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協會專欄 > 協會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17-07-31
創會理事長的話:美國製造 (1)

友嘉

友嘉集團和資策會攜手,布局智慧製造,目標要在2022年成為全球最大工具機集團,在2025年成為全球工業4.0的領導業者。友嘉集團工業4.0事業部總經理馬仁宏表示,智慧製造牽涉的垂直與水平層面甚廣,更需要和資策會等法人合作,善用外部人才和技術,加速轉型,提升競爭力。

馬仁宏指出,友嘉和資策會、工研院合作,組成「國際隊」打世界盃,目前已成功爭取到歐盟第五代行動通訊(5G)計畫「Factory of Future」,未來將應用5G通訊技術加速實現智慧製造,透過這類國際型計畫,可直接進入歐盟的實證場域,預期這項計畫將讓友嘉的技術再上一層樓。

此外,友嘉也和資策會智通所攜手,推動「萬機聯網」平台,將使各種不同廠商製造、不同語言的機械設備和機器人、聯網設備等,能夠放到統一的Internet of Machine Tool(IoMT)平台,透過解讀、翻譯機制建立一致的「語言」,使不同的聯網機器、設備、感測器、裝置等,都能真正互相「溝通」。

馬仁宏指出,友嘉過去是工具機製造商,但在工業4.0的大趨勢下,未來希望能夠成為提供工廠輸出與服務的業者,提供更高的附加價值。「萬機聯網」只是智慧製造與智慧工廠的第一步,先達成這個目標,才有機會進一步在串連廠外的上下游供應鏈和需求,實現真正的工業4.0。

不過,這個第一步並不簡單。馬仁宏說,不同廠商不會願意開放其程式碼,要讓不同時期、從不同業者購入的不同設備進行整合,是浩大的工業工程,但資策會團隊已藉由其解決問題的架構和方法,以及軟體和通訊技術,建立海量資料格式的統一、分類與篩選機制,讓資料可以傳輸、溝通、分析、運用,讓智慧化得以實現。

馬仁宏強調,友嘉的工具機製造技術和品質,與日本、德國、義大利不相上下,除了硬體品質穩定,更利用軟體來創造價值,相關的人才與技術除了自己培養外,也透過政府科專計畫,加強和法人合作,更能彈性運用外部資源,縮短學習曲線。

目前全球投入智慧製造已是大勢所趨,馬仁宏建議,國內製造業大多仍是中小企業規模,要獨力實現智慧製造並不容易,更需要政府拉一把的力量,若能善用法人的技術能量和Know-how,結合自己的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一起做現場改善、提升工廠智慧化,將是更迅速的產業轉型之路。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友嘉製造工具機,是發展工業4.0的最佳平台。

第二、智能製造一定要和機器人、大數據和AI互相結合。

第三、友嘉過去幾年併購了許多日本、德國、義大利公司,奠定高端裝備製造的良好基礎。

第四、友嘉是少數台灣專注打「世界盃」的公司,因此才能成為世界級。 


Grab叫車
中國大陸最大的網路叫車集團滴滴出行聯手日本軟體銀行集團,向總部位於新加坡、東南亞最大的網路叫車公司Grab Taxi投資廿億美元(約台幣六百億元),創下迄今為止東南亞規模最大的一輪新創公司融資,對抗優步(Uber)意味十足。

華爾街日報報導,Grab昨公布將籌資廿五億美元(約台幣七百五十億元),並由軟銀和滴滴出行帶領這輪投資。Grab表示,除了滴滴出行和軟銀集團外,另外還將從其他的現有和新投資者另外籌資五億美元(約台幣一百五十億元);但Grab並未披露其餘新的投資者身分。

Grab表示,公司將利用所籌資金鞏固市占率,並增強行動支付業務。知情人士指出,該交易對Grab的估值將為至少六十億美元(約台幣一千八百億元),Grab由此將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具價值的新創公司。

Grab由陳炳耀和他在美國哈佛商學院畢業的同學陳慧伶於二○一二年創立,目前在東南亞的七個國家做私家車、計程車、摩托車叫車以及共乘業務。

根據谷歌(Google)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去年的報告,東南亞的網路叫車市場規模,將從二○一五年的廿五億美元,成長至二○二五年的一百卅一億美元(約台幣三九三○億元)。

大陸市場研究與諮詢機構 Fellow Plus認為,Grab是優步在東南亞市場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但Grab擁有東南亞最大的網絡,總下載量超過五千萬筆,在東南亞七個國家、六十五個城市服務,旗下有超過一百一十萬名司機。

目前Grab每日訂單數量接近三百萬筆,在東南亞的第三方計程車叫車市場有九成五的市占率,而在私家車叫車市場也有七成一市占率。

而滴滴投資Grab,是在大陸市場收縮情況下,設法尋找新的成長點。這筆投資既能夠發掘東南亞本土化的創新方案,以應對全域性的城市發展挑戰,又能夠推動與亞洲各社群及政策制定者的合作,還可以協同利用彼此的技術、當地市場知識與商業資源,打通產品,為國際旅客服務。

我們的看法
第一、Grab經過此輪融資,估值高達60億美元,成為東南亞新創公司之首,發展速度實在太驚人。

第二、Grab已在東南亞7個國家有網點,遠超過Uber。

第三、台灣應該慚愧,一直阻擋共享經濟的趨勢,想要強調公平,最後台灣會變成數位時代的原始鄉民。

第四、台灣念法律的人太多,過度強調管制,是一個過度管制的地區,金融業和電信業也有類似問題。

第五、滴滴和軟銀都參與投資,意義重大,所有大咖都到齊了。 


TPK/歐菲光
觸控面板廠TPK-KY宸鴻和陸廠歐菲光3月間宣布交叉持股,還將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接單、發展新技術。不過受到大陸嚴格管制資金匯出的影響,至今資金遲遲未到位,也為雙方的合作案增添變數。

宸鴻財務長劉詩亮表示,今年大陸資本管制轉嚴,資金匯出買股等投資動作受到影響。他強調,雙方合作關係不變,合資公司籌備作業仍進行,期望在7月底、8月初完成,合作會隨著合資公司開展。宸鴻昨日股價在平盤附近震盪,終場力守平盤作收,收盤價100.5元,成交量約5,324張。

宸鴻與歐菲光於3月共同簽署股份認購協議書,根據協議,歐菲光將參與認購宸鴻發行私募普通股共2,000萬股,價格為每股90.5元,總投資金額為18.1億元。宸鴻也將以每股不高於人民幣40.34元之價格,於一年內參與歐菲光定向增發或於公開市場直接買進等方式,取得總金額不超過人民幣2.04億元之歐菲光股票。透過雙方的交互持股,強化並鞏固合作關係。

先前宸鴻股東會上,與歐菲光的交互投資案就備受矚目。為了讓歐菲光多點彈性,加上TPK今年也有募資需求,TPK股東會另外通過私募及私募發行海外存託憑證2項現增案,2項現增合計將不超過8,500萬股。而當時宸鴻就表示,如果6月30日前歐菲光若無法完成私募交易,仍可依據股東會通過的私募案繼續辦理。

另外,宸鴻與歐菲光將成立合資公司,歐菲光持股51%、宸鴻持股49%。劉詩亮指出,合資公司應該會設在南昌,正在籌備當中,資本額等相關細節也還在討論,預計7月底、8月初完成,雙方也將正式展開合作,初期以銷售及接單為主。

今年有新的平板電腦產品量產,支撐了淡季營運表現,宸鴻第2季合併營收達224.07億元,季成長4.6%。營業利益率的目標也是維持在0%∼1%,力求本業維持獲利。宸鴻8月3日將舉行法說會,下半年營運展望、以及和歐菲光結盟進度可望說分明。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個劃時代的案子因為外匯管制為題被卡住,很可惜。

第二、歐菲光是戰略投資,不是做財務投機操作。

第三、但連鴻海、萬達海外投資都會出問題,更何況歐菲光。

第四、大陸最近外匯管制,對台灣企業來說是絕佳機會,台灣公司應積極走出去海外併購。


寶佳
寶佳機構董事長林陳海之子林家宏、桃園在地建商蘇永平、新理想廣告代表人葉清宗等人聯手,在公開市場上已收購皇普建設逾半股權,據了解,新團隊一旦順利取得經營權,將主導皇普建設轉型為產銷合一的商業模式,深耕大台北及桃園房市。

外界臆測,寶佳此舉是不是打算「借殼上市」或為了財務考量。參與收購者葉清宗表示,該案為單純的「產銷結合」,與寶佳機構和林陳海無關,為林家宏個人投資,而且是幾個年輕人想一起合作經營,要在房產不景氣中危機入市,希望透過合作案,能進一步瞭解並拓展雙北房市。

據市場人士指出,國揚集團創辦人侯西峰在皇普建設數年前陷入財務危機時出手相挺,分別從資產與負債端化解經營障礙,侯西峰成功讓皇普建設回到營運正軌,如今寶佳機構關係人借力使力,應屬執行借殼上市策略,為壯大寶佳機構舖路。

核心人士說,寶佳機構近年堪稱北部房地產界推案王,但有鑑於建商申請股票上市困難度高,透過併購再轉上市,加上侯西峰默許,全案水到渠成。

皇普建設昨日針對公開收購普通股案召開審議委員會,包括遠安投資、能鋐投資控、和築投資及葉清宗等新團隊資金10.15億元已到位,審委會認為,該收購條件符合公平與合理性並予以通過,根據收購說明書,林家宏等人預備收購股權達65%,已收購股份逾51%,收購價格為11.4元。皇普昨天收盤價為14.75元,上漲0.05元。

參與公開收購包括寶佳機構董事長林陳海之子林家宏,受市場矚目。林家宏為出資者,由四家業者進行策略聯盟,合作收購皇普建設,預期最快在今年第4季可完成董監改選,接手經營權,未來仍將由蘇永平主導。

據了解,皇普幕後實際經營者、同時是國揚創辦人的侯西峰,近年就有意為皇普尋求新經營者,包括新理想、蘇永平等新團隊在近二個月來啟動收購股權,皇普建設總經理劉先雯表示,並不清楚大股東出售股權的原因,也會尊重新團隊的營運規劃,有新的營運團隊參與對皇普來說是好事,預期未來收購期期滿後,加上相關程序,最快在9月至10月會進行董監改選。

我們的看法
第一、寶佳有財務實力,正悄悄形成一個投資集團。

第二、但是要投資不一定要透過上公司,上市公司公開資訊要求嚴格,不利操作。

第三、寶佳主要投資重點是金融產業,應該和本案無關,也不會透過建設公司來投資其它產業。

第四、台灣上市公司彼此間的整併,今年可能會變得更活絡。 


全球鷹
中國海航集團投資洛杉磯機上娛樂和網路服務供應商全球鷹投資公司(Global Eagle Investment)4.6億美元的交易告吹,因2家公司無法取得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CFIUS)批准。

海航旗下的北京喜樂航科技(Shareco Technologies)是在去年11月宣布上述交易。但全球鷹週二在向美國監管機構的申報資料中表示,由於未能取得CFIUS批准,這筆交易已經終止。

過去幾年海航由一家區域性航空公司,透過積極的海外併購,已變成橫跨三大洲的跨國企業,擁有希爾頓酒店、德意志銀行股權,卻至少背負730億美元債務。最近該公司也因為在海外大肆併購,遭到中國監管單位調查。

CFIUS正在評估海航收購避險基金天橋資本(SkyBridge Capital)的交易案,後者是由最近剛上任的白宮新聞聯絡人史卡拉穆奇創辦。歐洲央行也正在調查海航取得德意志銀行股權後,是否有干預該行營運的行為。

此外,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令國有銀行不得向萬達集團放款,以協助該集團進行6筆海外併購後,萬達董事長王健林週二在接受財信網訪問時指出,今後將專注於投資中國,以回應中國政府對經濟提出的警訊和對資本外流的擔憂。

王健林表示:「萬達已決定在中國進行主要的投資,主要原因是政府政策和宏觀經濟環境,企業必須跟隨國家經濟發展的趨勢。近年來,去槓桿和降低庫存是房地產政策的主調,尤其是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後,更加凸顯降低槓桿和債務負擔的必要。」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個投資案和海航本業相關,不知為何被否決。

第二、海航沾上政府國家資本在背後的形象,被認為是全球經濟侵略。

第三、技術和娛樂及網路服務有關,應該不屬於國安範圍。

第四、海航最近被大陸中央調查,資金來源可能有問題。

(待續)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