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協會專欄 > 協會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18-06-26
創會理事長的話:Google跨足電商(1)

Google/京東


大陸電商品牌京東集團和美國科技巨頭Google 18日宣布,Google將以5.5億美元(約新台幣165億元)現金投資京東,雙方將結成廣泛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這是Google歷來在大陸的最大手筆投資案,並藉此跨足大陸電商。目前大陸電商由阿里集團稱霸,京東挾Google資金與相關資源,未來與阿里之間的電商大戰發展受矚目。另外,相較於台灣電商業者仍在傷腦筋找錢,對岸電商頻頻獲得國際大咖資金挹注,未來兩岸電商國際化程度的差距,也恐因此拉大。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Google在2010年退出中國市場,但它沒有完全放棄中國市場,2015年在中國投資數千萬美元入股大陸一家搜索和智慧手表公司─墨百意公司;2017年12月,Google在北京成立了一個人工智慧實驗室,雇用超過300名員工。

澎湃新聞報導,根據協議,Google將獲得約2,710萬股新發售的京東A類普通股,發售價為每股20.29美元,等值為每ADS(美國存託股票)40.58美元,此價格為前十個交易日的交易量加權平均價格。

此外,Google和京東將在一系列戰略項目上進行合作,其中一項是在包括東南亞、美國和歐洲在內的全球多個地區合作開發零售解決方案。結合京東在供應鏈、物流領域的專業能力與谷歌的技術優勢,雙方將攜手探索打造下一代零售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個性化、流暢便捷的購物體驗。

京東同時計劃優選一系列高品質商品,通過Google Shopping在全球多個地區進行銷售,在美國和歐洲等地區推出一系列可供出售的商品, 這項服務可讓用戶在電子商務網站上搜索產品並比較不同賣家之間的價格。

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表示,與Google合作開啟廣闊的創新空間,為全球消費者打造優質消費體驗,這是全球零售現代化進程的重要一步。在京東6月18日全球年中購物節最高潮之際,這次合作讓掀開一個新的篇章。

Google首席商務官Philipp Schindler表示,非常高興與京東合作,共同探索為全球零售生態提供下一代解決方案,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個性化、流暢便捷的購物體驗,讓消費者能夠隨時隨地以他們想要的方式進行購物。

我們的看法:

第一、 Google也跨入電商領域,這是很不尋常的。

第二、重點是8年前Google撤出中國市場,現在正準備重新進入。

第三、Google當年離開中國大陸是因為不認同中國的民主價值,但現在大輻髮夾彎,台灣呢?

第四、京東已越來越穩,度過了最艱困時期,現在不論騰訊、沃爾瑪和Google都與其結盟,一起對抗阿里,陣容強大。 


獨角獸/Mercari

日本二手商品交易應用程式Mercari周二在東京證交所掛牌,欲透過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籌資12億美元,該公司將成為日本首隻科技獨角獸公司。

Mercari擬以每股3,000日圓的價格出售4,350萬股,將籌資1,305億日圓(約12億美元),以資助海外業務擴張計畫。Mercari打算將日本的成功經驗複製到海外市場。

Mercari於2013年創立,讓使用者利用智慧型手機買賣二手商品。自公司創立以來,Mercari的應用程式下載次數達7,100萬次。Mercari在日本經營得有聲有色,但美國和英國市場仍有努力空間。

Mercari在2014年揮軍美國市場,加入OfferUp、Letgo、Wish和Poshmark等新興線上商場的行列,努力向eBay、亞馬遜(Amazon)和Craigslist等現有大型業者的客戶招手。

GGV Capital主管童士豪(Hans Tung)表示,越來越多用戶使用手機上網,新進對手仍有扭轉市場局面的空間。他認為Mercari在日本市場表現可圈可點,但在美國的前景仍有待觀察。GGV投資Mercari的競爭對手Wish、OfferUp和Poshmark。

在截至2017年6月止的會計年度,Mercari營業利益揚升15%至36億日圓,但海外市場卻呈現虧損。Mercari表示,至今年3月底止的9個月,總營業損失達19億日圓。

截至3月底止,Mercari應用程式在美國的下載次數達3,700萬次。松井證券分析師久保田表示:「考量美國的人口規模,下載Mercari的人數仍顯得相對微小。」Mercari於去年3月在英國推出應用程式。

我們的看法:

第一、IPO募資12億美元,非常驚人。

第二、這是一家以商業模式取勝的新創企業,在日本不多見。

第三、從日本跨足海外,是未來的增長點。

第四、全球經濟不佳,二手商品大行其道。 


對陸好感

台灣民意基金會17日舉行「2018台灣人最喜愛的國家」民調發布會,有關台灣人對大陸的印象或感覺如何」,民調顯示,有4成9的人對大陸基本上有好感,4成4的人反感,這是台灣人對大陸有好感的人首度多於反感的人,為一歷史性轉變。

台灣民意基金會昨日舉行民調記者會,由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主持,前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彭懷恩、台師大台語系教授莊佳穎等均列席與會,就蔡英文的聲望、賴清德內閣施政表現的民意反應、台灣人對蔡政府有效維護台灣國際生存空間的信心,以及台灣人最喜愛的國家等進行討論。

有關台灣人對大陸的印象,游盈隆補充相關數字表示,在台灣25歲到54歲的龐大青壯年族群中,有高達50%以上的人對大陸有好感;大學與以上教育程度的成年人,也有過半數的人對大陸有好感,在台灣社會中,青壯年人口、高教育程度的人對大陸有好感,這是值得去研究的現象。

游盈隆指出,與去年相比,可發現台灣人對大陸的好感增加了4.4個百分點,反感方面下降3.5個百分點;尤其兩岸現今那麼敵對,而台灣人首度對大陸的好感多於反感,這是他數十年研究台灣政治以來,極重要的轉變。

針對台灣人對大陸好感度上升,莊佳穎則分析,台灣越來越年輕的世代看了大量的大陸劇,台人會使用淘寶購物、收看《中國好聲音》等消費文化、流行文化開始成為影響台灣人對於大陸好感的因素,這可望成為一種趨勢,像是以前台人「哈日」,因此大陸的消費文化與流行文化可能會牽動東亞社會。

而有關近期的緊繃的兩岸關係,民調顯示,在年滿20歲的台灣成年人中,有高達8成的人認為大陸近期對台所發動的動作,譬如挖走台灣非洲友邦布吉納法索、杯葛台灣參加今年世界衛生大會等,是不正當的行為。

但另一方面,台灣人對蔡政府面對大陸強硬壓縮台灣國際生存空間,民調顯示出,高達60.3%的人沒有信心,32.7%對蔡英文政府有信心,沒信心比有信心的多了27.6個百分點,為巨大的信心落差,顯示出台灣人對蔡政府的外交信心相當薄弱。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對大陸有好感的人居然超過沒有好感的人,這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重大。

第二、未來這個趨勢肯定會持續下去,即使大陸打壓台灣也無法改變。

第三、我不認為好感原因是由於陸劇和淘寶,而是大家普遍已經認識到中國崛起的現實。

第四、更重要的是,台灣因為民主,反而陷於經濟困境,藍綠惡鬥,停滯不前,大家當然會對快速成長的中國大陸有好感。 


陸企/歐美生醫

在中國資本市場掀起一波獨角獸(市值逾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熱潮之際,一些中國的資金則正在積極投入西方新興生物科技和醫療技術初創公司,支持這些新興企業高成本的研究發展。

華爾街日報日前援引貝恩公司(Bain & Co.)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風險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對海外醫療保健行業的投資規模,達到創紀錄的35億美元,遠遠高於4年前的5億美元。這些資金大部分用於買進美國和歐洲公司的股權,對諸多歐美生醫科技公司來說,這類投資已經成為重要的資金來源。

以血液檢測初創公司Grail Inc.為例,該公司今年5月完成一波3億美元的增資,來自9個投資機構,全部來自香港和中國。

來自中國的投資者正積極協助歐美的製藥、設備及診療公司,進行大規模的投資。據Delogic的資料顯示,今年至目前為止,上述類型公司,獲得的投資金額達136億美元,首次公開募股(IPO)集資金額19億美元,是20年以來同期第2高水準,僅次於2005年。

而在醫療保健領域方面,近年來強勁的表現,同樣吸引中國投資者的關注。據總部設在上海的顧問公司ChinaBio表示,去年,專注於醫療保健領域的中國風險資本及私募基金,共募集400億美元,是2016年募集金額200億美元的兩倍。

此外,北京的風險投資基金本草資本,已經投資10多家美國健保初創公司,包括總部位於馬里蘭州洛克維爾市的Oncolmmune.co。

本草資本創始合夥人劉千葉表示,該公司將幫助這家美國健保初創企業,今年在中國測試的1款治療急性移植抗宿主病的試驗藥物,他指出,這種病,在幹細胞移植後可能出現。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和香港都在積極發展生技產業,對台灣形成壓力。

第二、台灣有技術優勢,但不懂資本運作。

第三、中國大陸企業收購歐美生技公司,然後再回到大陸市場上市,可以後來居上。

第四、相信2年內中港生技業者的規模一定會追上來。


小米/CDR

近日在大陸股市備受關注的CDR(中國存託憑證)第1股小米科技,19日宣布,該公司決定延後發行CDR,中國證監會也回應指出,尊重小米集團的選擇,並取消小米發行CDR申報文件的審核。

市場人士表示,中國證監會想推動CDR,需要挑1個好的案例當做首家CDR企業,最終選擇小米,但整個決策時間非常短。小米和中國證監會雙方是經過溝通,最後才做出這個選擇。「這個CDR上市案,大家都要『顧全大局』」。

東方財富網報導,小米官方微博昨日早上指出,公司經過反覆慎重研究,決定分步實施在香港和大陸A股的上市計畫,即先在香港上市之後,再擇機透過發行CDR的方式,在A股上市。小米公司並向中國證監會請求延後審核該公司的CDR發行申請。

小米集團上周在中國證監會官網更新CDR招股書顯示,小米擬以發行的B類股票,作為擬轉換為CDR的基礎股票,占CDR和港股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7%,且此次發行CDR所對應的基礎股份,占此次CDR和港股發行總規模(含老股發行規模)的比例不低於50%。

財經網報導,中國證監會對小米發行CDR,展現出高度支持。從6月7日小米報送上市申請,到6月19日的上市審議,創下中國證監會最短審議記錄,僅用12天,比此前工業富聯(富士康)的36天審議記錄還要快。

據1位接近小米集團人士表示,中國證監會想推動CDR,需要挑1個好的案例,做為首家CDR企業,因而選擇小米,但整個決策時間非常短。

該人士說:「我相信第1個評估標準,一定是1家高品質公司,小米多方面都滿足他們的訴求。」他也指出,要同時在陸港兩地上市,非常不容易,很多事情要從零開始摸索。

這場A股第1檔CDR的發行,在多方看好的情況下,小米突然改變態度。多位市場人士認為,這次轉折,源於中國證監會和小米雙方都沒有準備好。

業內人士認為,這次整個過程,時間極為緊迫(包括CDR基金),畢竟涉及到境內外市場的銜接問題,有大量技術問題,稍微暫緩不是壞事。如果強推,隱患才多。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兩地同步上市,存在很多技術問題。

第二、另外是估值問題,大陸有23倍本益比上限,但香港沒有,難怪中國證監會要求小米解釋估值合理性。

第三、如果小米A股可以上市,就形成A股估值的漏洞。

第四、「雙方都未準備好」,是中肯的說法。


凱美/帛漢

瞄準物聯網、車載以及5G,國巨集團孫公司凱美以溢價14.47%合併帛漢,帛漢正式加入國巨家族,凱美強調,併購對象不限於被動元件產業,集團預計在2年之內坐穩百億營收,與奇力新並列為國巨集團旗下的兩大百億次集團。

帛漢是國巨家族中第一家非被動零件廠,此舉也宣告國巨要打的不只是被動元件世界盃,而是高附加價值電子零組件的世界盃。

(待續)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