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最新消息
首頁 > 最新消息 > 「熟齡新創」更易成功
最新消息

Date: 2019-04-20
「熟齡新創」更易成功

工商時報/2019-04-17/彭禎伶

新創不是專屬年輕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16日表示,新創不是一定就指年輕人創業,對投資人來說,「熟齡新創」反而更容易成功,即在產業已有一定經驗,具有相關技術知識的老兵,創設平台邀年輕人進來創業,國際資金反而更願意投資。

黃齊元16日參加前全球人壽董事長劉先覺創立的業務員智能機器人平台時,透露已協助引介一些國際創投資金要投資劉先覺的公司,投資人看好劉先覺的公司有三大特點,一是熟齡創業,具有30年保險背景,深知此行業特性;二是產業AI化,不是AI產業化;三是具有國際視野及規畫。

「一個23歲沒有什麼工作經驗的年輕人,跟一位有多年產業資歷者創業,哪一個更能吸引投資資金?」黃齊元說,國際投資人或創投更喜歡有些社會經歷、能了解產業或有Knowhow(技術知識)可移轉的人,代表至少有實際運作的經驗,不是只靠發想及創意。

黃齊元表示,台灣新創常見三大迷思,一是新創就一定是年輕人創業,其實應該是有資本、有資歷的人去創設新的平台,邀請年輕人加入此平台去創業。

二是政府一直鼓吹科技化,但其實應該是各產業智慧運用、智能化,黃齊元舉例:「若說AI媒體,大家一定無感,但若說媒體AI化,大家就會有感」,就是從產業的特定及需求出發,去應用科技、智能化,好比劉先覺就是運用自己的保險經驗,去了解FinTech後,再發展保險科技或保險智能。

三是要有國際化視野,黃齊元解釋,台灣不缺創新能量與人才,卻無法有獨角獸,沒有辦法提升估值,就是因為台灣的資本市場及投資人太淺碟,且新創企業若深度、廣度及速度不夠,都難以壯大,必須要有面對國際的規劃。

黃齊元說,台灣保險產業領先許多國家,尤其在業務員行銷等方面,若劉先覺能在台灣創業成功,再複製到亞洲其他國家,一樣會有需求。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