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導覽 電子報 案例解析 聯絡我們 English
標題圖:資訊中心
首頁 > 資訊中心 > 協會專欄 > 協會專欄
資訊中心

Date: 2017-06-12
創會理事長的話:尋找一流夥伴打群1

陸煤電央企

新一波央企整併潮再起,全球最大煤炭企業神華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神華,與大陸五大電力集團之一的國電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國電電力,4日宣布,因擬籌畫重大事項,今日起停牌。外界認為,兩家公司可能合併,「中國神電」呼之欲出。

據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務院國資委在2日舉行的記者會上透露,未來央企集團層面的重組將更多發生在煤電、重型裝備製造、鋼鐵等重點領域。

中國神華公告,公司於6月2日接到控股股東神華集團通知,獲悉其擬籌畫涉及本公司的重大事項,該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尚需獲得有關主管部門批准。為避免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經公司申請,公司A股股票自5日起停牌。

國電電力公告,公司於2日接到公司控股股東中國國電集團通知,獲悉其擬籌畫涉及本公司的重大事項,公司股票自6月5日起停牌。

早在今年3月舉行的大陸全國兩會期間,國資委主委肖亞慶就曾提出,今年要深入推動中央企業的重組,在鋼鐵、煤炭、重型裝備、火電等方面,不重組肯定是不行的。當時,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在記者會上也說,今後央企重組仍然要堅持成熟一戶、重組一戶的原則,其中包括「聚焦重點領域搞重組,加快推進煤電行業、重型製造裝備行業、鋼鐵行業等領域的重組整合,推動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

不過,此次停牌的中國神華及國電電力與此前傳出的合併對象不同 ,之前大陸媒體就曾點名神華擬和中廣核、大唐合併成一家公司的消息。

神華、中廣核,均是國務院國資委主管的特大型能源集團。神華是全球最大的煤炭供應商,中廣核是全球最大核電建造商、中國最大核電運營商。

我們的看法
第一、神華和國電若合併,將打造超級控股公司。

第二、大陸積極促成煤電、鋼鐵等傳統重塑工業的整併,解決產能過剩問題。

第三、台灣沒有這樣的思維,小小的地方居然有40家銀行,之前財政部曾喊出「公公併」,後來也不了了之。

第四、台灣有必要由政府帶頭,打造一家大營的公營能源集團。 
 
 
獨角獸企業
美中兩國在科技新創領域遙遙領先各國,培育出多家知名獨角獸(估值逾10億美元的科技創業公司)。據統計,全球最有價值的197家未公開上市的科技創業公司中,陸企滴滴出行、小米科技高居2、3名,估值分別為500億美元和460億美元,大幅領先Uber之外的其他獨角獸公司。

新浪財經報導,市調機構CB Insights數據顯示,榜單中有54%公司總部設於美國,中國則有23%,排名第3的印度和英國均僅占4%。此外,15家估值逾10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或稱「十角獸」)中,有6家為中國公司。

當前獨角獸之首仍為Uber,而中國共享汽車龍頭滴滴出行緊追其後。雙方去年在中國市場有過一番大戰,最終Uber退出中國市場,而滴滴以換股方式收購Uber在中國的業務。4月底,滴滴獲得軟銀等機構巨額投資,估值突破500億美元,並積極開發海外市場,研究自動駕駛技術。

小米則以460億美元估值緊追滴滴,但受到其他中國手機品牌競爭,近期小米手機市占陷入低潮。日前小米推出CP值高的新機小米6,並望透過印度、俄羅斯等市場搶回市占。此外,小米的優勢還有其他智慧家庭電子產品與旗下相關生態鏈。

P2P金融平台陸金所、團購平台美團網均進入榜單前10。陸金所正在積極準備上市,但據中國平安財報顯示,屬於中國平安集團的陸金所很可能為虧損狀況,加上該行業正呈群雄並起的格局,陸金所仍需一番努力。

而美團近期也不好過,除了近期數據造假等諸多負面新聞纏身之外,美團也因投資第三方支付公司,得罪股東騰訊,日前更傳出騰訊拒絕領投美團新一輪融資的消息。

此外,同在「超級獨角獸」之列的還有新聞分發平台今日頭條(估值110億美元)、無人機公司大疆創新(100億美元)。據CB Insights統計,有46%的中國獨角獸公司獲得過BATJ(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4家互聯網巨頭的投資,其中又以騰訊投資幅度最廣,投資過15家獨角獸。

我們的看法
第一、Uber管理不善、問題重重,未來估值有可能被滴滴超越。

第二、值得注意的是獨角獸企業比例分布:美國54%,中國23%,印度和英國只有4%。

第三、互聯網領域中有最多獨角獸,而中國又是互聯網的領頭羊。

第四、陸金所和螞蟻金服是最值得注意的兩家Fintech獨角獸企業。 
 
 
東芝/鴻海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透露,鴻海參與競標東芝記憶體晶片事業,確實獲得蘋果與亞馬遜的出資支持。郭台銘也有信心鴻海能得標,因為鴻海能提供如何為未來裝置生產正確記憶體零組件的建議,他也向東芝喊話,以驅散相關疑慮。

郭台銘4日接受日經新聞專訪,被問到鴻海在競標東芝晶片事業之際、是否與蘋果及亞馬遜共同出資時說:「當然蘋果與亞馬遜是一起出資,但我不能透露他們各自出了多少錢,這是商業機密。」據傳五組競標人馬中,鴻海的開價最高,超過2兆日圓(182億美元)。日經新聞5日刊出專訪內容。

外界已盛傳蘋果和亞馬遜可能對東芝半導體事業有興趣,如今郭台銘首度證實這兩家公司參與投標。這兩家公司都是鴻海的重要客戶,蘋果和亞馬遜對記憶體晶片的興趣,可能大幅改變目前由三星電子主宰的記憶體產業。

郭台銘說,在各路人馬中,鴻海之所以有信心出線,是因為鴻海生產智慧手機與伺服器的經驗豐富,能提供如何為未來裝置生產正確記憶體零組件的建議,「我們真心希望能幫助東芝在未來設計出更好的產品」。

他說,鴻海生產使用半導體記憶體的智慧手機、個人電腦和伺服器等,了解技術開發的方向性,若使用半導體記憶體的鴻海和具備技術實力的東芝記憶體展開合作,能開發具有競爭力的半導體。

郭台銘也試圖驅散東芝的相關疑慮。他表示,他創立鴻海以來,都是用自己的錢建立事業並累積資金,用自己的獲利投資,從未向別人拿一毛錢;這番話可能是驅退日本政府與東芝對先進記憶體技術可能洩漏到中國大陸的疑慮。

他也向東芝及其債權銀行喊話表示,鴻海絕對不會削弱或干涉東芝既有經營團隊,將以對待夏普的方式對待他們。他說:「我們(對東芝半導體的經營)具有自信。可能將東芝的名稱保留50年、乃至100年。」

郭台銘也說,鴻海能幫債權銀行收回提供給東芝的貸款資金,鴻海與私募基金不同,私募基金收購一家公司後,日後往往會脫手賣掉,套取利潤,但鴻海希望以長期觀點經營。

我們的看法
第一、郭台銘併購的手法越來越成熟,懂得找世界一流夥伴一起打群架。

第二、找蘋果不稀奇,因為鴻海本來就替蘋果代工,難得的是居然聯盟亞馬遜。

第三、亞馬遜是全球最大的公有雲,雲平台需要很多資料中心,會用很多記憶晶片,這就是彼此的關聯性。

第四、郭董拼命打美國牌,以降低中國色彩。 
 
 
日本M&A
日本企業前幾年在海外大肆收購藥廠和啤酒品牌,如今開始嘗到惡果。

彭博資訊彙整的資料顯示,截至3月止的去年度日本企業認列海外資產損失的金額至少達2兆日圓(180億美元)。例如東芝公布認列收購美國西屋電氣所虧損的1.36兆日圓,使其必須出售旗下晶片事業來維持營運;而Sony也認列電影事業的損失。

彭博訪問若干日本企業主管後發現,上述問題肇因於日本的企業文化鼓勵尋求收購目標,卻未要求著重併購價值和相容性。更糟的是,進行收購的日本公司遇阻而需中止損失的速度往往也很慢。

日本郵政控股公司也因收購澳洲物流巨擘拓領(Toll)公司而認列4,000億日圓損失,另住友金屬公司也為旗下於智利銅礦事業認列800億日圓損失。

然而,日本電產即使在接連收購愛默生電器等逾40家公司後,其股價漲幅仍遠高於大盤指數漲幅。會長永守重信曾指出,併購交易要成功的致勝關鍵就是必須直接了當。

去年日本企業對海外公司的收購金額攀抵1,056億日圓,創下彭博彙整這項資料以來最高紀錄,儘管面臨認列龐大損失的問題,日企在海外的收購腳步似並未停歇,今年來日企所宣布的收購案金額已累積達354億日圓,比去年同期高出42%。

我們的看法
第一、日本企業海外併購的痛苦經驗,值得中國參考。

第二、有兩個問題:出價太高、不會管理。

第三、像郭台銘這樣跨地域買夏普,還能夠立刻重整成功,是很少見的例子。

第四、台日企業應該攜手合作,共同打世界盃。

第五、但必須要像郭台銘這樣的企業家,有膽識快速作決定,並且有執行力。

(待續...)

back top