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協會專欄 > 協會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17-09-25
創會理事長的話:凋零的伏虎 (1)

陸銀/外資上限

中國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的一籃子計畫,已經準備上路。彭博報導,中國人民銀行19 日將召集主要金融機構及銀監會等監管機構討論。而一籃子計畫包括將解禁外資在中資銀行入股不得超過25%的上限。

報導指出,研討議題鎖定進一步放寬外資金融機構市場准入限制,可能產生的影響。而人行主導草擬的一籃子計畫,包括放寬外資在中資銀行入股不得超過25%的上限、鬆綁各金融行業股權比例、擴大開放中資機構引入外國投資人等。

其中受矚目的是,一籃子計畫也包括開放外資銀行卡清算組織的准入,但細則要由銀監會拍板,尚未最後確定。人行將進一步檢討中資金融機構與外國戰略投資者合作的經驗,以擴大金融業開放的次序,和調整放寬各金融行業股權比例的程度。

知情人士指出,人行此舉是為貫徹落實此前國務院要求進一步擴大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對外開放,明確對外開放的時間表、路線圖。

大陸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宣告要從進一步減少外資准入限制、優化營商環境等五方面,提出促進外資增長的政策措施。

其中,在進一步減少外資准入限制方面明確提出,進一步擴大市場准入對外開放範圍。

專家解讀,這是繼「吸引外資20條」,對在華外資企業提供更加開放公平便利的投資環境後,又一個震動金融業的重大消息。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認為,下一步,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重點主要在於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健全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完善人民幣國際化基礎設施,提高人民幣支付和計價貨幣地位。

也可預期人民幣資本項目將實現可兌換,加快資本市場開放步伐,允許更多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在境內市場融資,完善外匯儲備管理制度,加強跨境資本流動的監測、分析和預警。

同時,國務院提出推進證券業對外開放,證券公司外資持股比率進一步鬆綁,未來更多合資券商加入證券行業。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對外資越來越開放。

第二、這次是對金融業的開放,意義非凡,過去金融業限制很多。

第三、大陸對P2P等法令有收緊,但沒想到銀行對於外資卻更加開放。

第四、然而台灣卻反其道而行,反而對金融業嚴加監理。

第五、當然金融業的確需要管理,加強公司治理,但也需要有興利的大藍圖。 


四小龍
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18日發布「亞洲之聲」報告指出,過去台港星韓並列號稱「亞洲四小龍」,在人口紅利衰退下,影響經濟表現將成「凋零的伏虎」,而由印度、印尼、菲律賓等蛟龍乘勢而起。

根據報告,亞洲的風向正值轉變之際,日本與中國的兩波人口成長已開始消退,並將由第三波成長取而代之,而印度是助長這波成長的主因;印尼與菲律賓則因人口組成變化,與印度相似,因此緊跟其後,皆將帶動出乎一般大眾意料的成長。

過去在1980至1990年代期間,台韓星港並列號稱「亞洲四小龍」,但在人口紅利的衰退之下,可能已變成「凋零的伏虎」。

以日本為例,高齡化與人口下滑已對日本造成問題,其潛在經濟成長率一再下滑,自1980年代的3-4%,如今僅剩不到1%。多數人士認為這種「跌跌不休」的情況與勞動人口縮減有關;另外,攀升的退休人口支出也持續惡化政府預算赤字。日本政府公債已達年度國民所得的兩倍,目前高居世界第一。

發生於日本的問題,在中國皆因其規模之大而更凸顯。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已超過1.5億,且一胎化政策的影響不久後便會浮現,將使下一代的人口大幅銳減。若中國步上日本的後塵會是最糟的情形,將面臨成長下滑、政府預算赤字惡化,並對房地產與金融市場帶來壓力。

亞洲許多國家包含泰國、香港、台灣、新加坡與韓國,其情況與日本如出一轍,這些國家大部份具有較長的預期壽命與偏低的出生率。此外,除了「量化」的問題外,有調查報告發現,大量的年輕人一旦發現機會,便會考慮移居其他國家,「質化」上的問題更進一步危及了長期的勞力供給。

我們的看法
第一、亞洲四小龍已經是過去式,未來不再是高成長的所在地。

第二、從投資角度,現在應該積極發掘「新四小龍」。

第三、像台灣和香港,目前最需要的是轉型,不是成長,因此資本市場企業需要重組。

第四、台灣一定會走上和日本一樣的路,未來幾年停滯幾乎沒有什麼成長。

第五、台灣企業和年輕人應該往新的成長區域移動。 


友嘉/新加坡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自許友嘉成為全球智慧製造領導廠商,積極布局銷售通路,將與香港掛牌的新加坡創達科技攜手合資設新銷售公司FFG-CW,將友嘉集團旗下歐洲品牌工具機搭載機器手臂的客製化自動產線搶進東南亞及印度市場,年銷售金額估達3億歐元。

朱志洋表示,友嘉為擴張全球版圖,要從智慧機械邁向智慧製造及智慧工廠,持續併購與智慧製造相關的工具機廠,與歐洲、美國、日本及台灣各1家工具機廠洽談併購案外,基於工業4.0,在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及大數據重要性遠勝過機械,未來不排除併購軟體廠商,還計劃與1家國際大廠在工業4.0攜手合作,將台灣打造為對方在亞洲的工業4.0生產及研發基地。

朱志洋指出,在銷售通路上會採取收購通路廠商、國際合資或自建通路三管齊下,以期成為全球最強的通路廠商。

友嘉將與在香港掛牌的新加坡創達科技攜手合資在新加坡成立FFG-GW行銷公司,由友嘉持股過半,攜手搶攻東南亞及印度市場。19日將召開全球記者會對外宣布。

東南亞市場目前占友嘉工具機事業營收還不到3%,2025年目標年銷售3億歐元,營收佔比約10%。朱志洋表示,友嘉也前進印度設廠,本月底先在舊廠區試量產第1台機台,明年8月正式量產,採取產銷分離策略,第1年產值2千萬美元,生產從友嘉的加工中心、麗偉的車床及眾程擅長的磨床。

創達董事長黃觀立指出,他創立創達30年,早年將惠普等大廠生產線從歐美移轉到亞洲落戶在新加坡,年營業額2億美元。友嘉併購的SNK原本是創達客戶,9月間開始與朱志洋洽談合作。他看好未來歐洲汽車、航太、醫療及尖端工業4.0技術移轉至亞洲,希望落地在新加坡,搶攻東南亞及印度市場,目前已將義大利JOBS總計12套應用在航太零件業的智慧工廠無人化產線先在馬來西亞先安裝8套,後續維修服務由新成立FFA-CW負責。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友嘉是全球第三大工具機業者,不斷在全球併購。

第二、過去友嘉客戶以歐美和中國大陸為主。

第三、這個南向的合作案值得喝采,令人耳目一新。

第四、重點是這家合資公司是一家行銷公司,不是工廠。

第五、台灣企業未來要多加強國際行銷和策略聯盟,特別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陸資
蔡政府去年520上台以來,截至今年上半年,兩岸貿易並未出現明顯波動,但在陸資、陸客及大陸商務人士來台方面則大幅銳減,海基會接獲的台商經貿糾紛協處案件也明顯下滑。

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今年6月兩岸貿易額為110.1億美元,年增19.8%,今年除了1月以外,2月至6月兩岸貿易年增率均以兩位數增長;蔡政府去年5月上台以來,兩岸貿易僅有去年5月、6月出現負增長。顯示兩岸貿易並未因民進黨執政受到太大衝擊。

不過在大陸商務人士來台交流方面,則出現明顯變化。根據移民署統計,馬政府執政時期的2015年,大陸商務人士來台交流人數多達11.2萬人,去年則銳減至8.7萬人,今年1月至6月的人數不到4萬人,估計全年恐不到8萬人。

至於陸客來台觀光方面,人數也持續銳減中。根據移民署統計,2015年有333.5萬名陸客,去年減少至273.6萬人,今年上半年為91萬人。

交通部官員預估,今年陸客來台人數將較去年減少100萬人次。業者預估,以每人每日平均消費198.43美元、停留七天計算,將減少觀光收入426.5億元,對於我國觀光相關產業的衝擊相當大。

在台商赴大陸投資方面,並未因民進黨執政而放慢腳步。投審會6月核准53件赴陸投資案、金額為16.6億美元,創蔡政府上台以來的次高紀錄。

在陸資來台投資方面,今年1至7月核准陸資來台投資件數為79件,較去年同期減少11.24%,投資金額共1.58億美元(約新台幣47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4.72%。

展望全年,投審會保守估計,除非下半年出現陸資大舉來台投資,否則全年恐不及去年陸資來台投資的110.37億美元。而去年僅是前年(2015)陸資來台投資479.68億美元的五分之一,這顯示近兩年在換黨執政後,陸資來台投資明顯降溫。

兩岸關係不佳,也明顯影響大陸台商與海基會打交道的意願。

根據統計,在馬政府時期,海基會協處台商經貿糾紛案件每年多達五、六百件,2009年更高達796件。不過去年已銳減至292件,今年1月至6月僅126件,估計今年全年的數字將再創新低。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兩岸關係陷入谷底,陸資短期不會再來了。

第二、過去來台的大型陸資以國企為主,但未來不會再有了。

第三、中國大陸民企不會光明正大的來台灣,未來可能會化身外資進來。

第四、未來二年台灣經濟會面臨更寒冷的冬天。

第五、台灣不改善兩岸關係,外人投資不會有起色。


MSCI中國指數
隨著今年大陸股市表現強勁,明晟MSCI中國指數亦同步走升。18日該指數較前個交易日大幅竄升1.75%,創下2015年以來新高。市場分析,今年大陸科技巨頭騰訊和阿里巴巴股價飆漲成為帶動指數走升的主要力量。

新浪財經引述外媒報導,MSCI中國指數18日來到84.427點,較上周五的82.971點大漲1.75%。今年以來,該指數的累計漲幅更已達到44.17%。若從指數中的主要類股來看,包括科技業、汽車與地產業等皆表現出色。

以騰訊來說,19日收盤報價344.2港元,今年以來的累計漲幅已達81.44%。阿里巴巴的股價走勢更驚人,以18日美股收盤報價179.98美元計算,今年的漲幅高達104.97%,傲視所有中概股。

報導稱,隨著人民幣升值,而且大陸經濟形勢更加穩定有利於企業盈利,市場對大陸股票的信心整在回暖。從走勢來看,MSCI中國指數自2015年4月達到高點並於次年2月觸底,期間下跌了44%,而週一正好已收復先前的跌幅失地。

儘管今年表現亮眼,但MSCI中國指數距離下一道里程碑仍有一段路程,較2007年收盤高點仍低18%。目前A股尚未全數收復過去兩年的跌幅,上證綜指仍比2015年高點低35%。

香港明報報導,花旗投資策略及研究部公布的最新研報亦上調MSCI中國指數、滬深300指數的預測目標價。MSCI中國指數目標水準由原來75點升至100點;國企指數目標預測則由原本的11,000點升至13,000點。滬深300指數目標水準由3,600點上調至4,600點。

花旗指出,在盈利方面,MSCI中國指數中除了金融類股,今年上半年每股盈利漲幅達38%,而市場原本預測全年盈利增長達27%。花旗認為,隨著市場未來逐步上調對陸股的盈利預期,將有助於指數進一步彈升。

花旗並稱,近期陸股持續強勢,無論是A股市場或H股市場都攀升至近兩年來的高點。花旗預期,受惠估值和盈利預測的上調,陸股仍有上升空間。行業方面,花旗則看好互聯網、科技、非必需消費、原材料、保險及大陸房企。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資本市場由於MSCI關係,外資大輻進入,藍籌股未來表現會較優,值得關注。

第二、過去大家都忽略了新經濟概念股對中國指數的影響。

第三、A股未來會漸漸走強,走向多頭格局,值得台灣投資人關注。

第四、十九大之後,中國資本市場會有新的格局。

(待續)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