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mother_class_the_name@ > @class_the_name@
資訊中心

Date: 2018-02-12
老總的兩岸手札(145)

我們憑什麼吸引像Google、Amazon這樣的企業進駐?3個特點,看出台灣真正價值

商業週刊/2018-02-12/黃齊元
 

照片來源:pixbay

一個深圳協會的負責人來拜訪我,討論彼此業務的合作,我注意到她的提案有用「大灣區」這個名詞,特別和她就此交換意見。

過去我們曾經共同舉辦活動,用的是「海峽兩岸」的名號,也曾用過「兩岸三地」及「兩岸四地」(包括澳門)等名稱,但曾幾何時,現在被新的「大灣區」概念取代。

大陸國務院去年推出「粵港澳大灣區」,整合廣州、珠海、深圳、香港和澳門等地,形成一個全新的龐大經濟區,未來和紐約、舊金山和東京等灣區一樣有競爭力。新的高鐵今年也將通車,從香港經深圳到達廣州,只要48分鐘。

這其中最重要的趨勢是深圳崛起,成為涵蓋金融和科技的超級創新城市,然而香港卻漸漸消失,內地經濟向外延伸,變成一個超級大都會。我的深圳朋友特別把「粵港澳」三個字拿掉,否則深圳的獨特性就被廣東埋沒了;深圳認為他們比廣州更優秀,乃真正的智慧城市代表。

最近中國大陸「國家中心城市」名單終於決定,11座城市獲此稱號,上榜的有天津、重慶、瀋陽、南京、武漢、成都、西安、杭州、青島、鄭州與廈門。不同於北上廣深等「全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是在大陸內部扮演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的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已躍升為全球城市,代表其不再僅局限國內, 而是一個真正和區域連結的超級城市,這和1994年台灣企圖打造的「亞太營運中心」很類似。

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深圳對香港的影響遠超過香港對其的影響。兩者均有發達的金融產業,但深圳擁有香港不具備的新經濟基因,形成龐大的創新創業能量,而未來趨勢是由新經濟帶動傳統經濟變革。另外一個因素是香港土地已經飽和,未來人口勢必要往內地移動。

大灣區對於台灣的衝擊令人難以想像,以前我們常用的名詞如「中港台」或「大中華」將不再適用。當然小英會非常高興和中國大陸脫鉤,但是失去區域連結的台灣將何去何從?「四小龍」概念褪色後,取而代之的一條新的東方巨龍。

近期美國城市間最盛大的話題,莫過於亞馬遜計劃在238個城市中選擇「第二總部」,一個月前並已初步選出20個城市。亞馬遜預期可以帶來5萬個高薪職位工作機會,將投入50億美元興建硬體,而且在建造過程中還會創造成千上萬的工作機會。

亞馬遜對西雅圖的貢獻是空前的。2010年到2016年,亞馬遜為西雅圖創造380億美元的經濟產值。2010年,亞馬遜在西雅圖員工僅5,000人,如今已達4萬人,計畫增至5.5萬人,整個西雅圖人口也才不過70萬。2013和2017年,西雅圖兩度當選美國發展最快的主要城市。

全美公共市政建設正興起前所未有的改革熱潮,各地政府為了吸引亞馬遜,無不使出渾身解術,包括提供免稅措施,甚至將地區重新命名為「亞馬遜」。

亞馬遜表示新總部需要人口超過100萬人的大都市,並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便利的公共交通、強大的學校支持、技能豐富的勞動力、穩定友好的商業環境,另外對於房地產開發有創新意識。換言之,不只是經濟因素,也考慮到了政治和社會因素。

這次入選了20個北美城市,雖然有傳統的大都會如洛杉磯、紐約和芝加哥,但考慮交通及租金成本,比較可能勝出的應是二線城市,包括德州奧斯汀, 亞特蘭大及北卡羅來納等。

我們正面臨新的時代,像亞馬遜這樣公司帶來了全新巨大的生態系統。台灣過去20年是由台積電相關的半導體產業鏈所主宰,但現在必須由新的生態系來接棒。我們缺乏自身的數位經濟生態系,因此需要加速引進外國生態系,補足生態鏈上的各個節點。

作為亞太地區招商引資的末端班,台灣政府需要重新研習相關學分,思考如何運用創新手段,營造新經濟環境,吸引外商進來。

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經濟體和市場,甚至超越美國,外資如Google正重新進入中國市場,接下來將會強化在亞太的布局。外商不可能把雞蛋完全放在中國一個籃子裡,勢必在亞太地區尋找第二總部,台灣準備好了沒有?

我們憑什麼吸引像Google或Amazon這樣的企業?最重要的是地緣優勢,台灣靠近中國市場。其次是對資訊的尊重,我們講求信息的自由流動,不會過於控制。台灣以往有良好的硬體基礎,如今可以和軟體相結合,發展各種AI應用。此外,我們有優秀的人才,以及舒適低價的生活環境。真正的「台灣價值」在於「連結未來、連結世界」。

在中國以外,台灣最大的競爭對手是新加坡,亞馬遜近期也在新加坡部署重兵,但成效有待觀察。新加坡距離中國有一段距離,普通話並非主要語言,但擁有亞洲第一名的學府,政府效率超越台灣很多,對於Smart City的投入更是驚人。

時間是2021年,一封信即將寄出:「親愛的貝佐斯先生,您好,我是新的台北市長,請容我向您自我介紹。3年前您在北美成立第二總部,成為亞馬遜的轉捩點,如今貴公司的市值已經上兆,成為全球龍頭。欣聞貴公司計劃在亞太區成立第二總部,或許我們尚不在您的雷達螢幕上,但請讓我來告訴您-Why Taiwan?相信您不會失望。」

這是一封未來的信,我們有3年的時間準備。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