入歐洲市場、打造垂直整合鏈與防禦型併購。

而報告也顯示,英國、法國、德國已是高科技產業最喜愛的併購市場,2018年此三個國家針對科技業的併購交易金額分別為1,261億美元、1,076億美元、1,082億美元。

不過,打入歐洲市場,實屬不易,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服務部執業會計師林宜賢建議,台灣企業要西進歐洲,可以考慮併購東歐企業、增添三大助益,包括歐洲製造的品牌效應,往東能把貨物銷往俄羅斯、往南則瞄準高消費能力的中東地區。

林宜賢認為,俄羅斯人口為全球第九大,更是世界面積最大國,市場需求相當龐大,南邊的中東則是含金量高。他指出,台企若能順利在東歐扎根,有望開拓通路優勢。

過去台灣企業併購歐洲企業,關鍵在兩大難題,林宜賢分析,第一難題是法規的複雜性,因為歐洲地區是多政府形態,光是歐盟(EU)就有28個國家,各國併購法規也大不相同,台企勢必要找財務顧問公司做好規劃。

林宜賢舉例,德國、義大利的當地稅局對企業盈虧互抵規定相當嚴格,如果是外資企業併購德、義公司,即使企業談判將過去虧損視為未來的租稅優惠、可少繳數年的營所稅,可是等到外資企業高價買下後,兩國稅局卻規定只能抵減半數虧損、甚至有的產業是100%不得認列,導致稅務紅利盡失。而荷蘭、比利時的稅局較為友善,只要台企併購當地企業是做本業,並無更改營業類別,多數會給予舊有的租稅優惠。

第二個難題則是歐洲通路商地區意識強烈,即使華人進駐歐洲企業,原本的合作廠商未必會買單。

因此,林宜賢認為要回歸到台灣企業的製造業強項。他指出,現在世界工廠除大陸外,全球製造鏈分為三條:東南亞、美國與墨西哥、歐洲地區,尤其歐洲地區有許多百年企業,研發技術一直是其重點發展項目、和台企有互補功能,尤其到東歐市場,除了競爭者較少外,還可順勢拓展到俄羅斯與中東,擴大第三條製造鏈。

但林宜賢也提醒,過去台資企業在併購歐企時,最常使用第三地如開曼群島、BVI(英屬維京)、百慕達的紙上公司,但這些早已被歐盟界定為「洗錢嫌疑重大區域」,更何況還是用紙上公司做併購,往往會使得歐企收手不賣。

林宜賢建議,台企要買歐洲企業,勢必要用台灣本業去併購,不宜用海外子公司甚至紙上公司,以免被歐盟政府盯上、受到金流制裁。

台灣產業控股協會成軍 打造共贏生態圈

工商時報/2019-07-23/方歆婷

圖說:台灣產業控股協會24日正式成立,第一屆理事長黃偉祥致詞

「台灣產業控股協會」23日舉辦成立大會,為台灣第一個以推動企業組成產業控股的協會,理事長黃偉祥表示,希望台灣有更多的產業合作或各式策略聯盟,打造產業共贏生態圈,並期盼政府能以鬆綁更多法規,創造鼓勵企業籌組產控的環境,進而在提升台灣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台灣產業控股協會的會員包含半導體、國際物流、智慧機械、精密科技、塑膠、紡織等業者,各個企業主無不是在產業間歷練數十年,歷經台灣高速成長起飛時期,為帶領公司做好下一階段的布局規畫而親自加入協會。


黃偉祥表示,台灣企業在永續經營的道路上,面臨成長、國際化、轉型升級及傳承接班的挑戰,在資本市場上,因為營業規模小、透明度低,個股成交量小,評價被低估,為了追求好還要更好,互相學習成功經驗,因而有了籌組產業控股協會的想法。

黃偉祥指出,大者恆大效應會促進產業的整併,希望台灣有更多的產業合作或各式策略聯盟,打造產業共贏生態圈,有助於維持市場秩序,組成產業控股可以是解決方案之一。

國發會主委陳美玲受邀致詞時表示,產業界攜手能把餅做大,藉由垂直整合,還能把餅做厚,為鼓勵企業組織改造,避免受到缺乏彈性的法令所僵固,國發會持續由下而上,從解釋令檢視起,一一鬆綁法規,產業控股協會成立後的訴求,若遇見需要克服法條障礙,政府站在扶植的角度,會願意跟隨大家的期待,一起往前進。

台灣產業控股協會指出,未來環境台商單打獨鬥時代過了,美中貿易戰將改變許多產業的遊戲規則,台灣此時面臨內、外雙重挑戰,台灣產業控股協會將以國際間成功的大型企業作為效法典範,期盼能協助台灣企業在永續經營的道路上,找尋更多一起打拚的夥伴。

台灣產業控股協會成立 大聯大董座黃偉祥任理事長

經濟日報╱2019-07-24╱記者張瑞益

「台灣產業控股協會」昨(23)日舉辦成立大會,是台灣第一個以推動企業組成產業控股的協會,由台灣半導體通路商龍頭大聯大(3702)董事長黃偉祥擔任理事長,該協會期盼政府能以鬆綁更多法規,創造鼓勵企業籌組產控的環境,讓台灣有更多策略聯盟,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台灣產業控股協會理事長黃偉祥表示,台灣企業在永續經營的道路上,面臨成長、國際化、轉型升級及傳承接班的挑戰,在資本市場上,因為營業規模小、透明度低,個股成交量小,評價被低估,為了追求好還要更好,互相學習成功經驗,因而有了籌組產業控股協會的想法。

黃偉祥指出,大者恆大效應會促進產業的整併,希望台灣有更多的產業合作或各式策略聯盟,打造產業共贏生態圈,有助於維持市場秩序,組成產業控股可以是解決方案之一。

國發會主委陳美玲受邀致詞時也表示,產業界攜手能把餅做大,藉由垂直整合,還能把餅做厚,為鼓勵企業組織改造,避免受到缺乏彈性的法令所僵固,國發會持續由下而上,從解釋令檢視起,一一鬆綁法規,產業控股協會成立後的訴求,若遇見需要克服法條障礙,政府站在扶植的角度,會願意跟隨大家的期待,一起往前進。

台灣產業控股協會的會員包含半導體、國際物流、智慧機械、精密科技、塑膠、紡織等業者,各個企業主無不是在產業間歷練數十年,歷經台灣高速成長起飛時期,為帶領公司做好下一階段的布局規畫而親自加入協會。

台灣產業控股協會指出,未來環境台商單打獨鬥時代過了,美中貿易戰將改變許多產業的遊戲規則,台灣此時面臨內、外雙重挑戰,台灣產業控股協會將以國際間成功的大型企業作為效法典範,期盼能協助台灣企業在永續經營的道路上,找尋更多一起打拚的夥伴。

全球資本市場IPO大爆發 美智慧醫療1H19達56家

Digitimes/2019-07-22/黃齊元(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暨藍濤亞洲有限公司總裁)

今年全球資本市場大型IPO,一個接一個出現,從美國到亞洲、從科技到傳產,最近百威啤酒分拆亞洲業務在香港上市,最高集資額預定達98億美元,超越今年稍早Uber IPO的募資金額(80億美元),但因市況不佳,剛宣布取消。

雖然百威取消上市,但香港資本市場對其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因為中國大陸是其最大市場,也由於其在亞洲做了好幾個購併和策略聯盟案,目前總共有50個啤酒品牌。百威是由巴西最著名的私募股權基金3i資本所投資與購併,乃典型的LBO槓桿操作,需償還巨額的貸款,因此計畫業務在亞洲上市。

今年最大的上市案幾乎都在美國,包括共享汽車Lyft和Uber,還有雲端溝通平台Slack,上市後股價大漲。反觀香港,去年令人期待的小米和美團,上市後股價大幅縮水,加上香港散戶型投資人不了解新經濟概念,以致近期新經濟和科技股大多不選擇香港上市,要不然就去美國IPO,要不然就轉赴上海科創版上市。但值得關注的是,阿里巴巴正計畫在香港上市,募資高達200億美元。

2019是美國IPO超級豐收的1年,第1季比較沈寂,但從第2季開始大爆發。根據統計,光是第2季總就有62家企業上市,一共募集了250億美元的資金,這是過去4年以來最活躍的一季。更驚人的是,上市後表現普遍良好,並沒有因為超級IPO如Uber和Lyft吸金過多而導致市場疲軟,平均股價上升幅度達30 %。預估今年下半年還有大約60家企業等待上市,包括著名的WeWork,總共將募集110億美元的資金。

智慧醫療方興未艾 帶動醫療IPO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醫療類的IPO數目大幅增加,僅次於科技類股。2019年1月到6月底,美國科技類股總共有68家公司上市,醫療類則高達56家,其中25家為生技公司,其中最成功的是BridgeBio和Adaptive Biotechnologies兩家公司,兩家市值都超過10億美元,成為獨角獸。

今年美國醫療和生技IPO的爆發,從去年就有跡可尋。2018年生技產業創投總投資額168億美元,其中最大的是US Relay Therapeutics,其C輪募資高達4億美元。2019年不像去年那麼火熱,投資人會更加理性,回歸基本面。但從長期來看,生技多頭的趨勢不變,Nasdaq有生技指數去年創下高峰,目前仍然比5年前要高50 %。去年美國生技IPO募集資金總額達60億美元,上市家數60家,占美國IPO上市總家數30 %,超越科技,成為最大族群。

6月中,BridgeBio的IPO原計畫募集2.4億美元,這家2015年成立的公司位於Palo Alto,有15種新藥,每一種都能透過特殊控股架構結合公司核心的資源,由於IPO超級成功,募資擴增到3.2億美元,上市後股價漲了62%,市值達35億美元。另外一家公司Adaptive Biotechnologies,原先訂價區間15-17美元,由於反應極佳,最後訂在20美元,總共募集3億美元,上市後股價漲了34%,目前市值高達46億美元。

智慧醫療概念股 挾人工智慧闖出新商機

Adaptive是一個典型「智慧醫療」概念股,正在開發所謂的「免疫醫學平台」,掛牌上市後股價飆升1倍,從每股20美元跳到40.30美元。靠著Adaptive,微軟的獲利遠超過這個 2019年以來最大生物科技 IPO 的投資額。微軟Azure部門正在醫療產業中測試其人工智慧工具,公有雲產業可望在未來幾年獲利豐厚,因為越來越多新興健康相關企業轉向使用雲端處理繁重的工作負載。我們預測,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智慧醫療新創公司,透過AI改變傳統醫療行業,這種既不屬於新藥也並非醫材的新領域,前途無可限量,值得注目。

Adaptive已同意在 7 年內在 Azure 上花費至少 1,200 萬美元,而微軟是該期間雲端服務的獨家提供商。Adaptive 在其招股說明書中提到微軟 74 次。最終,這兩家公司的目標是開發一種血液檢測方法,用於早期發現許多疾病,包括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Adaptive 在 IPO 共募集了 3 億美元,超過今年上市的 Cortexyme、Personalis、Prevail Therapeutics幾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總和。

中國資本市場輪動快速 看好台灣ICT五哥攜手醫療

2018年年底以來,在科創板和註冊制推進的新形勢下,中國大陸資本市場全面邁入以市場化、法治化為標誌的新時代。隨著註冊制的全面實施,中國資本市場不僅處在緊鑼密鼓的建設高峰期,同時也將進入快速完善的制度穩定期。在科創板即將正式啟動的關鍵時刻,我們可以預期A股市場的IPO工作不僅不會出現停頓,相反一定會呈現持續有序的全面推進狀態。

近期中國大陸IPO申請,過會率大幅提高,過會率的攀升暗示著IPO的監管思路已經悄然轉勢,A股IPO進入了「即報即審、即審即發」的新常態。隨著科創板相關規則的落地以及上交所接連公佈出的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科創板時代正式來臨。從科創板及註冊制改革內容來看未來A股IPO的趨勢。在註冊制作為新股發行制度下,上市門檻不再是「唯業績論」,將逐漸開始放寬財務指標要求。因此,未來整個A股市場的新股發行標準中,都不會再對財務指標設置過多的硬性要求。關鍵是企業實力和產業前景,如果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產業如智慧機器人,自然容易獲得主管機關青睞。

根據以上分析,不論是美國、香港和中國大陸的資本市場,今年以來均有顯著的成長,包括IPO金額大幅增加以及制度上的突破,唯獨台灣資本市場斯人獨憔悴。台灣的生技產業實力在亞洲名列前茅,但未來恐怕會朝產業整合的方向發展,如果企業想IPO,應該會轉赴美國或香港。另外一個重要的啟示是,台灣方興未艾的「智慧醫療」未來有可能異軍突起,目前不論電子五哥或政府軍大力推動AI和醫療產業的結合,而台灣在這兩方面都有堅強實力,或許下一個獨角獸將會來自這裡。

台灣企業老了!45%企業主已超過60歲 僅10%完成第2代交棒

自由時報/2019-07-22/記者巫其倫

圖說:台灣家族企業掌權者在60歲以上,佔比達45%,家族企業如何規劃傳承,已成台灣企業重要課題(記者巫其倫/攝)

台灣家族企業面臨傳承壓力,根據資誠(PwC)調查,有74%企業認為,10年內應開始做家族傳承,且家族企業掌權者在60歲以上,佔比達45%,家族企業僅10%完成交棒第2代,如何規劃傳承已成台灣企業重要課題。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表示,台灣企業98%都是中小企業,台灣企業傳承有2大支柱,第1是健全法規及制度建立,第2是要由有企業治理能力,並由政府帶動健全法規,「公私協力,內外兼修」。

資誠「2019台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指出,台灣家族企業掌權者中,有56%目前仍為第1代、35%為第2代、僅9%為第3代或第4代,相較於日本法師溫泉傳承1301年、歐洲默克家族傳承351年、美國洛克菲勒家族傳承156年,顯示富過3代的百年家族企業在台灣尚在萌芽階段。

調查發現,44%的台灣家族企業掌權者表示,將把企業交棒子女或家族成員,其中,10%已完成交棒、33%則尚未考慮,僅13%將交給專業經理人。有趣的是,目前掌權者對於子女期待中,有71%希望子女自行創業,希望子女接家業反而較少,只佔65%。

若從年齡層分析,60歲以上的企業主中,有77%希望子女承接家業,而59歲以下的企業主則只有54%期待子女承接家業,較年輕的企業掌權者對於子女的未來發展則相對開放。

調查也指出,台灣家族企業最重視的重點是「積極優化本業」,較傳統企業更專注本業經營,已執行優化本業的家族企業高達93%,其中有58%認為滿意,42%認為尚可,家族企業重視的項目還包括創新、研發新產品、加強品質控管等。

陳美伶認為,台灣企業有98%都是中小企業為主,可以說是「隱形冠軍」,企業要永續發展,必須要考慮如何順利傳承,傳承未必是來自家族內部,也須要透過政府帶動健全法規制度。此外,台灣也面臨人才流失問題,由於少子化,我國人口紅利將在2027年結束,須思考如何引進國際優秀人才,台灣不能自外於國際潮流,要能引進國外優秀人才到台灣友善工作,這是政府的努力方向。

資誠所長周建宏表示,傳承公司治理很難把國外的經驗整套搬到台灣,由於國外企業較大,搬過來不是這麼務實,他強調,台灣人最在乎企業,但企業一定要做到永續,才會開始談家族治理,要先把企業顧好,家族傳承才能繼續下去,家族傳承的形式也有很多種,不一定要傳給自己小孩,重點是企業能不能接受時代挑戰、創新,才是家族企業最關心的議題。

東海大學成立藍濤學術講座 黃齊元力推產業智慧轉型

經濟日報╱2019-07-25╱記者宋健生

圖說: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右三)今日捐贈東海大學「藍濤學術講座」,由校長王茂駿(中)等人代表受贈,黃齊元希望藉此拋磚引玉,協助東海與企業往數位化、智慧化轉型創新升級( 記者宋健生/攝影)

推動產業智慧轉型,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今(25)日捐贈東海大學「藍濤學術講座」,這也是國內第一個藍濤學術講座;黃齊元表示,希望藉此拋磚引玉,協助東海與企業往數位化、智慧化轉型創新升級。

東海大學近年積極發展AI科技,成立「雲創學院」與「雲創中心」,在投資銀行家、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的協助下,更成立了「產業智慧轉型中心」。

今天雙方在東海大學第一會議室,舉行東海大學藍濤學術講座捐贈儀式,黃齊元以實際行動與熱情來支援母校校務發展,而管理學院新任院長陳鴻基,則成為首位「藍濤講座教授」。

東海大學校長王茂駿表示,很感謝第18屆傑出校友黃齊元對於母校的愛護,因為黃齊元的引薦,校方與亞馬遜AWS成立了第一所雲創學院,也積極發展雲創中心,在共同努力下並與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台灣榮總等合作,也同步發展智慧醫療。

王茂駿指出,黃齊元以行動支持母校,也持續出錢出力成立「產業智慧轉型中心」,相信更能帶動管理學院與產業間更無縫的接軌與蛻變。

1982年自東海大學管理學院企管系畢業的黃齊元,為感念東海帶給自身成就的助力,去年3月促成亞馬遜AWS在東海成立「雲創學院」,培養AWS相關認證人才;也在企管系開設「智慧醫療」和「智慧服務」課程。

同時,有鑑於學校資源的強化,捐贈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基金,讓校方能夠吸引優秀國際級的高端人才來領導管理學院,持續推動管理學院往數位化、智慧化的方向努力。

黃齊元在捐贈儀式時,對母校及許多師長表示感謝,他説,在校長卓越的領導下,能見到母校有前瞻性眼光,清楚認識到AI對未來的革命性發展,支持自己利用AI推動數位轉型的理念,讓「東海智慧轉型中心(TISC)」能站穩腳步。

黃齊元感性的表示,身為校友一份子,為能協助母校提升,自己願意擔任永久的志工深度參與,因此這次的規劃是從高度、廣度和深度來突破現狀,協助管院轉型創新及企業轉型。

東海大學管理學院8月即將延攬陳鴻基擔任新任院長,曾任台灣大學及清華大學院長及EMBA執行長的他,主要研究專長為資訊科技管理、資訊專案管理、知識管理、電子商務、軟體工程及人機介面,他有30多年豐富的教學研究經驗。

此次新成立「藍濤講座教授」首位聘任陳鴻基,即是借重他的資訊專才,期許未來能夠協助管理學院與產業提升。

今天的捐贈儀式,現場有多位老師及企業界精英參與,包括東海大學副校長詹家昌、教務長林良恭、管理學院院長李書行,以及企管系系友會理事長高桂卿、106研聯會長洪猶男。

企業界代表則有久馨公司董事長賴復進、裕品車業執行長江仕種、美溪機電董事長賴通仕、揚波公司董事長孫國明、鴻林圖書負責人柯信毅等人。

亞太併購週報:2019/7/13-2019/7/26

Top deals - Geography/Sector

公告日

目標公司

目標公司主要行業

目標公司所處主要地理位置

收購方

收購方所處主要地理位置

賣方

交易價值
美元
(百萬)

2019-07-18

貝殼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未透露股權)

互聯網/電子商務業

中國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等投資者

中國

 

1,200

2019-07-13

北京中電飛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繼遠軟體有限公司;四川中電啟明星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中電普華資訊技術有限公司

電腦軟體業

中國

四川岷江水利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龍電集團有限公司;國網資訊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Wells Science and Technologies Limited;西藏龍坤資訊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664

2019-07-18

福建中閩海上風電有限公司

能源業

中國

中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福建省投資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372

2019-07-16

國投重慶果園港港務有限公司; 重慶珞璜港務有限公司(49.82%股權變動規模);重慶市渝物民用爆破器材有限公司 (67.17% 股權變動規模)

運輸業

中國

重慶港九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國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有限公司

270

2019-07-16

長園中鋰新材料有限公司 (68.42% 股權變動規模)

化學和材料產業

中國

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莘縣湘融德創企業管理諮詢中心(有限合夥)

中國

 

254

 

公告日

目標公司

目標公司主要行業

目標公司所處主要地理位置

收購方

收購方所處主要地理位置

賣方

交易價值
美元
(百萬)

2019-07-22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未透露股權)

運輸業

中國

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廣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鵬航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中國

 

4,359

2019-07-22

Joint Stock Commercial Bank for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of Vietnam (15% 股權變動規模)

金融服務業

越南

Hana Bank

韓國

 

876

2019-07-23

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工業產品和服務業

中國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659

2019-07-25

四川巴廣渝高速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60% 股權變動規模)

建築業

中國

建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 農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

中國

四川省鐵路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65

2019-07-24

Pacific Energy Limited

能源業

澳大利亞

QIC Private Capital Pty Ltd

澳大利亞

 

350

ource: Mergermarket

             

Additional notes:
Based on dominant geography of target/target, bidder or seller company being

Includes all deals valued over USD 5m. Where deal value not disclosed, deal has been entered based on turnover of target exceeding USD 10m

Activities excluded from table include property transactions and restructurings where the ultimate shareholders' interests are not changed

Data run from 13-Jul-2019 to 26-Jul-2019

Data correct as of 29-Jul-2019

免責聲明(Disclaimer

上述相關資料均由Mergermarket提供,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不擔保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完整性。

大飲事件補破網…法規不再模糊

經濟日報/2019-07-29/記者鄭鴻達

金管會昨(29)日預告「公開發行公司獨立董事設置及應遵循事項辦法」修正草案。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資深顧問陳泰明認為,本次修法是朝進步、正面方向的,將上次「大飲事件」補破網,把過去法規模糊或不涵蓋的範圍寫得更清楚,其中包含將兩年酬勞累計超過50萬元的規定也寫明,也是更為明確。

陳泰明表示,現在更精確的告知兄弟公司、董總為同一人或配偶的公司、指派法人董監事的公司等關係人,都不得再任獨董,從保守觀點來看,會讓獨董的選擇比較單純的,避免被質疑。

陳泰明認為,這次預告修正是將傘撐得更大,讓可能可以適用的關係,將獨立性變得更強,這次修正算是正面方式;不過,正本清源來說,獨董是誰的人、是什麼關係,能將董事關係能撇清就撇清,才是努力方向。

陳泰明也說,其實獨董問題不只於形式上的管理,因要找獨董來進行特定任務,其實是防不勝防,倒是事後配套的管理比較重要。

大飲條款 獨董資格擴大設限

經濟日報/2019-07-29/記者葉憶如、邱金蘭

獨董「大飲條款」出爐,金管會昨(29)日預告修正獨立董事設置辦法,擴大規範獨董資格條件,包括增訂兄弟公司、董總為同一人或配偶的公司、指派法人董監事的公司等三大態樣,指派獨董都將設限。

大西洋飲料公司事件後,獨董資格條件引發爭議,金管會決定全面檢討,並請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提出建議及參酌各界意見後,敲定獨董設置辦法修正案,昨天正式對外預告。

金管會昨天預告「公開發行公司獨立董事設置及應遵循事項辦法」修正案,除今年3月預告的修正內容,大飲事件後又增訂的修正重點有三大項,包括第一,將兄弟公司納入規範。

上市櫃公司跟其他公司的董事席次或有表決權的股份超過半數,是由同一人控制時,其他公司的董監事或受僱人,不得擔任這家上市櫃公司獨董。舉例來說,對大飲具控制力的大股東,對國信也同時有控制力,大飲跟國信等於是兄弟公司,這種情況下,國信的董監事或受僱人,就不能擔任大飲的獨董。

以後,類似國信任職人員出任大飲獨董情況,就會受到規範。

第二,將董總為同一人或配偶的公司納入規範,上市櫃公司與其他公司或機構的董事長、總經理或相當職務者,互為同一人或配偶,其他公司或機構的董事(理事)監察人(監事)或受僱人,就不能擔任這家上市櫃公司獨董。

舉例來說,A公司董事長跟B公司董事長,是配偶關係或同一人,B公司的董監事、受僱人,就不能擔任A公司獨董,此規定也適用於財團法人等「機構」。

第三,將有指派法人董監事的公司納入規範,新增上市櫃公司的法人股東,有指派法人董監事,這家法人股東的董監事、受僱人,不能擔任這家上市櫃獨董。

舉例來說,A公司法人股東B,在A公司有指派董監事,B公司董監事或受僱人,就不能擔任A公司獨董。像是國信在大飲有派監察人,國信的受僱人就不能擔任大飲的獨董。

官員表示,現行只規範到,持股5%以上或持股前五名的法人股東,這次等於擴及有指派董監事的法人股東,以強化獨立性。

 台灣M&A與PE要聞

台灣家族企業陷交棒危機 僅9%完成第三代接班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 (22) 日舉辦家族企業論壇,發布《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家族企業陷交棒危機,僅 9% 為第三代以上,相較日本法師溫泉傳承 1301 年、歐洲默克家族傳承 351 年、美國洛克菲勒家族傳承 156 年,「富過三代」的百年家族企業在台灣少之又少。《詳全文》

研華參與華電網私募

工業電腦龍頭研華(2395)持續壯大物聯網應用能量,昨(23)日宣布斥資2.65億元,參與台灣電信媒體與網路資訊系統整合公司華電網私募,取得19.99%股權,將華電網正式納入研華大中華及東南亞市場的智慧城市物聯網系統整合共創夥伴。《詳全文》

併購中資企業疑涉弊 牛仔褲大王遭約談

牛仔褲製造大廠如興紡織董事長陳仕修被控涉及違反證交法案,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昨兵分多路搜索,約談陳仕興與如興財務部徐姓主管到案,深夜移送台北地檢署複訊;據悉,全案與併購中資企業有關。《詳全文》

大成鋼拓版圖 併隆美窗簾

國內不銹鋼大咖大成鋼集團再併購,近期已收購國內老牌窗簾品牌隆美窗簾48%股權,預計一年內持股過半,除了要替目前旗下百葉窗品牌百麗樂增加銷售通路外,也要搶進窗簾市場,壯大版圖。《詳全文》

台數科明暫停交易 傳併購新永安大揚

有線電視業者台數科因重大訊息待公布,17日暫停交易,市場傳出,台數科將從大股東凱月手中收購嘉南地區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大揚及新永安,進一步擴張版圖。《詳全文》

家族企業長青關鍵密碼:升級、轉型

家族企業要能守富,不二法門是做好傳承稅務規畫,56%的家族企業做了稅務規畫;但是家族企業要能長青,關鍵密碼則在於必須跟上升級及轉型的脈動,經常被台灣家族企業忽略的「併購」有時候是打造百年基業的利器。《詳全文》

台積電告別何麗梅時代!新任財務長黃仁昭揭密

今年9月,台積電財務長何麗梅將交出16年的財務長工作,接下來,她將接下總裁魏哲家希望她分擔的新責任,出任台積電美洲以外的業務主管。《詳全文》

沒有永遠的避風港 儒鴻尋求越南以外的生產基地

台灣紡織股王,為Nike、Lululemon代工的科技紡織廠儒鴻,2016年當時因為中國的生產環境不再理想,決定撤出中國,轉向越南擴大規模。現在全球貿易戰升溫的情況下,儒鴻又發現自己再度處於脆弱的狀況,不能全部把雞蛋都放在越南。《詳全文》

 中國大陸M&A與PE要聞

私募基金醞釀出走……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不保

低稅率、高度自治的行政、健全且獨立的法制,對商業高度友善的環境……。」這一連串的形容詞,如果拿去問一位台灣金融業者,請他猜一座亞洲城市,你覺得他會給出什麼答案?香港,或許是多數人的直覺回應。《詳全文》

中國科創板開板!外資普遍看好

中國最新的那斯達克式股票交易所於周一開盤交易,並有機會為申請首次公開募股的 145 家科技公司提供 750 億元人民幣 (110 億美元) 的資金。《詳全文》

 世界M&A與PE要聞

輝瑞將收購Mylan ? 最大學名藥廠將誕生

日前(28),根據彭博社的消息指出,輝瑞(Phizer)公司計畫將獨立其非專利藥品包含Lipitor膽固醇藥和威而鋼事業與Mylan 合併,預計新的學名藥巨頭將誕生。Mylan投資者將獲得超過40%的溢價。《詳全文》

軟銀設規模3.3兆元「願景基金2」 獲蘋果、鴻海等投資

軟體銀行周五宣布推出「願景基金2」(Vision Fund 2),規模為1,080億美元(約新台幣3.3兆元)。彭博資訊報導,「願景基金2」的出資者包括蘋果公司、微軟、瑞穗銀行、三井住友銀行、三菱日聯銀行。鴻海也在報導提及的投資人名單之列。《詳全文》

美電信業洗牌 T-Mobile併購Sprint 手機帳單恐變貴

司法部26日批准全美第三大電信公司T-Mobile與第四大電信公司史普林(Sprint)的併購案,勢必改寫美國電信市場版圖;司法部指出,原本擔心這項合併案可能觸犯反托拉斯法,但疑點已經獲得釐清,因此同意讓案件過關。《詳全文》

銀行富豪財管業務…流失中

瑞銀集團(UBS)頂級財富管理人員表示,最富有的客戶正將金融機構邊緣化,不諮詢投資銀行就完成私人交易,使這個產業面臨危急存亡之秋。《詳全文》

外資熱衷日本物流設施、黑石將投入10億美元資金

全球最大私募股權公司黑石集團 (BX-US),計畫在日本國內投資超過 10 億美元,以取得數個物流設施。而其中,還將包含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 (AMZN-US) 所使用的倉儲設施。《詳全文》

歷經爭議與漫長談判,T-Mobile 和 Sprint 即將完成合併

儘管美國民主黨州的總檢查長正在抵制 T-Mobile 與 Sprint 的可能合併,但美國聯邦機構已向擬議中的 260 億美元 T-Mobile 與 Sprint 購併案參與者發出訊號,除非在最一刻遇到障礙,否則他們即將批准這筆交易。《詳全文》

朝日收購百威英博澳洲事業 股價下跌7%

朝日集團稍早宣布投資113億美元收購百威英博(AB InBev)澳洲事業,締造朝日史上最大規模海外購併案,但也因此讓朝日負債增加,使公司股價在22日早盤下跌7%至4,693日圓。《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