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最新消息
首頁 > 最新消息 > 區域中心崛起的戰略意涵
最新消息

Date: 2021-03-01
區域中心崛起的戰略意涵

聯合報/2021-03-02/黃齊元(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藍濤亞洲總裁兼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

亞馬遜貝佐斯雖然剛交棒,但公司去年業績表現強勁,積極招聘人馬,準備在波士頓新增三千名員工。除了西雅圖總部外,亞馬遜原計畫在美國成立第二中心,選擇紐約州,唯後來遭遇當地議會反對。現在亞馬遜不再固定地點,改在各地廣設據點。

由於成本過高,矽谷許多公司向外出走,將總部遷到鄰近稅負較低的德州。紐約市和舊金山是美國疫情重災區,不少人遷移到郊區,再加上遠距工作盛行,使得傳統大城市吸引力不再,導致新的城市興起。

英國脫歐以後,歐盟特別團結,打造自己的生態系,希望脫離傳統倫敦的影響,不再依賴當地交易所和清算中心,並大力推動歐元交易市場。英國害怕被邊緣化,急忙表態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加強與世界連結。

過去十年,台北市人口外流高達十萬。最近南科興起,連高雄市也成立半導體材料園區,未來傳統南部人北漂的情況或許會反轉,形成另類「新南向」。從外國到台灣,每個地區都在打造新的定位和生態系,最近政府宣布在嘉義市成立無人機中心,令人耳目一新。

在「去全球化」潮流下,全球經濟版圖正快速重塑中,區域中心不斷崛起,有新贏家和輸家。背後主要推動因素來自幾方面:

第一是供應鏈重組。在「一球兩制」趨勢下,廠商紛紛撤出中國,前進東南亞如越南等國。台商有的將中國工廠出售給陸資如緯創和可成,也有的採合資形式如和碩。

第二是科技。雲端中央運算雖然是未來趨勢,但物聯網應用興起,邊緣運算蔚為潮流,電動車就是例子。不僅雲平台如此,未來5G電信需要小基地台,能源也流行分散式系統,皆印證「去中心化」商業模式。另外,亞馬遜等大型網路平台興起,擁有超強資源整合能力,超越傳統國家。

外商科技大廠以往亞洲總部多半設在香港,但由於香港政治局勢及美國乾淨網路要求,加上台灣擁有完整科技產業和充沛人才,未來台灣很可能成為亞洲科技新樞紐。

第三是金融。以往大陸最好企業均赴美上市,但現在開始大幅回流,中國大陸A股和港股資本市場快速發展,有許多新經濟概念股,帶動資本市場行情。此外,中國大陸力推「主權數字貨幣」,透過區塊鏈和美元金融體系逐漸脫鉤,將來走上DeFi(去中心化金融),這對傳統銀行來說是一大衝擊。

第四是地緣政治。新的區域聯盟不斷興起,除了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和CPTPP以外,雙邊協定也大行其道。紐西蘭和中國最近簽署自貿升級版,中日韓也積極探討三邊經貿協定,未來類似聯盟將改寫區域經濟的面貌。

台灣目前重點是引入外商,以科技和半導體作為連結,但這還不夠。台灣應積極走出去,把台灣優勢向全世界輸出,並且從製造者轉型,成為經營者和資源整合者。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