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協會專欄 > 協會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19-04-09
創會理事長的話:智慧製造(2)

智造
因應工業4.0與智慧製造趨勢,經濟部全力推動的「智慧機械領航計畫」陸續開花結果,其中東台精機與光陽工業打造的全台首條「機車關鍵零組件智慧生產線」已正式發表,預計10月上線投產。

後續包括航太複材加工、鋁合金與難切削材料航太零件加工、汽車彈性車身組裝、彈性鞋材、水五金與手工具等智慧產線,也都將在今年底至明年中以前陸續完成建置。

目前參與這項計畫的廠商除了東台、光陽外,還包括漢翔、盟立、長榮航宇、晟田、上銀、永進、百塑等共20家廠商,涵蓋航太、汽車、機車、精密機械、製鞋、水五金及手工具等產業。

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指出,這是國內針對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領域,推動最大規模升級計畫,鼓勵業者以聯盟方式,將機器人、物聯網、感測器、大數據、網實整合及精實管理等落實於生產線中。

呂正華說,經濟部希望透過這項計畫,建置智慧製造示範產線及工廠,預計三年內可帶動廠商近百億元投資額,後續衍生商機超過數百億元,更是台灣發展成為「智慧機械王國」的重要里程碑。

目前,智慧機械領航計畫有六項子計畫。其中,「航太複材智慧製造產創領航計畫」主要由漢翔聯合盟立、喬崴進及公準等三家廠商,建立航太複材加工設備國產化及整線智慧化,協助跨入國際航太複材智機市場。

在「航太智慧製造技術開發暨聚落整合計畫」部分,長榮航宇將導入國際航空產業產品資訊管理平台,同時建置放電加工智慧產線;永進則開發國產智慧加工設備,並導入駐龍與晟田的產線。

「汽車智慧製造暨供應鏈品質推升計畫」主要打造福特六和的智慧工廠,建置國內第一條彈性車身產線,可容納多款車型在同一產線混線生產,帶動汽車體系供應鏈升級智慧化。

東台與光陽合作執行的「機車關鍵零組件智慧製造開發計畫」,稍早已在台北國際工具機展中發表首條智慧產線,光陽擬以每年二條產線速度,陸續完成換裝升級。

「智慧專業運動鞋材產線開發計畫」主要針對軟質鞋材,開發彈性件(鞋釘)自動模內嵌入系統、機器手臂適應性自動拔模等智慧彈性鞋材產線。

「水五金及手工具機產業智動化計畫」則由上銀針對水五金及手工具產業,結合資訊服務業者,共同開發智慧產線。

我們的看法: 
第一、經濟部強調製造「智慧化」,是正確的方向。

第二、如果台灣所有的行業都能夠「智慧轉型」,台灣產業就能夠脫胎換骨。

第三、現在領域很廣,包括汽車、航太、機車、運動鞋材、工具機。

第四、台灣在智慧製造的發展在亞太各國中正處於領先地位。

仁寶/精準醫療
仁寶跨入醫療領域再下一城,在內湖科學園區成立子公司「陽光活力診所」,為後續進軍精準醫療鋪路,陽光活力診所未來也將朝大型醫院邁進,把仁寶集團擁有的高端醫療資源帶入醫院,直接觸及病患的需要,醫療事業打下仁寶另一產品基礎,將成未來營運的重要推手。

根據陽光活力診所網站公布的資料,目前規劃包括心臟科、肝膽腸胃、胸腔科、新陳代謝、骨復健、耳鼻喉科、家醫科、身心健康以及泌尿科等,至於醫生來自榮總、國泰與振興等醫院。

據了解,目前陽光活力診所仍在積極籌備中,持續招兵買馬,預定在適當時機對外宣布試營運。

仁寶集團旗下的瑞寶生醫,擁有強大的GTP實驗室,並深耕癌症免疫細胞及幹細胞療法,隨著這方面的技術已經成熟,讓仁寶集團決心進軍全方位的精準醫療系統,根據陽光活力診所規劃,未來可能導入瑞寶的免疫及幹細胞療法,讓仁寶集團醫療資源與轉投資事業進一步整合。

仁寶副董暨策略長陳瑞聰表示,以前就看好癌症免疫細胞及幹細胞療法的前景,但因法規還沒核准,時機點不對,所以當年以個人資金投資瑞寶,隨政府法規開放細胞治療,瑞寶今年將掌握適當時機正式營運,仁寶將會認購股權、參與營運。

仁寶集團目前在醫療布局方面包括設計「愛糖寶App」,主要做糖尿病、遠距照護系統;成立勤立生物科技,做血糖膽固醇跟尿素三合一測試器及試片;另有智寶代理的葡萄牙電子病歷產品,正在醫院推廣;智慧病房解決方案方面則與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合作;遠距離復健感測器也跟多家醫院展開臨床實驗。

我們的看法: 
第一、明碁有醫院,仁寶也跟著開診所。

第二、台灣電子五哥包括廣達和鴻海,都往這方面發展,這是好事。

第三、電子大廠有錢,但應許多用投資和策略聯盟的方式,切入醫療領域。

第四、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跨界」如何整合。

電動車
電動車時代來臨,汽機車產業結構面臨史上最大翻轉,車輛公會統計,台灣汽機車產值約7000億元,其中汽車零件、車用電子及汽車整車,就占近6000億元,如果不「來電」,將面臨產值急速萎縮,甚至歸零壓力,成為台灣汽機車供應鏈存續的最大危機。

各國如火如荼,針對燃油車都在設定所謂落日條款,順應國際潮流,政府也喊出「2035年禁售燃油機車、2040年禁售燃油汽車」,頗有讓出空間給電動車大顯身手用意,但台灣到目前為止,只停留在象徵性的示範計畫。

車廠主管指出,雖然距離燃油車落日還有20多年時間,看來很長,但汽機車供應鏈早就提前卡位,因為要達到燃油車落日,電動車的雛形及供應鏈,至少要前10年就定位,才有足夠時間量產,否則無法無縫接軌。

動作最快的零組件廠,屬打入特斯拉供應鏈的和大、江申、和勤、世德、貿聯等台廠,瞄準的是Model 3今年起開始對美國以外市場交車,未來特斯拉若赴上海設廠,多數台商協力廠均有在大陸設廠,就能吃到這大餅。

和大董事長沈國榮表示,燃油車已經觸頂並進入停滯期,加上各國政府的電動車政策明朗化,將迎來電動車快速成長的主流時代,不僅和大,對台灣產業都是機會,台灣在電子IT領域具備雄厚的基礎,很適合做電動車。

沈國榮指出,電動車對傳統汽車工業會帶來革命性的轉變,「引擎工業」將會消失,就像數位相機興起導致底片產業崩解,當汽缸、活塞、水箱、變速箱等都會消失時,上下游的供應鏈若沒跟著轉,就會被淘汰。

整車廠方面,裕隆為納智捷打造的電動車將在今年問世,旗下華創車電則開放台灣自主整車平台,廣納有意切進供應鏈的台廠,目的就是希望無論過去是不是傳統油車供應鏈,都能藉本地平台「練兵」,卡位電動車。

整車業者表示,特斯拉高達7成的零組件供應商在台灣,整車廠是重要的支援後盾,隨著國際車廠陸續切入電動車,整車廠與零組件、車電業者必須同步轉型,以「台灣隊」之姿發揮共同搶單優勢,擴大現有產值。

我們的看法: 
第一、電動車正在翻轉全世界。

第二、台灣產業供應鏈沒有跟著轉型,應變速度太慢。

第三、台灣到現在為止,主要還是只有Gogoro比較成氣候,但汽車方面完全是空白。

第四、這個產業未來會有很大的洗牌,受創比電子業更嚴重。

風機組裝廠
全球離岸風機龍頭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去年宣布將在台灣設置亞洲首座、甚至可能是唯一1座的離岸風機機艙組裝廠,希望恐將落空;因重要合作對象沃旭(Ørsted)未能爭取到去年費率簽署購電合約(PPA),除暫緩投資腳步、與供應鏈重新議約外,近來事關國產化的「產業關聯性」審查卡關經濟部,西門子歌美颯傳出將放棄在台設置組裝廠計畫。

沃旭是全球離岸風電龍頭,去年宣布西門子歌美颯為其大彰化東南、西南共900MW風場的首選風機供應商,若雙方最終簽約,西門子歌美颯將於2021年前在台灣建置風機機艙組裝廠、落腳台中港;依歐洲發展經驗,各大風機商在市場初期發展時僅會設置1座組裝廠,唯一風機產業鏈也會落腳台灣,我國有望超前日、韓、越、印等競爭對手,搶佔亞洲唯一席次。

但因沃旭未能爭取到以去年費率簽署PPA後,即宣布暫停在台投資,丹麥總公司並發函在台供應鏈停止已動工合約執行,供應鏈全面重新議約;據了解,目前沃旭與供應商已陸續修約接近完畢,但在台相關投資進度仍暫停中。

沃旭原擬在3月宣布最終投資決定,但到了4月仍難產;傳出主因是離岸風電國產化要求卡關,「產業關聯性」審查仍在經濟部處理,未有明顯進度。官員證實有此事,坦言仍在協商程序。

假如沃旭投資一拖再拖,風機機艙組裝廠恐難留在台灣。沃旭台灣董事長柏森文說,預計2021年併網的大彰化風場,原定做出投資決定後,5月陸上工程動工,但可能因卡在產業關聯審查,被迫全面停擺。

沃旭強調,因今年躉購費率調降6%、加上滿發小時上限,對於遠岸風場營收影響將近10%,目前仍積極與政府相關單位及既有供應商溝通,尋求可執行的採購建造計畫;「沒有輕言放棄」,但的確遭遇困難。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本來是一個黃金組合:西門子歌美颯加上沃旭。

第二、沃旭作為龍頭,當然要表現他們的實力。

第三、台灣不能一廂情願,沒有龍頭策略夥伴,這個案子就沒戲唱了。

第四、台灣政策變來變去,外資不買單,這已是老問題。

台商回台
中美貿易戰的戰火不歇,台灣電子廠商紛紛展開分散生產據點的避險動作,除了前進東南亞之外,電子大廠回台投資設廠近期也蔚為熱潮。去年以來多家大廠回台獵地,包括台達電持續擴大投資中壢工業區,廣達投資華亞科技園區,其他還有英業達、仁寶等公司則是宣布投資桃園。

去年不少台商在桃園投資自用工業廠房及土地,尤以電子業為多,像是台達電就斥資20.6億元購入中壢工業區內8,000坪土地、擴建廠房,廣達則是投資42.8億元購入華亞科技園區1.1萬坪土地。除此之外,包括英業達、仁寶等也都陸續宣布在桃園平鎮等地投資。

華碩集團旗下的亞旭電腦在中國大陸生產高階網路設備,由於主要客戶是美國,亞旭電腦為了分散中美貿易戰的風險,計畫把江蘇吳江廠的無線路由器生產搬回台灣,擬投資5億元在桃園遠雄自貿港區設廠。

此外,自動化設備廠商迅得機械也在桃園市楊梅購地,計畫投資9億元回台興建智慧化生產基地。

因應台商大舉回台,擁有大量土地的憶聲去年也啟動了資產活化的計畫。憶聲表示,去年第四季出售了中壢廠一部分土地、約696坪,處分利益約1.1億元,在去年第四季認列,對於每股盈餘貢獻將近0.4元。此外,中壢總部土地總計有4,000坪,也已經簽約大型開發案,將重新蓋廠辦大樓,建案價值估計高達新台幣50億元,未來2、3年內將分為兩期興建。

憶聲也是包租公,大陸電商興起,物流倉庫需求量也大,憶聲位在上海的倉儲約有2.8萬坪,因交通便利,每年收入約1.2億元,獲利6,000萬元。由於馬來西亞大量發展太陽能產業,因此目前在當地擁有的1.5萬坪土地,除自用廠房之外,也是滿租。

我們的看法: 
第一、現在回台的還是電子大廠,別的產業不多。

第二、投資項目還是以生產製造為主。

第三、關鍵在於智慧化生產,傳統生產模式需要改變。

第四、台灣不適應大量生產,最好是「少量多樣」。

五大產業鏈
政府推動「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成果豐碩,累計到本月初已通過24家投資案,預估本月可望超過30家,投資額可破千億,帶動本勞萬人就業。但讓經濟部長沈榮津最開心的是,「伺服器」、「網通設備」、「自行車」等五大產業供應鏈已經回來了,這將奠定台灣20年發展基礎。

台商回台行動方案啟動後,短短數月已經通過24案,總投資金額到910億,帶動本國就業機會9000人。後續還有50幾家在排隊。對於這樣的成績,向來不喜膨風的沈榮津也罕見給部裡按個讚,覺得「做得還不錯」,但產業出身的沈榮津,除了量外,質也很重視。

過去台灣資通訊產業海外生產比重高達8、9成,也就是工廠都移到大陸等海外據點,但這波台商回台,讓他最感到振奮的是,包括「伺服器」、「網通設備」、「自行車」、「汽車零組件」、「車用電子」等五個產業鏈已完整搬回來了。

投資臺灣事務所執行長張銘斌就指出,「整個產業鏈回來代表的意義,就是根回來台了,不會跑掉,另一重要意義就是奠定台灣未來20年發展基礎。」

張銘斌不否認這次伺服器、網通產業蠻大比重回來,肇因美中貿易戰及政府適時啟動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這次美中貿易戰影響很大部分是跟資通有關,美國客戶會擔心設備在大陸生產會被放木馬程式風險,因此台商搬回來最符合美國客戶需求,加上台灣產業聚落完整,成了他們規避貿易戰首選。

沈榮津說,他不久前去看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林就認為移一點回來較安全,畢竟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會出問題。以這次美國課徵大陸進口商品25%關稅,利潤都沒了,「所以台商趕快轉移生產基地,這是對的。」

負責這波回流投資的投資臺灣事務所去年7月掛牌,強調台商投資客製化單一窗口,祭出「滿足用地需求」、「充裕產業人力」、「協助快速融資」、「穩定供應水電」、「提供稅務專屬優惠」等五大策略吸引台商。

身為事務所所長的沈榮津表示,目前台商最有感的3件事,分別是資金,勞工,再來就是單一窗口。統整現階段最需要就是「勞工要夠」,土地其次,因為很多廠商自身有閒置土地,只需活化就好。勞工這部分,同意讓其外勞採先聘先核,一年內先給他聘,讓生產線先動起來,再於一年內把本勞補起來。融資優惠,這部份可幫廠商省手續費1.5%,國發會也同意無上限,會全力滿足。

除了帶動產業鏈回來,台商回流推手張銘斌也點出這次方案想達成的另一個重點,就是「產業區域均衡」。他說目前產業比較集中在北部、中部,希望藉由這次台商回流能在其他地方把產業鏈建立起來,像是宜蘭利澤工業區還有空地,就可以考慮。讓宜蘭年輕人可以回宜蘭工作,不必到外地,平衡各個縣市發展。

我們的看法: 
第一、經濟部有提出明確的產業,是很好的方向。

第二、重點是「產業鏈」,說明這不只是一家企業,是非常具有挑戰的目標。

第三、伺服器和網通很合理。

第四、自行車和汽車零組件台灣過去有部分優勢,但現在有新的商業模式。   

第五、汽車電子過去不是台灣的強項,應該再結合一些外部資源。

(The End)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