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協會專欄 > 協會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17-10-02
創會理事長的話:新經濟領域(1)

阿里/亞馬遜

今年以來,大陸電商龍頭阿里巴巴的股價扶搖直上,即將趕上全球電商之首亞馬遜,兩家企業2個月前市值尚相差千億美元,目前差距已不足100億美元,可見阿里巴巴追趕腳步之快速。

第一財經報導,今年阿里巴巴股價由88美元倍增至180美元,市值已突破4千億美元,進入全球市值前10大企業之列。截至上周五(22日)收盤,亞馬遜市值4,565億美元,阿里巴巴市值4,507億美元,兩者差距僅有1.3%。

中國經營報報導,隨著阿里巴巴股價快速飆漲,該公司已成為分析機構的新寵兒,其受重視的程度更甚於亞馬遜。華爾街研究阿里巴巴的機構暴增,當前已有47家分析機構研究阿里巴巴,且當中無人給出「賣出」評等;與之相對,研究亞馬遜的分析機構有44家,其中一家給了「賣出」評等。

美國投資機構MKM Partners報告指出,因有著強勁流量增長、廣告擴張潛力和迅速開發東南亞電商市場的步伐,阿里巴巴可謂大型互聯網公司中基本面最好。報導也引述中國電商協會中一位專家分析,投資機構買的是未來的盈利能力,雖然亞馬遜營收規模更大,但阿里巴巴立基於消費能力強悍的大陸市場,盈利能力更健康。

雖然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多次表示,阿里巴巴和亞馬遜並非同一類型的公司,但兩者在東西世界電商、雲端領域的統治地位難免使人相互比較。

對於雙方根基業務電商,當下主戰場已轉移至人口激增的東南亞、印度市場。阿里巴巴收購Lazada等當地電商,更在多國投資支付業務。亞馬遜進入新加坡、印度市場,憑藉送貨速度大打閃電戰。

雲端市場則被視為雙方下一個主戰場,亞馬遜的AWS無疑是全球霸主,但立基於大陸市場的阿里雲更以96%的高成長營收緊起直追,逐漸有和AWS、微軟、Google雲端三強較勁的趨勢。 新零售業務阿里巴巴更可謂行業先行者,今年亞馬遜收購全食超市引起轟動,而阿里巴巴已在去年投資盒馬鮮生開始布局,更陸續投資三江購物、聯手百聯集團等。美國分析機構TheStreet報告指出,在新零售領域,應稱呼亞馬遜為美國的阿里巴巴。

我們的看法
第一、以現在的態勢,阿里在年底以前,市值應該可以超過亞馬遜。

第二、關鍵是歐美大型基金已經開始研究阿里了。

第三、阿里的本益比不到40倍,比起亞馬遜的180倍要低得多。

第四、中國電商市場的增長潛力也超過美國。

第五、在三年之內,這兩家公司股價都有可能翻一倍,彼此都在推O2O。 


中國金改
大陸集結各財經專家,近日發布描繪金融開放願景的《2017徑山報告》,其中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長朱雋認為,大陸需進一步推動金融業開放,引入更多外部競爭改革金融體制,更應增加匯率靈活性,讓匯率變化更多由市場機制決定,並建立宏觀、微觀的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框架,進而達到穩健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認為,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開放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來看,進行匯率改革是一個比較好的時間點,主要在於過去一直努力消除的單邊貶值預期已經解除。

新浪網報導,該報告內容指出,金融業對外開放應該遵循三大原則。第一是繼續維持擴大金融業開放、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減少資本管制的「三駕馬車」方向。第二則是持續秉持以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為核心的金融業開放,並在開放同時確保做好風險防範、監管能力同步跟進。

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籌畫的《2017徑山報告》主題為「積極、穩健地推進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共分7個章節。這也是大手筆囊括人行官員、IMF前官員,以及來自各大學校、機構知名學者,首度就大陸金融開放議題進行全面的深度探討。

報告說明,雖然大陸從加入WTO以來,金融業市場與機構的開放程度提升,但對外開放程度仍然不足,例如外資金融機構市占率始終低迷,且在持股比例、業務範圍對外資也有諸多限制。但由於金融業本質是競爭性行業,該報告更強調,只有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才能有助於提升金融機構競爭力,從根本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報告提及,整體來看,短期內金融面可開放的包含放開外資機構持股比例與業務限制;會計審計盡可能與國際接軌,同時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有序實現資本帳兌換。

另從商業和貨幣政策體系來看,IMF前副總裁朱民認為,債券市場是大陸重要的金融開放切入點,因為債券市場是形成貨幣政策、基準利率的基礎市場,對大陸來說,債券市場國際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議題。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的金改值得台灣主管機關重視,這和金融市場國際化和自由化有密切關係。

第二、中國大陸正在積極推動金融業的開放,台灣卻在研究如何加強管制。

第三、人民幣在10年之內一定會成為真正的國際貨幣。

第四、這次金改關鍵精神是「推進金融業開放,減少資本管制」。

第五、台灣需要有更開放、更國際化的金融願景,才能維持競爭力。 


銀行+互聯網
上海證券報25日報導,中國銀行宣布與騰訊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定」,中銀香港同時與騰訊簽署合作協定,以推動雙方金融合作和創新的更進一步發展。中行攜手騰訊,讓外界注意到大陸金融機構與互聯網公司積極尋求結盟,以應對科技與金融整合的大趨勢。

華爾街見聞報導,今年6月,「中國銀行—騰訊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已正式掛牌成立,雙方合作重點在於雲端運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希望能共建普惠金融、雲端金融、智能金融和科技金融。

在此之前,大陸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另外三家: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也在過去幾個月陸續與各家網路公司完成結盟。

建設銀行今年3月就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定。依據協議,螞蟻金服將協助建設銀行推進信用卡線上開卡業務。三方還將推進線下線上通路業務合作、電子支付業務合作等。未來,還計畫實現二維碼支付互認、支付寶將支持建行手機銀行App支付。

工商銀行則是在6月與京東金融集團簽署金融業務合作框架協議,雙方除將在金融科技、零售銀行、消費金融、企業信貸、資產管理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還將合作開發新的服務模式或創新產品。雙方並就京東集團與工行在物流及電商領域合作進行探討。

同樣在6月,農業銀行也與百度簽署框架性合作協定,同時揭牌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雙方將共建「金融大腦」,在精準行銷、客戶信用評價、風險監控、智能投顧、智能客服等方向探索具體應用,並在金融產品和通路使用者等領域展開合作。

對於四大行和四大互聯網公司的結盟,北京商報指出,互聯網公司的優勢在於數據與技術,這部分也是傳統金融機構的相對劣勢,雙方合作可實現優勢互補。

經濟觀察網引述分析,傳統上銀行增加實體網點、自助銀行和社區銀行成本較高,又受到線上互聯網企業的挑戰分流客戶,在「腹背受敵」下不得不另謀出路。

大陸互聯網巨頭對於與銀行結盟也十分熱衷。據統計,迄今,BATJ與銀行間的戰略合作已超過20起,其中,阿里巴巴已與十家銀行建立戰略合作,騰訊和百度則分別與七家、六家銀行建立戰略合作。京東速度相對較慢,目前則只與中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達成合作協議。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四大銀行和BAT緊密戰略合作,是Fintech發展的里程碑。

第二、這就像「O2O」,代表線上與線下的融合。

第三、大陸的銀行掌握太多資源,因此新經濟的企業一定要和銀行合作。

第四、台灣尚未進展到這個階段,因為缺乏類似阿里巴巴具有實力的新經濟互聯網企業。 


台達電/晶睿
台達電子(2308)26日宣布,公開收購晶睿股權屆滿達成,總計收購4,026萬股,占晶睿目前流通在外股數49.22%,台達可望強化在樓宇自動化布局。

台達電在上個月8日宣布以每股98元收購晶睿55%股權,預計收購量4,499萬股,最低收購數量2,863萬股,占晶睿在外流通股數35%,台達電上周五先行公告已達成最低收購門檻35%,昨天公告最後收購總股數為4026萬股,占晶睿在外流通股數49.22%。

台達電因應全球市場的快速變化以及強化台達的成長動能,極透過併購方式,提升競爭力。台達電主管表示,樓宇自動化是全球具高度發展潛力的產業,也是台達未來業務發展的成長動能之一。安全監控是樓宇自動化的一環,其應用領域更可延伸到智慧城市。

晶睿深耕安控領域17年的影音整合技術,並因應物聯網趨勢,積極發展智慧影像分析方案,進而提供大數據資訊。此次公開收購達成,將可結合雙方在技術與市場上競爭優勢,發揮綜效。

晶睿是安全監控解決方案領導品牌,高度注重技術與研發,近年朝向解決方案與品牌市場發展,一旦結合台達電的整體實力,將可從多面向為晶睿帶來助益,進而提升股東權益。

在產品方面,雙方可共同開發創新解決方案,擴大產品及解決方案應用;在市場面,可加速業務拓展;在生產面,可擴大採購規模,提升議價能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次公開收購收購到了49.22%股權,基本上相當成功。

第二、目標55%,最低收購數量是35%,49%算是很理想。

第三、台達電是台灣少數不斷在往新經濟領域有系統布局的企業,而且經常透過併購手段。

第四、晶睿專長在「安全監控」,但台達電的樓宇自動化可以互相結合。

(待續)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