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理事長專欄 > 黃齊元創會理事長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19-09-16
創會理事長的話:亞太戰略地位 (1)

港交所/倫交所
全球資本市場11日爆出震撼彈,香港交易所將以296億英鎊(約366億美元)收購倫敦交易所,較11日倫交所收市價每股溢價22.9%。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兩者如能成功結合,將是東西方資本市場第一次強強結合的聯姻,可望創造一個覆蓋亞歐美三大時區、同時為美元、歐元和人民幣等主要貨幣提供國際化金融交易服務,且合計市值有望超過700億美元的交易所集團。

港交所11日在港股收盤後後發出公告,已向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董事會提議合併,擬以20.45英鎊現金加2.495股新股,換1股倫交所股票,估值約296億英鎊,消息一出,倫交所股價旋即飆漲逾15%。

李小加11日在《踏上「連接全球」的新征途》網誌中宣告,此一收購是千載難逢的跨國聯姻,倫交所與港交所均為全球最重要市場的金融基礎設施,且業務高度互補,兩者如能成功結合,可向全世界市場參與者提供前所未有的互聯互通平台,屹立於全球資本市場之巔。

如以今年第二季市值排名,港交所以3.94兆美元名列全球第五大,倫交所則以3.77兆美元居第七。一旦交易成功,港交所將挑戰「亞洲一哥」東京證券交易所地位,位列紐交所、那斯達克交易所之後,成為全球第三大證交所。

成立於1801年的倫交所,業務涵蓋各種國際股票,債券和衍生品市場,最大股東為卡達投資局,持股比例為10.3%。若按上述交易條款,日後卡達投資局對港交所持股量為3.92%,而香港政府持股比例將降至3.49%,失去單一最大股東地位。

針對此一收購案,倫交所11日傍晚表示,港交所的提議是未經請求的、自發的,會考慮港交所的提議。李小加強調這並非敵意收購,而是向所有投資者說明其意圖和宏願,且前提是倫交所交易要暫停對金融數據交易平台Refinitiv高達270億美元的收購案。

至於港府及英方,均持正面看法。香港政府表示樂見港交所按戰略規劃的方向。英方則表示,會仔細研究任何可能對英國產生安全影響的投資。英國商務大臣Andrea Leadsom接受外媒訪問時兌,政府一向期待外國對英國投資,及與不同國際持份者合作。

李小加11日強調,在國際形勢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目前也許不是進行巨額跨境交易的最佳時機,但現實是「時不我待」。港、倫兩大交易所合併後,香港不再僅是外資進出中國的門戶,也成為香港連接中國與世界提供新動力、新空間。對英國而言,可以鞏固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一個劃時代的併購案,今年最重要的亞太M&A。

第二、香港和英國都陷入危機,可以說是難兄難弟、抱團取暖。

第三、香港2012年曾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但意義和層次和這次不能比,以前只是戰術,產品線的延伸,但是這次是戰略。

第四、我相信中國政府有在背後支持這個併購案,這會是「一帶一路」政策的一大延伸。

資金港
「台灣不當資金港,去投資全世界真的太可惜!」國泰金投資長程淑芬昨(9)日對這波政府引資回台的政策,提出創意建議。

程淑芬說,台灣投資人很有發展全球投資的經驗與潛質,她也為國內金融業抱屈,2000年台灣、新加坡及香港的金融業產值占GDP比重都是8%左右,如今台灣還是8%, 但星港已占12%~16%。

程淑芬昨天出席國泰台大產學合作團隊公布「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 」記者會,她受訪時表示,台商大筆資金都往外流,貢獻新加坡、香港的金融業,程淑芬建議,可開放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開戶,而且該大刀闊斧從現行以「國籍」區分,改為「幣別」區分,讓台商或國人海外資金可放在OBU,進而投資全球。

台灣可以新加坡為範例,星國腹地小、製造業少,但全力發展金融業,極快速度發展其私人銀行業務,如今已可媲美瑞士。

多年來政府鼓吹海外資金能回台投資、或回台理財,發展台灣金融業的財富管理業務,這是件好事,但程淑芬表示,「台商回流若沒有案子可以投資,台商資金還是會出去」。

她指出,台商要回流實質產生好的長期收益,有沒有好的案子投資才最關鍵;發展資金港,首先要讓人家信任,包括政策與政治環境,另外國內商品多元性還是不夠,例如私募目前也只有投信能做。

程淑芬強調,有開放才會出現創意的業界,她建議政府主管單位,除了從處罰遶道壞行為角度思考之外,也要獎勵好行為。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商資金大舉回流,是發展財富管理的良機。

第二、台商的確可以從香港市場分到一杯羹。

第三、台灣對回流資金直接投資減免稅免,是一大突破。

第四、政府應有清楚的願景和整套的相關措施。

出口
美中貿易戰牽動訂單移轉,財政部昨天公布八月出口規模達二九○億美元,不僅在七月翻黑之後再度翻紅,更創下歷年同月新高,年增百分之二點六,表現較預期亮眼,最主要歸功於資通產品、積體電路出口暢旺,雙創歷年單月新高。

不過展望九月出口,在去年高基期因素下,預料恐將呈現衰退,預估年減幅度將在百分之一至二點五之間徘徊。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八月出口規模是「久違的高水準」,除了創歷年同月新高,也是有史以來第六次突破二九○億美元。她表示,儘管中美貿易衝突未間斷,但台商持續移回生產線,以及訂單移轉效應、國際品牌手機新機備貨需求出現,帶動八月出口呈現小幅正成長。

若從出口貨品觀察,蔡美娜指出,電子科技產品與傳產貨品呈現「強弱分明」兩樣情,其中以資通與視聽產品成長最為顯著,八月出口三十八億美元,再度突破歷年單月最高紀錄,年增率達百分之三十一點四,是近八年來最高增速。

另一項表現亮眼的貨品是電子零組件,出口值一○四點八億美元,是歷年單月次高,年增百分之七點五,其中積體電路出口顯著彈升,出口九十三點七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最高,主要受惠於旺季以及貿易戰提前拉貨效應。反觀傳產貨品,包括礦產品、化學品、塑橡膠及其製品等貨類,都遭到原料行情疲軟打擊,加上買氣低落,年減幅都超過百分之十以上。

展望九月出口表現,蔡美娜分析,去年全球景氣樂觀,美中貿易戰發動後,也帶動廠商備貨潮,使去年九月、十月出口分別高達二九六點二億美元、二九五點五億美元,如此高基期形成「兩座高山」,短時間要越過恐有難度。

不過,蔡美娜也說,美國新一波加徵關稅名單,也將持續帶來拉貨效應,預期九月仍有廠商提前備貨,在正負因素互抵下,預期九月出口衰退幅度約在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點五之間。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下半年GDP成長可以期待,出口成長,投資也成長。

第二、本來以為出口會減少,但5G和AI帶動電子業的新需求。

第三、川普為了選舉,已放緩對中國大陸的貿易制裁。

第四、台積電大敗三星,業績強勁反彈,也是出口成長的原因。

A股
大陸吸引外資活水再出招。大陸國家外管局10日傍晚宣佈將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限制,且一併取消RQFII的試點國家和地區限制。今後外資機構只需登記就可投資A股,等於全面鬆綁外資「限購令」,預料將為A股吸引更多長期資金。

QFII是指符合規定的外資機構,其募集的美元獲大陸批准後再轉換為人民幣直接投資A股。RQFII則是指離岸人民幣通過在香港的中資證券公司及基金公司投資大陸A股與債市。

2019年以來,大陸官方多次表態將放寬QFII和RQFII的准入條件及擴大投資範圍,10日外管局更是直接取消這個「外資限購令」,鼓勵外資大舉進場布局。市場預期,這對近日重返3,000點大關的A股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多。

外管局指出,今後具備相應資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只需進行登記即可匯入資金開展符合規定的證券投資。不僅大幅提升境外投資者參與大陸金融市場的便利性,也可增加大陸股市及債券市場在國際市場的能見度。

大陸自2002年實施QFII制度,2011年針對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再推出RQFII制度。外管局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8月末,QFII投資總額度為3,000億美元,獲批額度1,113.76億美元,其中包含富邦、國泰、第一金等多家台資金融機構也在其中,總計台資機構獲批的QFII額度達108.61億美元。

而RQFII制度已從香港擴大到20個國家和地區,投資總額達人民幣(下同)1.99兆元,共計222家RQFII機構獲批6,933.02億元投資額度。

新浪財經報導,跨境證券投資在大陸國際收支格局中已經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

Wind資料顯示,截至9月9日,滬深港通北向資金累計淨買入7,941.27億元。2019年上半年,大陸非儲備性質金融帳戶延續淨流入態勢,其中,境外投資者增持A股達500多億美元。

儘管外資加速增持A股,外資持有總額僅占股市總市值的3.8%,占債券總市值的2.2%,遠低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外資持有水準。

尤其在MSCI明晟公司、富時羅素集團、標普道瓊等全球主要指數公司相繼將大陸A股、債券納入其主流國際指數並提高權重後,本次鬆綁外資投資額度將為A股帶來持續資金流入,預計將吸引更多境外長期資本。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進一步向外資開放資本市場。

第二、中國資本市場越來越成熟,是最近最直接關注的事情。

第三、上半年科創板成立,下半年對外資開放,都很有意義。

第四、台灣資本市場除了台積電和聯發科,其他企業外資興趣不高,政府又限制陸資企業上市,正面臨邊緣化的危機。

(待續)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