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無法看到完整訊息,請點選此處查看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資訊中心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
協會專欄
 
相關連結
 

網址:
www.mapect.com

聯絡我們:
service@mapect.com

訂閱/取消電子報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醫療科技再次翻轉 聚焦有機與策略雙成長

Digitimes/2019-05-02/蔡騰輝

圖說:對於醫療結合科技的發展,盧明光認為產官學研的整合相當重要(蔡騰輝/攝)

全球人口高齡化,希望提升智慧醫療發展與企業競爭力,許多生技醫療公司積極透過吸引國際資金與導入創新商業模式,並且在跨界與跨境資源快速改變的狀況下,能夠找出新的方向與提高醫療價值。

醫療攜手科技成為趨勢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盧明光在2019生技醫療併購論壇上表示,在高度競爭市場上,大型醫療集團都在藉由購併、資金、技術、產品通路的整合來追求更多的成長。

在台灣的智慧醫療科技上,盧明光也說,創新智慧應用的興起,近年順勢帶起醫療結合電子科技的熱潮。舉例來說,國立陽明大學與國立交通大學的合併,就是醫療與電子完美結合。

有機成長與策略成長

針對生物科技產業的購併現況與發展,晟德大藥廠暨玉晟生技投資董事長林榮錦表示,這都是企業轉型與發展上的必經之路。林榮錦說企業有2種成長方式:有機成長與策略成長。以經手過的案例來說,有機成長就是水劑本業加上特別的單一疾病事業;在策略成長部分則是在2008年一部分事業轉型為生技工業銀行,來投資生技醫療產業與團隊。

因為台灣規模不夠大,認為一定要事業全球化走向國際發展的林榮錦說,除了購併與轉移的同時,如果能夠成為中國大陸前三大,未來就機會成為全球前十大。同時也呼籲各團隊要找到差異化,在該領域稱王,才會有利基。

商業模式與現金流

林榮錦表示,從專利授權、技術開發、股票上市進而產生現金流,都是許多智慧醫療企業與團隊發展時,可以關注的方向,同時也建議企業在創新以外,還要加上製造能力,企業才會更強大與永續發展,並且除了策略面以外,也不可忽略運營面。

專家倡議:以資本和技術重塑生技產業革新結構

環球生技月刊/2019-05-02/記者彭梓涵

圖一:專家倡議以資本和技術重塑生技產業革新結構(林嘉慶/攝)

今(2日),由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舉辦,星火投資俱樂部(StarFire Investment Club)協辦的「生技醫療併購論壇」,圓桌論壇邀請國內外投資、併購專家一同對臺灣生物技術產業的結構革新,以及資本和技術如何重塑全球醫療保健進行討論。

圖二:第一場圓桌論壇以「臺灣生物技術產業的結構革新」為題進行探討,左起:藍濤亞洲黃齊元總裁、華威國際集團李世仁合夥人、晟德大藥廠廠暨玉晟生技投資林榮錦董事長、百略醫學科技許盛信執行長、KKR中國醫院投資管理平台SinoCare(仁康投資)楊弘仁執行長(林嘉慶/攝)

第一場圓桌論壇邀請臺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劊會理事長黃齊元作為主持人,由華威國際集團合夥人李世仁、晟德大藥廠廠暨玉晟生技投資董事長林榮錦、百略醫學科技執行長許盛信、KKR中國醫院投資管理平台SinoCare(仁康投資)執行長楊弘仁一同以「台灣生物技術產業的結構革新」為題進行探討。

黃齊元首先針對投資者角度探討台灣投資環境,他表示,生技產業,新藥、學名藥開發在每個階段都需要很多資金投入,因此,在每一階段發展都要有授權、併購、共同開發的思維在裡面。他指出,「公司的價值(股價)若低於技術、產品價值時,就要思考公司是否該透過整合,以重新調整公司經營。」

林榮錦卻表示不同的看法,他認為,「產品開發最重要是如何將產品第一個送達市場,即使技術再好,但慢過第一個產品,價值就會大幅降低。」

他也表示,產品在開發前都要先設想產業的先天限制。作為執行長,除了開發核心技術,還要善用全球資本市場,並且適時調整策略以降低產品失敗風險。他強調,「在台灣必須透過強強結合,先壯大自己後,再和全球一流產業合作,才能具有國際競爭力。」

許盛信也同意林榮錦看法,他表示,過去,在產業經營上只要苦幹實幹市場就是你的,但現在市場趨勢不同,產品開發成敗關鍵在起點,因此,產品開發必須在第一天就定義好市場模式,除此之外,產品在開發階段適時透過併購、投資來爭取更快的成功經驗。

而在許多台商紛紛離開中國市場,反其道而行的楊弘仁表示,台灣擁有一流醫療產業經營,因此,他認為醫療產業剛好相反,這時中國正好是台灣醫療產業的出口。

圖三:第二場圓桌論壇以「資本與技術如何重塑醫療保健」為主題進行探討,左起台北醫學大學閻雲教授、日本Whiz Partners基金管理人Tomoyuki Fujisawa、KKR大中華區總裁楊文鈞、JPMorgan北亞併購部董事總經理賈沁(林嘉慶/攝)

第二場圓桌會議,由台北醫學大學校長閰雲所主持,會議以「資本與技術如何重塑醫療保健」為主題,與日本Whiz Partners基金管理人Tomoyuki Fujisawa、KKR大中華區總裁楊文鈞、JPMorgan北亞併購部董事總經理賈沁、晶泰科技(XtalPi)共同創辦人Lipeng Lai共同討論台灣的資金與國際市場定位、機會。

Tomoyuki Fujisawa與日本製藥廠武田(Takeda)密切合作,也曾共同成立基金以推動日本藥品開發。他認為,日本雖然有成熟的製藥企業,但是最大的盲點仍然是產學之間的嫁接,如何將學界的研發轉化為成功的產業,有很大的落差。但他認為,台灣擁有充沛的研發能力,因此,如果可以順暢的幫助知識與產業間的轉化,將大大有助於台灣的發展。

Lipeng Lai認為,人才是現在不斷改變的市場最至關重要的環節,因此,如何創造一個能夠吸納人才的環境與適合人才發展的空間,對帶動整體產業發展非常重要。

楊文鈞表示,台灣的市場對高風險技術型開發公司其實並不友善,他認為,台灣可以學習新加坡的健康醫療產業模式,引入國外的頂尖製藥公司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IP中心。因為,台灣有完善的司法制度、技術人才,並且與亞洲市場接近。

楊文鈞說,「台灣擁有所有的R&D優勢,因此,只要可以讓國際級的頂尖公司進入台灣培養人才與產業,將有助台灣找到自己的世界定位。」

賈沁也指出,由於台灣目前的先天市場限制,因此,更應該在最初時便放眼國際市場,選擇合適的投資環境與市場布局,才更有可能幫助台灣的產業走出發展空間。

KKR借重台灣人才 布局大陸醫療投資

國際大型PE(私募股權基金)業者KKR,規劃以10億美元在中國大陸投資醫療健康產業,並已自創品牌「SinoCare」(仁康投資)。KKR合夥人暨大中華區總裁楊文鈞表示,有兩大理由支持KKR如此大手筆壓寶:其一,大陸市場對於醫療的龐大需求,現在才要開始,雖然現在投入算是很早期,但趨勢十分明確,其二,大陸民眾是科技創新的early adopter(早期使用者),會容易接受結合軟硬體載具的新世代醫療健康器材。

「大陸的醫院硬體設施、健康諮詢機構、行動軟體等的生態大整合,由台灣出口的人才來作,會非常有優勢!」,楊文鈞今(2)日在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舉辦的「2019生技醫療併購論壇」上,作出上述說法。

KKR已在亞洲地區募集93億美元,醫療生技業是4個投資目標產業之一,可動用投資資金在10億美元以上。KKR SinoCare 執行長楊弘仁表示,藉由投資來提升在地的社會和醫療水準,目前已收購2個集團、各2~3家醫院,以目前大陸各省的醫院家數在2~4萬之間,這些硬體設備成為KKR在當地推動生態系整合的良好基礎。

楊弘仁是2018年9月加入KKR,之前是台灣上櫃公司盛弘醫藥(8403)董事長,目前同時擔任KKR旗下SinoCare(仁康投資)執行長、和天醫管(HeTian Group)總經理,負責中國醫院投資管理平台公司以及綜合醫療服務等,是典型以台灣人才管理大陸醫療投資的個案。他在論壇上表示,過往在台灣醫療生技圈的分拆、併購、新創等經驗,朝向醫管生態系的目標前進,對於現在的中國大陸佈局,是十分寶貴的經驗。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表示,著全球勞動人口高齡化,醫療照護服務需求急遽增加,全球生技產業及醫療保健市場,正迎向供需版圖重置與產業轉型變革的時代。此次論壇也邀請晟德大藥廠董事長林榮錦、百略醫學執行長許盛信等多位重量級專家,同台剖析全球醫療保健發展趨勢與台灣生醫產業轉型創新之關鍵策略。

晟德董事長林榮錦:併購是為了讓企業站在最好最強的位置

環球生技月刊/2019-05-02/薛瀹熢

圖一:2019生技醫療併購論壇

今日(2),由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主辦、星火投資俱樂部協辦的生技醫療併購論壇在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舉行。本次論壇以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結構與全球醫療市場布局為主題,並邀請到晟德大藥廠董事長林榮錦、KKR大中華區總裁楊文鈞、KKR中國醫院投資管理平台SinoCare(仁康投資)執行長楊弘仁、華威國際合夥人李世仁、百略醫學執行長許盛信、日本Whiz Partners基金管理人Tomoyuki Fujisawa、JPMorgan北亞併購部董事總經理賈沁等多位重量級專家同台剖析全球醫療保健發展趨勢與台灣生醫產業轉型創新的關鍵策略。

隨著全球人口高齡化、醫療照護需求提升,傳統生技醫療產業也面臨著產業轉型與變革的壓力,以提升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力。

圖二: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盧明光理事長

台灣併購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盧明光致詞時表示,企業為了因應高度競爭的國際市場環境以追求更高的獲利成長,企業的併購與策略聯盟可以幫助企業導入國際資金,並推動技術領域與產品的整合。

盧明光舉例,目前的生技併購市場積極結合電子熱潮,帶動新的潮流持續發酵,也帶來了許多新興的產品與商業模式。像這樣的技術的革新將顛覆傳統醫療環境,產生全新的產業面貌與商業模式。傳統的醫療健康產業如何透過整合併購吸納新興技術與整合資源,將是台灣產業創新轉型,並走向國際的關鍵。

圖三:晟德大藥廠暨玉晟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林榮錦董事長

晟德大藥廠暨玉晟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榮錦以「生技M&A從台灣到世界」為題,分享了自己踏入生技產業後的商業併購經驗與公司發展策略。

林榮錦表示,企業成長分為兩大方向:有機成長(倚靠企業本身的研發、生產、銷售等硬實力)與策略成長(透過併購等商業策略幫助企業成長與再定位)。一間成功的企業,必須妥善利用這兩種企業成長模式、相輔相成,才能有效推動企業的發展,幫助企業搶佔有利的市場先機。

林榮錦表示,自己1998年進入晟德,整合了晟德的產品線,幫助晟德走出虧損陰霾,更在2008年推動晟德IPO上市,成為台灣第一的水劑之王。然而他表示,隨著公司成長,由於台灣本身的市場規模限制,公司接著想要繼續成長,唯一的機會就是跨出國際與改變商業模式。

談到生醫產業的全球佈局策略與整併,林榮錦指出,晟德近年透過策略再定位、合併收購及海外募資,帶領集團完成多起大型併購,包括2014年收購香港上市公司澳優、轉投資數家澳洲、紐西蘭食品公司,順利擴大國際佈局。

「併購是為了讓企業站在最好最強的位置。」林榮錦強調。

無論是幫助企業取得技術、市場定位或是現金流,都是併購策略的選擇。他指出,結至2018年,晟德手上投資了超過30家企業,隨著公司的發展,他接下來也重新再定位投資方向,並以被投資公司的未來發展潛力為主要評估原則。此外,他也表示,公司的投資發展也將伸向生技產業以外,拓展更大的方向。

他也表示,投資這些公司,要首先了解自己想要甚麼,例如知識、技術或是非常高的效率,再來是對產業深入的了解,預想五年、十年後想把公司帶到哪裡,目標可能是經濟整合、通路整合,或是更高的營業額。

林榮錦表示,台灣資金市場有其先天限制,長期以來鼓勵的是中小企業和製造業,因此重視EPS。創業資金或許容易取得,但要源源不斷從台灣拿到企業發展資源是很困難的,就算是上市公司有能力和條件到國外掛牌的都很有限。

台灣的資本市場淺、薄、短使得台灣的公司募資不易,也因此如何善用商業模式,與市場狀態,適應新的知識,善用兩種公司成長幫助公司布局發展,建構企業清晰的未來願景、策略地圖與健康的企業文化是成敗關鍵因素。

楊弘仁:尊重傳統價值勇於創新,翻轉傳統醫療

環球生技月刊/2019-05-02/彭梓涵

圖說:KKR中國醫院投資管理平台SinoCare(仁康投資)執行長楊弘仁分享如何以創新思維翻轉傳統醫療集團

今(2),由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舉辦,星火投資俱樂部(StarFire Investment Club)協辦的「生技醫療併購論壇」,邀請KKR中國醫院投資管理平台SinoCare(仁康投資)執行長楊弘仁分享如何以創新思維翻轉傳統醫療集團。

去年十月,知名美國私募基金龍頭KKR看中臺灣盛弘/敏盛集團的成功經營模式,以及集團接班人楊弘仁的醫院管理專長,力邀出任KKR大中華醫院投資管理平台SinoCare的執行長。

楊弘仁首先分享KKR的經營模式,「KKR成立於1976年,2005年進駐亞洲,據,並成功募集高達93億美元的亞洲三期基金,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KKR的目的是系統性在中國醫療產業進行布局、收購,透過緊密合作,先取得部分合作產生綜效,再擴大規模,在中國、香港整合上市。」

他也表示,「醫療服務是很本土的事情,然而如何在傳統的醫藥集團用創新思維模式去翻轉。」他並分享盛弘/敏盛集團的成功經營模式表示,經營醫院一開始是求生存之後開始求發展,當醫院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開始分拆,之後又嘗試遠距照護,敏盛也投入醫療器材開發,但這些都不是醫院擅長的事,加上沒有殺手級產品,敏盛因此開始進行收購,後來又不斷分拆、併購。

但楊弘仁強調,「這些併購與分拆,目的是希望將盛弘/敏盛集團打造成完整的健康照護生態系統。」2011年盛弘上市後,他接連將既有的方鼎平台與耀盛合作並成立盛雲導入,將傳統醫院藥品採購模式轉為雲端電子商務,接著又成立長照網,建立共享經濟;另外又合併躍獅藥局以佈局醫藥通路,以將醫療服延伸深入社區;近期,他又布局精準醫療,併購哈佛健檢,最終將病人、藥師、健檢客戶全部串連起來。

楊弘仁也表示,這樣的佈局就能填補醫療服務空白,「最後也是最重要,是必須透過資源共享,才能使醫療事業不只存活,更能有效的發展」他強調。

賈沁:2019 國際跨境併購需求越來越強烈

環球生技月刊/2019-05-02/吳培安

圖說:JP Morgan北亞併購部董事總經理賈沁

世界是不是要進入下一個投資的衰退週期?JP Morgan北亞併購部董事總經理賈沁從併購銀行家(banker)的角度出發,由三個層面分享全球及亞太健康醫療併購趨勢。

賈沁首先綜觀全球經濟環境,他指出,在這個十年的週期尾聲,各種市場力量正在逐漸整合,但預期的衰退尚未真的發生。和2018年相比,2019年資本面相較是比較穩定的,但市場波動性高於歷史平均,表示不確定因素高,但中小型資本借貸成本則低於歷史,顯示併購流動性仍強,因此,整體而言,世界經濟資本面大致還算良好。

「不過,幾個主要經濟體國家的政策影響趨勢強烈,例如中美關係談判、英國脫離歐元區以及義大利政府的財經環境變動等,經濟大環境都會對健康醫療的趨勢造成影響。」

賈沁指出,健康醫療行業內部自身的趨勢也是併購市場重要的指標。如科技的整合、數據分析技術、及客製化醫療的研發都加速了模式和產品的創新;
許多科技大廠用自己擅長的方法顛覆醫療行業的板塊,以進入醫療健康領域;或透過併購尋找企業增長點。

他表示,許多主要經濟體包括美國中國,都對公共醫療體系費用的控制漸趨嚴格;FDA持續對仿製藥的要求拉高水平;各界也普遍希望醫院對醫療服務價格能公開等。這些因素考量,都會影響投資更多地聚焦在收購中小型企業,以加強自己的核心領域,或藉機進入他們想要的市場和產品領域;同時,也促進了國際大型公司將非核心資產進行剝離出售,於是,國際跨境併購需求也越來越強烈。

如日本、南韓、澳洲等市場,越來越多激進的股東迫使公司進行併購或出售,例如日本武田製藥收購Shire,以整合併購為策略來茁壯企業;相形之下,美國較為走走停停。

賈沁因此認為,「醫藥、生技、醫療器材等領域,在未來幾年內,規模五到十億美金的交易將會越來越多。」

賈沁指出,醫療服務領域私募基金也將越來越活躍,其中亞洲的CRO、CDMO企業相較於歐美,將越來越受到資金追捧,因為該領域能為產業帶來繁榮,也避開藥廠研發的潛在風險。至於中國方面,在2018年無論是在藥物或器械上都相當受到市場矚目,但受美國許多投資調查的限制,目前中國資金盡量避免併購美國企業,主要往歐洲進行併購或中外合作;也預估日本2019年仍將持續出現戰略性買家或非賣方。

5/22〈2019台灣產業併購與轉型論壇〉即將登場,報名從速!

中美貿易戰引發全球經濟大幅動盪,間接造成全球產業供應鏈重新洗牌;加以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G)商轉在即,相關通訊技術發展與智慧應用趨勢預估將帶起新一波智慧製造革命。面對國際局勢與貿易環境的動態變化,台資企業是否能洞燭先機,並善用外部資源加速轉型,進而在重置中的全球產業鏈重新卡位,求得發展,已成為刻不容緩的挑戰。

為因應美對中關稅制裁可能引發的出口衝擊,以及5G智慧應用時代來臨,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將於2019年5月22日(週三)下午13:20-18:00,假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3樓遠東廳舉辦「2019台灣產業併購與轉型論壇」,本次論壇涵蓋「台資企業藉由併購達成全球化及未來科技布局」及「家族企業藉由併購達成傳承轉型之契機」兩大主題,我們希望透過積極運用併購策略站上國際舞台的前行者企業們的經驗,鼓舞更多國內企業領導人勇於向海外跨步,同時也藉由實務參與者的觀察與建言,讓面臨接班傳承與轉型挑戰的國內家族企業能夠善用併購或策略聯盟等方式,攜手國際事業夥伴布局新技術與創新商業模式。

近幾年來,創新技術與智慧應用服務快速發展,使跨界與跨域整合成為企業競逐市場的新顯學,包括新聚思收購美商Convergys及Westcon Comstor美洲業務、國巨收購美國Pulse Electronics及研華收購美商B+B SmartWorx等案例均顯示運用併購整合同業或異業資源已成為企業擴張成長的主力策略之一。本次論壇特別邀請國巨集團張綺雯執行長暨總經理、研華科技何春盛執行董事、遠傳電信李聖珉執行副總經理及開發資本南怡君執行副總經理同台剖析創新科技對台灣企業轉型與全球布局策略帶來的機會與挑戰;科技部陳良基部長亦應邀出席分享政府如何運用政策擴大引進多元產業,以協助台灣產業升級與創新轉型;美國在台協會代表(AIT)也將出席分享外資對台投資近況。

另外,針對台灣許多面臨接班傳承與企業轉型的家族企業,永信國際投控李芳全董事長、勝凱創投陳奎合總經理、智邦媒體投資集團余湘董事長及台灣經濟研究院產業發產處周霞麗處長將分別以家族企業接班人、家族企業專業經理人與外部單位的角度,探討家族企業在組織系統轉型、企業文化傳承及引入外部資源或專業團隊對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與利弊。此外,二代大學陳來助校長也將以實際案例專題剖析台灣家族企業在面臨接班與轉型時的挑戰和契機。

本次論壇還將發布「2019台灣併購白皮書」,報告除了引用客觀數據深入分析歷年來台灣併購市場的變化與趨勢外,並收錄重量級產官學界專家訪談內容,藉以爬梳海內外企業的併購策略思維角度,提供台灣企業作為策略布局參考與借鏡。

本論壇僅限收到邀請函之貴賓參加,論壇報名以MAPECT會員為優先,另開放每位會員邀請一名嘉賓。鑒於此次論壇的立意在於推動企業轉型與創新,原則上邀請嘉賓請以企業領導人或高階經理人為優先。因座位有限,將依登記先後,額滿為止,故請從速報名。報名受理日期至5月17日(星期三)下午18:00止。若您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和我們聯絡。謝謝!

•    【報名洽詢】劉千華 Audrey Liu(02-2325-8186 ext.15/audrey@mapect.com)
•    【報名方式】請至「2019台灣產業併購與轉型論壇」線上報名系統登錄報名。
•    【報名截止日期】2019年5月17日(星期三)下午18:00前

〈併購學苑〉2019年度第1期併購專業人才培訓課程,即將開課!

近年來,全球產業環境變遷,企業面臨的挑戰日趨嚴峻,已有愈來愈多企業積極藉由併購轉型升級。但在此同時,國內專業併購人才仍相對缺乏。為減少企業從事併購時發生不必要的錯誤及成本,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召集國內最頂尖的併購專業人士首創一系列併購人才培訓課程,並對完成課程者授予結訓證書,期能為企業培訓併購專業人才。

本系列課程除了延攬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及大型律所合夥人等級之資深講師,更有企業領導人現身說法本期課程將由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黃日燦合夥律師、環球晶圓股份有限公司徐秀蘭董事長與學員面對面親自傳授併購心法,精彩可期,絕不可錯過)。全套課程分為初階課程24小時、進階課程24小時,及1日的大師班,三階課程結訓後,將由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頒發企業併購專業證書。機會難得,報名從速!

5/30 HKVCA「第十八屆中國私募投資高峰會」開始報名!


香港創業及私募投資協會(HKVCA)於2019年5月30日(星期四)8:30-18:00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第十八屆中國私募投資高峰會 (China Private Equity Summit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MAPECT) 也為此次論壇的支持單位。

高峰會去年邀請到逾600名亞太地區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從業者、領先企業及其他行業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受到各界熱烈迴響。為延續此議題,今年度舉辦第「十八屆中國私募投資高峰會」共同探討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的最新發展及趨勢並提供市場資訊。機會難得,歡迎各位會員踴躍報名參加。主辦單位HKVCA特別提供MAPECT會員享有八折的優惠價。詳細報名資訊請見附件檔案。如欲報名,請填寫附件報名表單並輸入折扣代碼:CPES19_MAPECT。會員請向主辦方報名及付款,報名完成後請副本抄送協會秘書處:王文慧(電話:02-2325-8186 ext.14/E-mail:sandy@mapect.com),以便日後相關諮詢及訊息通知。 
 
第十八屆中國私募投資高峰會(China Private Equity Summit)
【活動時間】2019年5月30日(星期四)8:30-18:00
【會議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會議室N101(香港灣仔博覽道1號)
【午宴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會議室N201(香港灣仔博覽道1號)
【報名費用】非會員報名費用HK$ 7,000,MAPECT協會會員使用「CPES19_MAPECT」之編碼報名本次論壇,可享
 MAPECT會員獨享優惠:HK$5,600
【報名方式】填妥附件報名表後,回傳至 hkvca@hkvca.com.hk 
【報名截止日期】2019年5月23日
【活動官網】http://cpes.hkvca.com.hk/
【備註】主會場環節將提供中英文翻譯設備

附件下載 》2019年5月30日「第十八屆中國私募投資高峰會」報名表

免責聲明(Disclaimer)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僅轉代發以上訊息,上述相關資料均為請求轉代發單位提供,本會不擔保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完整性。

亞太併購週報:2019/4/27-2019/5/3

Top deals - Geography/Sector

公告日

目標公司

目標公司主要行業

目標公司所處主要地理位置

收購方

收購方所處主要地理位置

賣方

交易價值美元

(百萬)

2019-04-29

innogy Grid Holding as (50.04% 股權變動規模)

公用事業(其他)

捷克共和國

A Consortium led by Macquarie Infrastructure and Real Assets

澳大利亞

RWE AG

2,010

2019-04-29

Long Beach Container Terminal LLC

運輸業

美國

Macquarie Infrastructure and Real Assets

澳大利亞

東方海外(國際)有限公司

1,780

2019-04-30

Rappi SAS (未透露股權)

互聯網/電子商務業

哥倫比亞

SoftBank Group Corp

日本

 

1,000

2019-05-02

Lafarge Malaysia Bhd

建築業

馬來西亞

YTL Cement Berhad

馬來西亞

 

953

2019-04-30

Geo-Young Corporation (46% 股權變動規模)

醫療業:醫藥

韓國

Blackstone Group LP

美國

Anchor Equity Partners

953

Source: Mergermarket

             

Additional notes:
Based on dominant geography of target/target, bidder or seller company being

Includes all deals valued over USD 5m. Where deal value not disclosed, deal has been entered based on turnover of target exceeding USD 10m

Activities excluded from table include property transactions and restructurings where the ultimate shareholders' interests are not changed

Data run from 27-Apr-2019 to 03-May-2019

Data correct as of 06-May-2019

免責聲明(Disclaimer)

上述相關資料均由Mergermarket提供,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不擔保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完整性。

新聞中的法律/新公司法的三個疑義

經濟日報/2019-05-05/記者林于蘅

《公司法》大修上路後迄今有些實務上的發展值得進一步討論:一是當私有公司與公開發行公司分流治理之後,面臨持股合流時,將出現股權可能不相應的現象;第二,持有過半股份之股東得自行召開股東臨時會,其中的實際流程是否宜由主管機關進一步規範?第三,任一獨立董事皆能自行召開股東會相較於其他股東會召開的標準,在立法權衡上有否失之過寬?在實務上如何減免被濫用的可能?

首先公司法修法後,將純私有公司和公開發行公司分流適用不同規範,未來非公開發行的私人公司,可自行透過章程制訂規範約束,不論一股一權或多權、股利分派權利、開股東會、董事會等,大多是朝向自治發展。

但是,當個人或家族企業透過封閉型私有投資公司來持有的上市櫃等公開發行公司時,一股一權概念就可能產生化學變化。

由於公開發行公司仍然維持既有規範,當私有公司與上市櫃公司可能的匯整點,也許會在公司治理上有新的變化,例如許多家族或是個人會透過投資公司持有上市櫃公司,原先在上市櫃公司中的一股一權,並不當然會直接反映、按比例的反射到持有上市櫃公司的私人投資公司持股比例上,故私人投資公司在此等方面可有新的規劃。相對於上市櫃公司的股東持股,背後所代表的也不盡然是按股權比例的大股東。

第二個公司法上路後的懸念在於,公司法第173條之1規定「繼續三個月以上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過半數股份之股東,得自行召集股東臨時會」。

雖然公司法此一規定適度鬆綁了過去召開股東會的限制,惟在實務操作上仍存有部分疑慮,過半股東召開股東會,似未禁止「揪團」湊股到過半股數來開股東會,但其中包括揪集其他股東方式、程序、召開股東會目的,以及股東加入後可否退出,未來加入「揪團」之股東出席股東會與該股東手上所有委託書之關聯性,甚或「揪團」的主事者得否給付一定對價換取他股東的加入,凡此種種是否可放諸「契約自由」由當事人自訂遊戲規則或主管機關應有相應之「揪團」規範?

與召集股東會相關規定的是,任何一位獨立董事都能基於公司利益而單獨召開股東臨時會,此一規定除了抽象式的「為公司利益」不易界定且大部分皆有賴日後司法審查外,相較於目前有的股東會召集的難易度而言,似乎又對單一獨立董事賦予在目前法制下不相稱之權利。眾所周知上市櫃公司審計委員會係由三位獨立董事所組成且採合議方式形成決議。但單一獨立董事卻可獨自召集股東會毋須受任何形式程序制約。

此一獨立董事得單獨召集股東會之機制,在併購市場上也起了些化學變化,產生有所謂「任務型」之獨立董事,可藉由股東會之召開改變公司之董事會成員。實則任何制度固皆非完善,只是在充分信賴獨立董事會善用而不濫用制度扮演應扮演角色之同時,是否該有對應機制適度調節權利之濫用?「防微杜漸」此其時也。(本文由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資深顧問陳泰明口述)

學者:美中貿易戰談判有3變數 短期全球金融恐修正

聯合報/2019-05-07/記者蔡敏姿

針對美中貿易戰情況轉急,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今(7)日表示,他預期美中貿易協議還是簽署,但是目前陷入三個議題分歧:雙方互相徵收的懲罰性關稅是否保留、大陸政府對陸企的補貼政策、大陸對雲計算市場開放程度等。未來應聚焦本周大陸如何回應,短期內全球金融市場及景氣展望恐修正。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今(7)日舉辦「全球經貿變局與台商策略」論壇,談到全球最新經濟變局,林建甫表示,今年以來不太樂觀,變數包括美中貿易戰、英國脫歐、美債殖利率倒掛,經濟衰退警鐘等。IMF初估,主要國家下半年景氣將由上半年低點回升,2020年經濟成長回到2018年水準。

美國總統川普5日推文威脅本周五(10日),將對2,000億美元大陸輸美產品加徵關稅,從10%提高至25%,還揚言短期內將對其他3,250億美元的陸貨徵收25%關稅。讓全球股市、匯市、商品市場6日陷入動盪。

他預期,美中貿易協議還是簽署,但要先解決上述的三個議題分歧。其中,聚焦本周大陸如何回應,大陸方代表是否如期赴美進行談判,短期內全球金融市場及景氣展望恐修正。

中美貿易戰對台商影響更大,未來要更關注匯率市場波動。林建甫分析,人民幣這兩天又貶值,今年度預測會升值,但空間有限,有兩項因素,一、全球經濟成長動能不及去年、大陸出口面臨下滑壓力,官方不至於放任人民幣匯率指數大幅反彈打擊出口。二、中美即使如期簽訂貿易協定,也不代表雙方休兵。倘若之後大陸對貿易協議落實程度無法令美國滿意,貿易衝突恐再起;況且川普為拉抬明年總統大選,中美關係可能再度成為炒作話題。

保持好奇心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專訪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

CTIMES/2019-04-11/籃貫銘

圖一 :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林鼎皓/攝)

攤開他前二十年的學程與生涯,你絕對不會把曹世綸與半導體業連結在一起,但如今,他已是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自1970年成立近五十年來,首位亞裔行銷長(Chief Marketing Officer),同時更已擔任台灣區總裁長達12年的時間。

這12年來,在他的運籌帷幄下,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的能見度日益提高,指標性展會SEMICON Taiwan的規模更是逐年成長,去年(2018)的展覽就有超過2,000個攤位,超過680家國內外企業參與,創下歷史新高。更讓 SEMI 台灣會員數, 10 年間成長超過 110%。

也因此,曹世綸總裁在今年1月被委以重任,拔擢為SEMI全球行銷長,希望能他能站在台灣半導體產業成功的基礎上,以全球的觀點,進一步促進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交流與發展。

而曹世綸的晉升,不僅彰顯了台灣在未來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同時更是對他個人的能力與用心的肯定。但我們好奇的是,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用心,與具備什麼樣的特質,才能讓一個人從一個文科的領域,跨入理科人的世界,並獲得巨大的成功。

因此,《CTIMES雜誌》專程前往新竹SEMI台灣總部,由CTIMES社長黃俊義先生專訪曹世綸總裁,請他談談他的學思歷程,以及他對於整個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觀點。

培養好奇心 吸收國際與異業的文化

CTIMES社長黃俊義(以下稱CTIMES):請總裁談談您的成長背景,又為什麼會走上大眾傳播,並跨入企管和行銷?這跟你的生活背景有所相關嗎?

曹世綸:我其實從年輕時就對行銷的活動和策略有很大的興趣,當時就在想,如果要在台灣有所發展,需要具備哪些競爭優勢。那個時候就覺得台灣的科技產業是非常有全球競爭力的行業,因此就決定投入科技領域的行銷工作,也經歷了很多ICT業者,例如HP、Compaq、IBM,後來又進入軟體公司,以及通訊相關的行業。所以一路都是從事跟科技相關的行業,並漸漸從下游產品做到上游的部分,到目前的半導體產業。

尤其是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是非常有全球競爭力,因此對我來說,有機會投入目前的工作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在這個過程中,希望藉由台灣的強項與資源,回過頭來幫台灣的業者做更多的事情,是我目前希望能做到的事情。

CTIMES:在這些過程中,最主要都是研讀哪些東西,或者做什麼樣的研究,又有什麼樣的興趣?

曹世綸:我覺得要做一個行銷相關人員必須要有很強的學習心和好奇心,我常常在想的,就是把自己像海綿一樣,盡可能的吸收,各行各業、跨業,或者到世界各地去看不同的東西。當然方法跟策略要透過專業的方式訓練,但行銷到最後都是要跟「人」有關係,那要怎麼去在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社會當中去了解、去感覺跟觀察,不同環境所帶來的衝擊,就需要保持好奇心。

我在大學的時候,每個周末就看報紙的徵人廣告,看大公司像P&G、微軟和IBM,他們的行銷人才需要什麼樣的Qualifications(資格),然後會想我自己還缺什麼?是要透過上課或者進修的方式,或者各式各樣的學習方式來取得。

說來好笑,我小時候跟爸媽去超市的時候,把水餃的包裝翻到後面一看,就發現不同的品牌商居然是同一個製造公司,那時才理解,原來這就是我們說的多品牌策略。所以我大概是小時候就保持了這樣的好奇心,後來去紐約念書的時候,更特別到社會中實際去看他們行銷的點子和不同創意的執行。

後來加入了SEMI這樣一個國際的品牌和平台,他也幫助了我進一步融入了國際的組織和國際的平台,而這也是台灣目前教育和整個環境還可以加強的部分,如何透過了解不同國際的種族和文化,去做行銷與產生影響。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修練自己的武功秘笈

CTIMES:我非常同意曹總裁所說的「保持好奇心」,這是台灣目前以考試為主的教育,十分缺乏的一塊。而除了常規的求學之外,我們也很好奇,曹總裁還有參加哪些社團或活動?

曹世綸:我想再補充一下關於好奇心這件事。在我整個生涯之中,最常做的是異業的學習。我覺得就是不同時間的學習和累積,到了一個時間點之後就可以融會貫通,就好比早期的時候是照著一部武功祕笈在練,等到你把各式各樣的武功祕笈都練完,融會貫通了,你就會創造出自己新的武功祕笈出來。

所以對所有的年輕人來說,任何一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有沒有認真的學習,以及沒有對不起自己花費的每一分鐘。那些東西可能在短時間內沒有效果,但經過一個時間之後,它會經過你的累積而爆發,那個時候就是你可以發揮集大成的時候。

以我自己來說,經歷過很多不同產業,這每一個過程都是痛苦的學習,它必須毀掉之前的所有的基礎。我都會硬著頭皮去學習,去購買所有相關的書籍,去聽演講,或者積極去認識業界領先的人士,盡快把所需的相關知識補起來。

CTIMES:那在這些不同產業的歷練過程中,曹總裁有什麼樣的感想嗎?

曹世綸:我覺得在整個過程中,除了保持好奇心和終身學習的態度之外,對社會與職場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找資源的能力。因為科技與產業的轉變實在太大了,很多科系或產業經過十年之後,就沒落或者消失了,所以我們最重要的是培養年輕人解決問題和找資源的能力。

因為行業會不斷的變化,題目也會不斷地出來,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保持好奇心,以及終身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找資源的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尤其是科技產業已是非常國際化的,因此具備處理國際事務與國際打交道的能力,對年輕人來說是非常重要。

圖二 : 曹世綸表示,就好比早期的時候是照著一部武功祕笈在練,等到你把各式各樣的武功祕笈都練完,融會貫通了,你就會創造出自己新的武功祕笈出來(林鼎皓/攝)

心存善念 全世界都會來幫助你

CTIMES:接著我們想要知道曹總裁的中心思想、價值觀,或者信仰,或者您怎麼看待一個問題,是好的,壞的,善的,惡的,使你能夠應變這個問題?

曹世綸:我常常覺得其實只要心存善念,想要把事情做好,這個事情就一定會發生,不管是在台灣或者對外國人,只要你抱持著正向、善心、想把事情做好的態度,不管在任何環境,任何的國籍的人,只要他相信你,事情就會往正向的方向發展。就好像滾雪球一樣,只要你有一個善的念頭,全世界都會來幫你。

另外就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continuous improvement」這件事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以半導體展為例,我們其實已經做還算好,但我們每年都會請每個人提出3~5個改進的建議,而長年累積下來,就有明顯的進步。因此,保持競爭優勢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挑戰自己。

圖三 : 曹世綸提出他的三大信仰,一是心存善念,想要把事情做好,這個事情就一定會發生,二是「continuous improvement」,以及一定要先幫助別人成功,自己才會成功(林鼎皓/攝)

另外,我也想點出,台灣人其實是一點都不差,那我們怎麼讓那些外國人了解跟知道,然後讓更多的台灣的產業和團隊可以去打國際盃,這是我們希望可以一起來幫忙的。

第三個信仰,就是你一定要先幫助別人成功,自己才會成功。

半導體是創新基礎 台灣產官學應共商下一個30年

CTIMES:那麼總裁接下來將在協會中扮演什麼角色?對目前半導體產業又有什麼建議和將進行的計畫?尤其現在越來越重視當地製造商(Local makers),而台灣有這麼多優勢,特別是台灣很缺乏像總裁這樣的行銷人才,你有什麼樣的建議?

曹世綸:雖然台灣半導體產業現在已處於很領先的地位,但我認為產官學仍應該要一起合作,共同為下一個30或50年來擘劃,大家共同一起討論如何站在現在成功的基礎上,共商產業的未來,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尤其現在很多的創新都是從系統廠商和終端廠商開始,甚至一些非傳統的半導體公司,也跳下來設計自己的晶片,例如Facebook和微軟開始設計自己的晶片。所以現在的環境跟過去已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台灣的業者要思考如何跟國外的系統廠商合作,發展系統級的解決方案,或者進行跨業的結合。

另外,更重要的就是人才永續的部分。我們觀察到半導體產業已被年輕人視為是傳統的產業,不願意投入,但半導體其實是所有科技創新的基礎,沒有半導體就沒有新的科技創新。因此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非理工科系及女性能加入半導體產業,尤其是女性其實在數理上的成就並不輸給男性,因此我們鼓勵能有更多的女性能加入我們。

我相信未來全球經濟成長的關鍵是在於科技與創新,因此唯有更多的人才投入半導體產業才有機會帶來更多的創新。

 

關於曹世綸

1968年生,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柏魯克分校企管碩士,現為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

曾任職李奧貝納、奧美廣告、遠傳電信、IDC台灣區總經理、趨勢科技亞太區行銷總監。

企業併購法修訂 兩路並進

經濟日報╱2019-05-05╱記者邱金蘭

鼓勵企業整併並保障股東權益,相關部會研擬修正《企業併購法》,兩路並進,包括擴大無形資產等租稅優惠範圍,並檢討是否訂定「榮化條款」,增訂利益迴避規定,及拉高併購下市表決門檻,以維護小股東權益。

為鼓勵新創併購,經濟部等相關部會正檢討企併法,加上KKR併購榮化案及新出爐的大法官會議第770號解釋,都點出併購案股東權益問題,相關部會也研議一併納入企併法修正案。

知情官員表示,這次企併法研修主要有兩大方向,包括租稅優惠及強化股東權益保障,租稅部分經濟部與財政部已開過會研商;股東權益部分,經濟部近期將與金管會開會討論。

股東權益保障方面,金管會請證交所蒐集國外資料後,日前函請經濟部參考。主要重點包括第一,利益迴避規定,跟美、英及鄰近的日、星、港相比,台灣規定最寬鬆。

現行企併法規定,具利害關係的董事、股東,在董事會、股東會表決時,都不需利益迴避,對小股東保障不足。

第二,併購下市案的股東會表決門檻,多數國家是四分之三,國內是三分之二,相對偏低。

第三,大法官770號解釋提及異議股東請求權問題。

官員表示,大法官解釋後,近來學者也質疑,現行企併法規定,股東必須在股東會前以書面表示異議,「放棄表決權」,才能請求公司按公平價格收買其股份的規定不合理,在股東會上投票表示反對者,應該也可請求買回股份,而不應在一開始就放棄表決權。

擴大收買範圍,被視為可督促公司在收購時,用更公平、客觀的價格收購。租稅優惠方面,官員表示,現行企併法只規定商譽可攤銷費用,其餘無形資產則回歸所得稅法第60條規定,限於營業權、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及各種特許權。

未來將在企併法增訂擴大無形資產範圍,包括營業秘密權、積體電路布局權、植物品種權、行銷權等,以增加租稅誘因

企併法研修 保障小股東權益

聯合報/2019-05-05/記者邱金蘭

圖說:財經相關部會研議修訂企業併購法,並檢討是否訂定「榮化條款」(圖為榮化大社廠/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鼓勵企業整併並保障股東權益,相關部會研擬修正企業併購法,透過兩路並進,包括擴大無形資產等租稅優惠範圍,並檢討是否訂定「榮化條款」,增訂利益迴避規定,以及拉高併購下市表決門檻,以維護小股東權益。
知情官員表示,這次企併法研修主要有兩大方向,包括租稅優惠及強化股東權益保障,租稅部分經濟部與財政部已開會研商;股東權益部分,經濟部近期將與金管會開會討論。

股東權益保障方面,金管會請證交所蒐集國外資料後,日前已函請經濟部參考。金管會在函中提及榮化案及大法官七七○號解釋,也會納入討論,主要重點包括第一,利益迴避規定與美、英及鄰近的日、星、港相比,台灣規定最寬鬆。現行企併法規定,具利害關係的董事、股東在董事會、股東會表決時不需利益迴避,對小股東保障相對不足。

第二,併購下市案股東會表決門檻,多數國家是四分之三,國內是三分之二,相對偏低。

第三,大法官會議七七○號解釋提及異議股東請求權問題。官員表示,大法官解釋後,近來學者也質疑,現行企併法規定,股東必須在股東會前以書面表示異議,「放棄表決權」才能請求公司按公平價格收買其股份的規定不合理,在股東會上投票表示反對者,應該也可請求買回股份,而不應在一開始就被逐出、放棄表決權。

租稅優惠方面,官員表示,現行企併法只規定商譽可攤銷費用,其餘無形資產則回歸所得稅法第六十條規定,限於營業權、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及各種特許權。未來將在企併法增訂擴大無形資產範圍,包括營業祕密權、積體電路布局權、植物品種權、行銷權等,以增加租稅誘因。此外,增訂新創公司被併購後,股利所得可緩課五年。

助陣小微與新創 金管會可望放行夾層融資 由台企銀打頭

中時電子報/2019-05-07/朱漢崙

為讓資本額低於3千萬元的小微及新創事業獲得足夠融資,金融圈知情人士指出,近期金管會可望對「夾層融資」(Mezzanine Financing)政策鬆綁,並由台灣企銀打頭陣。

所謂「夾層融資」在國外相當常見,但台灣目前尚未開放;根據國外經驗,夾層融資的適用企業普遍具有二種特質,一種是根據該企業目前的營運狀況及規模,還無法透過上市櫃等公開市場募資;另一種則是在銀行的授信風險評估下,即使該公司未來有一定的發展潛力,但現階段在銀行業授信規定下,所能獲得的一般性融資仍極其有限。

上述企業若獲得銀行夾層融資,則雙方將約定除了要給付銀行的貸款利息,等該企業獲利好到某種程度時,還要再給付銀行其他近似於「投資所得」的給付回饋。

為改善小微及新創事業的融資問題,據悉,金管會已準備開放銀行業者投入夾層融資,但相關人士指出,該項鬆綁仍有與股權相關的限制,主要是為了避免政策開放後,產生與銀行法現行規定抵觸的問題,因此金管會開放國銀「夾層融資」時已確定會與「股權投資」脫勾。

也就是未來銀行對小微或新創事業進行夾層融資,金管會將要求受融資的企業主回饋銀行的方式,必須與該融資銀行的股權投資無關。舉例來說,倘若企業主和銀行所訂夾層融資條件是獲利之後將紅利的一定比重回饋給銀行,該條件即可接受,但倘若企業主回饋的條件是給予銀行對該企業的持股,就不在金管會許可之列。

相關人士指出,台企銀董事長黃博怡兩年多前出任台灣金融研訓院長時,就曾表示在台灣的中小企業融資上應開放「夾層融資」,來補足這些小企業或新創事業的融資缺口。公股金融圈人士透露,黃博怡在出任台企銀董座後,也在財金部會等一級主管機關所召集的重要會議場合表達相關看法,因此預料相關政策若鬆綁,台企銀可望打頭陣。

  資訊中心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

Date: 2019-05-06

老總的兩岸手札(202)

<詳全文>

 協會專欄

Date: 2019-05-06

創會理事長的話:生態系時代(1)

<詳全文>

Date: 2019-05-06

創會理事長的話:生態系時代(2)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