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理事長專欄 >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19-09-16
創會理事長的話:亞太戰略地位 (2)

印度
鴻海集團降低貿易戰衝擊再出招,除了積極強化非中國製造產能,旗下富智康(FIH)深耕印度,預告下半年修訂與印度業務客戶的貨幣結算機制;市場臆測,結算有望由美元改為當地貨幣盧比計價,避免匯率波動干擾。

若相關計畫上路,將成為台資電子代工廠的第一家。依據FIH中期報告提到,由於美中貿易戰及美印潛在貿易爭議短期內難以有結論,預期印度與越南業務擴張,將有利大陸客戶的生產線外遷。

報告書指出,貨幣市場將反覆波動,為降低貨幣風險與節省對沖成本,將於今年下半年修訂與印度業務客戶的貨幣結算機制模式。報告書並提到,印度盧比歷經首季貶值後,在總理莫迪5月勝出大選後已轉升。

鴻海以子公司Foxconn Far East投資FIH持有61.86%股權,鴻海集團占FIH採購總額9.5%。FIH上半年匯損78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匯損8,820萬美元改善。

隨著中國大陸品牌客戶往印度發展、FIH報告書提到,印度業務今年上半年銷售占比達31%,將持續優化與提高印度產能,吸納更多在當地發展的大陸新客戶。

在印度布局的緯創昨(10)日表示,已在印度、大陸、墨西哥、台灣、菲律賓與歐洲等地設立生產據點,以美元為主要交易貨幣,目前沒有要使用印度盧比做為交易貨幣的計畫。

和碩指出,主要製造廠區除台灣外,都以美元為功能性貨幣。據了解,和碩在印尼巴淡島新廠生產的產品主要銷往美國,仍以美元為功能性貨幣。市場猜測,可能FIH著眼未來印度工廠產品將鎖定當地市場銷售,因此將當地貨幣由美元改為盧比計價。

法人表示,緯創2016年起在印度班加羅爾設廠生產iPhone,是首家拿到蘋果訂單,並在印度製造iPhone的製造商。另外,iPhone 6s於2018年開始在印度生產,iPhone 7是2019年初開始在印度生產。

我們的看法
第一、印度是下一個世界工廠。

第二、台灣企業很少到印度布局,除了富士康以外。

第三、印度有市場,不只是工廠,是台商最應該深入了解的下一個海外據點。

第四、可是印度人很難搞,台灣一定要找到好的戰略合作夥伴。

外送
美食外送平台foodpanda深耕台灣七年,foodpanda董事總經理方俊強10日表示,foodpanda從台北的10人團隊開始快速成長,七年營運下來,在台灣已有上萬家合作餐廳。方俊強表示,foodpanda每日訂單數量年增25倍,但台灣外送市場仍有相當大的成長潛力,接下來將積極擴大在台營運,以「提升營運效率」、「擴大佈局」為兩大主軸,並透過AI應用強化外送服務。

foodpanda於2012年在新加坡成立,目前營運據點橫跨亞洲8個國家、超過200個城市,包括泰、馬、星、台、港、菲、巴基斯坦以及孟加拉等。foodpanda於2016年加入德國Delivery Hero集團,該公司旗下共有33個品牌,2017年在法蘭克福證交所掛牌上市。

方俊強表示,foodpanda台灣成立於2012年,一開始在台北團隊僅10人,一開始使用白板、磁鐵等最原始的方法派單跟統計,沒有今天可結合GPS、AI人工智慧的派單系統。經過不斷優化後,foodpanda目前在台灣已擁有上萬家合作餐廳、據點遍佈全台11個城市,從街邊小吃到高級餐廳都涵蓋。

方俊強指出,過去7年間,foodpanda已打穩基礎,搭上今年台灣外送風潮興起,2019年foodpanda一星期的訂單總數已等同成立6年來的總和,每日訂單年增25倍、合作餐廳成長兩倍,活躍使用者年成長更達20倍。

方俊強指出,台灣的外送餐點市場潛力大,根據統計,台灣目前只有約18%的餐廳與美食外送平台合作,代表外送餐點市場還有82%的成長空間,潛力可期。

展望今年與明年在台灣的佈局,方俊強表示,將會再升級平台上的AI演算法,更準確地預測備餐時間與外送員抵達時間結合,再根據每位司機的歷史速度、效率、送餐點的熟悉度,分析並計算取餐地點以及外送行駛的即時路況,以縮短消費者等候的時間。

此外,方俊強也宣布,接下來foodpanda將網羅更多餐飲龍頭,擴大合作店家數量,並將服務版圖在今年底前擴展到全台更多城市。另外,除了原本的機車外送員以外,接下來也將新增單車、步行的外送員,以及推出「外帶自取」功能、並將外送時間拉長至早晨5:30~凌晨兩點,以擴大在台營運。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和全球的餐飲習慣正快速改變。

第二、未來外送的比例會大幅提升。

第三、外送正在已經超過「臨界點」,未來不論整體數量和速度都會快速成長。

第四、這兩年不論是中國大陸和美國,外送企業上市或出售均有很高的估值。

脫歐
英國國會從周二(10日)起開始休會五周,直到10月14日才復會。這場政府與國會惡鬥是否將讓英國脫歐再現亂局,以及之後情勢將如何發展,以下是幾家投行提出的看法。

無視國會反對、如期脫歐

雖然英國國會已通過法案,阻止英國無協議脫歐,不過首相強生重申,他仍持續努力帶領英國如期在10月31日脫歐。
本身是脫歐強硬派的強生過去曾說過,「寧可死在水溝裡」也不願延遲脫歐。這也導致部分人士相信,他將會對「班恩法案」(Benn Bill)的合法性提出挑戰。

「班恩法案」是英國下議院在9月4日通過的法案,主要內容為首相若無法在10月19日前與歐盟達成協議,必須請歐盟將脫歐大限延至2020年1月31日。
如果首相還是堅持要在10月31日無協議脫歐,則須要經過國會表決通過。

摩根大通分析師魯頓(Joseph Lupton)與波瑞法斯卡(Olya Borichevska)表示,「強生預料將在最高法院對『班恩法案』提出挑戰」。他們還猜測強生將寫信給歐盟,要求他們不要再允許英國延後脫歐期限。

加強與歐盟的談判

強生表示,他仍然希望能在脫歐期限來臨之前,與歐盟達成協議,因此他將趁國會休會期間,持續與布魯塞爾進行談判,希望至少能在愛爾蘭邊界等重大爭議上與歐盟達成共識。

這也意味雖然英國與歐盟無法在脫歐後的過渡期間有任何貿易協定,但是至少可以避免硬邊界情況發生。

國會提前改選

Berenberg銀行資深經濟學家皮克林(Kallum Pickering)則認為,一旦英國脫歐期限再度延後,國會很可能提早改選,時間應落在11月。

二次脫歐公投

高盛集團表示,若英國在11月舉行國會改選,並且是由工黨取得執政地位,自由民主黨或蘇格蘭民族黨將透過影響力要求二次脫歐公投。高盛目前已把英國硬脫歐機率從25%調降到20%。

我們的看法
第一、英國脫歐可以說是歹戲拖棚。

第二、英國不能脫離歐洲,正如同台灣不能沒有中國大陸。

第三、外資資金正不斷離開英國,許多歐美大廠把總部從倫敦遷到歐洲。

第四、強森比梅伊強硬,但依然無法解決問題,全世界政治和經濟正在起嚴重的衝突。

Google
全球網路服務龍頭Google昨(11)日宣布,在台南科技工業園區購地,在台灣興建第二座資料中心,以因應未來營運需求。這是繼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日前宣布在台中投資逾600億元後,又一國際指標大廠在台加碼投資。

對於Google將在南科工設立資料中心,其投資額、完工時程、所需用電量等細節,經濟部官員說,因與Google簽定保密協定,一概不能透露。據悉,Google資料中心高階主管9月底將來台,可望釋出進一步訊息。

Google於2011年宣布在台灣彰濱工業區興建亞洲第一個資料中心、並在2013年底啟用,當時購買15公頃土地。去年Google在台灣啟動「智慧台灣計畫」,在台灣建立亞洲最大的研發團隊、培育AI及數位行銷人才,今年持續推動智慧台灣計畫,去年還宣布擴建第四期資料中心。

業界預期,Google前三期投資累計達6億美元,第四期資料中心加上新的台南資料中心初期投資額,應也不低於新台幣百億元。

Google在亞洲分別於新加坡和台灣設立資料中心。2011年在新加坡建立東南亞資料中心,2015年擴建第二棟樓,三年以來,東南亞超過7,000萬人首次上網,上網總人數超過3.3億,讓Google去年底宣布在新加坡的裕廊西(Jurong West)興建第二座資料中心,預計2020年啟用,在新加坡的長期投資達8.5億美元。

Google在台灣除了興建資料中心,今年初也在台灣採購10MW(百萬瓦)綠電,2020年起電力將引入彰濱工業區資料中心,這是Google第一次在台灣採購綠電且實際用在資料中心,對台灣再生能源產業也是一大鼓勵。

Google表示,新的資料中心也規劃使用綠電,這是全球資料中心的策略。事實上,Google在彰濱的資料中心已使用多項節能技術增加使用效率,從2017年9月起更利用機器學習和AI,讓冷卻用電再降低四成,成效驚人。

Google強調,台灣是全球高科技產業重鎮,長期以來支持創新發展,更位處亞洲中心地帶,吸引Google投資資料中心,為台灣本地人才帶來更多就業機會。2018年起開始在台灣資料中心招收實習生,這項計畫中已有幾位實習生在畢業後被Google資料中心聘為正職員工,Google更決定擴大實習計畫的規模。

我們的看法
第一、Google先前在彰濱已建資料中心,後來被批評耗能,對台灣增加工作沒有貢獻。

第二、這說明台灣政府和民眾的無知,對新經濟不了解。

第三、Google是對台灣投資最多的外國科技大廠。

第四、但Google會使用綠電,帶動台灣綠能產業,這是未來趨勢。

第五、台灣的亞太戰略地位越來越重要。

(The End)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