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最新消息
首頁 > 最新消息 > 大鯨魚與小蝦米牽手 企業創投將成台灣經濟新動力
最新消息

Date: 2020-01-13
大鯨魚與小蝦米牽手 企業創投將成台灣經濟新動力

中央廣播電台/2020-01-08/楊文君

圖說:國發會介紹首例公益信託公司「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平台創辦人黃日燦(左3)及多位企業領袖、專家出席(楊文君/攝)

隨著新興科技興起,傳統產業面臨諸多挑戰,儘管很多企業都知道要創新,但卻很少有企業願意成立「企業創投」、投資新創產業,也幫公司一把,主要是各種創新都有失敗的風險,如何讓傳統產業結合新創產業,將是台灣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

相較於一般創投公司(VC),近年來出現所謂的企業創投(Cooperative Venture Capital, CVC),是由企業成立專責部門或創投公司,投資具有創新潛力的公司,不僅可彌補內部研發的不足,長期還可為企業創造第二、第三成長曲線。儘管國際上幾乎每週就有一家新的企業創投成立,但去年台灣792件新創投資案中,僅一半有台灣企業參與。

台灣經濟想轉型 企業創投是關鍵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創辦人黃日燦指出,台灣企業主要還是以代工為主,「安定、穩健、利潤卻低」,若是國際分工趨勢不變,可以持續發展;但是最近10年來,國際分工出現斷鏈,企業必須將代工模式轉型升級,做更高含金量的產品,這時就很需要走在前端的新創產業幫助。他說:『(原音)經濟要強,產業一定要發達,產業若要發達,代工模式一定要往上轉型升級,要能夠做更高含金量的產品跟技術,那怎麼找到對的產品跟技術?我覺得要跳開今天的產品、明天的訂單,要往後天去看。』

然而,台灣中小企業居多,要轉型升級甚至還要引進AI人工智慧,談何容易;而大企業也已經有長期的營運及獲利模式,說服他們投資高風險的新創產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針對企業的擔憂,黃日燦提出「10年發展」、「10年投入」、「10%投資」3大建言。「10年發展」是企業領導人與董事會應將眼光放遠至未來10年以上發展,「10年投入」指企業須認知新創投資是長期承諾,要有耐心學習、摸索及歷練,抱持至少投入10年的決心;最後的「10%投資」,則是初期每年至少撥出10%的研發經費或盈餘投資新創。

企業投資新創 過來人直言要能接受失敗

已經在企業內部成立創投公司的大亞電纜董事長沈尚弘指出,以他這幾年投資新創的經驗,他認為3個建言中應該再加一個,就是「10個失敗」,企業最起碼要接受10個失敗的投資才行。

他直言,過去他的投資曾面臨「人不對、技術不對、市場不對、時機不對」等困境,「失敗機率是很大的」,但企業的心態要改變,創新是一條非走不可的路。他說:『(原音)因為創新同時也在面對一個不確定的市場、不確定的科技競爭,那邊失敗的機率是很大的,因為這種失敗的機率,才會讓很多公司裹足不前,想說我為什麼要把錢投資在不確定上面。所以一方面台灣企業主心態要改變,二方面是要知道如何做,有這個心要改變,那怎麼做才好,這是大家可以互相學習的。』

沈尚弘也建議想投資新創的企業必須先有穩定資金,不能借錢投資,並搞清楚「自己承受的風險有多大」再來推行,當然也可以加入「台灣產業創生平台」,聽取其他企業家的建議,少走一些冤枉路。

政府推行「工業4.0」、創新轉型升級方案已有數年,對新創產業扶植也不遺餘力,但大企業與新創產業就像兩條平行線少有交會;政府若能祭出獎勵投資或投資抵減方案,吸引大企業將錢投入新創,而新創有了資金奧援,更可揮灑創意,兩者結合將有機會讓台灣經濟再次起飛。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