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理事長專欄 >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22-06-21
創會理事長的話:加密幣(中)

快時尚
歐盟執委會最近對「快時尚」宣戰,草擬了一套服裝織品的新規則,意在提高服裝的耐穿度、可回收度等,以減緩氣候變遷、推動環保永續,這也將迫使歐洲服飾的亞洲供應商跟進配合,否則將拿不到歐洲的訂單。

日經新聞報導,歐盟執委會5月17日向歐洲議會提出「歐盟永續與循環織品策略」法案,對在歐盟境內銷售的服飾定出規格細節,將要求成衣業者改革服裝設計,讓服裝更耐穿,還要標示布料含有多少回收再利用材質,新規最快2024年上路。

歐盟的新策略明顯瞄準三大主要變革方向,首先是訂定耐用與回收材質標準,其次為要求衣物須清楚標示規定的資訊,第三是業者須報告滯銷品的處置方式。

這套新規明顯針對「快時尚」而來,快時尚業界採用低價人造纖維,快速量產新品,不少衣服下一次水就變形。消費者買來沒穿幾次就棄置,隨即再買新貨。衣服製造過程已產生大量碳足跡,成堆的舊衣又是另一環境災難。

麥肯錫(McKinsey)的資料顯示,2000到2014年全球服裝生產量倍增,人們購買的衣服平均增加60%,但持有衣服的時間減半。

過去20年來,成衣公司生產的衣服價格下滑,主要是改用成本比棉花低、基於化石燃料的人造纖維,由人力低廉的亞洲工廠代工製造。亞洲因而也成為紡織品最大輸出來源。

日本優衣庫(Uniqlo)、瑞典H&M等快時尚業者都說,為因應歐盟醞釀的新規,已與從中國大陸到印度半島的亞洲代工業者商討準備事宜。

但也有大陸代工廠憂心,自己向來就是做低價、快速的產品,不知能不能成功轉型。

我們的看法: 
第一、快時尚不符合環保趨勢。

第二、快時尚商業模式必須改變。

第三、另外一個問題是供應鏈斷鏈。

第四、亞洲代工業者必須轉型。

外資投行
大陸2021年大力提倡「共同富裕」,最新傳出將落實目標轉到外資投行上。知情人士表示,大陸監管部門要求高盛、瑞信、瑞銀等投行詳細匯報高層的薪酬待遇,並提醒這些投行「不要對高層過於大方」,因為不符合「共同富裕」。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大陸證監會等近期在上海和北京召開的會議上,還提醒外資大行減少部分現金薪酬,並將獎金分紅遞延至三年以上。參會人員包括瑞信證券董事長胡知鷙和高盛中國區聯席主管范翔(Sean Fan),監管高層提醒薪酬待遇要與「共同富裕」的號召一致,特別是高層的薪酬。

知情人士分析,監管談話涉及外資銀行的人事決定非常不尋常,甚至是前所未有。這一跡象顯示外資在大陸的機構與本地券商將被同等對待,後者這兩年來被監管部門要求要削減薪資和開支。

報導指出,一家大陸券商的董事總經理頭一年可拿到約人民幣400萬元的薪酬。Morgan McKinley金融服務招聘主管Eric Zhu表示,華爾街大行的報價比上述待遇高出10~20%。但在來自監管層面的薪資壓力下,這種差距現在可能會逐漸縮小,從而更難吸引到頂尖人才。

在此情況下,瑞信、摩根大通和瑞銀在內的幾家大型銀行最近對高層進行人事調整。知情人士稱,去年在大陸招聘約200名員工的瑞信,最新再度推遲本土銀行推出時間,可能還會裁員數十人。其他銀行也可能採取類似行動。

而外資投行在大陸面臨的困難恐怕不只被約束如何發放薪酬。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瑞銀等八位高級銀行家指出一系列問題,包括牌照、招聘、數據安全、收益等。

收益方面,除了受清零措施衝擊,在大陸收緊境外上市規定的大背景下,全球銀行最賺錢的中國業務:「幫助中資公司在赴境外上市」2022年以來減少94%。離岸債券發行量下降39%。此外,在大陸,外資銀行在與本土銀行業巨頭競爭方面也進展甚微。

針對牌照,中美緊張關係讓情況雪上加霜。一位在大陸的外資高管透露,大陸監管機構曾暗示,大陸與西方國家和美國的關係跌入恢復正常外交關係四十多年以來最緊張時期,再加上疫情形勢,造成牌照發放和其他必要的書面文件進展緩慢。

知情人士舉例,高盛5月底時終於有幾張境內牌照獲批,但距離2021年10月全資控股合資公司已過去約八個月。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開始修理外資投行。

第二、但外資投行收入開始下滑。

第三、中企不再去美國上市。

第四、找外資投行高層開刀非常奇怪。

螞蟻
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集團再次傳出重啟IPO消息。雖經中證監及螞蟻集團否認,不過路透引述消息稱,大陸官方完成對螞蟻集團審查,預計螞蟻集團有機會最快於七月在香港及上海重新遞交上市申請。

隨著大陸當局逐步放鬆對網路科技巨頭的監管措施後,螞蟻科技集團將要重啟首次公開發行(IPO)程序的風聲就一直沒有停過。九日晚間螞蟻科技集團發布公告否認啟動IPO計畫,中國證監會隨後也發布公告指「沒有進行這方面的評估和研究工作」。

在官方與螞蟻集團相繼否認後,路透再發布相關報導,引述二名知情人士透露,大陸官方已初步批准螞蟻集團重啟IPO,並形容「是到目前為止,最明確放寬科技領域監管的訊號」。報導稱,螞蟻計畫最快下個月在上海和香港提交初步招股說明書。

報導並分析,隨著螞蟻集團的IPO程序推進,可能也象徵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在「一定程度上復甦」。自從二○二○年底,螞蟻的IPO被喊停後,馬雲一直保持低調,很少在公眾面前露面。

此外,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券商大和資本認為,螞蟻集團整改已近尾聲,但距離完全合規前還剩下消費金融的資本基礎及金融控股公司的牌照等兩步驟。

大和指出,大陸官方早前表態支持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五月也表示要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將網路平台企業金融業務全部納入監管,中銀保監亦指完成平台經濟專項整改。

另一方面,從螞蟻集團的動作來看,大和認為,螞蟻集團的消費金融業務自二○二○年末開始進行品牌隔離,「花唄」和「借唄」以自有資金進行貸款,外部銀行(聯營)貸款品牌化明顯。在金融控股公司牌照方面,人行正在研擬一些針對平台公司的細節,相信很快能看到具體進度。

螞蟻集團於二○二○年啟動上市程序,但因其金融服務被官方認為有未完善之處,因此遭監管機構勒令整改,並於二○二○年十一月暫停上市流程。

我們的看法: 
第一、螞蟻是大陸互聯網股票崩盤的開始。

第二、螞蟻的估值可能只剩一半不到。

第三、大陸進行金融整改。

第四、最主要的目的,是控制大數據的流向。

IC設計
大陸半導體能量再擴大。研調機構集邦科技昨(9)日公布今年首季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營收排行,大陸IC設計龍頭韋爾半導體(Will Semiconductor)首度進榜,名列第九,意味紅潮在IC設計業的勢力逐步進逼台廠。台灣則有聯發科(2454)、聯詠、瑞昱等三家入列。

韋爾總部位於上海,近年透過併購快速擴大營運規模,以2019年收購台積電大客戶、當時全球第三大CMOS影像感測器(CIS)供應商豪威(OmniVision)最知名。集邦統計,韋爾半導體設計及銷售收入約占總營收85.1%,主要產品為CMOS影像感測器、顯示驅動晶片、類比晶片等,首季營收7.4億美元,排名第九。

大陸傾官方之力扶植半導體產業,近年逐步獲得成效,晶圓代工領域已有中芯國際、華虹等躋身全球前十強,封測更有長電科技 、通富微電、天水華天等名列前十大。

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陸廠先前獨缺在IC設計業取得前十大地位,如今韋爾首度入列前十大IC設計廠,意味紅色供應鏈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當中,從最上游IC設計到下游封測都已取得一定地位,也打破過往全球前十大IC設計廠多是美國、台灣廠商為主的狀況。不過,就產業細目來看,台灣藉由台積電、日月光,分別在晶圓代工、封測穩居龍頭地位。

集邦科技統計,今年首季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營收共計394.3億美元,年增44%,高通、輝達與博通蟬聯前三名。超微因併購賽靈思,超車聯發科、躍居第四。

集邦表示,高通首季營收95.5億美元,年增52%,穩居全球第一。輝達受益GPU在資料中心的擴大應用,營收占比超越遊戲應用,總營收79億美元,年成長53%。

博通在半導體解決方案的收入頗豐,包括網路晶片、寬頻通訊晶片、儲存與橋接晶片業務保持穩定銷售表現,首季營收達61.1億美元,年成長26%。

超微在賽靈思加入後,營收達58.9億美元,年增71%。即使不計賽靈思營收,因企業端、嵌入式暨半客製化部門銷售勁揚,超微本身營收也是創歷史新高的53.3億美元。

台廠方面,以聯發科排名第五,表現最佳,聯詠、瑞昱也進榜。聯發科天璣系列處理器出貨放量,加上產品組合優化有成,首季營收達50.1億美元,年成長32%。聯詠首季營收為12.8億美元,年增38%,排名第七。瑞昱首季營收10.4億美元,年成長27%,維持第八名。

其他排名方面,邁威爾(Marvell)居第六,首季營收14.1億美元,年增72%,增幅為前十大廠之最。思睿邏輯總部位於美國德州,有音訊、混合訊號兩大產品線,今年首季營收達4.9億美元,年成長達67%,位居第十。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打造半導體生態系。

第二、從下游到上游。

第三、跨入IC設計是一大突破。

第四、台灣業者短多長空。

A股下市
大陸A股「史上最嚴」退市新規實施第二年,企業摘牌下市逐漸成為常態。據中新財經統計,今年5月以來,已有37家A股公司收到股票終止上市決定,業內人士稱,頻率密集主要與公司年度財報出不來有關,但以後每年「有30家到50家公司退市是很正常的」,市場優勝劣汰格局將逐漸形成。

中新財經報導稱,雖然年報披露期是上市公司退市高峰期,但近期如此密集的退市,實屬罕見。除了37家A股上市公司收到股票終止上市決定外,同期間內,還有25家公司發布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

同時,走向退市的公司不乏曾在中國大陸家喻戶曉的品牌,例如創立於1985年的廈華電子,在上交所掛牌27年,曾是大陸最大彩色電視出口企業之一,但近年陸續被TCL、創維、長虹、海爾家電等超越。此外,還有曾經的乳業巨頭科迪、影視公司當代東方、電池巨頭猛獅科技、人造鑽石大王豫金剛石、34年老牌房企綠景控股等。

這些公司被退市的原因,據21世紀經濟報導,大多為財務問題而退市,譬如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人民幣1億元,以及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淨資產為負值等。其他少部分為轉板上市、合併、股價面額跌破人民幣1元或財務造假。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直言,今年觸及退市的公司增多,主要是因為嚴格執行的退市新規得以奏效;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也說,在嚴格的退市制度執行之下,應退盡退已成為必然,也有利於市場優勝劣汰。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說,A股市場目前的上市公司數量已逼近5,000家,所以也應該有進有退,實現良性循環。「以後每年有300到500家公司IPO,30家到50家公司退市是很正常的。」

2020年12月31日,大陸發布實施號稱「史上最嚴」的退市新規,以清退業績較差的公司和空殼公司。接著,滬深兩市2021年11月發出各個指南打擊空殼公司,今年4月底,大陸證監會發布《關於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後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加強退市公司監管。

我們的看法: 
第一、A股上市改成「注冊制」。

第二、上市變得比較容易。

第三、但強迫下市也更普遍。

第四、資本市場正常的流動是健康的。

騰訊印度
騰訊持續擴大在印度電商領域的布局。綜合外媒報導,騰訊已成功透過其歐洲子公司,購買印度電商公司Flipkart價值2.64億美元(約新台幣77億元)的股份,這是自2017年起,騰訊至少第四度加碼Flipkart。

Flipkart成立於2007年,以銷售圖書起家,註冊於新加坡、總部設於印度班加羅爾,主要在印度經營電商業務,如今除致力將平台商品類別與亞馬遜對標外,也生產自己的「DigiFlip」筆記型電腦、USB和發展旅遊業務等。

據IT之家報導,2017年4月,騰訊就曾聯合eBay和微軟,對Flipkart投資了14億美元。

接著,2018年,沃爾瑪以160億美元收購了Flipkart約77%的股份,並計畫讓Flipkart於四年內上市後,2020年7月,Flipkart再度獲得由沃爾瑪領投,規模12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

當時,騰訊也向Flipkart註冊於新加坡的母公司Flipkart Pte注資6,280萬美元,以持有Flipkart Pte約4%至5.3%的股份。

接著,Flipkart再度於2021年7月,獲得由沃爾瑪、新加坡GIC、加拿大養老金計劃投資委員會、軟銀等領投的36億美元融資,而卡塔爾投資局、騰訊、老虎基金等也參與投資,使得公司當時的估值達到了376億美元。

不過,據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Flipkart可能將赴美上市計畫,再延遲至2023年,並將估值調高至600億至700億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騰訊過去一年被政府修理。

第二、主要關鍵在於遊戲產業。

第三、大陸平台業者紛紛走向海外發展。

第四、但中印關係彼此並不佳,是潛在風險。

Celsius
加密幣行情在13日全面重挫,比特幣甚至跌破2.4萬美元關卡,是2020年12月以來最低水平。市場震盪迫使加密幣借貸公司Celsius Network暫停所有交易,產業前景遭受質疑。

加密幣價格追蹤網站CoinDesk顯示,13日盤中比特幣最低下跌至23,502美元,創下2020年12月以來最低價。以太幣也在盤中下跌至1,171.41美元,是去年3月以來最低價。

由於全球通膨持續升溫且聯準會將再度升息,加密幣行情自上周末以來一路暴跌,迫使Celsius暫停交易。

Celsius稍早發布公告向客戶表示,Celsius線上平台已暫停加密幣提領及匯款交易,目的在穩定流量及平台運作,以便公司採取適當手段保存並保護用戶資產。

Celsius表示:「我們今日採取這項措施是為了讓Celsius日後更有能力執行義務讓用戶提領加密幣。」暫停交易期間,用戶存放在平台上的加密幣仍可以繼續計息。Celsius官網顯示,加密幣存款年息18.6%。

2017年在美國紐澤西州創立的Celsius是加密幣借貸公司,與Nexo等一票新創企業一樣提供高利率加密幣存款服務,再將用戶存放在平台上的加密幣借給投資機構賺取更高利息。

去年這類區塊鏈新興產業隨著加密幣行情飆漲而快速崛起,但美國證交會(SEC)及地方主管機關認為Celsius利用存戶的加密幣來進行自營交易,卻未比照券商向政府登記,讓投資人承擔龐大風險。

去年10月Celsius獲得WestCap及加拿大第二大退休基金CDPQ等金主投資4億美元,當時公司預估市值約在30億美元,但好景不常。

Celsius執行長曼辛斯基(Alex Mashinsky)去年10月曾公開表示Celsius旗下資產總額超過250億美元,但今年5月17日資產總額腰斬只剩118億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加密幣更大的風險來臨。

第二、Celsius是平台。

第三、平台業者出現流動性危機。

第四、有可能導致全面性崩盤。

(待續)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