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協會專欄 > 協會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17-07-31
創會理事長的話:美國製造 (2)

美國製造

鴻海集團擬擴大美國布局,外電報導,鴻海集團傳將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上看30億美元(約新台幣900億元),預計美國時間26日先於白宮曝光,最快27日在威州當地活動時公布細節。

美國財經網站CNBC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台灣鴻海集團將在美國當地26日晚間宣布在威斯康辛州的建廠計畫,屆時將由美國總統川普、威斯康辛州長渥克 (Scott Walker)及威斯康辛共和黨眾議員萊恩(Paul Ryan)陪同。

川普25日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證實,鴻海集團計劃在美國蓋一座大工廠,強烈考慮設置在威斯康辛州。

鴻海集團26日未評論相關消息,重申相關投資待董事會確認後,才會對外公布。

美國總統川普昨日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證實相關訊息,川普更透露,蘋果已承諾將推動在美國設立至少三座廠,並點名威斯康辛州作為製造投資首選。白宮官方也在社群媒體推特上預告美東時間26日下午5時將發布訊息。

美國威斯康辛地方最大媒體密爾瓦基新聞哨兵報報導,鴻海集團將在26日白宮的工作會報中提及投資計畫,隨後將在美國時間27日時,在密爾瓦基美術博物館的後續活動中說明細節。該博物館也曾是美國偶像選拔賽的會場。

美國媒體報導,鴻海集團預計未來數年內、在威斯康辛州當地投資10億至30億美元,具體投資項目可能包含面板,至於實際投資額度仍看當地政策而定。

美國媒體推估,鴻海集團在美國威斯康辛的投資有望創造上萬個工作機會,但仍看地方政策獎勵措施與減稅、融資等誘因,協助鴻海集團加速當地投資。

我們的看法
第一、川普要推動美國製造,一定要和郭台銘合作。

第二、郭董今年三度和川普見面,三度進入白宮,無人能出其右。

第三、郭董考慮了了許多地方,但最後仍選擇川普建議的威斯康辛州投資,擺明要討好川普。

第四、重點是這是鴻海美國的開始,未來還有很多州,將打造產業生態圈,台灣企業大量出走,由此開始。 


軟銀/優步
日本電信巨頭軟體銀行(SoftBank)進軍行動叫車業務的動作頻頻,甫與滴滴出行聯手注資新加坡叫車業者GrabTaxi,現又傳出瞄準業界龍頭優步(Uber),打算大手筆收購Uber股權,軟銀想主宰這塊當紅市場的野心昭然若揭。

《華爾街日報》報導,據熟悉內情人士透露,軟銀已找上Uber,洽談收購價值數十億美元股權的事宜。軟銀大動作投資全球叫車服務龍頭,讓已陷入合縱連橫混戰的全球叫車服務業更添混亂。

內情人士還說,軟銀與Uber的收購談判尚在初步階段,而且是單方面的,就算雙方達成協議,在Uber新執行長人選有著落前還是可能被擱置,但近幾周內料仍難產生人選。

新加坡GrabTaxi、印度Ola和中國滴滴出行等亞洲3大叫車服務公司,背後都有軟銀這位大金主撐腰。軟銀本周一證實,GrabTaxi新一輪25億美元融資,由軟銀與滴滴出行帶頭注資,好讓這家新創公司有更多本錢在東南亞市場與Uber競爭。

軟銀及滴滴出行投資GrabTaxi多達20億美元,受此消息加持,Grab的估值突破60億美元,榮登亞洲最有價值的新創公司。

軟銀以多方投資來分散風險的作法很罕見,該電信巨擘向Uber提出收購要約,是希望Uber的業務,未來能與同業GrabTaxi和Ola結合,此模式與去年軟銀投資滴滴出行如出一轍,軟銀靠著合併在亞洲取得驚人的市占。

根據網搜龍頭谷歌與新加坡國營投資公司淡馬錫(Temasek)去年發布的報告,2015年東南亞叫車服務市場的產值25億美元,到了2025年年可望一舉擴張到131億美元。

不過Uber內有管理問題的挑戰,外又面臨海外對手的強勢競爭,內外交迫下Uber被迫棄守海外業務,本月初宣布擬將俄羅斯業務,賣給俄國本土業者Yandex.Taxi。

我們的看法
第一、軟銀正打造全球共享經濟生態系。

第二、Uber出事,是軟銀絕佳介入併購時機。

第三、軟銀既可以從事早期VC投資,也可以從事PE整合併購,非常靈活。

第四、軟銀同時押寶Grab和Uber,未來會整合全球叫車業務。 


台商/銀行
面對台商關切的「國民待遇」問題,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表示,在兩岸沒有和平協議,加上服貿、貨貿受阻情況下,大陸給予台商國民待遇有困難,但中共中央台辦正評估透過個案方式,在特定領域對台灣進一步開放,包括允許大陸台商開辦兩家銀行。

由陳德銘所率領的,包括大陸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王屏生、榮譽會長郭山輝等20餘名各地台商所組成的「台商東北行」考察團25日抵達大連,展開一周的東北三省考察行程。

陳德銘指出,此次「台商東北行」原訂參訪三省省會,但鑑於大連是東北最大的城市,產業基礎雄厚,涵蓋農業、電子產業、生物技術等不同領域,因此最終選擇以大連為「台商東北行」的首站。

考察團26日先後前往大連小窖灣商務區、大連自貿區參訪,並召開對台經濟合作懇談會。王屏生在會中提出,台商當前最對急迫需要的是提了多年的「國民待遇」,沒有國民待遇,台商要在大陸開家餐廳都難。

陳德銘回應說,若兩岸服貿協定當年能生效實施,就不會有這個問題,目前要給台商國民待遇的難點是,兩岸沒有解決和平協議問題,因此經貿關係只能按照世貿組織(WTO)規定,給予台灣的任何開放措施,也必須對WTO其他會員一體適用。另一途徑是透過兩岸談判簽署服貿、貨貿協議,之後向WTO報備。

陳德銘指出,大陸實際上也透過一些非國務院法規的內部規定,儘量給予台商優惠,如「同等優先」待遇等。在對台灣進一步開放方面,大陸預計年底前會再推出個案措施,例如允許在大陸的台資企業開辦兩家銀行,但「這個不會走法律法規公布的道路」。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打擊台獨,但對於大陸台商給予更優惠政策,硬的更硬,軟的更軟。

第二、這是正確的作法,可以攏絡台商。

第三、未來很多台商要到大陸上市,更造就了台商銀行成功的條件。

第四、台灣銀行人才未來會大輻出走去大陸工作。 


Jimmy Choo
美國知名手提包業者Michael Kors控股公司,已同意以約8.96億英鎊(12億美元)的現金,收購英國精品鞋品牌Jimmy Choo,跨足新市場,力拚恢復「慾望城市」影集所帶來的光環,並成為精品業整併潮的最新跡象。

Michael Kors將以每股230便士的現金收購Jimmy Choo,較Jimmy Choo 24日的195便士收盤價溢價18%,也相當於Jimmy Choo去年經調整後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盈餘(EBITDA)的約17.5倍。Jimmy Choo股價25日在倫敦盤中股價大漲17.05%至228.25便士。

Michael Kors表示,將保留Jimmy Choo現有管理團隊。Michael Kors的勁敵Coach今年稍早已宣布收購手提包業者Kate Spade,這樁最新交易也顯示平價精品業者紛紛尋求進軍新市場,以提振低迷的銷售。

分析師表示,Michael Kors正循著Coach的路前進,也是仰賴「類固醇」。受到平價精品市場激烈競爭、及百貨公司來客數下滑的影響,Michael Kors的市值2014年來已蒸發65%,5月更表示,4月1日止的年度第4季同店銷售銳減14%。

Jimmy Choo從英國倫敦北部哈克尼的皮件小店起家,在1990年代末廣為人知,因深獲英國黛安娜王妃青睞,加上美國影集「慾望城市」女主角凱莉在劇中強力曝光的「羽毛高跟鞋」而聲名大噪,但近年來難以再維持2000年代初期的地位,而於今年4月宣布再出售。

Jimmy Choo在2011年被JAB控股公司收購前,已被各家私募基金投資人轉手出售三次。JAB雖於2014年出售部分持股,但仍持有Jimmy Choo的68%股權。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零售品牌未來會進一步整合。

第二、單獨零售品牌上市很難生存。

第三、Jimmy Choo原來問題重重,幾乎生存不下去,但一下子又翻身了。

第四、Michael Kors業績也不佳,裁撤分店,但手上現金多,希望透過併購帶動成長。

第五、電商改變產業生態,未來是整合的時代。 


摩根士丹利
拜今年來股價彼消我長之賜,摩根士丹利(大摩,Morgan Stanley)24日市值超越華爾街投資銀行界的標竿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為十年來首見。

大摩股價24日收漲0.26%至46.71美元,市值增至864億美元。相較下,高盛股價收跌0.91%至,市值減至858.8億美元。大摩市值上次超越高盛,約是在2007年6月,但從同年8月被反超至今。根據FactSet,2009年時高盛的市值比大摩多出約530億美元。

麥當勞等企業上季財報亮眼,激勵美股25日早盤上揚,道瓊工業指數漲151點(漲幅0.7%)至21,664點,銀行股也隨大盤走高,大摩盤中漲1.8%至47.55美元,高盛也漲1.9%至222.38美元;這兩家華爾街投銀大咖今年來股價呈現背離走勢,大摩今年來迄24日止累計上漲10.56%,高盛同期跌8.8%。

除了市值,高盛也將固定收益交易的王座拱手讓給大摩。今年第2季高盛的債券交易營收為11.6億美元,低於大摩的12億美元,且為連兩季敗給這位宿敵,累計上半年大摩以29億美元領先高盛的28億美元。

高盛目前僅剩的優勢是帳面價值,約為757億美元,比大摩的694億美元多出約63億美元。面值是衡量一家公司資產與負債淨值的指標。

市值與交易部門業務的消長,也凸顯這兩家美國大型投銀的經營策略的優劣,金融危機之後大摩採取較穩健的策略,高盛則走大膽靈活的經營風格。

由董事長兼執行長貝蘭克梵掌舵的高盛,在金融海嘯之後的表現不錯,但近年來遭遇市場波動性縮小以及監管法規趨嚴等逆風,導致證券交易及衍生性金融商品合約變得較無利可圖。據高盛18日公布的上季財報,固定收益、貨幣與商品交易的收入較去年同期銳減四成。

反觀大摩,在舉步蹣跚地走出金融危機後,將重心轉向更穩定的財富管理業務,並且減縮固定收益交易部門。根據大摩19日公布的上季財報,財富管理業務稅前獲利大增加25%,交易部門營收僅小減4%,表現居華爾街同業之冠。

我們的看法
第一、Morgan Stanley關鍵成功因素是併購了花旗的經紀業務。

第二、高盛太驕傲,轉型不夠快,完全和零售沾不上邊。

第三、未來是金融融和的時代,法人和個人業務會融合。

第四、由此可見,CEO長期的轉型規劃非常重要。 


上海星巴克
國內食品及超商龍頭統一集團27日把手中持有五成的上海星巴克股權售回美國,處分利益334.51億元,同時向美國收購台灣星巴克50%股權,交易為金額54.23億元,台灣星巴克將由統一獨資經營。

這也代表統一集團退出中國大陸星巴克經營,但將更深耕台灣咖啡市場。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27日親上火線說明交易案。

同一時間,美國星巴克也在官網公告這項交易,指出「以約1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上海、江蘇與浙江的股權與1,300家門市所有權,創星巴克收購單一企業資產的史上最大手筆。」,並強調將會在上海星巴克建立的基礎上持續展店,將在2021年之前,在中國開設5,000家門市,大陸將是美國以外成長速度最快的市場。

統一企業及統一超商昨日雙雙停牌,宣布分別出售20%及30%上海統一星巴克股權予美國星巴克,並向美國星巴克分別購入20%及30%台灣統一星巴克股權,雙方協議後,統一企業與統一超出售五成股權總交易金額為401.08億元,處分利益為334.5億元。

由於這項交易案牽涉到美國、大陸與台灣,因此還必須經過三方的主管機關審核同意,羅智先希望能「越快越好」,但無法掌握具體時間;統一內部預估,這筆交易案最快年底可完成,預計明年入帳,此案對統一每股貢獻獲利約2.35元,對統一超每股獲利貢獻約19.3元,明年集團獲利可望暴衝。

羅智先說,昨日董事會中決議上海統一星巴克咖啡與統一星巴克股權交易案,經多次討論,兼顧星巴克在大陸與台灣市場發展,雙方對未來繼續合作有共識,且對交易結果都很滿意。

這項股權交易案代表台灣星巴克未來由統一獨資經營,上海星巴克則賣回給美國星巴克,未來將由美國主導經營,統一集團透過售股取得一次性認列收益,在兩岸星巴克表現最好的時候,豐收退場。

未來台灣星巴克由統一集團主導,統一星巴克持股將由統一企業持股四成、統一超持股六成,將維持由統一超負責主導未來營運。羅智先表示,在美國星巴克支援下,將發展台灣市場。

目前上海星巴克店數規模達1,301家、台灣統一星巴克則有413家,上海的規模是台灣3倍之多,按照年初規劃,上海星巴克年底將達到1,500店,台灣目標則是430店。

國內食品與超商龍頭的統一集團,處理手中星巴克股權的轉換事件,法人認為,儘管賣掉手中的金雞母,但在處分利益挹注下,統一停牌前股價60.5元,統一超為288.5元,今日復牌後,法人對股價均偏多看待。

我們的看法
第一、統一把最賺錢的資產賣回給星巴克,星巴克一開始找夥伴分散風險,成功了就自己收回去。

第二、這甚不得已的選擇,台灣人已完成階段性任務。

第三、當年H&Q漢鼎亞太也投資星巴克北京,後來賣回給星巴克。

第四、台灣零售製造業者不要死守台灣,應該要前進大陸或其他市場,85度C就前進美國。

(The End)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