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最新消息
首頁 > 最新消息 > 專家倡議:以資本和技術重塑生技產業革新結構
最新消息

Date: 2019-05-07
專家倡議:以資本和技術重塑生技產業革新結構

環球生技月刊/2019-05-02/記者彭梓涵

圖一:專家倡議以資本和技術重塑生技產業革新結構(林嘉慶/攝)

今(2日),由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舉辦,星火投資俱樂部(StarFire Investment Club)協辦的「生技醫療併購論壇」,圓桌論壇邀請國內外投資、併購專家一同對臺灣生物技術產業的結構革新,以及資本和技術如何重塑全球醫療保健進行討論。

圖二:第一場圓桌論壇以「臺灣生物技術產業的結構革新」為題進行探討,左起:藍濤亞洲黃齊元總裁、華威國際集團李世仁合夥人、晟德大藥廠廠暨玉晟生技投資林榮錦董事長、百略醫學科技許盛信執行長、KKR中國醫院投資管理平台SinoCare(仁康投資)楊弘仁執行長(林嘉慶/攝)

第一場圓桌論壇邀請臺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劊會理事長黃齊元作為主持人,由華威國際集團合夥人李世仁、晟德大藥廠廠暨玉晟生技投資董事長林榮錦、百略醫學科技執行長許盛信、KKR中國醫院投資管理平台SinoCare(仁康投資)執行長楊弘仁一同以「台灣生物技術產業的結構革新」為題進行探討。

黃齊元首先針對投資者角度探討台灣投資環境,他表示,生技產業,新藥、學名藥開發在每個階段都需要很多資金投入,因此,在每一階段發展都要有授權、併購、共同開發的思維在裡面。他指出,「公司的價值(股價)若低於技術、產品價值時,就要思考公司是否該透過整合,以重新調整公司經營。」

林榮錦卻表示不同的看法,他認為,「產品開發最重要是如何將產品第一個送達市場,即使技術再好,但慢過第一個產品,價值就會大幅降低。」

他也表示,產品在開發前都要先設想產業的先天限制。作為執行長,除了開發核心技術,還要善用全球資本市場,並且適時調整策略以降低產品失敗風險。他強調,「在台灣必須透過強強結合,先壯大自己後,再和全球一流產業合作,才能具有國際競爭力。」

許盛信也同意林榮錦看法,他表示,過去,在產業經營上只要苦幹實幹市場就是你的,但現在市場趨勢不同,產品開發成敗關鍵在起點,因此,產品開發必須在第一天就定義好市場模式,除此之外,產品在開發階段適時透過併購、投資來爭取更快的成功經驗。

而在許多台商紛紛離開中國市場,反其道而行的楊弘仁表示,台灣擁有一流醫療產業經營,因此,他認為醫療產業剛好相反,這時中國正好是台灣醫療產業的出口。

圖三:第二場圓桌論壇以「資本與技術如何重塑醫療保健」為主題進行探討,左起台北醫學大學閻雲教授、日本Whiz Partners基金管理人Tomoyuki Fujisawa、KKR大中華區總裁楊文鈞、JPMorgan北亞併購部董事總經理賈沁(林嘉慶/攝)

第二場圓桌會議,由台北醫學大學校長閰雲所主持,會議以「資本與技術如何重塑醫療保健」為主題,與日本Whiz Partners基金管理人Tomoyuki Fujisawa、KKR大中華區總裁楊文鈞、JPMorgan北亞併購部董事總經理賈沁、晶泰科技(XtalPi)共同創辦人Lipeng Lai共同討論台灣的資金與國際市場定位、機會。

Tomoyuki Fujisawa與日本製藥廠武田(Takeda)密切合作,也曾共同成立基金以推動日本藥品開發。他認為,日本雖然有成熟的製藥企業,但是最大的盲點仍然是產學之間的嫁接,如何將學界的研發轉化為成功的產業,有很大的落差。但他認為,台灣擁有充沛的研發能力,因此,如果可以順暢的幫助知識與產業間的轉化,將大大有助於台灣的發展。

Lipeng Lai認為,人才是現在不斷改變的市場最至關重要的環節,因此,如何創造一個能夠吸納人才的環境與適合人才發展的空間,對帶動整體產業發展非常重要。

楊文鈞表示,台灣的市場對高風險技術型開發公司其實並不友善,他認為,台灣可以學習新加坡的健康醫療產業模式,引入國外的頂尖製藥公司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IP中心。因為,台灣有完善的司法制度、技術人才,並且與亞洲市場接近。

楊文鈞說,「台灣擁有所有的R&D優勢,因此,只要可以讓國際級的頂尖公司進入台灣培養人才與產業,將有助台灣找到自己的世界定位。」

賈沁也指出,由於台灣目前的先天市場限制,因此,更應該在最初時便放眼國際市場,選擇合適的投資環境與市場布局,才更有可能幫助台灣的產業走出發展空間。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