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協會專欄 > 協會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19-04-02
創會理事長的話:台灣新創(2)

聯華/控股

全台最大麵粉廠聯華實業28日宣布轉型為控股公司,更名為「聯華實業投控」,分割三大塊,台灣麵食事業及台灣租賃事業以分割方式分別移轉予二家100%持有子公司,電子事業3月起合併報表納入神通電腦、神通資訊,基準日暫定9月1日。聯華實業總經理景虎士說,分割目的是為專業管理及營運彈性,未來也不排除規劃讓子公司上市。

聯華實業是聯華神通集團成員,目前是全台規模最大、市占達九成的老字號麵粉廠,去年全年營收50.97億元,年增6.19%,去年前三季稅後純益19.31億元,每股純益1.84元;昨日董事會通過,將轉型為控股公司,讓執行事業體獨立發展,是為了提升管理效能,提升集團長期競爭力,這也是繼南僑後,第二家轉型為控股公司的食品公司。

聯華實業將分割台灣麵食事業相關業務予100%持有的聯華製粉食品公司,聯華實業將按台灣麵食事業營業價值16億元,以每股16元換取聯華製粉食品公司股權1億股;也將分割租賃事業給100%持有的聯華置產公司,營業價值30億元,聯華將以每股15元,換取聯華置業股權2億股。

此外,神通電腦有二席董事辭任,且聯華實業昨已取得神通電腦部分股東支持將再增至少一席董事,就取得過半數席位,故聯華實業自3月起合併報表將納入神通電腦、神通資訊等二家子公司;景虎士說,在整合集團資源下,對未來神通資訊爭取國內外大型系統整合專案業務將更具競爭力,進一步擴大營運規模。

聯華實業在山東成立的煙台台華食品實業有限公司,設置麵粉廠及麵食加工廠,在轉型為控股公司後,將由聯華投控直接控有。景虎士提到,成為控股公司後,集團跨足各領域事業將採各自獨立發展政策,以使各事業體可專注深耕於其領域。

我們的看法: 

第一、越來越多台灣上市公司正計畫轉型為控股公司。

第二、這不僅是水平整合,也包括「異業跨界」。

第三、很多企業本業已不能再做下去,必須趕快跨入新的行業。

第四、主管機關的思維必須要再突破,才有利企業轉型。

第五、很多「跨界」未來可能必須用併購的手段達成。

 

Lyft

美國叫車服務公司Lyft將於29日掛牌上市,但因投資人需求熱烈,於27日調高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的定價區間,可望成為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以來,規模最大的IPO案。

路透報導,Lyft決定將IPO定價區間調高為70至72美元,原先為62至68美元,因為儘管Lyft虧損不斷擴大,但投資人看好其與對手Uber爭搶市占率的前景,巡迴說明會展開僅兩天便獲得投資人超額認購。

Lyft預定29日在那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是自2017年Snap上市以來規模最大IPO。但若以新定價區間的上限推算,Lyft市值將達到204.5億美元,超越Snap當年市值,躍居自2014年以來規模最大IPO案。若再計入超額配售股票等因素,Lyft市值上看243億美元。

Lyft調高定價區間的決定,顯示市場對新股票的接受度良好,也代表許多投資人寧可忽略Lyft在獲利能力和自動駕駛策略上的不確定性,也不願錯過這些高知名度科技公司的IPO。

這對預計也將在今年陸續上市的Uber和Pinterest等公司而言是個好預兆,代表這些和Lyft一樣仍在虧損的公司將會為投資人所接受。受到去年底市場震盪和今年1月美國政府關門影響,今年的IPO市場起步較慢,但從Lyft股票的需求熱烈可以看出,市場已經回溫。

Lyft去年營收較前年倍增至21.6億美元,但因營運、研發和行銷支出擴增,使去年淨損擴大至9.11億美元。Lyft比同業Uber搶先一步IPO成功,將成為首家公開上市的App叫車公司。消息人士透露,Uber預計4月在紐約證交所IPO,估值上看1,200億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今年全球第一個大型IPO,也是最大的IPO。

第二、Lyft只是老二,搶在Uber前面上市很聰明,而且可以拿到較高的估值。

第三、美國資本市場今年募資金額將超越香港,而且我相信會遠遠領先。

第四、接下來Uber的IPO仍然令人期待,他們找的CEO是很好的人選,真的把公司救起來了。

第五、台灣要對Uber制定更嚴格的法令,只能和未來生態系說bye-bye。

 

飯店供求

近日國際連鎖飯店陸續進入台灣,晶華(2707)董事長潘思亮指出,國外連鎖品牌飯店插旗台灣,不是看好台灣飯店市場,而是國內飯店供過於求,飯店業主找外援的結果,這是國內飯店供過於求的「果」。

潘思亮說,國內飯店市場供過於求,競爭非常激烈,因此新進業者為提高競爭力,只好找外援,與國際知名連鎖飯店簽約,所以不是外國飯店業者看好台灣,而是國內業者蓋太多飯店無法消化,尋求國際品牌飯店支援、解套。

潘思亮進一步指出,外國業者不帶資金進台灣,所以飯店營運風險都在台灣業主身上。

潘思亮說,10年前兩岸開放、台灣觀光市場突飛猛進,是觀光產業週期的高峰,目前新開幕的飯店多是近4-5年下的決定,換言之,4-5年前,投資者看好觀光產業的未來,加碼投資,沒想到等到蓋好開幕,景氣卻沒有想像中的好,導致供過於求、產業往下,大家只好想辦法尋求國際品牌來解套。

不願具名的飯店業者指出,國外品牌飯店紛紛到台,收取品牌授權費,或是經營管理費用,根本不用負擔營運虧損,當然樂得插旗台灣。業內人士更指出,地主規劃興建飯店,積極與國際連鎖品牌飯店簽約,也不排除是日後跟銀行貸款更快速、更方便。

根據調查,單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大台北地區就有萬豪國際集團旗下品牌萬麗酒店、台北國泰萬怡酒店、台北新板Hilton希爾頓酒店,以及洲際酒店集團旗下奢華精品酒店品牌金普頓酒店等開幕。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兩年真的很多外資來台開設新旅館。

第二、原來根本因素是房地產的高樓蓋得太多了。

第三、但我仍然抱持樂觀的看法,因為外資企業看好台灣的發展潛力,五星級飯店如君悅和香格里拉裡面老外很多。

第四、台灣若能推動打造「自由經貿區」,會成為亞太的新焦點。

 

兩岸共同市場

大陸國台辦主任劉結一28日晚間宴請前副總統蕭萬長一行時表示,擴大兩岸經濟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推動兩岸實現應通盡通;大陸海協會長張志軍也向台商喊話,「你們要積極作為,為最後建成真正意義上一個共同市場,創造有利條件」。

劉結一在博鰲金沙灣酒店宴請蕭萬長率領的台灣企業家前致詞表示,當前兩岸關係形勢嚴峻複雜,前進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但大道之行,民心所向,勢不可擋,希望大家把握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稍早在博鰲亞洲論壇的分論壇「兩岸企業家圓桌」時,張志軍會中指出三點:第一要認清中國大陸和世界發展的大勢。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兩岸共同市場」完全呼應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

第二、沒有人注意到這個政策,但它確實有很大的價值。

第三、兩岸服貿、貨貿通通被封殺,兩岸共同市場可能要等到2020以後,才有機會。

第四、政治人物需要願景,台灣今天缺乏偉大的願景,特別在經濟議題上。

 

吉利/戴姆勒

看好大陸電動車市場前景,國際車企巨頭積極聯手大陸合作夥伴搶占市場。28日傳出,以生產豪華轎車賓士聞名的德國車商戴姆勒,決定與大陸車廠吉利組建合資公司,雙方在全球共同經營發展smart品牌,smart將成為純電動智慧汽車品牌。

新京報報導,28日下午,吉利汽車和賓士汽車透過各自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戴姆勒集團與吉利控股集團組建合資公司,在全球共同經營發展smart品牌,合資公司總部設在大陸,雙方各持股50%,本次簽約儀式由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與戴姆勒首席執行長蔡澈出席。

銷售資料顯示,戴姆勒旗下的smart品牌在2018年全球銷量僅為12.9萬輛,年減4.6%,成立逾20年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目前來看,戴姆勒有意藉由吉利的支援以及進軍純電動汽車市場,做為翻轉Smart品牌現況的打算。

報導稱,戴姆勒與吉利組建的合資公司,預計將在2019年底成立。根據合資協定,全新的純電動smart將由梅賽德斯-賓士的全球設計部門負責設計,吉利控股全球研發中心負責工程研發,新車型將在大陸的全新工廠生產,預計2022年開始投放市場並銷往全球。

雙方本次合作並不令市場意外。2018年2月,吉利宣布透過旗下海外企業收購戴姆勒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收購資金約為90億美元,由此成為戴姆勒單一最大股東。同年10月,雙方還在專車出行方面展開深度合作,以50:50的持股比例在大陸組建高端專車出行合資公司。

近年大陸已成為戴姆勒的最大市場,2018年在大陸銷量達65萬輛,占整體銷量28%,但其在大陸的競爭對手寶馬集團卻緊逼在後,尤其寶馬MINI品牌2018年全球銷量達36.15萬輛,約為smart的3倍,加上寶馬2018年已和大陸長城汽車合作,用以推動MINI的國產和新電動車的量產,這加深戴姆勒在大陸電動車市場布局的緊迫感。

我們的看法: 

第一、吉利去年已買下戴姆勒10 %股權,斥資高達90億歐元。

第二、現在又跨足相同集團的Smart電動車,50/50合資,令人振奮。

第三、德國對中國的態度是中立的,這是德國未來會超越美國的原因。

第四、台灣在電動車領域要加油,現在缺乏ecosystem。

 

無人商店

統一超去年開無人商店「X-STORE」,主要考量原因為何?統一企業董事長羅智先昨天表示,並不是要節省人力成本,「而是預防未來台灣找不到服務人員」,雖然無人店不賺錢,「但是非做不可」,未來每年都還會再開一家無人店。

統一企業、統一中控及統一實業昨舉辦聯合法說會,羅智先被問到統一超商推出無人商店以及智販機,是否為了節省人力成本,他澄清,雖然現在大家都關心人力成本上升,但其實台灣人口天天變少,這是為預防台灣未來找不到服務人員。

他也指出,大家對無人店有誤解,「推無人店,不是針對我們現在這一代人做,而是為了下一代人」;他說,無人店不賺錢,「但是非做不可」,不能等到下一代才做,因有習慣養成,並需要資源系統來驗證,做無人店也須經過優化流程,所以未來每年都還會再開一家無人店。

他說,有人說無人店沒溫度,「那都是時光錯差,將來機器人也能提供很有溫度的服務」;若觀察超商業務,其實有百分之三十不用透過服務人員,這也給他們一個啟示,如果百分之三十人力可釋出,那就能重新思考超商資源配置。

外界關心,統一超有很多沒二十四小時經營的門市,他說,「我們有部分商店沒二十四小時營業的條件,其實一天十六小時都很夠了。」

另外,他提到,上海、浙江7-ELEVEN已逐漸走向進步階段。不過,過去曾有探討「上海做不好,是因為超商無法賣香菸」,但他發現,最近浙江可賣香菸,營運成績和賣菸卻沒直接相關,所以上海是經營模式還沒找出來。

他說,菲律賓7-ELEVEN市場剛好相反,菲國市場進展不是展店速度,是如何保持運作一致性、流暢性和合理性。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便利商店太普及,因此很難推行無人商店。     

第二、但這絕對是世界潮流和未來趨勢,從亞馬遜到阿里巴巴,人人都在投資。

第三、台灣人才少子化,未來並不能再依照傳統模式,不管是製造業或服務業。

第四、我們非常支持統一羅智先董事長的魄力和前瞻視野。

 

晶華/HIS

看好日系餐飲在台發展的潛力,晶華(2707)昨與日本第二大旅遊集團HIS旗下全新成立的日本飲食文化海外支援事業部締結盟約,成為HIS來台展店的獨家合作夥伴。晶華董事長潘思亮指出,雙方將以餐飲事業「孵化器」的角色出發,成為台日餐飲交流的平台與推手。

晶華、HIS雙方的合作模式,是由HIS洽詢日本餐飲名店來台拓點的意願,為其規劃金流、物流等跨國經營事宜,晶華則協助抵台籌備展店以及開店後的採購、營運與行銷等業務執行,潘思亮說,這個合作模式就是為日本餐飲來台提供一條龍的服務。

雙方合作初期在晶華麗晶精品設立快閃店,若試水溫成功,則會在晶華設立據點,法人指出,日本餐飲設立快閃店時,可望為晶華挹注短期營收,確定設立據點後,晶華則有租金收入、分潤獲利。

雙方合作後的第一個開店品牌,是來自北海道的厚鬆餅店「椿Tsubaki Salon」,預計下月登場。晶華表示,希望未來每月都有新產品上市。

我們的看法: 

第一、「加速器」變成台灣最熱門的名詞,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旅遊加速器」。

第二、「加速器」和新創發展和企業轉型有關,是好事情。

第三、加速器需要技術、管理和金融的專業。

第四、旅遊絕對是台灣值得大力發展的領域。

(The End)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