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協會專欄 > 協會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21-07-20
MAPECT〈領導者深度訪談II〉系列專文 8

編按:全球製造業大規模走向區域化經濟貿易系統,新的合作夥伴關係與新的商業模式也因應而生,在地製造、短鏈供應和疫情擴散等趨勢所引發的跨國管理問題,不但改變了企業既有的營運模式,也加速了 AI 應用科技與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結合。本年度台灣併購白皮書製作團隊持續透過訪談企業領袖及專家學者,深入探討供應鏈重組後的價值轉型與疫後併購投資策略思維對未來台灣產業可能帶來的影響和機會。


問:2020 年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發展及產業製造活動,過往運行已久的商業模式在面臨遠距工作、社交距離等政策的推行下有了重大變化,並衍生出新的商務模式及加速全球企業數位轉型的拓展,隨著疫苗推出、國際政經局勢也逐趨穩定,您怎麼看台灣 ICT 科技產業在後疫情時代的戰略地位?是危機還是轉機?

答:從全球股市的表現來觀察,是很難觀察出全球其實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主要是因為疫情將未來 5 至 10 年科技應用的場域提前發酵,如線上教學、遠距工作、虛擬零售等,都提供機會讓創新技術能夠實際落地實行,加速了企業本來就在規劃推行的數位轉型。

商機上來說,台灣雖然沒有太多品牌,但在硬體的電子產品供應鏈上能有所幫助;此外,中美貿易的衝突下,台灣廠商儼然成為國際企業在中國選項以外的折衷地帶,不論在供應鏈在地化及國際品牌轉單商機都有有機會切入。

危機來說,因為台灣防疫有成,所以其實企業及人民在體驗未來科技應用場域上相較於實際受疫情影響的國家為少,很多中小企業在公司文化及企業運作面還沒有體會到數位轉型的需求;同時,在全球供應鏈趨向短鏈及在地化,台灣中小企業並不一定有資源來逐水草而居,進而對於未來產品終端市場及企業規模擴張產生限制,這時併購佈局或為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

問:您去年曾發表「疫情當下台灣產業振興策略的關鍵思維」一文,文中分析了疫情對台灣各產業的影響,就目前邁入後疫情時代,依據您的觀察,各產業的影響是否與去年的觀察有所不同??

答:過去一年的疫情發展,在疫情前半段主要是中國供應鏈端受到嚴重的影響,而進入到疫情下半段,雖然亞洲疫情趨穩,供應鏈多開始復工,但歐美地區的消費端反而受到波及。因此,現在重新評估,在中國製造、中國銷售的部份應比原先更為樂觀。

但因美中衝突仍存,政治考量凌駕經濟,其他國際國家是否會選邊站還不太明朗,但去年整體台灣表現都是較原始預估更加樂觀的,主要幾個觀點來分析:

  • 美台互動增溫,中國尚未針對中國內的台商供應鏈施壓
  • 電子產業及機械產業去年度的實際營運表現都優於原先工研院預期
  • 中美衝突,彼此也並未有朝向相互讓利的情況發生

放眼 2021,預期相關轉單及疫情趨緩效應,台灣各產業的營運成長將可持續,但針對 ICT 及機械產業會有些波動,主要是缺料及去年基期墊高的影響,不過整體來說應是樂觀的。

問:中國近期積極主推國有品牌化,然而中國內需市場仍是台灣企業相當重要的一塊市場,在中國供應鏈自主、產品國產化的趨勢下,您有什麼觀察?

答:目前從手機、電動、自駕車都可以觀察到中國開始推動在地品牌化,起初台灣因為技術、製造及成本優勢,應仍可切入相關供應鏈, 後期可能如同當初 NB、PC 的發展歷程,在地廠商多會逐步崛起,向既有供應鏈競爭。

此外,我們近期也有觀察到受中國國產化、供應鏈調整及疫情影響,許多台商在經營調整的狀況下,透過合併及合資的方式,與中國廠商在技術、產能、生產上整合,提升了中國自主生產的能力。

問:在國際供應鏈方面,目前我們看到國際品牌大廠多將旗下供應鏈分為「中國內需市場」及「非中國市場」兩大主線進行,許多台灣企業也藉機重整供應鏈佈局來轉型升級,在台灣企業重新建立海外供應鏈的同時,對於台灣企業出走中國、朝往國際投資佈局,您是否有什麼可以觀點可提供分享?

答:在過去台商西進中國以前,台灣有非常多的企業人才已經在泰國、馬來西亞、歐洲都有國際市場發展經驗,許多人才也多在國際企業效力。當中國逐漸開放市場讓外資投入後,台商馬上將過去累積的國際製造和管理的經驗輸入中國,因為文化及語言上多有相似,台商能在當地市場取得成功。

但經過多年的訓練,除了中國過去的人口紅利外,中國當地的企業及人才國際化也快速的在提升,台灣大型製造業對於人才吸引及培育上仍還有能力去抗衡,但台灣的服務業和中小企業相對就較落後,過去我們台灣的強項,現在變成我們最需要注意的環節 

台灣在產業面也應該重新思考如何擺脫過去低成本、勞力密集的製造業務,而去尋找技術含量高、取代性低的新成長曲線。如同以色列所追求的「不是要做第一,而是要做唯一」

問:面對企業數位轉型趨勢,從政府的角度來看,政府可以提供什麼機制讓台灣企業能夠加速朝向智慧化解決方案供應者的方向發展?

答:政府近期提供了「雲世代」平台,集結多家提供數位轉型所需的軟硬體工具廠商,給予中小企業及新創在數位轉型的幫助,透過給予點數的方式,讓企業能夠選購雲平台上的產品服務來協助企業加速數位轉型。因為對新創來說,透過實際資金的給予來推動數位轉型,實際效益並不如預期高。

在機制面上,政府也可以透過設立相對應的獎勵機制,不論是透過抵減、優惠的方式去鼓勵企業在國際佈局的策略下,將相關高附加價值的管理、研發、智慧財產、採購等部門留在台灣,來做到放眼國際、根留台灣。

問:我們觀察到近年來創新技術快速發展,從過往行動裝置到現在未來 5G 時代,穿戴裝置、物聯網、雲端運算、AI 自動化、電動車等嶄新應用百花齊放,傳統科技產業面臨了質與量的改變及軟硬整合的需求,台灣過去以硬體為主要強項,軟體相對是我們的短板,您對於台灣軟體人才發展的觀察為何?

答:不論 5G、AIOT,客製化在 ICT 產業的比重越來越高,過去台灣客制化多是著重在軟硬整合面,台灣其實有相當多的軟體人才,但整體企業對於軟體人才的需求讓他供不應求,這次的疫情讓大家看見台灣,但台灣要思考在後疫情時代,要如何讓國際更深度地認識台灣、認同台灣,讓台灣與國際的科技服務(軟體、系統整合、雲端平台、軟體測試、科技顧問等)人才能夠相互循環流動。

問:在後疫情新技術發展的趨勢下,我們觀察到很多台灣廠商透過多元方式相互合作結盟、聯手建構生態圈,有助於台灣產業的競爭力提升,據您的觀察及經驗,是否可以分享在全球競爭的局勢下,您對於台灣企業彼此合作、搶下一席之地有何看法?

答:如同近期電動車的 MIH 聯盟,將台灣的產業鏈能夠彼此整合、資源共享 ,對於台灣在產業競爭力的提升上面多會有所幫助,我們都樂觀其成。

過去產業之間多看到的是較為鬆散的聯盟,而非彼此深入合作的夥伴,主要是企業間在利益及業務上能夠取得共識是困難的。從過往的經驗看,如果能夠從產業促成,而非由單一企業號召的方式組成聯盟,或許大家深度整合的可能性較高。

另外,在國際面,如果同一產業高度透過聯盟整合,相互整合越緊密,國際間越容易遇到 Anti-trust 的問題,這也是需要注意的。

問:目前中、美等國在電動車供應鏈的發展上,都有自主品牌及相關企業加速佈局中,台灣則是定位希望成為各國電動車供應鏈的合作夥伴,從您的角度觀察,台灣要在電動車的領域搶下一席之地,有什麼關鍵需要注意?

答:台灣企業投入電動車大多有 7 至 8 年以上的歷史,台灣要如何在電動車的領域彎道超車,應該著眼思考下一時代的技術及應用,電動車近期會這麼快速的發展,都是源於新的企業所提供的商務模式已逐漸成熟,觸動了原本較為封閉的傳統領導企業。

未來在電動車的領域,對於汽車的使用目的、操作、可提供的服務多會跟人的互動有關,因為當人已經不需要駕駛,在車內著重的就回歸到人的需求。台灣雖然人口不多、規模不大,但仍保有多年的歷史及豐富的文化,這部分在未來電動車產業中,可以去探索並勾勒可能的場景及應用來提前布局。

》更多 2021 台灣併購白皮書企業領導者訪談專文,請點選 MAPECT〈領導者深度訪談II〉系列專文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