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最新消息
首頁 > 最新消息 > 科技部攜手產業出資培養半導體人才,盧超群:不用怕讀博士班會餓肚子
最新消息

Date: 2019-07-08
科技部攜手產業出資培養半導體人才,盧超群:不用怕讀博士班會餓肚子

科技新報/2019-07-04/連以婷

回顧過去半世紀的歲月,台灣科技產業基本上是以半導體為發展核心,再往外一圈圈擴展延伸,中間成功的關鍵為教授學者對研發的全心投入、政府政策的貫徹決心與執行力、第一代科技創業家的篳路藍縷,全國戮力同心成就台灣 IC 半導體的榮景。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在參與科技部 REAL 計畫成果記者會上,指出台灣半導體的成功是因為「許多人的感情、創新、關係等串聯在一起」,而在未來面對 AI 世代激烈的產業競爭環境,這個因素仍然存在。

半導體發展的那些人、那些事

盧超群以自身的經歷鼓勵年輕人投入半導體研究領域。他在台大讀書時,遇到兩位恩師,一位是施敏院士,他的研究為 Flash Memory 的研發奠定關鍵概念,另一位是新竹科學園區第一任局長何宜慈,這兩位啟發當時許多年輕學子對半導體的認識,也是帶領台灣產業起飛的重要人物。

提到去年全球盛大慶祝 IC 積體電路發明 60 周年,盧超群補充台灣是從 1966 年前交大校長張俊彥製造出台灣第一顆 IC 起算,學界一邊培養人才建立實驗室、一邊帶領團隊到美國取經。如果當初沒有從學校開始鋪下第一塊磚,半導體不會發展如此成功,所以盧超群對學界很尊敬。

半導體發展的第二階段是政府積極介入,選派種子部隊到美國受訓,讓美國無線電公司(簡稱RCA)可以進入台灣。盧超群回想起來過去的歷史,直言台灣非常幸運,當時引進的技術是 CMOS,是較弱的技術,但權利金相對便宜,想不到壓對寶,CMOS 後來成為晶片發展主流。當初選派出國的人都在半導體歷史篇章記上一筆,例如參與首波半導體技術引進的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

1980 年新竹科學園區成立,聯電、台積電等公司紛紛成立,大批畢業的學生進入這些產業公司,台灣在技術研發上急起直追。盧超群自台大畢業後,到美國取得史丹福大學電機系博士學位,之後在 IBM 任職,他說雖然在美國唸書工作,但知道台灣產業的辛苦,也感念恩師的教誨,所以回來的時候,就有使命希望幫助台灣從四吋晶圓跨入到八吋。很幸運在 1990 年自主研發成功,接著在台積電、聯電實現進入製程,在短短四年間追了三代科技。

今天回頭來看這些技術,台灣從原本半導體進口比石油還多,到現在產值排名全球第三,占有全國 GDP 的 15% 強,雖然如此,盧超群強調後有追兵,一不小心還是很容易被追過去。他呼籲產業界必須要投入更多心力,不能只讓政府出錢,但可以找政府出來做領袖、制定制度,吸引年輕學子投入,讓台灣繼續往前走。

盧超群強調半導體產業發展至今,仍然是很深邃的知識,也是 AI 背後最重要的支撐。他在演講最後回應科技部近年攜手產業界對人才的投資計畫,鼓勵學生放手去讀博士班,安心做研究,不用怕餓肚子。因為如果台灣沒有教授、年輕學子熱愛這個產業,產業就會凋亡。

圖說:鈺創科技盧超群董事長

科技部 REAL 計畫,成半導體優秀人才培養皿

科技部自 106 年度起推動「產學研發聯盟合作計畫」(Academia-Industry Research Alliance Project,簡稱 REAL 計畫),串聯國內半導體領域產業界及學術界之頂尖能量,在前瞻技術研究與高階研發人才培育上進行布局。

REAL 以推動產學桂冠計畫模式的臺灣半導體產學研發聯盟(TIARA)為主,累計補助 IC 設計、製造、封測領域前瞻技術研究計畫共 56 件,補助經費超過 1 億 1,600 萬元,支持國內 8 所大學與聯發科、台積電、聯電、鈺創等大廠,生奕科技等新創公司共超過 30 家企業合作。

到目前為止,業界投入經費已達到 1 億 6,321 萬元,另業界衍生投入產品評估、原型試製等項目合計約 7,312 萬元,產業累計投入超過 2 億 3,000 萬元。相當於科技部每投入 1 塊錢經費,即吸引業界投入約 2 塊錢進行研發。REAL 計畫累計培育博士生 124 人次,皆為我國半導體領域培植之明日之星。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每位參與計畫的博士生每月可獲科技部及業界出資至少 3 萬元獎助,若再搭配「科技部鼓勵企業參與培育博士研究生試辦方案」,獎助額度可提高至每月 5 萬元以上。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