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無法看到完整訊息,請點選此處查看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台灣M&A與PE要聞
中國大陸M&A與PE要聞
世界M&A與PE要聞
 
資訊中心
協會專欄
 
相關連結
 

網址:
www.mapect.com

聯絡我們:
service@mapect.com

訂閱/取消電子報

最新消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6/2〈打造台灣明日的創新生態系〉研討會,開始報名~


創新是全世界最熱門的名詞,台灣也不例外。但創新成功的要素及關鍵是什麼?根據近年全球趨勢,若要成就真正巨大的創新,必須擁有創新的生態系統(eco-system),而不只是依靠個人或個別公司的力量。

全世界創新最活躍的地區,如矽谷、深圳和以色列,都有良好的eco-system,政府近年已逐漸了解到生態系統的重要性。有鑑於此,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新創業小組特別於6月2日下午舉辦「打造台灣明日的創新生態系」研討會。

這次活動我們邀請到兩位成功的台灣創業家,就當前最熱門的「網紅經濟」和「地球暖化」議題和大家分享其創業經驗,他們的企業在大陸都造成轟動,而且有獨特的eco-system。另外我們還邀請到一位優秀的年輕人,他曾在中國大陸陸金所担任資深投資顧問總監,在短時間內成為Top sales,過去一年在全球8個國家做過志工,是台灣人闖蕩天下的典範,充分體現創業家的精神!

此外,我們還將介紹全球最創新的公司-亞馬遜及其eco-system和大家分享。亞馬遜子公司AWS即將來台成立創新中心,打造全方位的生態系統,這次將向大家介紹其獨特的incubator of incubator模式。

本次論壇議程及報名回函詳如附件。請您於5月26日(星期五)下午18:00前填妥附件報名表,回傳至協會聯絡人。如您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與我們連絡。

「打造台灣明日的創新生態系」 研討會
主辦單位: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協辦單位:藍濤亞洲有限公司、宏鑑法律事務所、華軒國際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時間:2017年6月2日 (五) 13:30 - 16:30 
地點:集思台大會議中心洛克廳(台北市羅斯福路4段85號B1台大第二學生活動中心) 
報名洽詢:許淑君小姐(02-2325-8186分機17/jessica@mapect.com) 
報名方式:請填妥附件報名表,回傳至:jessica@mapect.com 
報名截止日期:5月26日(星期五)下午18:00前
議程:

〈併購學苑〉併購專業人才培訓課程簡介:初階併購課程



併購學苑 初階併購課程(18小時)本課程已結束!
上課地點: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62號(台灣金融研訓院)
上課日期
課程名稱
時間
課程內容
講師
授課對象及說明
課程費用
4/12
(三)
企業併購之法規
09:30-12:30
1.併購概論
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
程守真 合夥人
課程內容:基礎
主要授課對象:無基礎或初階專業人士
證書:完成課程後頒發初階課程結業證書
12,000
13:30-16:30
2.企業併購法規
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
林嘉慧 合夥人
4/19
(三)
企業併購財會(初階)
09:30-12:30
1.基礎企業併購稅務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謝淑美 會計師
13:30-16:30
2.財務審查評鑑概論
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何淑芬 總經理
4/26
(三)
企業併購實務(初階)
09:30-12:30
1.併購策略擬定與流程規劃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張維夫 執行副總經理
13:30-16:30
2.併購合約與法務查核
理律法律事務所
詹致瑋 合夥人

〈併購學苑〉併購專業人才培訓課程簡介:進階併購課程

併購學苑 進階併購課程(24小時)
上課地點: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62號(台灣金融研訓院)
上課日期
課程名稱
時間
課程內容
講師
授課對象及說明
課程費用
7/6
(四)
企業併購之公司治理
09:30-12:30
1.企業併購之董監事及經理人責任
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
陳泰明 資深顧問
課程內容:進階
主要授課對象:已有併購相關經驗者
資格限定:
1.取得初階課程結業證書者,或
2.曾取得「MAPECT私募與併購人才培訓班A課程」結業證書,並經MAPECT併購培訓委員會審核資格通過者,或
3.具有2-3年併購相關經驗,經MAPECT併購培訓委員會審核資格通過者
證書:完成課程後頒發進階課程結業證書
18,000
13:30-16:30
2.企業併購之糾紛及處理
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
陳世杰 主持律師
7/13
(四)
企業併購財會(進階)
09:30-12:30
 1.併購交易評價
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楊小慧 執行總監
馮熾煒 協理
13:30-16:30
2.企業併購與財會準則
*更明確針對商譽及資產減損等併購財會項目授課。
普華國際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林佳宜 協理
7/20
(四)
企業併購實務(進階)
09:30-12:30
1.併購之政府程序
宏鑑法律事務所
王傳芬 合夥律師
13:30-16:30
2.併購後整合與綜效評估
德勤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潘家涓 執行副總經理
勤業眾信管理顧問公司
苗德荃 副總經理
7/27
(四)
私募基金與併購
09:30-12:30
1.私募股權基金概論
德勤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潘家涓 執行副總經理
任孝穎 專案協理
13:30-16:30
2.私募基金併購鑑價模式及案例分析
德勤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潘家涓 執行副總經理
廖宏偉 專案經理

〈併購學苑〉併購專業人才培訓課程簡介:高階併購課程

併購學苑 高階併購課程 1日)   
上課地點: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199號(台北萬豪酒店)
上課日期
課程名稱
時間
課程內容
講師
授課對象及說明
課程費用
8/12
(六)
企業併購實例解析及案例演練
09:00-12:00 上課
12:00-14:00 午餐
14:00-17:00 上課
17:30-20:30 晚餐
企業併購實例分享及討論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黃日燦 理事長
中美矽晶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盧明光 董事長
友嘉集團
朱志洋 總裁
普華國際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游明德 董事長
**每期課搭配產業、法律、財會等領域大師共同授課。
課程內容:併購案例解析workshop
授課對象:企業領導人/高階經理人
資格限定:
1.取得進階課程結業證書者,或
2.曾取得「MAPECT私募與併購人才培訓班B C課程」結業證書,並經MAPECT併購培訓委員會審核資格通過者,或
3.具有5年併購相關經驗,經MAPECT併購培訓委員會審核資格通過者
證書:完成課程後頒發企業併購師證照
20,000
併購學苑課程說明:
1.     學員可單獨報名初階併購課程、進階併購課程及高階併購課程,各課程報名資格及需檢附之相關文件,詳見各課程說明。
2.     各課程優惠折扣說明如下:
(1)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會員,及會員推薦之學員(每位會員限推薦一名)報名單一課程享9折優惠。同時報名初階、進階及高階三課程享8折優惠。
(2)非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會員同時報名初階、進階及高階三課程享9折優惠。
(3)三人以上團報享95折優惠,可和上列優惠併用。
3.     報名任一課程贈送「企業併購的十堂必修課」1本,並於課程報到當日發送。
4.     本會保留以上課程內容及講師調整之權利。

亞太併購週訊

2017/05/20-05/26

公告日
目標公司
目標公司所處主要地理位置
目標公司主要行業
收購方
 收購方所處主要地理位置
賣方
交易價值美元
(百萬)
20170525
上海星泓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閔祥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上海復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南京復城潤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寧波星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博城置業有限公司; 長沙復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蘇州星和健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70% 股權變動規模); 上海星耀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 (50% 股權變動規模); 武漢復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上海閔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 Winner Gold Investments Limited ; Globeview Global Limited; 湖北光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65% 股權變動規模); 南京復地東郡置業有限公司; 杭州復拓置業有限公司; 杭州復曼達置業有限公司; 海南復地投資有限公司; 天津湖濱廣場置業發展有限公司; (廣州市復星南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47.62% 股權變動規模); 廣州市復星南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49% 股權變動規模); 上海復暘投資有限公司 (50% 股權變動規模); 上海復毓投資有限公司 (50% 股權變動規模); 北京復地通達置業有限公司 (60% 股權變動規模); 北京復地通盈置業有限公司 (60% 股權變動規模); 杭州金成品屋置業有限公司 (60% 股權變動規模); 北京復鑫置業有限公司 (50% 股權變動規模); 成都復地明珠置業有限公司 (66% 股權變動規模)
中國
房地產業
上海豫園旅遊商城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複星國際有限公司
3,506

亞太併購週訊

20170522
長沙中聯重科環境產業有限公司 (80% 股權變動規模)
中國
工業產品和服務業
北京弘毅遠方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盈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廣東民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粵民投); 上海君和同信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中國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1,737
20170523
Navig8 Product Tankers Inc
美國
運輸業
Scorpio Tankers Inc
摩納哥
Navig8 Group 
1,100
20170521
Icon Cancer Care
澳大利亞
醫療業
Goldman Sachs Private Equity Group; QIC Limited; 高達投資
美國
Quadrant Private Equity Pty Limited
744
20170525
Ansell Limited (Sexual Wellness business)
澳大利亞
消費品業:其他
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直接投資基金); 人福醫藥集團股份公司
中國
Ansell Limited
600
20170526
Analogix Semiconductor Inc
美國
電腦業:半導體
浙江萬盛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北京山海昆侖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等七家投資者
544
20170523
Global Sources Ltd
香港
傳媒業
Expo Holdings I Ltd
香港
385
20170522
SPi Global Holdings Inc
菲律賓
服務業(其他)
Partners Group Holding AG
瑞士
CVC Capital Partners Limited; Philippine Long Distance Telephone Company
330
20170525
深圳市拇指遊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虹軟協創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
電腦軟體業
湖南天潤數字娛樂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An investor group led by Huawei Culture
249
20170524
天津北方石油有限公司
中國
服務業(其他)
浙江海越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海航現代物流有限責任公司
229
Source: Mergermarket
Based on announced deals, excluding lapsed and withdrawn bids
Based on dominant geography of target/target, bidder or seller company being Asia-Pacific
Includes all deals valued over USD 5m. Where deal value not disclosed, deal has been entered based on turnover of target exceeding USD 10m
Activities excluded from table include property transactions and restructurings where the ultimate shareholders' interests are not changed
Data run from 20-May-2017 to 26-May-2017
Data correct as of 29-May-2017
免責聲明(Disclaimer
上述相關資料均由Mergermarket提供,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不擔保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完整性。

台併購市場M型化,不利企業轉型升級

中時電子報(時報資訊)/2017年05月25日/記者林資傑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昨(24)日舉辦「2017台灣產業併購與轉型論壇」,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聯合發表「2017台灣併購白皮書」,指出去年交易件數及金額創下金融海嘯以來次高,但中大型件數及交易金額增加,呈現「M型化」現象。

普華國際財務顧問董事長游明德指出,與2015年相比,國內去年在3000萬至30億美元間的交易案件數、金額及占全年總交易額比重,均呈現明顯下滑,顯示台灣併購市場呈現M型化趨勢,將不利於台灣企業轉型升級。

今年併購論壇以「中堅企業突圍升級」和「大型企業藉由併購提升國際競爭力」作為兩大主題,由於傳統產業廠商規模普遍為中小企業,在接班問題及大陸同業崛起競爭的內外壓力下,更應思考透過併購進行轉型升級,以爭取市場話語權。

「2017台灣併購白皮書」顯示,2016年雖因政局不確定、各國對併購交易監管審查趨嚴,但交易件數及金額僅較2015年新高小降。其中,台灣併購案包括鴻海投資夏普、日月光及矽品合組產業控股公司、艾司摩爾收購漢微科等,規模均超過30億美元,占比逾72%。

白皮書指出,此結果顯示台灣產業在面對紅色供應鏈及其他大環境變化的挑戰下,以投資併購做為轉型升級的主要發展策略之一,但從統計數據來看,中大型併購案在件數及金額上呈現出「併購市場M型化」現象,必須持續關注。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日燦表示,企業追求成長、轉型,除了仰賴自我有機成長外,外部併購及策略聯盟等也是重要手段。面對國際競爭,以製造業為主的大企業和以服務業為主的中小企業,應更積極思考透過國內產業先行整併,以達到轉型升級的目的。

龔明鑫:國內併購需有更大能量

工商時報(財金要聞)/2017年05月25日/ 記者陳碧芬、劉懿慧

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昨(24)日指出,全球併購活動熱絡,創新轉型為重要動機,但國內整體併購金額卻不到全球的0.5%,需要有更大的能量注入。國發基金發起的併購投資基金、產業創新轉型基金共計1,200億元進行直接及間接投資,搭配民間主導及產業需求,加快台灣結構調整的速度。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和PWC資誠事務所等昨日共同舉行「2017台灣產業併購與轉型論壇」,邀龔明鑫進行專題演講。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日燦表示,面對國際競爭,業者應積極思考透過國內產業先行整併、促成轉型升級的策略。

龔明鑫指出,全球併購交易持續熱絡,因素之一是低利率帶給企業融資成本較低,且企業持有的現金部位高,加上科技進步快速,企業自行研發來不及,靠著併購買到下一世代的技術,「是很划算的事」,所以大型公司非常活躍於併購,新創事業也很積極出售、與大集團融合,併購成為企業創新轉型的重要策略。

由於從數據看,國內整體併購金額不到全球的0.5%,龔明鑫說,顯示業者需要更多模式推動併購,國發基金在天使投資計畫、國家級投資公司之外,以併購投資基金和產業創新轉型基金,各框列1,000億、200億元,股權投資為主,並確定會在7~10年間退場,無論那一支基金都是與民間合作,多多鼓勵民間企業向國發基金投件。

普華國際財顧董事長游明德同場發布《2017台灣併購白皮書》,2016年台灣併購活動全年達139億美元,主要受鉅額型併購案的影響,其中「鴻海投資夏普」、「日月光及矽品合組產業控股公司」、及「艾司摩爾收購漢微科」這三大併購個案交易,投資併購規模均超過30億美元,累積占全部交易金額達72%以上。游明德指出,台灣併購交易出現M型化的隱憂,並不利於台灣企業轉型升級。

游明德並從產業的併購活動分析,科技產業在台灣併購一枝獨秀,全年超過一半交易案件來自科技業,近90%的交易金額由科技業所貢獻,半導體產業及工業電腦等相關業者面臨產業整併的壓力及新科技應用的興起下,併購頻頻;曾是台灣併購主流的金融業,現已沒有積極併購行為,傳統產業在併購活動上更是零星,呈極為不均衡態勢。

2017台灣併購白皮書四箭, 為台灣企業引入循環活水

中時電子報(時報資訊)/2017年05月25日/時報記者郭鴻慧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普華國際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與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聯合發表「2017台灣併購白皮書」。此次2017台灣併購白皮書以「創造循環」為核心思維,提出併購四箭,意欲打破企業所面臨的四大僵固困局,為台灣企業引入循環活水,再造企業生命力。

2017台灣併購白皮書提出企業再成長的「轉進新創投資」、「啟動企業再造」、「執行併購策略」、及「接軌國際企業」的併購四箭,期望已步入成熟高原期的台灣企業,能藉由「投資併購」調整企業體質,佈局新創發展、並與國際接軌,尋求新成長契機或確保競爭力。

企業成長併購四箭包括:
1. 轉進新創投資:以「創新」的商業模式對接新科技應用,如物聯網(IoT),為企業帶來的新成長動能。

2. 啟動企業再造:啟動企業接班及強化公司治理,並整合產業資源互謀其利,加速企業從封閉走向開放。

3. 執行併購策略:透過併購取得國際資源,如資金、關鍵技術、品牌通路、管理思維等,優化企業體質。

4. 接軌國際企業:用正面健康的心態面對國際大廠的收購或合資機會,讓企業與員工能成長進階,而股東亦可將資金換手,再投資創新與研發。

2016年台灣併購活動全年達139億美元,惟在熱鬧的併購市場氛圍背後卻出現「併購市場M型化」的隱憂。

從產業的併購活動分析,科技產業幾乎是一枝獨秀,全年超過一半的交易案件來自於科技業,近90%的交易金額更是由科技業所貢獻,半導體產業及工業電腦等相關業者,在面臨產業整併的壓力及新科技應用的興起之下更是併購頻頻。

但過去為台灣併購主流的金融業相對並沒有積極的併購行為,而傳統產業在併購活動上更是零星。相較於科技產業及金融業,傳統產業的廠商普遍為中小企業型態,但在家族傳承議題及大陸同業崛起競爭的內外壓力下,傳統產業的業者更應思索、學習、甚至採用併購來進行轉型升級。

2017年台灣併購白皮書將企業所遭遇的問題濃縮整理成四大議題。台灣企業分別在「企業心態」、「商業模式」、「法令規章」、及「資金流通」上有一定程度的僵固性,創業家精神轉向保守、代工製造優勢不再,欠缺投資循環刺激,及法令規章未能即時隨創新的商業模式與時俱進,讓企業在發展上動彈不得,部份企業只能專注在眼前的企業經營上,無暇仔細思考企業中長期的策略規劃。

低利率低通膨 龔明鑫:併購非常划算

蘋果即時/2017年05月24日/記者陳瑩欣、郭鴻慧
圖說:普華國際財務顧問董事長游明德/陳瑩欣攝

台幣狂升,壽險業、出口商匯損喊苦,不過中華開發創投董事長劉紹樑今日表示,站在併購買家的立場來看,匯率強勢其實是好事。劉說:「M&A(併購)以前是奢侈品,現在是必需品。」他認為企業未來要擴張版圖,仍要透過併購才能發揮效力。

普華國際財務顧問董事長游明德今日在「2017台灣產業併購與轉型論壇」上表示,與2015年相比,國內去年落在3千萬美元到30億美元之間的交易案件數、交易金額及占全年總交易額比重均呈現明顯下滑,顯示台灣併購市場呈現M型化趨勢,將不利於台灣企業轉型升級。

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表示,2016年全球併購交易總金額3.9兆美元,交易件數44688件,雖年減17%,但仍為歷年來第3大,在低利率、低通膨環境下,企業併購成本低,龔說:「併購是非常划算的一件事情。」

龔明鑫指出,2016年台灣購併209件,但金額僅約521.6億元,不到全球併購金額的0.5%,目前國內企業正面臨3大挑戰,包括新創M&A、策略轉型、傳承轉型等併購案,透過併購才能提升競爭力。龔明鑫表示,目前國發基金旗下有2檔與併購有關基金,一個是產業創新轉型創業天使投資計劃,另外有產業創新轉型基金;另外國家級投資公司已報院獲准,初步匡列200億元「產業再造基金」,投資於民間主導之併購投資基金,對個別併購投資基金以30%為上限,其投資對象不限定任何產業。

另外,為帶動我國產業轉型,創造就業機會,國發基金另外匡列1000億元,設立「產業創新轉型基金」,將與民間資金以投資方式共同參與企業進行合併、收購、分割或其他有助於企業創新轉型投資計畫所辦理之募資,期有效誘發引導民間資金共同參與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台企對併購興趣缺缺 10大原因曝光

中央社/2017年05月24日/記者邱柏勝

併購是企業提升競爭力手段之一,但台灣企業併購腳步緩慢,已成產業升級絆腳石。普華國際財顧提出台企10大不願併購因素,指台企普遍規模小且偏代工業,無暇思索企業長期發展。

為此,資誠、普華國際財顧,及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今天聯合發表「2017台灣併購白皮書」,提出「併購四箭」,包含「轉進新創投資」、「啟動企業再造」、「執行併購策略」,以及「接軌國際企業」,並提出近年5大經典併購案例,協助企業思索併購的可行性。

普華國際財顧公司董事長游明德在今天的併購論壇上指出,去年台灣併購總金額達139億美元,包含鴻海併購夏普、艾司摩爾收購漢微科,以及日月光矽品合併案都是去年熱門議題。

不過,他指出,併購市場看似風光,背後卻存有「M型化」隱憂,主要是中大型併購案在件數與金額上都呈現萎縮,且近9成交易金額都集中在科技業,無助產業升級。

游明德提及,台灣企業有10大不願併購的因素,包含併購契機未到、併購意願不足、企業規模偏小、缺乏長期策略、客戶業務衝突、人才短缺、缺乏併購案源,以及雙方喊價無共識、併購技能不足,甚至是政策法令的限制,皆成為併購的絆腳石。

為此,甫發表的台灣併購白皮書提出「併購四箭」,一是轉進「創新」商業模式,例如物聯網,為企業帶來新的成長動能;二是啟動企業接班與強化公司治理,加速企業從封閉轉向開放。

三是透過併購取得國際資源,如資金、關鍵技術、品牌通路等,優化企業體質;最後是用正面心態面對國際大廠的收購與合資機會,讓企業與員工能成長進階,再創投資與研發。

併購M型化的警訊

聯合新聞網/2017-05-29/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 游明德

去年台灣併購市場出現M型化的警訊,中大型案件的數量、金額都比前年大幅萎縮,不利於台灣企業的轉型升級,這樣的發展令人憂心。

去年台灣併購交易總金額達139億美元,但主要是鴻海投資夏普、日月光及矽品合組控股公司、艾司摩爾收購漢微科三大鉅額併購案的貢獻,這三大案每一件的投資併購規模都超過30億美元,合計占全年併購交易總金額達72%以上。

台灣企業有能力進行鉅額併購案固然可喜,但中大型案件數量及金額大幅萎縮令人憂心。為了轉型升級,以台灣企業的規模比較適合的併購案交易規模應在3,000萬到30億美元之間,屬於中大型併購案。中大型併購案的件數從前(2015)年的28件下滑至去(2016)年的21件,交易金額更是從82億美元衰退至34億美元,占全年總交易額比重從70%降到只剩25%。

如果從產業別來看,科技產業幾乎是一枝獨秀,全年超過一半的交易案件來自於科技業,近九成的交易金額更是由科技業所貢獻,半導體產業及工業電腦等相關業者,面臨產業整併壓力及新科技應用興起,更是併購頻頻。過去為台灣併購主流的金融業相對並沒有積極的併購行為,而傳統產業在併購活動上更是零星。

傳統產業的廠商普遍為中小企業型態,但在家族傳承議題及大陸同業崛起競爭的內外壓力下,更應思索、學習、甚至採用併購來進行轉型升級。

近年來台灣產業面臨創業家精神轉向保守、代工製造優勢不再、欠缺投資循環刺激,及法令規章未能即時與時俱進,讓企業在發展上動彈不得,部分企業只能專注在眼前的企業經營上,無暇仔細思考企業中長期的策略規劃,這就是台灣產業轉型與升級面臨的困境。

目前台灣企業多由成長期轉入成熟高原期,企業想要成長,應射出「併購四箭」: 轉進新創投資、啟動企業再造、執行併購策略、接軌國際企業,藉由投資併購調整企業體質,布局新創發展,並與國際接軌,尋求新成長契機或確保既有競爭力。

轉進新創投資,就是以創新的商業模式,對接新科技應用如物聯網(IoT),為企業帶來新的成長動能。過去代工的成長模式在智慧型手機後走到盡頭,下一階段的成長要靠創新來解決,而物聯網將是台灣最有機會的新科技應用。

啟動企業再造,即啟動企業接班與強化公司治理,並整合產業資源互謀其利,加速企業從封閉走向開放。企業應正視老化及接班傳承議題,強化公司治理與專業經理人,淡化家族的人治色彩,為接班提早布局。

執行併購策略,是透過併購取得國際資源,如資金、關鍵技術、品牌通路、管理思維等,優化企業體質。台灣近年來缺乏國際大廠的重要投資,企業可藉既有營運平台或海外轉投資,引入國外策略性或財務性投資人。

接軌國際企業,就是用正面健康的心態面對國際大廠的收購或合資機會,讓企業與員工能成長進階,而股東亦可將資金換手,再投資創新與研發。

併購的成功不是一蹴可幾,除需經過事前規劃、策略擬定及專業分析判斷,並善用外部資源,才能讓企業執行併購策略達到預期的效果。

閉鎖性公司…家族控股新利器

經濟日報/2017-05-28/記者吳馥馨、蘇秀慧

閉鎖性公司開放近二年,「新設」與「變更」家數已達596家,令人意外的是,除原先設定的科技新創事業,逐漸有傳產或家族企業藉其閉鎖特性作為家族控股或投資工具。

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資深顧問陳泰明表示,台灣有很多新創公司,考量其在海外募資,將來可能還會在海外IPO等,都在海外設公司,並沒有很多以閉鎖性公司形態在國內設立;閉鎖性公司因其在投票權、分紅周期等具有彈性,加上家族企業國際化腳步沒像新創那麼快,的確適合用於家族財富傳承。

圖說:閉鎖公司主要行業分布 圖/經濟日報提供

據經濟部提供的統計數據,從前年9月開放設立截至5月22日,新設閉鎖公司共480家,變更成閉鎖公司116家,若以行業別分布來看,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占比最高,達三成;製造業居次,近兩成;金融保險業也有一成五比重。

從分布研判,製造業申設閉鎖性公司與家族財富傳承連結的可能性就高了點。陳泰明說,台灣中部有許多「實力雄厚」的家族企業,多分布在機械、化工、沖壓模具等產業,的確有聽聞他們在閉鎖性公司上路後,依此進行家族財富傳承。

至於金融保險業,陳泰明說,可能是信託受託形式進行家族財富傳承,也有一些是新創公司(Start up),像大型金控可能設有一些新創公司。

圖說:閉鎖性公司的特色 圖/經濟日報提供

資誠會計師洪連盛表示,家族企業因股東多為親戚朋友,彼此關係緊密,可以利用閉鎖性公司不能公開募集、公開發行及股份轉讓有限制等特點,來規劃家族傳承及確保經營權。

洪連盛舉例,閉鎖性公司可發行「具複數表決權」的特別股,具「特定事項否決權的」特別股,打破「一股一權」限制,可讓創辦人擁有公司經營主導權。同時,可在章程限制股份轉讓,股東人數上限為50人,都可以讓經營更穩定,不易被惡意併購。

安永會計師沈碧琴也舉例,閉鎖性公司可在章程約定,設計成老大「有經營權」,但老二、老三「有股權、無經營權」等,適合高資產人士傳承安排。

饒世湛:看國際變數 留意五大影響

2017-05-30 04:41經濟日報/2017-05-30/ 記者 吳苡辰

台新金控總經理饒世湛表示,今年以來,包含地緣政治風險、英國脫歐等後續影響,都是金融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地緣政治與恐攻等不確定性因素上升,影響對外投資收益與資產配置,易造成股匯市大幅動盪。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對國際金融產生的變數?

答:主要有五大影響,首先,為打破既有國際貿易政策,保護主義興起,不利以出口為主的亞洲市場;其次,致力恢復美國強國地位,與他國摩擦增加,加大市場波動,金價易走升;第三,川普選前所提財政政策若未獲國會支持,美股面臨漲多回調;第四,川普選前所提財政政策若獲支持,景氣過熱將致美國聯準會(Fed)加快緊縮步調;第五,鼓勵美國頁岩油產出加快,供給增加導致國際油價上方承壓。

問:對台灣金融與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答:對台灣也會有五大影響,首先,若國際上啟動貿易保護措施,將影響台灣出口貿易,減緩經濟成長動能;其次,地緣政治與恐攻等不確定性因素上升,影響對外投資收益與資產配置;第三,若川普未獲國會支持,將國際熱錢流動加速,易造成股匯市大幅動盪,亦影響公司營運與財報表現;第四,若Fed加快緊縮,影響主要央行動向,台灣央行加快升息步調,或提高銀行獲利,然將影響民間消費投資。最後,油價大漲機會低,對通膨影響性降低,減緩央行通膨壓力,油稅下降亦有利經濟。

問:美國啟動升息循環影響為何?有助銀行獲利,還是因台美衝突而有負面影響?

答:若全球主要央行同步,全球資金趨緊;倘台灣央行政策與美國同步,顯示全球景氣佳,台灣同步復甦,台灣投資與消費轉強,且利差擴大有助銀行獲利。
若台灣央行政策與美國分歧:全球景氣佳,但台灣復甦力道弱,台灣投資與消費保守,不利放貸業務,影響銀行獲利。

又假若全球主要央行分歧,全球資金流竄著狀況下:倘台灣央行政策與美國同步,顯示全球復甦力道弱,但台灣景氣擴張,台灣投資與消費轉強,利差擴大有助銀行獲利;倘台灣央行政策與美國分歧,顯示全球與台灣景氣復甦力道弱,台灣投資與消費保守,不利放貸業務,影響銀行獲利。

問:如何在全球負利率寬鬆政策下提升獲利?

答:在負利率政策執行初期,因資金動能轉強,市場評價走高,投資人轉向樂觀,開始槓桿操作,此時消費者情緒樂觀,企業獲利上升,景氣升溫有利經濟表現,可加強消費信貸、信用卡、財富管理業務。

還有加強融資與放款業務,增加投資部位與資產配置。目前處於執行中期,市場流動性浮濫有資產泡沫疑慮,投資人過度樂觀,槓桿操作加大;此時薪資升刺激消費,企業投資增加,景氣擴張、經濟轉強,因此可擴大財富管理業務、配合企業投資增加放款、增加部位及妥善資產配置。

待負利率進入結束階段時,市場資金動能萎縮,評價開始走低,投資人謹慎甚至轉趨悲觀,並降低槓桿操作,此時消費者信心下降,企業展望轉保守,景氣趨緩、成長動能減緩。此時就應注意消費信貸額度與風險、注意擔保品質與企業風險、降低投資部位,調整趨近泡沫資產之配置。

國發基金 投資國家級投資公司獲准

工商時報/2017-05-27/于國欽

國發基金昨(26)日表示,日前提報行政院有關投資「國家級投資公司」一案,已獲行政院核准,國發基金將開始籌備這家公司,預計國家級投資公司將在半年內正式啟動。

國發基金指出,這家國家級投資公司將由政府結合民間力量成立,積極促成投資國內五加二產業創新,以驅動我國產業成長動能並為經濟注入活水。

國發基金說,行政院同意參與投資國家級投資公司40%股權,另獲同意未來參與投資國家級投資公司募集之五加二產業創新投資基金之投資、投資比例得以40%為上限,每檔基金投資不超過新台幣20億元。

國家級投資公司將採民營企業組織型態運作,遴聘民間專業投資人士組成經營團隊,以發揮民間企業運作彈性,並借重民間專業投資能量,而國發基金將扮演大股東監督角色,以確保公司營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公司治理規範。

國發基金表示,這家公司資本額暫定新台幣2.5億元,預計募集五加二產業創新投資基金,募資總規模新台幣100億元以上,期協助我國企業取得發展所需資金,並透過產業、技術、財務、行銷等協助,厚植國內企業國際競爭力。

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日前表示,國家級投資公司未來將設5個基金,每個基金募20億元,政府出資上限為40%,第一個募的是物聯網(IOT)基金,預計半年內完成募資,屆時國家級投資公司(GP)與物聯網基金(LP)將於半年內一起啟動。

國家級投資獲准 公司半年內啟動

Nownews/2017-05-29/記者楊寧芷

圖說: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提報國家級投資公司董事長人事,行政院長林全拍板,由前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擔任董事長。(圖/NOWnews資料照)

為提升國內投資能量,提升經濟成長動能,國發基金提出「國家級投資公司」規畫,現已獲行政院同意,公司將進入籌備階段,預計半年內可正式啟動;此外,行政院也同意參與投資公司 40% 股權,並同意未來參與募集「 5+2 」產業創新投資基金的投資、投資比例以 40% 為上限,每檔基金投資不超過新台幣 20 億元。

國發基日前提報行政院有關投資「國家級投資公司」一案,已獲行政院核准;國發基金指出,公司結合政府及民間力量,公司將採民營企業組織型態運作,聘請民間專業投資人士組成經營團隊,以發揮民間企業運作彈性,而國發基金將扮演大股東監督者角色,確保公司營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方向及公司治理規範。

國家級投資公司資本額暫定新台幣 2.5 億元,預計募集 5+2 產業創新投資基金總規模達新台幣 100 億元以上,期協助企業取得發展所需資金,並透過產業、技術、財務、行銷等協助,厚植國內企業國際競爭力。國發會表示,希望藉由國家級投資公司激發產業創新風氣與能量,帶動各產業創新投資,以驅動產業成長動能,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並促進國內投資。

國家級投資公司 開募基金

中國時報/2017-05-31/呂雪彗

行政院日前核定國發基金參與投資國家級投資公司40%股權,並可參與其募集5+2創新投資基金每檔不逾20億元、比例上限不逾40%。

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昨透露,國家級投資公司上周啟動募資,首波鎖定富邦等多家民營金融業,反映熱絡,第一支40億元短期可募足,秋天正式運作,扮台灣產業創新投資動能領頭羊。

為帶動國內投資能量,政府結合民間成立國家級投資公司,促成投資國內5+2產業創新,該公司採民營企業組織型態運作,近期內擇定公司名稱後,將立即辦理公司登記。

國發會遴聘民間專業投資人士組成經營團隊,以發揮民間企業運作彈性,首任董事長為總統府資政吳榮義,執行長由亞洲矽谷執行中心投資長翁嘉盛兼任,公司資本額2.5億元,初步規劃募集3支基金,總規模100億元以上。

據悉,翁嘉盛上周啟動募資行動,各企業反映熱絡,希望出資股權占總規模10%、出資10億元者大有人在。翁說,要保留4成給國發基金投資,還有IOT物聯網產業聯盟業者,因此每家企業投資3支基金比例還要喬。

他坦言依企業反映熱絡情況,第一支40億元上限很快可募足,但因上市櫃企業及國發基金都有董事會及行政程序要走,保守估計首支基金秋天啟動投資運作。

龔明鑫也透露,上周啟動募資對象先以民間企業優先,首支鎖定金融銀行體系及IOT物聯網業募資,包括富邦等多家金融業都同意作金融性投資,投資標的未必只限物聯網,其他5+2產業創新基金都可投資。至物聯網業者,國發會高層曾初步探詢,研華、宏碁、華碩、緯創等企業,皆表達有意願投資。

國家級投資公司募集基金每支規模約20-40億元,第一支基金以IOT物聯網為主,第二支以生技醫材為主,第三支為其他5+2產業。國發會希望基金的管理公司永續存在,藉此培育創投專業及新創能量,初期約有40人進駐。

龔說,國家級投資公司將協助我國企業取得發展所需資金,透過產業、技術、財務、行銷等協助,厚植國內企業國際競爭力。國發基金將扮演大股東監督者角色,以確保公司營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方向及公司治理規範,因此投資要占一定比例,取得董監席次。

政府修三法令 獎勵投資召喚天使

2017-05-26/經濟日報/記者吳馥馨、潘姿羽、江睿智專題報導

政府力推創新創業,究竟有哪些具體行動?而美國矽谷,又是如何扶植新創產業呢?在民間,大學也是推動新創的重要力量,本專題告訴您政府及民間所採取各項作為,要讓新創成為經濟新火種。

為了扶植新創產業,經濟部將加速翻修現有法令,包括《公司法》鬆綁籌資限制,《產業創新條例》提供三種租稅優惠獎勵投資,《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也打算給新創「實質」的獎勵政策。

資金是公司存活下去的命脈,但受限於法規的僵固性,過去新創業者最常向政府反映的是,他們經常為了錢而失去經營權。

為了鼓勵新創,授權小公司自治,修法針對「非公開發行公司」放寬發起人出資,除了現金之外,還可以事業所需財產、技術或勞務抵充。

此外,也允許發行多元種類的特別股,例如複數表決權特別股,對特定事項有否決權的黃金股,都有利創業者鞏固自身經營權,避免被「金主」吃掉。

新創業者初期規模不大,屬於中小企業範疇;經濟部中企處長吳明機坦言,有必要翻修《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來鼓勵新創。儘管怎麼修尚無定見,但預料「新創產業」、「社會企業」應該有機會占一席之地。

工業局主管的《產業創新條例》也趁本次大修,加入三項獎勵新創研發的優惠政策,包括依有限合夥法設立之創投事業,享稅負優惠,有限合夥事業免繳營所稅,依盈餘分配比率計算合夥人所得額後,課個人綜所稅;適用期十年,必要時可延長。

另為獎勵天使投資人投資高風險新創事業,個人投資設立未滿三年的高風險新創事業公司達100萬,且持有該公司股票達二年者,持有期滿當年度得按投資金額50%於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減除;學術或研究機構創作人(教授、研究人員),自學研機構獲配股票,享緩課個人所得稅。

國發會也擔起扶植創新創業的推手,3月底通過創業天使投資方案,匡列10億元來扮演投資點火角色;國發基金管理會指出,將透過「投資」的作法來扶植風險性較高的新創企業,希望可活絡台灣的天使文化。

另外,為了協助企業招攬人才,國發會今年端出「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雇用法草案」,力拚立法院本會期通過,內容包括簡便程序、租稅誘因,盼攬才專法能讓更多人才留台。

台灣創新創業風潮要跟矽谷鏈結,科技部早在兩年前在矽谷成立「台灣創新創業中心」,與當地創新社群、育成加速器及創投建立夥伴關係,並協助台灣新創團隊在矽谷募資,近一年半來,台灣55個創新創業團隊在矽谷總共募資4,600萬美元(折合新台幣14.3億元)。

此外,科技部科發基金與國發基金共同出資成立「台灣矽谷科技基金」,引進國際級創投孵育早期新創團隊作法,投資有潛力的新創團隊。

科技部長陳良基還要加深與矽谷聯結力道,預計年底前先送50名科技博士到矽谷公司實習。據了解,科技部與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及柏克萊大學合作,提供年輕人短期加速課程與實習機會。

創新經濟 問題篇/打破三大魔咒 新創企業才走得遠

經濟日報/2017-05-25/記者吳馥馨、潘姿羽

政府積極鼓勵新創,不過,依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資料,新創公司大多撐不過三、五年,在公司成立的二年到三年之間,最容易陣亡;因為第一年創業團隊通常都滿懷希望,個個士氣高昂,但等到第二年,通常錢也燒得差不多,經營就危險了。

經濟部中企處長吳明機表示,根據美國研究機構CB Insights統計的20個創業失敗原因,前三名分別是缺乏市場需求、現金用完、錯誤團隊。

因此,中小企業處也在盤點,對新創業者而言,到底還有哪些工具缺口。例如初期資金到位後,如何開發服務?產品或營運模式出現後,該怎麼行銷出去?中企處也有「創業A+行動計畫」,由創業成功者擔任業師,與新創團隊溝通探討經營模式,助其找資金、技術與市場。

吳明機以中企處常接到的請求輔導案例為例,創業未滿一年,通常是資金面籌措問題,以及詢問補助計畫怎麼寫;創業已超過一年的,就會期盼有人指導市場和通路管道,及智慧財產、經營法規面問題。

雖然台灣確實存在新創業者存活率不高的情形,台灣新創競技場營運暨新創發展副總經理林德理表示,在矽谷,失敗是戰功,台灣普遍社會價值觀,失敗卻等於可恥,這種情況多少也導致新創業者失敗後不易再站起來,爭取下次的成功機會。

林德理表示,在為數眾多的新創團隊中,會成功的只是少數,矽谷的價值觀認為,當一個創業家失敗過,應該會更有經驗,理論上下一次創業會更容易成功,甚至部分投資人比較傾向投資給失敗過的人。

林德理指出,一個國家的創新創業是否興盛,會取決於政府作為、法規限制以及產業環境,但不會完全只是外在環境的問題,當地的價值觀、文化風氣也會有影響。除建議新創團隊不須畏懼失敗,林德理更建議,倘若新創團隊有能量、有技術,而台灣尚未有相對應的市場需求,創業者可勇敢邁向國際、尋找更適合的市場;他強調,新創必須要有個觀念,創新不是在做產品、也不只是研發技術,而是在做生意,「哪裡有機會就去哪吧」。

 台灣M&A與PE要聞

併購減資借殼 飆股關鍵密碼

台股萬點行情越來越穩,今年以來也造就不少飆股。法人分析,因景氣基本面好轉,激勵類股普遍走揚,但仔細觀察,股價大幅衝高的個股,如具有併購題材的榮創(3437)、現金減資的國巨(2327)或是借殼掛牌的卓越(2496)等,成為今年飆股3大密碼。 <詳全文>

美時加速併購 攻亞太學名藥

艾威群集團入股學名藥廠美時化學製藥後,積極將美時從台灣藥廠打造蛻變為亞太區學名藥公司,走向國際市場。<詳全文>

企業遭敵意併購 需徵詢意見

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公平交易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明定當發生敵意併購時,公平會需提供被併購方必要資料,並徵詢意見,讓被併購方能有得知併購資訊與表達意見的權利。此外,公平交易委員會審查併購案的期限也從30天延長為30個工作天。 <詳全文>

鴻海斥資87億 併物聯網陸企

鴻海集團在物聯網應用布局傳出新動態。鴻海昨(24)日公告,鄭州子公司取得深圳市富連網物聯網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股權,該新設公司由鴻海集團100%主導,投資總額合計人民幣20億元(新台幣逾87億元)。<詳全文>

 中國大陸M&A與PE要聞

中國吉利買寶騰 附帶蓮花汽車

馬來西亞工業巨擘DRB-Hicom週三宣布,將把旗下虧損累累的寶騰汽車(Proton)49.9%股權,賣給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另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寶騰將把所持有的英國跑車製造商蓮花汽車(Lotus)全數股權賣給吉利,代表寶騰將退出跑車市場。<詳全文>

 世界M&A與PE要聞

大廠爭相研發AI 掀併購潮

研調機構CB Insights指出,今年第1季共有34家人工智慧(AI)新創業者被收購,是去年同季的逾兩倍,凸顯科技大廠競相在AI領域強化戰力。 <詳全文>

保護關鍵設施 歐盟印度設關卡踩煞車

基於國家安全利益和平等互惠的考量,荷蘭在內的歐盟國家正在推動可讓各國政府把關外資併購本國企業的立法,保護「關鍵設施」,及具有敏感科技的企業免於遭到不受歡迎的第三方國家惡意併購;印度政府近日更釋出訊息,將禁止「中國公司」對印度輸配電網絡及發電的投資。 <詳全文>

併購效益 生技基金錢景俏

川普政策釋出利多及藥價爭議逐漸舒緩下,今年來相關醫療指數表現亮眼。法人表示,全球併購案頻傳,包括醫療設備業者、大型製藥及生技公司多滿手現金,紛紛透過併購案來強化產品線,有助提升公司股價,且製藥醫療產業目前本益比約為16倍,在五年均值位置,仍低於美股的18倍,在基本面改善及評價面仍未偏高的優勢下,未來仍有漲升空間。<詳全文>

礦業巨擘想打下美穀物市場 嘉能可有意收購邦吉

華爾街日報報導,瑞士礦業巨擘嘉能可(Glencore)為了深入美國穀物市場,近日向美國穀物交易商邦吉(Bunge)表達合併意願,希望在穀物價格走跌的時代保持競爭力。<詳全文>

美電價下跌 電廠掀整併潮

全美最大電網公司電力招標結果顯示,要支付給發電廠的供電費已跌至四年低點。這不但凸顯美國電價下滑,也衝擊電力公司股價,更可能掀起美國電力產業整併。<詳全文>

  資訊中心
 協會專欄

Date: 2017-05-26

創會理事長的話:創新智慧(1)

微軟/AI 配合政府推動5加2產業轉型升級,為期3天的微軟亞太開發人員技術年會23日登場,本次年會聚焦AI人工智慧和資料分析,邀請國外專家與國內開發人員進行技術交流。 亞太開發...<詳全文>

Date: 2017-05-26

創會理事長的話:創新智慧(2)

A股 明晟MSCI指數公司將於6月21日決定是否將A股納入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A股第4度叩關,隨著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加速對外開放,以及MSCI中國指數表現良好等正向因素,多...<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