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理事長專欄 >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22-06-28
創會理事長的話:電動車(上)

比特幣
最大加密貨幣比特幣18日跌破2萬美元大關,是2020年12月來首次跌破此價位,表明在各國央行收緊貨幣政策之際,加密幣市場賣壓仍然沉重。

比特幣近來一蹶不振,到18日已是連續第12日下跌,在台灣當日下午3時左右賣壓更是突然狂湧,直接跌破20,000美元,甚至連19,000美元大關也一度失守。根據彭博資訊報價,跌幅一度超過9%,跌至18,740.5美元。第二大加密貨幣乙太幣也同步重摔9.7%,觸及986.86美元,為2021年1月首度失守1,000美元。

Oanda高級市場分析師墨亞說,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恐懼激增,重創了投資人的風險資產胃納,加密幣交易員不敢輕易進場。

聯準會15日宣布升息3碼,且仍將繼續積極升息。高利率環境已成為加密貨幣等風險資產市場的逆風,過去這12天比特幣已跌近40%,比起去年11月的高峰更崩跌約70%。根據CoinGecko的資料,目前整體加密幣的市值只剩9,000億美元左右,去年11月時一度達3兆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比特幣呈現崩盤。

第二、再下跌50%並非不可能。

第三、市值剩下三分之一不到。

第四、長期來說加密貨幣仍然會是趨勢。

TIKTOK
風靡全球的短影音分享平台抖音海外版TikTok,2020年捲入美國國安風波,遭要求剝離旗下美國業務,並由軟體大廠甲骨文(Oracle)接手資訊儲存業務。TikTok於美東時間17日透露,已將美國用戶相關數據移轉至甲骨文服務器。

路透18日報導指出,TikTok過去一直將旗下美國用戶資訊,儲存在該公司位於維吉尼亞州的資料中心,並且在新加坡備份。公司表示,將從資料中心刪除美國用戶的個人資訊,未來會完全儲存在甲骨文美國服務器,維吉尼亞和新加坡中心則用以備份數據。

消息人士透露,為消除美方戒心,TikTok還將為美國成立「USDS」數據安全團隊,作為該國用戶資訊的守門員,將相關資訊與字節跳動業務分隔開。該團隊規模約達數百人,包括內容審核人員、工程師、用戶和產品營運等人員。

USDS預計由曾任TikTok全球安全部門高層的Andrew Bonillo管理,並向抖音CEO周受資匯報,據傳目前正為USDS研擬出自主運作模式,且將不受TikTok的控制或監督。此外,TikTok還在尋求與其他技術公司於防火牆和網路安全措施方面進行合作,期望藉由一連串改革,解決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對其資訊安全風險的擔憂。

報導稱,美國前總統川普在2020年8月以美國國安風險為由,要求TikTok母企字節跳動限期將TikTok美國業務授予美企,隨後幾經波折,交易更一度遭喊停。

另一方面,字節跳動仍持續尋求上市,公司最新目標擬鎖定港股IPO。香港公司註冊處官網顯示,該公司於5月初將字節跳動(香港)改名為抖音集團(香港),且在近日陸續傳出優化旗下遊戲、教育等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TikTok影響力持續遍及全球,Sensor Tower數據顯示,2022年5月,抖音及海外版TikTok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吸金超過2.77億美元,蟬聯全球移動應用(非遊戲)收入榜冠軍。其中,美國做為其第二大市場,貢獻約17.7%的收入。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TikTok業績回復。

第二、比FB更受到投資者重視。

第三、川普曾經強迫TikTok出售。

第四、今年抖音應會在香港上市。

先正達IPO
大陸央企、中國化工集團擬安排旗下瑞士農用化學品巨頭先正達(Syngenta),在2022年底前於上海科創板啟動IPO計畫,募資額為人民幣(下同)650億元,為年內全球規模最大的IPO案之一,也是A股繼中芯國際之後的近年盛事。

2020年7月16日,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自美股返回A股科創板上市,當時籌資額達463億元,創A股2010年以來最大上市籌資規模,如今先正達更上一層樓。

外媒17日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先正達集團可能優先選在科創板上市,計劃尋求集資650億元。此外,先正達可能向戰略投資者分配約300億元的股票,按照先正達2021年提交的招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計劃發行不超過27.9億股新股,相當於20%股份。

先正達本次發行價格約23.33元,按照發行股數及募資金額計算,上市後總市值約3,250億元。如順利上市,先正達在科創板的總市值將僅次於中芯國際,在A股全市場的市值排名也將躋身前30位。

另據證券時報報導,先正達17日宣布,集團董事楊林被任命為集團總會計師,此任命自2022年7月1日生效。報導指出,此項任命是為了加速推進先正達的IPO進程。

報導指出,2017年6月,中國化工以430億美元天價收購先正達,其後積極進行對旗下事業的整合。市場人士表示,2022年初俄烏戰爭爆發讓全球農產品價格一路飆漲,各國農場對農藥化肥等需求也迅速提升,對先正達可說是大利多。

譬如,2022年首季先正達旗下、A股上市的全球非專利農藥龍頭安道麥,淨利增長高達187%。另一家先正達持有股權的揚農化工,淨利增長也達103.5%。而其他與轉基因種子的主題同時起飛的先達股份和興發集團,業績也是紅到發紫。先正達選擇在農業周期即將邁入高峰時推動IPO募資,時間點上可謂絕佳。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先正達是A股今年最大IPO。

第二、成功的中美合併案例。

第三、幸好在中美大戰前完作購併。

第四、另一個例子是吉利收購Volvo汽車。

中美太空戰
近年大陸積極推進航天航太科技,迎頭追趕美國等西方國家。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4日表示,神舟14號載人飛船將於5日上午發射,本次任務還將建成太空實驗室。由於航天領域事涉軍事、通訊等技術,加上陸方強烈企圖心,令中美角力延伸至太空。

綜合陸媒報導,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4日透露,經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神舟14號載人飛船將於5日上午10時44分發射。這次神舟14號載人飛行任務,飛行乘組分別由陳冬、劉洋及蔡旭哲三名航太員組成。

本次神舟14號任務期間,將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為基本構型的太空空間站建造,以及建成太空實驗室。三名航太員將進駐核心艙並在軌駐留六個月,神舟14號將首次利用位於問天實驗艙的氣閘艙,實施二至三次出艙活動。

報導稱,2022年大陸航天部門預計進行多次發射任務,除了神舟14號載人飛船之外,7月、10月推進發射任務後,將於今年底年完成大陸空間站的在軌建造,隨後還將發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與神舟15號載人飛船。

大陸近年推展太空事業取得頗多成就,「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更計劃重點推進行星探測、月球探測、載人航太、重型運載火箭、衛星互聯網等重大工程。

同時,在政策扶持與資本加持下,大陸商業航太行業市場規模也快速膨脹。2015年至2020年,大陸商業航太行業市場規模由人民幣(下同)3,764億元急增至1.02兆元,年複合增長率22.09%。2021年市場規模約為1.24兆元,年增10%。專家估計,2022年規模可望挑戰1.5兆元。

另一方面,大陸積極推展航太事業也引起美國警惕。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今年5月間在美國國會作證時提出警告,認為美國正在與大陸進行太空競賽,並強調大陸研製火星探測器、建立太空站等,這些航太技術令人印象深刻,美國必須要全力防止大陸在太空科技上的超越。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太空產業快速發展。

第二、中國大陸以國家的力量發展太空產業。

第三、美國主要靠民間力量發展太空產業。

第四、未來前景看好,台灣有龐大商機。

聞泰
A股上市的中國科企聞泰科技去年透過子公司安世半導體(Nexperia),有意以6,3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5.64億元)收購英國最大晶片製造商Newport Wafer Fab(NWF)。但在美國政府反對下,這件交易可能告吹,目前英方傳出正考慮讓NWF轉售給美國財團。

在美國政府近年封鎖中國科企獲取先進半導體技術,尤其是資通訊大廠華為被美方「斷供」後,引發中國科企危機意識,紛紛設法在國內外收購半導體企業股權。

以聞泰科技收購為例,2016年安世半導體從恩智浦剝離之前,曾經是恩智浦的標準產品業務部門,主要生產小型邏輯器件和晶體管。2018年聞泰科技聯合格力電器、國聯集團等中企以人民幣251.54億元收購安世75.86%股份。2021年7月,市場傳出聞泰透過安世,以6,300萬英鎊收購英國NWF,但此事立即引發美國注意。

1982年投產的NWF位於威爾斯南部,為英國最大晶片廠之一,生產用於汽車行業電源應用的矽晶片,並開發更先進的化合物半導體。英國科技網站theregister.com報導,即使上述交易已在2021年8月達成,但在美方壓力下,英國政府考慮讓NWF轉售給另一家美國財團。

另據每日電訊報披露,美國財團還想讓英國「政府汽車轉型基金」撥款,支援這項交易的部分融資。

華爾街日報3日報導,聞泰收購NWF引起美方不滿,並向英國表示,如英方能讓NWF重回英國手中,將有助英成為電動車所需重要晶片的生產中心。英國商務大臣Kwasi Kwarteng5月下旬曾經表示,英國將根據「國家安全與投資法」,對該起收購交易進行全面的國安評估與調查。根據2022年1月生效的「國家安全與投資法」,英國政府可對外資收購交易進行追溯調查。必要時,還可取消已經完成的交易。

我們的看法: 
第一、聞泰併購安泰時間較早。

第二、現在即不可能。

第三、安世完成對NWF的併購現在卻被否淮。

第四、中美科技大戰的延續。

電動車
美國汽油均價已飆破每加侖5美元,電動車需求變得更火熱之際,特斯拉、福特等車廠正掀起一波漲價潮,把增加的成本轉嫁給買家,帶動美國電動車平均價格漲破6萬美元。

彭博資訊報導,汽車研究網站Edmunds.com的數據顯示,5月美國電動車平均價格達到60,984美元,遠高於整體車市均價46,634美元。電動車新創Rivian已進行一波漲價;業界領頭羊特斯拉(Tesla)的美國官網,這幾天已進行今年第三度漲價,最多調漲6,000美元;福特也跟進對手腳步,提高電動車Mustang Mach-E的價格。

Edmunds執行董事考德威爾受訪時說,由於油價衝擊已持續數月,人們對電動車的興趣與日俱增,且沒有顯示出任何減弱的跡象。需求攀升之際,供給非常有限,若有人要吸收這些成本,可能就是通常有較高收入的電動車買家。

這波漲價潮並未嚇跑買家。Rivian財務長麥克唐納16日在一場德意志銀行舉辦的會議上表示,自3月1日調漲售價以來,旗下電動車需求加速攀升,已收到高達1萬張新訂單,訂購的車輛均價高達9.3萬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電動車需求大爆發。

第二、原因包括氣候變遷和俄烏戰爭。

第三、現在電動車比燃油車更貴。

第四、消費者會加速改買電動車。

特斯拉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發表對經濟的憂慮至今,據估計特斯拉至少已經刪減14%職缺。

此外,馬斯克16日與推特員工首次面對面接觸,就透露了推特可能必須裁員的噩耗。

路透報導,Thinknum Alternative Data的資料顯示,特斯拉在網站上開出的職缺,已由月初的5,855個減到5,011個,相當於本月至今已裁減14%的職缺。

若與5月21日最近一次職缺數峰值比較,更是大砍了32%。

報導另指出,過去一周約20名自稱特斯拉員工者,宣稱遭公司資遣或裁撤職位。雖然這在特斯拉的編制中微乎其微,不過部分人透露,他們正是裁員10%計畫裡的一部分。

原本排定這個月為中國大陸市場辦的三場線上徵才活動,也全都取消。截至去年年底,特斯拉全球有10萬員工

不過特斯拉在某些地區仍持續徵人,例如最近才啟用的柏林超級工廠,根據特斯拉本周稍早的說法,現在德國廠每個月新聘大約500到600人,目前已聘僱約4,500人。

有意以440億美元收購推特(Twitter)的馬斯克,16日也首度與推特員工對話。

我們的看法: 
第一、特斯拉是產業龍頭。

第二、特斯拉產業前景看好。

第三、假如連特斯拉都在裁員,經濟未來真的很悲觀。

第四、馬斯克一向超前部署。

(待續)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