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mother_class_the_name@ > @class_the_name@
資訊中心

Date: 2019-01-29
老總的兩岸手札(189)

參議院支持重獲WHO觀察員》美國真的力挺台灣?老總:台灣沒籌碼,美國卻給我們平等的錯覺

 

參議院支持重獲WHO觀察員》美國真的力挺台灣?老總:台灣沒籌碼,美國卻給我們平等的錯覺

台灣人講求平等,什麼事情都要公平,全民共享。

一個例子是全民健保。不管你是有錢人或貧民,大家都有看病的權利。這是連老美都沒有的制度,但也正因為去醫院太方便,健保體系負擔非常沉重,正面臨破產危機。

還有一例一休,為了照顧勞工,打造齊頭式的平等,把台灣整個經濟都拉了下去。

另外一個例子是小吃,台灣小吃非常普及和平民化。以鼎泰豐為例,在用餐時去,平均要排一個小時的隊。就算你很有錢,也沒有不排隊的權利,人人平等。

台灣的民主,當然更神奇了,人人都有平等的投票權,沒有任何政黨能用威權霸凌民主。再風光的政黨或個人,都有可能從高峰墜落,去年11/24的選舉結果已經印證了這一點。

也正因為如此,台灣人很習慣要求全世界人民都要用這種方式對待我們。小英和中國大陸溝通,要求對岸平等對待,以維護台灣的主體性。聽起來很有道理,但一點兒都不現實。中國大陸同意和台灣談判,其實已認同台灣的地位。

全世界沒有真正的平等,一切看實力;平等的精神是相互尊重,不平等則是看誰的拳頭比較大。全世界國家正由多邊協定逐漸演變為雙邊協定,換言之世界變得越來越不平等。

川普可能是全世界最有權勢的人,但有時也不得不低頭。最近他和美國眾議院議長大戰,川普執意要在美墨邊境建高牆,眾議院不同意通過預算,導致美國政府運作停擺一個月,川普聲望大跌,這就是比實力。

另一個例子是英國脫歐。首相梅伊的脫歐方案以懸殊差距遭下議院否決,反映出英國民眾對脫歐的矛盾情緒。梅伊處在一個尷尬的地位,反對黨要求她爭取更多對英國有利的條件,但是歐盟卻不買單。

問題在哪裡?今天英國其實非常需要歐盟,其程度遠超過歐盟需要英國的程度,兩者的力量完全不對等。因此雖然脫歐尚未發生,但許多金融機構和跨國企業已率先撤離,對英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台灣和中國大陸的關係也是如此,台灣非常需要中國,但反之未必成立。

再來看中美科技競賽,也是一場不平等技術的角力。中國的5G技術水平已超越美國,但美國晶片實力強,川普於是用一切手段封殺華為,甚至組成「八國聯軍」,聯合英、加、澳、德等國一起對抗中國,短期內似乎占上風。

川普非常善於玩平等的蹺蹺板。他撕毀各國平等的全球多邊協定,選擇對美國單方有利的雙邊協定。然而在華為事件上,他知道美國實力不足,於是揪眾打群架,玩兩面手法。

這對華為是很大的打擊,但從長遠來看,會使華為變得更強大。去年華為智慧手機全球賣了超過2億支,遠超過蘋果,而且已開發出自己的晶片。

台灣主管機關在這個時候,跑來湊熱鬧,宣布以後公家機關禁用華為手機,並要公布一個陸製科技產品「黑名單」,理由是影響國安。

小英政府的做法,有2個目的:一是當老美的啦啦隊,二是強化「反中」等論調,讓台灣形成全面反中的氛圍。

然而台灣民眾卻和小英唱反調。根據《蘋果》2018年12月手機市調,包括華為在內的4家陸系手機合併市佔率20.5%,高於2大台廠(華碩/hTC)的14.5%,甚至高於第2名三星(18.8%),節節上升。

台灣如果要禁,是否應封殺所有陸系科技產品如微信和支付寶?我們可以想像後果為何。

上週美國參議院通過決議,支持台灣重獲WHO觀察員身分。表面上來看,時機對台灣似乎極為有利,畢竟有實力的國家力挺台灣,也可以算是台灣的實力。

但在同時,台北市美國商會發表「2019商業景氣調查」,其中有45.8%對台灣未來前景,非常有信心或稍微有信心,比去年數據55.5%降低了10個百分點。這才是最重要的信息,美國民間企業對台灣前景極有疑慮,但川普叫台灣不用怕,你覺得呢?

不只美商,上週全球最大離岸風電業者丹麥沃旭,喊停所有在台投資計劃,原因是不滿政策搖擺不定,認為有政治風險。台灣政府如不退讓,可能會有骨牌效應,連帶影響其他風電投資案,最後造成小英再生能源政策破局,回歸核電。請問誰比較有實力?誰比較需要誰?

美國商會調查指出,86.59%的美商關切台灣電力供應穩定。這就是不平等,基本上看法一面倒,難怪外商態度如此強硬。台灣唯一人人都有信心投資的地方只剩下高雄,韓國瑜創造了一個縣市不平等的奇蹟。

柯P最近接受專訪時表示,台灣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美盼台強硬只會使兩岸更困難,就像強盜搶銀行,沒發現旁邊有一堆警察。簡單地說,台灣根本沒有談判籌碼,但老美給了我們平等的錯覺。

週末讀了一本新書「樞紐:三千年的中國」,最近在中國大陸熱銷,被選為年度好書第一名。以「樞紐」為書名,指的是中國位於海洋秩序與大陸秩序的中介位置,乃世界秩序的樞紐,反應出習近平「一帶一路」,以及中國成為世界領導者的思維。

本書長達600多頁,我從頭到尾一口氣瀏覽完,感覺有些遺憾,就是沒有提到台灣,但有提到香港和新加坡。

假如中國是世界的樞紐,台灣應該有資格作為中國在亞洲的樞紐,不管從地緣、經濟、科技和文明的層次來看。

我們究竟要拚經濟,還是拚政治?要成為未來的樞紐,還是斷鏈?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