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協會專欄 > 協會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17-06-26
創會理事長的話:新零售時代 (2)

外資來台

中華徵信所20日公布營收排名前300名的外資企業表現,2016年營收總額終於回升到新台幣2兆元的關卡,逆轉連續5年的營收衰退窘境,不過,整體獲利卻持續第三年下滑,且稅前純益總額創下三年的最大跌幅,衰退幅度達到14.54%,稅前純益總額則再次跌破800億元關卡,創下2010年以來的最差獲利紀錄。

中華徵信所研究團隊指出,重要外資企業在台獲利急速衰退,顯示出外資企業在台灣或許營運有所表現,卻因諸多外加成本導致獲利困難,「無怪乎美國商會及歐洲商會均反映,台灣的投資環境不利於外資企業生存」。

根據此次調查顯示,300大外資的產業落點,以製造業、服務業,及金融業為三大業別,就家數來看,2016年製造業有144家,服務業104家,金融業52家。在營收前10大企業中,日資企業僅有東芝電子、國瑞汽車2家,歐洲外資企業則占有半數的5家,美商占有2家,三星電子是唯一韓商,過往居於主流的日資企業在TOP 10的位置,已逐年降低。

就營收淨額前10大外資企業排名來看,2016年期間製造業廠商除了台灣東芝電子零組件營收成長29.52%,包括外商製造業龍頭德州儀器、台灣三星電子、國瑞汽車等,營收下滑統統下滑。外資製造業的稅前純益,2016年達205.42億元,較2015年的280.80億元衰退26.84%,稅前純益大減75.38億元,成為外資衰退最大苦主。

此外,外資金融業家數在2016年一口氣減少7家、減幅達13%,金融業原本是外資企業的強項,參與領域擴及銀行、保險、資產管理、基金公司等,外資金融業在2016年的稅前純益419.76億元,明顯較2015年的485.03億元下降,衰退幅度達到13.46%。市場人士認為,外資金融業倒底是台灣錢實在難賺而撤台,或是在外商總公司調整經營決策過程,台灣市場被排除,值得深入了解。

唯一在2016年獲得成長表現,是外資服務業。中華徵信所研究團隊指出,外資服務業稅前純益,由2015年的80.63億元上升至98.22億元,年成長21.82%,在三大業別中表現最佳,然而,成長的主要動能來源,是美式大賣場好市多新開多家分店,和此次新入榜的台灣賓士,都屬於通路服務類型,依賴內需市場的消費意願。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的投資環境越來越差,數字可以說明一切。

第二、外資獲利下滑,說明經濟衰退。

第三、兩岸關係不佳,是投資不振的主要原因。

第四、台灣企業還沒有快速轉型、兼併收購和產業整合,也是一大問題。 
 
 
創新板
港交所近日提出設立「創新板」建議,在不影響現有主板及創業板的前提下,吸納「同股不同權」架構的科技網路或初創企業赴港上市,在未來2個月展開市場諮詢,直到8月18日結束。分析人士認為,容許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上市,將吸引已經到外地上市的中資科技公司如阿里巴巴、京東及百度等新經濟公司,以及其他科技公司,都可能因此考慮到香港上市。

新浪網報導,港交所建議的創新板分設兩個組別:其中,僅限專業投資者參與的「創新初板」,對象為未符合港股主板或創業板上市要求的初創公司,因此相關上市要求較為寬鬆,不設業務紀錄或最低財務要求,但上市時市值最少要達到2億港元,大陸企業也可以按照這個要求赴港作第二上市。

另一個組別為「創新主板」,由於一般投資者也可以參與,因此對上市公司的要求較高,即使上市企業可使用「同股不同權」架構,也要求必須符合「盈利」或「市值及收入」等指標要求;同時,如果在美股等認可的市場上市的公司,也可申請到這個市場掛牌。

港交所表示,上述建議是為解決科技網路企業赴港上市難的問題,設立新板市場將有助於香港吸引大陸大型新經濟企業赴港上市,以此增強香港作為國際融資市場的競爭力,尤其是在面對美國市場的競爭時,可以爭取更多的科技網路公司赴港上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指出,現在香港的上市架構並沒有廣泛照顧到新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港交所為確保市場素質,在創新板將設「快速除牌」機制,讓不符合持續上市條件的公司迅速下市。

《北京商報》報導,中國新三板投資聯盟負責人許小恒認為,港交所擬設立創新板將吸引3種類型的公司。具體來看,第一點主要針對同股不同權的科技公司,比如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第二點針對許多未能盈利的高成長性企業,比如滴滴、美團、餓了麼、ofo等行業「獨角獸」;第三點主要針對的是目前A股市場對再融資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的企業,它們再融資、併購受阻,第二上市掛牌後,香港市場提供境外融資,拓寬了境外融資通路,資金可以用來併購境外主體,將使得許多跨國併購行為得以順利展開,也有利於大陸境內上市公司國際化,提高國際品牌知名度。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香港開拓「創新板」,說明其已經注意到新經濟的重要性。

第二、香港股市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新經濟企業,騰訊是唯一。

第三、現有的創業板小打小鬧,形象不佳。

第四、如果香港不能加快腳步,大陸企業都會回流A股。

第五、現在有不少企業在美國和A股之間徘徊、舉棋不定。 
 
 
李嘉誠/能源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表示,香港富豪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江基建集團正與加拿大投資方展開較量,競購德國能源計量服務公司費特拉(Ista)。

費特拉(Ista)集團的估值可能超過45億歐元(約新台幣1,549.4億元)。

這是李嘉誠家族繼獲得澳洲政府批准收購能源集團Duet後,又一次出擊擴充能源版圖。長江基建22日收盤價為港幣65.95元,漲幅0.03%。

路透報導,消息人士指出,長江基建本月初就對Ista提出無約束力的出價,Ista由私募股權基金CVC所擁有。

長江基建正與加拿大養老金計畫投資委員會(CPPIB)展開競爭,CPPIB現已持有Ista的少數股權,與黑石集團聯手競購Ista的全部股權。已有多家投資方加入競購Ista,其中包括博勒飛(Brookfield)的一家企業及加拿大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最終的要約截止日期是在7月10日左右。

新華社報導,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核委員會21日宣布,批准長江基建帶頭的財團,收購澳洲能源巨頭Duet集團所有股權。

去年12月初,Duet首次宣布併購事宜,長江基建所帶頭的財團,提出每股澳幣3.03元現金收購Duet所有股份,總值約澳幣74億元(約新台幣1,726.4億元)。

彭博資訊報導,英國首相梅伊今年1月宣布「硬脫歐」演講前夕,李嘉誠轉身就投資澳洲的一筆大生意。轉投澳州資產的背後,是李嘉誠在英國投資的失利。儘管長和方面表示,在英國的投資為民生必需品,根基不受影響。 「石油是我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之一。」李嘉誠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句話從側面說明李氏家族對能源產業的青睞。從第一筆投資赫斯基能源開始,李嘉誠布局海外能源版圖已有30多年。

我們的看法
第一、李嘉誠過去的投資門檻都很高,資本密集,能源即屬於這類。

第二、以往是傳統能源,未來則是新能源。

第三、李嘉誠特別喜歡歐洲,不大投資美國,本案也不例外。

第四、值得注意的是李嘉誠投資的時間,其「脫中入歐」是超級經典,令人嘆為觀止。

第五、但英國脫歐打壞了李嘉誠的算盤,是其投資最大失策。 
 
 
國發基金
產業創新轉型基金成立近一年,終於在本月通過首案,國發基金宣布通過參與認購如興公司增資普通股8,000萬股,投資金額14.88億元,助如興併購香港玖地公司,晉升為全球第一大牛仔褲製造商。

國發基金是以每股18.6元參與增資,21日如興收盤價19.55元,下滑0.4元。

國發基金去年通過匡列1,000億元,設立產業創新轉型基金,引導民間資金以共同投資方式,協助國內企業進行合併、收購、分割,或是其他有助於企業創新轉型的投資計畫,進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如興公司為我國成衣製造廠商,主要產品為各式牛仔褲與休閒褲,產品以外銷為主。國發基金副執行秘書蘇來守說明,產業創新轉型基金顧名思義,著眼於產業的轉型升級,如興順利增資、完成併購後,可以達到三大優勢,一是在原料、產品的議價能力增加,二是降低固定成本,三是達到規模經濟效益,均有助於提升競爭力。

蘇來守表示,如興公司完成這次現金增資後,將併購玖地、擴大營運規模,可望成為全球第一大牛仔褲製造商,有助於公司導入自動化與環保製程,強化研發與設計能量及轉型為ODM廠,屆時便能提供一站式高品質服務,為台灣紡織產業爭取完整供應鏈發展機會。

蘇來守強調,產業創新轉型基金是為了幫助國內傳統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因此投資標的不限產業領域、不只高科技產業,更不分公司規模,只要公司從事有助創新轉型的投資,均可前來申請。

產業創新轉型基金目前已有四案申請,一案因公司募資用途與產業創新轉型基金的政策目標不相符、國發基金審議後婉拒;一案經檢視後,建議廠商尋找策略聯盟、增加國際競爭力,修改計畫書後再進行審議;另一案甫通過政策評估會,7月便會進入投資評估審議會討論;如興為產業創新轉型基金首件投資案,國發基金也已於上周撥款。

蘇來守表示,申請的投資計畫會經三階段審議,先經過政策評估會、確認此投資計畫符合產業創新轉型基金的政策目標,然後進入投資評估審議會,評估計畫的可行性與未來發展性,最後進入國發基金管理會做出最終決議;行政作業時間以三個月為原則。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項目。

第二、這個項目代表政府支持台灣企業透過M&A變成行業領導者。

第三、這個行業是傳統紡織,不是高科技,非常難得。

第四、政府協助業者打亞洲盃、世界盃,本案被併購公司雖有大陸身分,但仍然成功獲得國發基金支持。

第五、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金管會花了太久時間才核准這個項目。

第六、這為「轉型創新基金」樹立了新模範及標竿,值得其它台灣企業學習。

(The End)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